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你不可不知的100个足部保健妙法
8299500000025

第25章 小儿哮喘足部保健法

小儿哮喘又称支气管哮喘,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儿经治疗缓解或自然缓解。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外感风寒、环境骤变、吸入粉尘、饮食不节等,触动肺内伏痰,阻塞气道,肺气上逆而致哮喘发作。治宜理气、化痰、平喘。

足浴

●取蜜炙紫菀30克、炙款冬花20克、半夏15克、麻黄10克、细辛5克、五味子5克、红枣10枚、生老姜4克。上药置锅内加水2000毫升,煮沸20分钟后,去药渣。药液倒入浴足盆,待药液凉至45℃左右行双足浸浴,如药液变凉可再加温。每次浴足25分钟,每日1~2次,浴足时用拇、食、中指按压足底反射区。浴完足后药液不要倒掉,留下次再与药渣同煮沸20分钟,去渣浴足。每剂中药连续使用3~4日,10次为1个疗程。

●取胡颓子叶30克,苏子、橘皮各20克,白果(拍破)10粒。上药置锅内加水2000毫升,煮沸20分钟后,去药渣。药液倒入浴足盆,待药液凉至45℃左右行双足浸浴,如药液变凉可再加温。每次浴足25分钟,每日1~2次。浴足时用拇、食、中指按压足底反射区。浴完足后药液不要倒掉,留下次再与药渣同煮沸20分钟,去渣浴足。每剂中药连续使用3~4日,10次为1个疗程。

●取灵芝40克,紫苏叶、茯苓各15克,半夏、沉香、厚朴各10克,甘草6克。上药置锅内加水2000毫升,煮沸20分钟后,去药渣。药液倒入浴足盆,待药液凉至45℃左右行双足浸浴,如药液变凉可再加温。每次浴足25分钟,每日1~2次。浴足时用拇、食、中指按压足底反射区。浴完足后药液不要倒掉,留下次再与药渣同煮沸20分钟,去渣浴足。每剂中药连续使用3~4日,10次为1个疗程。

按摩

选区:①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头部、心、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结肠、上身淋巴结、下身淋巴结、胸部淋巴结、肺、支气管、气管、喉、食管、鼻、胸、肝、脾。②腹腔神经丛、肾、输尿管、膀胱、肾上腺、甲状腺、甲状旁腺、肺、支气管、心、膈(横膈膜)、上身淋巴结、胸部淋巴结。

方法:上述2组反射区任选1组或交替按摩。每日1次,每次40分钟左右,10次为1个疗程。

敷足

●取桑白皮80克,白芥子20克,玄明粉、前胡各15克,甘遂12克,麻黄、细辛各10克。先用桑白皮加水600毫升煮沸40分钟,取药液60毫升。其他中药研细粉与药液混合,调成糊状,分别外敷涌泉(双)、大钟、肺俞、膏肓等穴。每日取2个穴位交替敷药,夜间敷,白天休息。外用纱布固定。10次为1个疗程。

●取生白矾30克研末,加适量面粉调成糊。敷两足心,包扎1日。用于小儿咳喘。

●取吴茱萸10克研末,用好醋调成糊膏状。敷于双足心涌泉穴,外用棉花包扎,48小时后除去。用于小儿咳喘。

●取杏仁、木通、桃仁各10克,白胡椒25个,炒扁豆30克,黑木耳、鸡血藤、紫胡各6克,木鳖子15克,沉香、巴豆、陈皮、甘草各3克。研末,混匀,用鸡蛋清或凡士林调成膏状。每次用6克,敷于双足涌泉穴。每日换药1次,7次为1个疗程。用于小儿咳喘。

●取吴茱萸、胆南星、白芥子、桃仁、巴豆等适量,研为细末,用醋调成膏。取12克外敷于涌泉穴上,每日1次。用于小儿咳喘。

小贴士

儿童哮喘的内因主要包括遗传所导致的过敏体质、患儿机体的免疫状态。外因主要是指各种环境因素,包括过敏原、病毒感染、喂养的方式、食物的种类、居室的条件、、气候的变化等。研究证实,儿童哮喘发病率的增高趋势与患儿的过敏性体质所导致的易感性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