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私房养生经
808300000020

第20章

有这种症状的女性应多食用蛋黄、生菜、辣椒、牛奶、小麦面包、白菜和花生。

3.腹痛

有些女性在经前的一个星期会感觉到断断续续的腹痛,当临近经期的2~3天,这种疼痛就变得更加剧烈。

缺乏元素:赘-3脂肪酸。腹痛是最为常见的经前问题,如果女性在每天的饮食中多摄入一些赘-3脂肪酸便能缓解40%的腹痛。赘-3脂肪酸能减少女性体内荷尔蒙的分泌,而荷尔蒙可能在经前期加剧子宫收缩引起腹痛。赘-3脂肪酸还能缓解因经前综合征引起的焦虑。

有这种症状的女性应多食用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金枪鱼等。

4.失眠,睡眠质量不高

有些女性从经前一周就开始失眠,即使睡着了也很容易惊醒,觉得疲惫不堪,体力不支。

缺乏元素:色氨酸。因为荷尔蒙的变化,大约有60%的女性在经前一周不容易入睡。不过,色氨酸能有效提高睡眠质量。因为身体会利用色氨酸来产生一种化学复合胺,帮助你安然入睡。

有这种症状的女性应多食用火鸡肉、牛肉和山核桃等。

5.痘痘

有一部分女性每个月都能准确地知道自己的来潮时间,因为在那之前,讨厌的痘痘总是准时出现在她们的脸上。

缺乏元素:锌。痘痘找麻烦是女人最烦恼的事,一项研究表明,不长痘痘的女性体内锌的含量明显比长痘痘的女性高。锌还能减少皮肤油脂分泌,减少感染机会。所以,要想痘痘,那就给自己补点锌吧!

有这种症状的女性应多食用牛肉、小羊肉、虾和南瓜等。

怀孕,女人的第二次发育从这里发芽

怀孕使得女人的健康状况、身体特征都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所以说怀孕是女人的第二次发育。怀孕,代表着一个女人真正的成熟。一个即将做母亲的女人是最美丽的。一个怀孕的女人,她脸上那种对新生命的惊喜与期待,以及随时流露出来的那种母爱的温柔足以为这个女人增添光彩。

女性在享受怀孕这份幸福的同时,为了自己、为了宝宝来调养身体也是必不可少的功课。

1.产前调养的三部曲

(1)早期养胎气(孕后前3个月)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千金要方》里提出了“逐月养胎法”。中医认为,怀孕后前3个月,胎儿尚未定型,不能服食药物,关键在于调心。调心是要做到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吐傲言,心无邪念,心神安定等身心的调养。

饮食方面:饥饱适中,食物要清淡,饮食要精细,不宜乱补。

妊娠反应:呕吐,反胃,恶心。

食疗方:

①甘蔗汁120毫升加10毫升生姜汁。

②苹果汁60毫升,柠檬汁10毫升,蜂蜜1茶匙,加水100毫升。

③生吃柚子100克。

2.中期助胎气(4~6个月)

中期胎儿开始迅速生长,此时要调养身心以助胎气。孕妇须注意:动作要轻柔,保持心平气和,多晒太阳少受寒,少穿露脐露臀装,太劳累会气衰,太安逸会气滞,所以要劳逸结合。

饮食方面:美味及多样化,营养要丰富,但不能过饱,多吃蔬果有利通便。这一时期阴血往往不足,易生内热,宜药食养阴补血。

食疗方:

①可用黑豆100克,红枣10枚,煮排骨汤以养血。

②党参30克,龙眼干10克,红枣8枚,煮水当茶饮,能滋养气血。

③西洋参5克炖瘦肉100克,贫血者以炖牛肉为好。

④其他可多吃菠菜。芥兰菜、银耳、芝麻、红萝卜、嫩椰子水和椰肉等,以及豆类食物。

(3)后期利生产(后3个月)

