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百名女杰
8526700000101

第101章 河间媳妇雄县妹——一代才女王淑昭

王淑昭于清顺治九年(1652)生于河北雄县一个官宦之家。祖父王乔栋明天启年间进士,曾官至湖广粮储道左参议。他为官清正,刚直不屈。父亲王炘,字济似,别号茨庵,明末举人。曾为诰赠通议大夫,刑部右侍郎,有《茨庵诗抄》流传于世。清代济宁人潘应宾为之作序云:“先生聪慧过人,读书十行俱下,善属文,洒洒千言立就。”因其才华过人,遂深得明末著名民族英雄孙承宗钟爱,后将自己的孙女许配给他。这位孙氏宗女便是王淑昭的生母。孙王两家联姻,是为名门对望族,珠联璧合,佳话一桩。

王淑昭为王炘与孙氏所生长女,自幼便与母亲跟随在南明为官的父亲,游居于福建、浙江等地。明亡,王炘便隐居江南乡间,不问政事,躬耕为生。曾致力于教育,清苦治学,兼教淑昭与妹妹学习经史诗书,人称其为“布衣诗人”。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王炘携妻女回归故里雄县,继续为文为诗。清人邓之诚赞他的诗:“格调高古,多河朔幽燕之气,郁勃之怀,兴亡之感,时流露于笔端。”

王氏一家回归故乡时,王淑昭十九岁,已是一个相貌清隽、气质雅静、诗书满腹的出众女子。在父亲的影响和督导下,她熟读经史子集和杂录琐记等古籍。特别是对古之史书,几乎可以逐卷默读,故对历代贤相名臣、入史官吏的良莠得失、是非成败、百姓的好恶爱憎以及各地的乡土人情都熟于心、言于表。这对她婚后帮助为官的丈夫、弟弟做受百姓拥戴的清官、好官打下了良好基础。

王淑昭二十六岁嫁与了河间的望族之后左印奇。

古城河间,历史悠远,其名始于春秋,至今已有2500多年。兼其地杰人灵,史有“京南第一府”之美称。其地左姓很多,乃元末明初由迁始祖左君美携眷从安徽庐州金斗(今合肥市)迁徙而至,后子孙繁衍,终成河间大族。这左氏一族勤农渔、重诗书,忠厚传家,代代皆有俊杰者出。据乾隆三年(1738)左氏全族为左俊美所立之碑文记载“(君美)之后代做翰者计四人,领文武乡荐者暂十一人,赋成均者十九人,希邺酂十七人,入文武胶庠者九十八人。”这就是说左氏一族在迁徙后的不足四百年间,培养出为官为士、国之栋梁者竟多达一百五十名。

王淑昭之夫左印奇的父亲左敬祖,史称其为康熙帝的股肱之臣,曾为康熙的老师,帝常称其为“左公吾师”,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这位官高名显的左公有六个儿子,考取功名者四人。左印奇是他的次子,亦为一位“雄姿雅望,学行优崇”之士。他与王淑昭成婚后,夫妻两人诗文相当,志趣相同,经常在一起切磋学问、探究文史,王淑昭为了丈夫尽快考取功名,便总揽家中一切事务,不使丈夫为琐事所累。还经常在料理家务之余,辅助丈夫攻读诗书典籍。每到夜晚,两人面灯而坐,默读久了便相互问答,空气顿时活跃,时有爽朗笑声传出。左印奇不负爱妻所望,科考成名,委为广东恩平县令,后又补河南涉县令。其再两任县令期间,均有妻子辅佐其侧,为他谋政理事给予了许多帮助。女人心细,她作为一个博学多才、明达事理的女人,所予帮助更是一般女人所不及。特别是在为官清正、恤民如子、励精图治、造福一方等方面,她常以古之循官良吏的旧事,启发他、勉励他。这时的她和他,仍如当年挑灯夜读一样,每到晚间,衙门关闭,周围寂静无声,她便要委婉而亲切地探问他一天中处理政务的情形。左印奇也乐于把自己经办的诸般事宜,向她一一介绍,请她斟酌评点。况左氏一族多人为官,都留有盛名,这种优秀的遗传基因,代代相传。所以左印奇在恩平和涉县执政期间,一直保持着清正廉明的作风。他们生活简朴,囊中多有羞涩。史载:“他扑盗惩奸,扶良植弱,广建书院,培育人才。”使得社会风气大大净化,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上至朝廷,下达庶民,广泛称赞。左印奇在涉县为令十三年,其廉洁清正、俯首为民之风,坚持始终。他的的任期之长、政绩之优,皆为涉县之最。

