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一生要注意的365个健康细节
812600000021

第21章 三月旅游休闲,缓解紧张生活(5)

人体每天大约消耗水2500毫升,除了体内物质代谢氧化出300毫升水外,一个人每天至少要补充2200毫升水。旅游者消耗的水分,要大大超出这个数字。出汗太多,不及时补水,体液丧失超过体重的2%,体温就要上升,出现脱水状况,影响继续旅游。

科学的饮水法是按时正常饮水,不是渴了才喝水。一般应在饭前空腹饮水,即在每顿饭前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喝一些水,以促进消化系统分泌出足够的消化液,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保持体内组织细胞中生理含水量。吃饭时要喝点汤,有利于消化,还能增加体内的水分。

饭后不要马上喝水。饭后胃里加水过多,影响消化吸收。过一阵子再喝水才好。

有经验的旅游者,从旅馆出发前把水喝足,游览过程中一般不喝水,真的感到口干,也只喝一两口润润嗓子。这样的饮水法,对保存体力很有好处。

没有经验的旅游者,平时不注意科学饮水,等到游览中出汗多了,口渴得厉害,才大量喝水。这样的喝水法,常常喝多少也不解渴。有时,肚子已经喝鼓了,口里还渴,旅游者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

空腹喝水,一般应喝温开水、茶水、清淡饮料。牛奶、豆浆等要在吃主食时一起喝,或饭后喝。出汗过多时,饮水中可适当加点食盐。食欲不振的人,饮料中不妨加些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和食糖,不仅味美好喝,也有助于调节消化能力。

夏天旅游,天热汗多,适当地用点清凉饮料,清爽宜人,利于旅游。但不可贪食,大量吃冰棍、冰淇淋,会使胃肠血管突然收缩,导致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减少,影响食欲,影响消化,甚至造成腹泻、胃炎等病。汽水也不可多喝。

旅游中要自带水壶,供随时饮用。万一没了饮用水,尽量喝流动的泉水。不要喝生水,尤其是易被污染的河水、湖水等。不得不喝潭水时,可以在潭边挖一小坑,让潭水自然渗出,澄清后再喝。如果带有明矾,加入一点,沉淀净化后,更好一些。游览名山,应从山下带些饮料,由于运输困难,山上的饮料都很贵。

细节提醒:

旅途中饮水的注意事项:

一是旅途中喝水要少量多次。每小时喝水不宜超过1000毫升,每次以100~150毫升为宜,间隔1小时。

二是饮水的温度要适宜。夏日旅游,人体的体温通常较高,大量饮用冰水,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因此,不要喝5℃以下的饮料,喝10℃左右的凉开水最好,可达到降温解渴的目的。

三是要补充适量的糖水。由于旅途中运动量较大,会消耗大量的热量,应及时补充供能物质,而糖是最适宜的。因此,要适当喝些糖水,以满足运动的需要。

最后要指出的是,外出旅游途中,千万不要喝不清洁的水,以免感染疾病。

出游积极预防感冒

旅途中感冒不仅会影响心情,而且还会影响出游的兴趣,为避免旅途中感冒,应注意积极预防。

1不到有可能发生流感的地方或疫区去。在公共场所注意回避感冒者,或尽量与感冒患者保持一米以上距离。这一距离较为安全,因为大多数散布于空气的流感病菌能够传播的距离约一米。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果你别无选择,要待在拥挤的车厢或湿度很低的环境中,如飞机座舱或通风透气极差的空调车中,那么每隔数小时就必须饮一杯饮料,以确保健康,预防不测。

3注意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忽冷忽热,防止风邪侵袭。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良的作用,它使人感到压抑、头痛、烦躁、精神疲乏,为百病之长,可以携带多种病菌侵犯人体。寒风、热风均可致人感冒,亦可使肌肉痉挛、关节疼痛,电风扇、空调不宜过久地对着人体吹凉。

4每天用清水洗手、洗眼、洗鼻腔两次以上,保持手、眼、鼻的卫生。因为,病菌大多都是通过孔窍进入人体的,如鼻为肺窍,肺为娇脏,最易受邪,鼻腔内发痒、堵塞多是病邪刺激鼻腔和呼吸系统。

5保证良好的夜间睡眠,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能,提高免疫细胞功效。吃饱喝好、荤素搭配、讲究卫生,防止病从口入;讲究营养、注重实惠,可以补充消耗、增强体能,保持精力旺盛。