后期多数孕妇会出现脾气虚,下肢水肿,或是阴虚血热,胎动不安,还很容易早产。这一时期,孕妇生活中要衣着宽松,不能坐浴;心情要平静;饮食要热饮,不食燥热之品;行走时要轻轻摇身;要补气健脾,滋补肝肾以打好生产的基础。

食疗方:

①高丽参3克炖燕窝粥。

②银耳炖淮山药和龙眼干。

③海参烩香菇、瘦肉。

④党参、黄芪、红枣茶。

2.孕期使用中药注意事项

(1)在怀孕时苦瓜不可多吃。因为苦瓜中含有奎宁,会造成子宫收缩而引起早产。

(2)临产时不可大量吃补气药,如野山参、西洋参、高丽参等。因为气太旺会造成血液妄行,导致生产时出血过多。

(3)要慎用有泻下、活血、破气作用的药物和食物。

按摩经络,快乐的孕妇生活在人体的仙丹药田里

孕期的女性呕吐酸水或苦水、胸闷、头晕、爱发脾气,情绪不能自控,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在怀孕以后,为了保证肚子里宝宝的健康成长,气血都会跑到冲任养胎,肝血会比平时少很多。水液一少,火就会变得旺盛,随着冲脉上行犯胃,所以呕吐酸水或苦水。五味之中酸与肝相对,肝气不顺畅,所以会影响情绪,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伤感或者郁郁寡欢,脾气也会变得暴躁。可见,要想使孕妇的情绪好起来,变得乐观和舒服,就要清热,同时也要降胃气。那么,如何清肝热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太冲一直按揉到行间。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原穴的含义有发源、原动力的意思。也就是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找到形质。太冲穴能给一个人注入能量、排解郁闷,能让一个人心平气和。晚上7~9点按揉太冲穴最好,因为肝经旺的时间是夜里1~3点,孕妇要保证睡眠,所以改在心包经最旺的时候,按揉足三里可以降胃气,如果再加上按揉内关穴和公孙穴效果会更好。

孕妇若长时间处于悲伤、忧愁、焦虑的不良环境下,或者有大怒、过喜、骤惊等强烈的刺激,都对胎儿不利。长期焦虑不安、惊恐,可使胎儿形成不稳定的性格和脾气。所以,一定要坚持按揉上面诸穴位。

怀孕期间最容易出现妊娠水肿,这种情况下,按摩陷谷穴可以减轻水肿。

陷谷穴在脚背上第二、三趾骨结合部前方的凹陷处,按压此处可以消除脸部水肿,脚背肿痛。若属全身性水肿,则应该尽快找医生查明原因。在积极进行治疗的同时,也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进行辅助治疗。

第一种方法:是以中等力度手法,做全身按摩,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第二种方法:是对腰背部进行热敷。

施行以上方法后,就可以促进肾脏血流量的增加,从而起到利尿消肿的效果。

剖腹产妈妈的饮食,愈合“美容刀口”需要点智慧

剖腹产因有伤口,同时产后腹内压突然减轻,腹肌松弛、肠子蠕动缓慢,易有便秘倾向,饮食的安排与自然产应有差别。产妇在术后12小时,可以喝一点开水,刺激肠子蠕动,等到排气后,才可进食;刚开始进食的时候,应选择流质食物,然后由软质食物、固体食物渐进。

剖腹产术后一周内禁食蛋类及牛奶,以避免胀气。不要吃油腻的食物;不要吃深色素的食物,以免疤痕颜色加深;避免咖啡、茶、辣椒、酒等刺激性食物。

传统观念认为产妇不宜喝水,否则日后会肚大难消,这时必须多补充纤维质,多吃水果、蔬菜,以促肠道蠕动、预防便秘。一周后可开始摄取鱼、鲜奶、肉类等高蛋白质食物,帮助组织修复。因为失血较多,产妇宜多吃含铁质食物补血。生冷类食物等禁食40天。

产后三周补身计划:

