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百名女杰
8526700000049

第49章 编写“织锦回文”的才女苏蕙

我国的江南因自然条件好,物产丰富,百姓的生活相对富庶,人们受教育的机会较多,文人雅士也多云集江水之南,是名副其实的“物阜人丰,地杰人灵”,才俊女子更是独领风骚,诗词歌赋不绝于世。但本文的主人公,却是一位地道的北方女子,她姓苏名蕙,字若兰,始平(今陕西兴平县东)人。父亲苏道质曾为陈留(今开封东北)县令。她大概生于东晋,成长于前秦。到了苻坚建元初年(公元365年)她已为人妇,并以才貌奇俊嫁给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市)刺史窦淘。

窦滔,字连波。通经史,谙诗赋,文武兼长。东晋被任为秦州刺史,到了前秦苻坚称帝后,仍很器重他,便命他继续在原地留任。苏蕙与之结婚时年不满二十岁,但早已以才貌不凡闻名遐迩。他们婚后两年,正值苻坚攻克了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他担心别人不能坚守,便又拜窦滔为安南将军,负责镇守襄阳。

窦滔婚娶苏蕙后,两人才貌相当,常以诗词唱和,感情十分亲密,相爱极深。当丈夫要远去东南时,她依依不舍。但圣命难违,丈夫又无意携她同往,她只好以泪送别,一再嘱他早日归来。

苏蕙太纯真了,对丈夫痴情一片。而窦滔还是在迎娶她之前,就已有一个宠爱的女人赵阳台。这位赵阳台,不只容貌昳丽,而且能歌善舞,无人比及。窦滔不肯携夫人赴任,赵阳台设阻是主要原因。

窦滔东去之后,夫妻相隔千里,不得终日厮守,苏蕙倍感孤寂之苦。她是个才华横溢的女诗人,在对丈夫的缠绵悱恻之情不得排解时,只有以诗发泄。她以自己的盖世才华和不可多得的韧性,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编撰了一首长达八百四十字的“诗团”,并将它用五色丝线绣在“锦帕”之上。这首八百多字的长诗,不仅仅是个“诗团”,更是个“谜团”。她是把一首首不同体式的诗文拼在了一起,并且“纵横反复,皆成诗句”,它就是我国诗史上独一无二的《璇玑图》。因为是绣在锦帕上,故又称“织锦回文”。窦滔受到此幅图文之后,大为感动,竟毅然与赵阳台分手,把苏蕙接到襄阳,夫妻恩爱如初。

《璇玑图》问世后,苏蕙的名声大振,文坛称奇。有人说:“南方因天时地利,才子才女如过江之鲫,而北国仅以一个才貌俱佳的苏蕙,就足以使他们黯然失色。真可谓明月中天,群星失灿。”这论说并不为过。因为这“织锦回文”,构思奇巧,蕴藏丰富,深奥优美,乃一艺术瑰宝。全诗八百四十个字(后人在当中加了一个“心”字,变为八百四十一字)纵横各二十九字,无论是横读、斜读、反读、进退一步环读,均可组成婉转多情的美妙诗句。其诗分为三、四、五、六、七言不等,由于它的古奇难解,令许多文人墨客绞尽脑汁,反复研读。

一代女皇武则天,对“璇玑图”赏玩不已,并精心推求,仅得诗200多首;宋代高僧启宗,将其分解为十图,得诗3752首。到了明代一位名叫康万民的学者,几乎倾一生经历,写就《“璇玑图”读法》一书,他认为苏蕙之所以用五种颜色织成,是用来区别不同诗体的。其读法多达十二种。他用这些读法共得诗4206首。每一首都饱含着对丈夫的深情和幽怨,读之令人动情。

直到如今,在陕西天水一带,仍然流传着苏若兰巧织“璇玑图”的美谈。因系民间流传,加以年代久远,“璇玑图”比之原文大大简化,只有横向十四行,竖排八行,共计112个字。全文是:

去日深山当量妻夫归早咐真思又

公雀同初叫寡思回妇嘱不身情贵

阳婆结夫配早织垂时恩上何米语

侣发年夫与锦归去双少深柴夫谁

好伴奴迈回要凄可寒泪中久料我

岂赦寻文身孤本衣怜家上至别月

早知朝能受靠野归思天今枕日离

子天冷淡尚鹤谁更不久地同鸳鸯

由于简化了的“璇玑图”,格调比较浅显,内容易懂,所以天水地区妇孺皆能背诵。当地的一些小商品摊点,仍有现代版的“织锦回文诗帕”,作为小艺术品出售。

民间也深藏着才智之人,便有人对简化了的,“璇玑图”尝试解读,结果出现了以下情形。

从第一行的“夫”开始,向左下方斜念,再按网状顺序斜读上去,一左一右,一上一下,到了“妻”字为止,一首十六行的七言诗,便朗朗上口了:

夫妻恩深久别离,鸳鸯枕上泪双垂;

思量当初结发好,岂知冷淡受孤凄。

去时嘱咐真情语,谁料至今久不归。

本要与夫同日去,公婆年迈身靠谁?

更想家中柴米贵,又思身上少寒衣。

野鹤尚能寻伴侣,阳雀深山叫早归。

可怜天地同日月,我夫何不早归回?

织锦回文朝天子,早赦奴夫配寡妻。

从这首诗的后两句中,又可以看出,窦滔久不回归,当做别种解释,那就是如下说法了:

窦滔原为东晋秦州刺史,苻坚攻占秦州后。令窦滔继续留任。但他毕竟为前朝旧臣,苻坚对他多有疑心。这时,有几个曾被窦滔训斥过的下属,便趁机诬告他秘密谋反,苻坚听后大怒,便下令抄没他的全部家产,把他发配到沙洲(今陕西敦煌)去服苦役。在长达七八年的时间里,没有给妻子写信,苏蕙惦记至深,才有了上述诗文。

不论是哪种情况,窦滔苏蕙长期分离,才智绝伦的妻子为他撰织了“璇玑图”的事实是史所不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