6“握固闭气法”。天有不测风云,当气温突变,风雨袭人,骤然寒冷,缺衣少穿之际,要采用此法激发潜在能量,抵御寒邪预防感冒。方法是:双手双足用力紧握,五官九窍闭缩,深吸一口气,全身用力憋紧至不能耐受后放松,如此反复七次,机体将处于一种应急状态,有充实卫气、温煦肌肤、抗御寒气、防止感冒的作用。

7“松弛寂静法”。若逢赤日炎炎,酷暑烦闷,燥热难耐,可采用此法来平和心气以泄其热。方法是:四肢九窍、骨骼肌肉、全身内外、物质精神统统放松,同时略提“神”聆听体内无音之音30秒左右,如此过一会儿再做,这一点是“心静自然凉”的千古不传之真秘。游人不妨一试,确有安神定志、降温息热、预防暑温感冒的作用。

8“旅游健身法”。旅游本身可以益身怡心,是老少咸宜的健身活动。旅游时首先应该以最愉快的心情来成行,在精神上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轻松自在,在肉体上舒筋活血,滑利关节,增强体质,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减少疾病、预防感冒。

细节提醒:

感冒饮食调法

1白菜姜葱汤

白菜120克,生姜、葱白各10克。

将白菜连根茎洗净,切碎,与生姜、葱白一同加水煎煮后,去渣即成。

日饮2次,连服2~3日。

适用于感冒初起或预防感冒。

2葱白香菜汤

葱白、香菜各15克。

上2味洗净,加水煎煮为汤。趁热顿服。

解表散寒。适用于外感风寒。

感冒的非药物疗法

在外旅行,会遇到缺医少药,又远离医院或交通不便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如果生病了怎么处理?感冒比较常见,它的非药物疗法有以下几种:

1冲洗热水澡。重点洗摩七窍,一面用水冲洗子耳鼻舌身,一面按摩五官,尤其应按摩鼻翼、鼻腔,以舒适为度。浴后静坐,让机体进入最佳自调状态,当调整到新的平衡状态时,全身即会感到舒泰清爽,感冒症状减轻。

2自我按摩。双手指揉按迎香、太阳、我池、风府各穴。每穴3分钟,力度以酸困中透着舒适为准,然后双手擦鼻翼、揉眼球、按眼眶、捏颈、疏理头皮各1分钟,最后用手根推涌泉穴及脚心至热极,双手交替各200次,做完后喝一杯温开水,盖好睡一觉,醒后小便,即刻感觉愈其大半。

3因风寒而引起的感冒。一份酸辣肚丝汤和椒炒豆芽,心急嘴快速吃喝完,促使全身发汗。发汗期间注意保暖。一般一次可愈。

4喷嚏连连,清涕不断,鼻痒流泪。取优质白醋,将棉球浸透后塞入鼻孔,交替纳入,鼻腔用力轻搐,刺激鼻窦、额窦,如此每日3~5次,1~2天痊愈。

5高热不退,面赤咽肿,声浊息粗。用酒精或白酒(也可用冰块),频擦颈部两侧、四肢与胸背、双手足心,成人重点擦柱,由上至下将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擦数遍,小儿重点擦肘窝、小臂及大椎穴,每处擦1分钟以上,可迅速起到物理降温的效果,从而缓解病情。

6低热不退、口苦、咽干、目眩、溲赤、烦闷不安等症状,可以取生鸡蛋1~2枚,打入一较大缸子内搅匀,用滚烫白开水冲成蛋花汤,放入适量白糖,昼夜不拘时频频热服,一般次日低热可退。

7糯米50克,煮成稀粥,加入葱白头7枚(洗净拍平后放入)、生姜7片(约12克),煮5分钟,滴入优质米醋约半小盅搅匀出锅,一般连服两天(每天三次)即愈。对伤风感冒很有疗效。

8流行性感冒、咽炎及肺炎初起。取大蒜3~4瓣捣碎倒入一杯热牛奶中,搅动并浸泡10~15分钟,然后用纱布滤除蒜渣,在30分钟内慢慢喝完这杯牛奶,每日3~4杯效果显著。

9蜂蜜与大蒜汁按1∶1的比例调制,每次服一汤匙(睡前必须用温水送服),每日3~4次,对防治流行性感冒有特效。另外每隔2~3小时向左右鼻孔各滴一滴蒜汁,对治疗流感也有帮助。

