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百名女杰
8526700000064

第64章 草原上杰出的女政治家——辽太祖皇后述律平(1)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之后,我国出现了大分裂的混乱局面。在中原先后建立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短命政权,一共历时五十三年,史称“五代”。与此同时,长江以南和太行山以西,则建立了十个小国,北南合称,便是史书上的“五代十国”。

“五代”初期中原各藩镇混战不息。就在这种混战之左,集居在今东北辽水上游的一个古老的契丹族,悄然崛起。公元907年,契丹八大部落中最强大的迭剌部的酋长——出身契丹贵族的耶律阿保机,领兵北攻室韦(少数民族)、东讨女真,西伐奚族、南进河北、河东,连连取胜,掠获了大量壮丁和牲畜,成了名扬遐迩的大英雄。当时契丹族各部落联盟的首领——可汗(即君主)是通过选举产生的,耶律阿保机便是以自己的能征善战而登上可汗宝座的,当时他只有二十八岁。

在他当选可汗之前,已经娶了述律平为妻。

述律平,原名月里朵。平,是她做了皇后以后所取的汉名。她父亲的先祖是回鶻族,母亲是阿保机的姑姑,属契丹族。我国北方这两个古老的民族,都是逐水草而居,以放牧和渔猎维持生计,善于骑射,马上功夫娴熟。述律平与阿保机是姑舅亲,她嫁给了自己的姑表兄。由于她也是出身回鹘贵族,加之天资聪慧,多谋善断,怀有雄韬伟略,是阿保机的好帮手。

阿保机接受了妻子的周密谋划,不断扩大巩固自己的权势,为以后的立国称帝奠定坚实的政治军事基础,他将原来由部落联盟选举产生的北、南两府的行政长官(后称宰相)全都撤销,直接任命述律平的哥哥敌鲁做了北府宰相,开了皇后家族历代为相的先河。

述律平从小就仰慕汉文化的博大精深,推崇汉人中贤良之人。后梁时幽州(今北京)节度使(亦称藩镇,军事首领)刘守光,因幽州经常遭到多方进犯,处境艰难。他知道耶律阿保机拥有大量精锐骑兵,作战胜多败少。便派出使臣韩延徽前去求援,韩延徽见了阿保机仍以大国使臣之尊不肯跪拜,并以生硬的口气说:“我大梁幽州节度使刘守光大人,因遭多方骚扰,需要契丹可汗派兵支援。我想耶律阿保机可汗不会拒绝吧。”

阿保机长期以来,被契丹各部落视为至尊至贵民族英雄,拥有自己的大片领土和遍地牛羊,能征善战的骑兵驰骋四方,从无败绩。当时他想;你后梁才立国几天,且国基不稳,岌岌可危,一名幽州使者竟然如此狂傲不羁,太可恶了。他一句话不说,只以手势示意身边侍卫,将韩延徽扣押起来。后来又命他到城外草原放牧军马,风餐露宿,很是艰苦。述律平知道此事以后,便派人偷偷观察韩延徽的言行举止,几天后,那人回禀述律平说:“汉臣韩延徽是一位酷爱读书很有智谋的人。他虽然成了一名牧马人,但手不释卷,总是默默苦读。有时放眼张望,瞻顾远近,有时摇头,有时长叹,似乎有许多话要说。”

述律平听后,心中窃喜,很得意自己的一双慧眼,便找了个合适的机会对丈夫说:“汉人遣韩延徽来契丹求援,使臣不肯跪拜,固然失礼,可汗恼怒理所应当。但凡事不可因小失大,韩延徽的失礼,说明他很有气节操守,也很坦诚,不因对人有所求而装得奴颜婢膝、甜言蜜语。这个人是一位可用之才,是用强迫和屈辱征服不了的。请可汗三思。”

阿保机除了深爱自己的妻子,还很赏识她的才华。听了她的话,觉得不无道理,便立即召见韩延徽,并以礼相待,以谦恭的样子与他谈论军国大事。韩延徽见阿保机态度诚恳,口气谦逊,便也捐弃前嫌,认真地对如何强大契丹提出了意见。阿保机见他果真是个满腹经纶,富有治国韬略的人,便以契丹人的热情和豪迈对他说:“以前因我气度狭窄、目光短浅,没有看出您的贤德之处,只注意了礼仪上的区区小节,而使您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刚才听了您的一番高论,令人叹服。如您不计较过去,愿请您做契丹的参军事,共同谋划军中大事。”

当时契丹尚未称国,许多方面不成规矩、不够规模,且有党项、室韦等少数民族的诸多部落成了他建国的障碍。针对这些情况,韩延徽便对阿保机建议说:“与其防御他们的侵扰,不如主动进攻,以我们的胜利挫其锐气、灭其野心。”阿保机依他的意见激励将士、备足粮草,以勇不可挡之势,先后大败这两个敌对势力。接着,韩延徽又帮助阿保机建城郭、筑宫殿,明确君臣名分、制定法度,积极安置逃亡北来的汉民,发展农牧业生产,所有这一切都有效的促进了契丹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快步发展。

面对契丹的这些进步,契丹贵族中的保守反动势力却极力反对和阻挠。阿保机的同胞弟弟剌葛便是这股势力的代表。他纠集了几个堂兄弟组成一个贵族势力集团,三次发动叛乱,都是企图推翻阿保机政权。

前两次叛乱都以阿保机妥协,答应了剌葛等人的某些要求而结束,领导权仍掌控在阿保机手中。到了公元913年三月,即阿保机当选契丹可汗的第四年,以剌葛为首的“反对派”又纠集在一起,并接受了前两次叛乱不彻底的教训,悉心谋划、周密部署,趁阿保机外出,只由述律平留守行宫(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的机会,剌葛命堂弟迭剌等率千余名骑兵,佯装朝拜住在芦水的阿保机,以牵扯他的兵力不得擅动;而另一支叛军则直奔行宫,进城后烧杀抢掠,夺走了作为可汗象征的“旗鼓”和契丹先祖的“神帐”。兵临宫外,情况十分紧急。但述律平是一位临大事有静气、临危不乱,具有远见卓识和非凡胆略的人。她一面利用有利地形,带领亲兵在宫内坚守,一面派出精锐骑兵杀向叛军中心,以勇猛无敌的气势夺回了“旗鼓”和“神帐”,叛军没得占领行宫。这时阿保机也已识破了叛军的伪装,把迭剌等头目全部扣押,他们所率骑兵失去了领导,成了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而述律平的据险自守和主动出击,两相配合,为争取外援赢得了时间。阿保机及时派述律平的弟弟敌鲁领兵驰援,一举击败了叛军,剌葛等人被擒获,叛乱被彻底平定,这就是《辽史》有名“诸弟之乱”。在这次平叛中述律平显示了非凡的胆略和军事指挥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