第一周:以清除恶露、促进伤口愈合为主。最初可以鸡汤、肉汤、鱼汤等汤水类进补,但是不可加酒。猪肝有助排恶露及补血,是剖腹产产妇最好的固体食物选择。甜点也可以帮助排除恶露。子宫收缩不佳的产妇,可以服用酪梨油帮助平滑肌收缩、改善便秘;鱼、维生素C有助伤口愈合;药膳食补可添加枸杞、红枣等中药材。

第二周:以防治腰酸背痛为主。食物部分与第一周相同,药膳部分则改用杜仲。

第三周:开始进补。膳食可开始使用酒。食物部分与第一周相同,可以增加一些热量食物,如鸡肉、排骨、猪脚等。口渴时,可以喝红茶、葡萄酒、鱼汤。药膳食补可用四物、八珍、十全(冬日用)等中药材。

塑造俏妈咪——产后美丽六案

产妇由于分娩时出血多,加上出汗、腰酸、腹痛,耗损体力,气血、筋骨都很虚弱。这时候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需要一段时间的调补。因此,产后必须坐月子才能恢复健康。坐月子的目的是在这段期间内作适度的运动与休养、恰当的食补与食疗,能使子宫恢复生产前的大小,气血经过调理也都能恢复,甚至比以前更好,也就将不好的体质在这段时间慢慢改变过来。

产后调养还要注意下面一些事项:

1.膳食应多样化,粗细粮要搭配着吃,荤素菜夹杂,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最好。特别是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其中富含大量维生素,对产妇体力的恢复和补充乳汁的营养非常有好处。产妇总的饮食原则是:营养均衡,易消化、吸收,不宜过多食用肥甘厚味。

2.卧室要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夏天应注意防暑降温,但要避免对流风和直接吹风,防止母婴受凉感冒。

3.注意清洁卫生。正常分娩后,产妇最好在分娩后3~7天才开始洗头、洗澡和刷牙(最好用温水漱口)。冬季每隔几天擦擦身就可以了,夏天一定要洗淋浴,不可盆浴。洗澡之外,还应勤洗外阴。

4.产后恶露未净时,一定不可同房。一般最好一个月之后才可同房。尽早起床进行活动,坚持做产后体操。

5.注意乳房的卫生。每次哺乳前都要用清水或是2%硼酸水擦净乳头。最好是母乳喂养,多余奶要用吸乳器吸出或是挤出。如果乳头破裂,涂以50%鱼肝油铋剂,在哺乳前洗去。要是哺乳时疼痛明显,可把奶汁挤出来喂婴儿。

坐月子期间,产妇需要补充大量营养,促进身体尽快地恢复,以更好地哺育婴儿。中医食疗的药汤是最好的营养补充方法。

(1)花生猪蹄汤

材料:猪蹄2个,花生150克,盐、味精适量。

做法:将猪蹄洗净,和花生一起放入锅中,用小火炖熟,加食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花生能益气,养血,润肺,和胃;猪蹄是补血通乳的食疗佳品。此汤对产后乳汁缺乏很有效。

(2)黄芪炖鸡汤

材料:黄芪30克,构杞20克,母鸡1只,红枣8枚,葱、生姜、盐、米酒适量。

做法:将黄芪放入滤袋中,母鸡洗净,切块,生姜切片,葱切段,加清水1500毫升,用小火慢炖1小时后加盐、米酒即可食用。

功效:黄芪能补气健脾,益肺止汗,补气生血,中医常用于治疗产后乳汁缺少。同时黄芪还能补虚固表,是治疗产后虚寒证的主药。母鸡温中健脾,补益气血。此汤对产后体虚,面色萎黄、乳汁过少、易出虚汗者效果非常好。

(3)猪蹄通草汤

材料:猪蹄2只,通草8克,葱白3根,盐少许。

做法:将以上3味共同加水炖熟,即可服用。

功效:通草能清热通乳,对产后缺乳非常有效。此汤每天服3次,连服3日。

(4)回乳麦芽饮

材料:炒麦芽50克,山楂30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煎水服用。

功效:此品能健脾消食,中医常用于回乳,亦可减轻乳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