10将洋葱和大蒜共同切碎放盘子内,搁进病人的被窝里,病人用被子将头蒙住,呼吸洋葱和蒜味,每天这样做3~4次,每次10~15分钟。患者在被窝里需用口和鼻子交替呼吸,对流感、咽炎支气管炎、慢性扁桃炎、肺炎和百日咳均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

细节提醒:

作为预防感冒的食品,应该首选动物肝脏。因为肝脏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特别是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和较多的维生素B12,这些维生素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感冒初期宜食清淡及促进发汗的食品,可饮生姜、红糖茶发汗;亦可饮服红枣、生姜汤,以增强抵抗力。还可用葱白适量与米煮成粥,吃后盖被发汗。

感冒发烧时因出汗很多,因此必须补充水分。可以根据病人的嗜好,或者喝凉开水,或者喝茶水。同时还要多喝果汁,以便补充维生素C。

患者宜进食藕粉、牛奶、稀饭、米汤、新鲜蔬菜和水果。油腻的食物在胃内滞留时间较长,难以消化,所以在食欲恢复之前最好不要吃。

紧急情况健康护理

在旅途中如果发生意外要保持清醒,用平常掌握的方法积极应对。旅途中常见的意外情况和处理方法如下:

1蜂蜇伤

外出旅游如被蜂蜇伤,不要以为没有事,应引起重视。被蜂蜇有时会导致严重后果,假如蜂毒进入血管,会发生过敏性休克以致死亡。

a被蜂蜇伤后,其毒刺会留在皮肤内,必须想方设法将肌肉内的毒刺去除,然后用力掐住被蜇伤的部分,用嘴吸出毒素。如果身边没有药物,可用肥皂水清洗患处,然后再涂些食用醋或柠檬。

b万一发生休克,在通知急救中心或去医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呼吸通畅,并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等急救处理。

2毒蛇咬伤

毒蛇的毒性非常强,被毒蛇咬伤后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保持冷静。千万不能乱跑求救,这样会加快毒素扩散。尽可能记住蛇的特征,请专家辨别它是有毒还是无毒。不可喝浓茶、酒、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b立即缚扎。用止血带缚于伤口近心端5~10厘米处,如无止血带可用毛巾、手帕或撕下的布条代替。扎缚时不可太紧,以可通过一指为宜。以前认为缚扎15~30分钟要放松30~60秒,现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伤处肿胀迅速扩大,放松时间应增多,以免组织坏死。

c立即送医院。除非肯定是无毒蛇咬伤,否则还是应视作毒蛇咬伤,并送医院接受治疗。

在野外郊游进入草木茂盛的地方时,应穿着厚靴及厚帆布绑腿。夜行应持手电筒照明,并持竹竿在前方左右拨开草将蛇赶走。野外露营时应将附近的长草、泥洞、石穴清除,以防蛇类躲藏。

3关节扭伤

勿用手揉搓,取冷水或冰块敷15分钟后用手帕包扎。也可就地取材,用蒲公英、马齿苋捣烂后外敷。

4外伤出血

用干净的水冲洗伤口,然后用手巾包扎。若仍出血不止可采用压迫止血法,l小时过后每隔10分钟左右松开一下,以保障血液循环。

5晕倒昏厥

一旦发生,不宜随意搬动,可轻拍患者将其弄醒。严重者,要采用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的方法进行急救。若是心肌梗塞,则应立即口服硝酸甘油片。

6骨折

骨折或脱臼时,用夹板或木条将伤处固定,再用冰或凉水冷敷。若是从高处摔下伤到脊椎时,将患者放在平坦的担架上,并固定,不要让身体晃动,然后送往医院。

细节提醒:

春天南方也很闷热,当外界气温超过34℃时,就有中暑的可能。应加强车内通风及户外的防暑降温工作。外出时要戴宽边草帽,打遮阳伞,穿白色或浅色衣服;出汗多时应补充含盐、含钾的清凉饮料,以驱暑解热。

1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四肢无力、头昏眼花、胸闷、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症状时,即为中暑先兆,应停车将患者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扣,躺下休息,喝淡盐水或清凉饮料,口服一些解暑药,还要在其太阳穴处涂风油精。

2若中暑较重,除按以上方法处理外,可用手指掐压其人中、百会、合谷等穴位,伴有高热者可给予物理降温,如头枕冰块、冷饮等,必要时送医院治疗。

3若症状不见好转,出现昏迷、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持续高热者,为重度中暑,应及时去医院,以免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