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恩企业 自动自发
802800000006

第6章 感恩与自觉:职场中的双赢哲学 (1)

懂得感恩、主动工作,让企业之树常青

企业拥有无数具备感恩之心与主动精神的员工,便如同树苗有了源源不断的活泉一般,自然会长盛不衰。

松下幸之助称得上是日本最成功的实业家之一,他只有小学学历,9岁以100日元创立松下集团,使松下最终成为世界三大电器企业之一,松下本人也在日本富豪榜中稳居首位。在日本,他被尊为“经营之神”;在西方社会,他的照片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跻身世界级企业管理天才的行列。

20世纪30年代中期,基于“以人为本”的思想,为了振奋员工的“松下精神”,松下幸之助专门制作了公司的“社歌”,还制定了“松下七精神”:产业报国、光明正大、协调一致、努力向上、礼貌谦虚、顺应时势、感恩报效。为了使众多的事业部都能贯彻松下幸之助本人的经营理念,松下集团在每年年初进行一次由松下幸之助参加并做训示的“经营方针发表会”。在每个工作场所,实行“朝礼”制度,背诵公司“七精神”,最后还要宣誓:“作为一个产业者,绝不违背自己的本身。”下班前的几分钟,员工还要对照公司的“七精神”检查一天的言行。这种“朝礼”制度,已被日本许多企业所采用。

松下认为:当员工有1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的最前面,身先士卒,发号施令;当员工增至10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的中间,恳求员工鼎力相助;当员工达到1万人时,我只要站在员工的后面,心存感激即可;当员工达到5万至10万人时,除了心存感激还不够,还必须双手合十,以拜佛般的虔诚之心来领导他们。“企业的最大财产就是人”,不可以随便裁减。

由于老板对员工心存感激,松下集团的员工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也在企业中寻找到了归属感。这反过来塑造了员工的感恩之心,从而使得每个人都自动自发地为企业着想、为老板工作,为企业的点滴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这种积极进取、自动自发的工作状态影响下,每个员工也得以迅速地成长起来。

企业犹如一个大家庭,它的兴衰荣辱与其中每个成员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企业成功了,既有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功劳,也离不开普通员工的汗水和心血。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和企业家,必须具有对员工的感恩心理,真心地感激自己的员工,没有他们,就没有自己的成功。松下先生对员工不是以居高临下的心态去发号施令,而是以“请”的心态,以“万事拜托”的心态,与员工相处,使员工们感到:公司就是自己的家,自己是公司的主人。同样,员工要学会把工作看成一份礼物,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充满感激之情,积极主动地工作。公司是所有人的公司,也是自己的公司,工作即是老板对自己的知遇、公司给自己的平台。员工只有把自己和企业这个大家庭紧密地联系起来,为企业的兴旺发达赴汤蹈火,贡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才能促进企业的繁荣,实现自己的梦想。

以感恩之心与主动精神成就自我的企业的例子在世界范围内俯拾即是:在麦当劳,员工不论职位高低,一律以大哥、大姐相称,不准加任何头衔,甚至可直呼职员的名字,使员工感到公司有人情味,产生归属感;惠普在优秀员工离职前,会给即将离职的优秀员工开一个欢送会,希望他跟企业是合作伙伴或者再回来;古井贡酒以“塑造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赢的群体”为目标,制定了《古井新人标准》,标准的第一条便是:古井人要充满爱心,爱企业,爱顾客,爱同事,爱家庭,爱人如己,自爱自珍……

有人说,感恩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是一种无可比拟的自我驱动力,这话一点都不假。一个心怀感恩的人,不会对任何事情马虎,不会对自己的客户敷衍了事,而是对手头的工作充满了热忱与敬畏,自动自发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当这种动力来源于内心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怀疑它的有效性与持久性吗?企业拥有无数具备感恩之心与主动精神的员工,便如同树苗有了源源不断的活泉一般,自然会长盛不衰。

感恩意味着自觉,自觉带来了财富

俗话说得好,“财散人聚,财聚人散”。一个企业是否做得够好、够大,关键并不在于它能够凝聚多少财富,而在于它能够凝聚多少人心。一个懂得感恩、自觉承担责任的企业是值得人们敬佩与依赖的,也必将在社会大众的支持中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

对于企业而言,感恩精神同样重要。因为社会为企业提供了智力资源、劳力资源以及消费市场,企业才得以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中顺利成长。因此,企业也要适时地反哺社会,自觉地承担起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建立起良好的“感恩-自觉-财富”价值循环。

以蒙牛为例,感恩文化造就了“蒙牛速度”,让蒙牛集团一度成为中国企业的一面旗帜,而蒙牛又反过来回报社会、担当责任。有这么一组数据可以让我们看到蒙牛集团的惊人变化:它在1999年的销售收入不过是037亿元,但到了2003年,这个数额便飙升至407亿元,增长了110多倍,年平均发展速度高达323%!在中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为第2位,创造了在诞生之初1000余天里平均一天超越一个乳品企业的营销奇迹!