左印奇病逝后,王淑昭带领子女扶柩离开涉县回归故里时,百姓念其恩泽,扶老携幼,挥泪相送。史书说:“卧辄哭送者数千人。”这种官死民悼的动人情景,在封建社会是极为罕见的,而这种情形的出现,王淑昭则是功不可没。

王淑昭的胞弟王企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考中进士,声名显赫,曾官至刑部侍郎,虚心若谷,谦谨待人。但仍担心供职有失,便特请姐姐入住京师,做他的参谋助手。凡是遇到棘手之事,都清姐姐为他指点迷津,解决疑难,使得许多重大繁复刑讼,得以公正处理。曾有一件朝野关注的大案,在王淑昭的帮助下,及时解决,受到康熙皇帝的嘉许。

《左氏族谱》中记述了一则关于王淑昭的故事:康熙帝在一次群臣朝拜时,一时来了雅兴,命令文臣们限时赋诗一首,诗中要有从一到万十三个数字。那些平时常常摇头晃脑吟诗唱词的文官们,这时却一个个拍着光秃秃的脑门,冥思苦索,却不得诗句。王企也一时犯难,便请求皇帝放宽交送诗稿时间,康熙恩准延至次日早朝。王企回到家里,便请姐姐代劳。王淑昭稍作沉吟便脱口成诗:

一日思君隔九溪,尺书四六寄辽西。

双双两两闻归雁,五五三三听晓鸡。

万丈悉怅人易老,百千情绪半难齐。

栏杆十二从头数,七八黄莺不住啼。

当王企将这首诗跪呈皇帝时,康熙看了大悦,连声说“好诗”。并夸奖王企说:“爱卿实才子也。”王企忙说:“这首诗不是愚臣所作,是请姐姐代笔的。”康熙听后很为惊诧,感慨说:“满朝文武不及一女子,可见女人不可小视。”遂封王淑昭为“六宫女师”,并派官员携重金相聘。王淑昭是一位荣辱不惊的人,对于皇帝的赞赏和诰封,心态平静,并以自己年事已老,不能顺从圣命,辞谢不就之表,上呈皇帝。康熙读了这纸文辞委婉、叙理充实,新的“陈情表”后,准了她的请求。

王淑昭愈到晚年,志向愈坚。生活上恬淡简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到教导后代子孙上。雍正六年(1728),她的儿子左方焕,紧步其父后尘,出任河南确山县知县,她当时已是七十七岁高龄,儿子恳求老母同往,她推辞说:“我年龄大了,经受不了途中的跋涉之苦,你放心去吧。母亲不在你的身边,你要自律,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视国事为家事,爱民如子,多为黎民百姓办好事,当一个如你祖父、父亲那样的好官。”左方焕不负母亲所嘱,为官勤恳,为人清廉;对待同僚宽人严己,受到左右尊崇。因为他的性情耿正,不肯献媚取悦上司,被罢官免职,只得回家为民。当母亲知道了他被黜的原因后,竟慈爱地笑呵呵说:“真是好儿子,那些昏庸的上司不喜欢你,妈妈喜欢。不做官了,要一辈子做个好人。”

乾隆三年(1738),一代才女贤妇王淑昭以八十七岁高龄病逝。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她拖着老迈多病之身,写下了《示仲男》一诗,内有“前程思大父(指左敬祖),须继旧家风”句,谆谆教育子孙“居官要廉明,治家要勤俭”。这些话虽然出自近三百年前一个老妇人之口,但至今仍复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