首先,是感恩文化缔造了这种“蒙牛速度”。蒙牛自诞生的那一天起,便不断地强化员工的感恩精神,激发员工的责任心,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执行力,创造出了不菲的业绩。业绩生利润,利润促发展,发展带来了更多的资源与机会,从而为更好地服务客户乃至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切源于感恩,又回归到了感恩。这便是蒙牛的“感恩-自觉-财富”价值循环。

牛根生认为,经营人心是蒙牛的终极目标,而感恩之心是蒙牛文化的灵魂。蒙牛举办感恩节的目的是:关注员工的健康,提高生活的质量;营造心灵之间的感动,实现蒙牛人的伟大使命。

什么是中国人最深层的文化呢?那就是一颗真诚的感恩心——牛根生如是说。“以蒙牛事业为己任,不以蒙牛利益为己有”源自对员工的感恩;“提供绿色乳品,传播健康理念”源自对消费者的感恩;“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源自对客户的感恩;“财散人聚,财聚人散”源自对股东的感恩;“关注环保,回报社会”源于对社会的感恩;“98%的品牌是文化,98%的矛盾是误会”源自对蒙牛事业整个价值链条之间的相互感恩。

2003年,抗击“非典”中,蒙牛捐款捐奶总计1200万;温情教师节,蒙牛牛奶大派送,向全国17个省市的120余万名教职工赠送牛奶;2008年汶川地震,蒙牛员工为地震灾区捐款1010多万元,随后紧急调运20万袋奶粉送达什邡、德阳、绵阳等重灾区……

在2004年11月的蒙牛感恩节上,牛根生说过这么一段感人肺腑的话:“亲爱的新员工,当你漫步在绿草如茵的厂区时,你是否想过老员工创业之初的艰辛和内心所承受的风险?面对他们,我们是否应该真诚地道一声‘谢谢’?尊敬的老员工,你为蒙牛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你注意过新员工的目光中对你含有多少厚望、感恩和尊敬吗?面对他们,我们是否应该真诚地道一声‘谢谢’?所有的蒙牛新老员工,当我们专心专注地学习、工作、成长的时候,是否应该向我们的父母、儿女、妻子、丈夫真诚地道一声‘谢谢’?当蒙牛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向蒙牛的供应商、经销商及帮助支持蒙牛事业的所有朋友鞠躬致谢?”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幸福的,而一个懂得感恩的企业必定是成功的。蒙牛集团将感恩精神塑造成自己的企业文化,将其与一流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相结合,从而打造出了这个感动数亿人、走进千万家的明星品牌。

俗话说得好,“财散人聚,财聚人散”。一个企业是否做得够好、够大,关键并不在于它能够凝聚多少财富,而在于它能够凝聚多少人心。一个懂得感恩、自觉承担责任的企业是值得人们敬佩与依赖的,也必将在社会大众的支持中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企业不必刻意地追逐财富,否则只能原地打转,却一无所获。相反,当企业一心向前进的时候,财富自然会紧紧地跟随着它!

感恩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攻略

感恩不仅是做人之本,更是企业之基。用感恩铺设的职业之路常青,用感恩搭建的职业大厦坚不可摧。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智慧,一种攻略,一种为自己赢得美好未来的凭据。

英国的塞缪尔·约翰逊博士有一句名言:“感恩是伟大教养的果实,你不会在粗俗的人们中间发现这种品质。”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也是你成为优胜者的条件之一。感恩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品质问题,它更是一种能力,一种攻略,一个获取能量与成功的途径。

一位大集团的总裁说,他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他发现,如果一个人有能力,那他会是一个可用的员工;如果一个人懂得感恩,那他会是一个优秀的员工;如果一个人既有能力又有感恩的心,那么这个人你放手让他做什么都可以。这位总裁说的话不无道理,对公司、对事业抱有感恩之心的人,不会找借口来搪塞自己的工作,也不会做任何表面的工作来欺骗老板。他们会认为勤奋工作是一种幸福,努力工作是对职务最好的回报,也是对自己、对别人最好的交代。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会珍惜周遭的一切,善待别人;相应的,他在工作中一定会努力不懈,成为一个最佳的雇员或职业伙伴。

懂得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而责任感,则是在这种正确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报恩行为。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对许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真正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才能正视错误,互相帮助;在感恩的氛围中,才能成就生命和事业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