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恩企业 自动自发
802800000007

第7章 感恩与自觉:职场中的双赢哲学 (2)

会感恩的人,为人处世是主动积极、乐观进取、敬业乐群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而这正是任何一家公司招募贤才的首要条件。被誉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经常教导员工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他认为,一个具有感恩文化的组织才会是一个充满凝聚力和竞争力的组织。

在日本,明治保险公司的推销员原一平被誉为“推销之神”,但他并没有傲慢自大,反而谦恭有加,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三恩”,即社恩、佛恩和客恩。日本的公司又叫社,原一平认为自己的成功首先是来源于“社”的辛苦栽培,没有“社”提供的平台,就没有今日的他,串田董事长的知遇之恩更是让他终生铭记。因此,他十分尊敬“社”,哪怕是晚上睡觉了,也不敢把脚朝向“社”的方向。这便是原一平所说的“社恩”。其次,他特别感谢启蒙恩师吉田胜逞法师和伊藤道海法师,没有他俩的指点迷津,他现在恐怕还只是一名推销小兵呢——这便是“佛恩”。此外,他对参加保险的客户以及合作的同事心存感激,称之为“客恩”。平日里,他除了将所得的10%留作己用之外,其余全部馈赠给公司与客户,以报答他们的帮助与支持。

心怀感恩,使原一平在推销这一片布满荆棘的田野里闯出了自己的一条阳光大道。因为心怀感恩,他在工作中比别人更加勤奋,给客户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为自己、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业绩,最终走向了“推销之神”的辉煌顶峰。感恩不仅是做人之本,更是企业之基。用感恩铺设的职业之路常青,用感恩搭建的职业大厦坚不可摧。

可见,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智慧,一种攻略,一种为自己赢得美好未来的凭据。读懂感恩,践行感恩,是我们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价值的根本源泉。

主动工作,让我们离老板越来越近

主动工作是通往成功的阶梯。如果你想取得和老板一样的成就,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积极主动地工作。一个总能在“昨天”完成工作的员工,一个总能把工作做得比老板预想的还好的员工,将会征服任何一个时代的所有老板。

感恩之心,是对世间万事万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带着对老板的感恩主动完成任务,那么终有一天,成功会与你不期而遇。

微软招聘人员时,颇为青睐一种“聪明人”。这种“聪明人”并非在招聘时就已是某一方面的专家,而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学习快手”,一个会在短时间内主动学习更多的有关工作的知识的人,一个不单纯依赖公司培训、能主动提高自身技能的人。事实表明,一个人只有通过主动进取,才能使“主动做事”的效率最大化,让自己变得更加出类拔萃。

一家知名企业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考虑到应届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所以给他们的职位和待遇都不高,他们都需要从基层做起,从一般工人开始。结果,许多大学生应聘之后都不愿意做。

到最后,只有小周和小柳留了下来。

上班之后,小周懒懒散散,每天工作敷衍了事。一次、两次、三次,老板认为他刚从学校毕业,缺乏锻炼,再加上大家都知道工作难找,便原谅了他。然而,小周打心底看不起自己的工作。几个月后,他毅然辞了职,重新开始找工作。

相反,小柳在工作中,完全把自己当做一名普通工人,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半年后,领导便安排他给一些高级技工当学徒。因为认真勤快,一年后,他成了一名高级技工。尽管如此,他依然在工作中不断进取,让领导倍加欣赏。两年后,他便成了总经理助理。

一天,小柳代表企业去招聘会招人,看见小周也在招聘会上,不同的是,小周是去找工作的。原来,他离开这家企业后,一直觉得没有合适的工作,所以一直在辞职—找工作的过程中。

主动工作是通往成功的阶梯。如果你想取得和老板一样的成就,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积极主动地工作。很多人都认为,公司是老板的,自己只是替老板工作,工作得再多、再出色,得好处的还是老板。存在这种想法的人很容易成为“按钮”式的员工,天天按部就班地工作,缺乏活力,有的甚至趁老板不在,没完没了地打私人电话或无所事事地遐想。这种做法无异于浪费自己的生命和自毁前程。

中国台湾著名的人力资源专家翁静玉用自己的经历这样告诫职场中人:

二十几年前,我刚从日本念研究生回来,通过青辅会的介绍,进入某银行工作,担任办事员;同期的同事中,有我的大学同学,他是念美国研究生的,职级却比我高一级——领组,编制上就是我的主管。

同样都是研究生毕业,而且他念的是美国三流大学,我念的是日本一流大学,一样是硕士学位,待遇却不相同。

即使如此,我并没有因为待遇不如人就心生不满,仍是认真做事。在机关,许多人都是抱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公务员心态。我虽然是职级最低的办事员,可是交到我手中的事情,我一定尽心尽力做到最好。此外,我也会积极主动找事做,了解主管有什么需要协助的地方,事先帮主管做好准备。

这样的工作态度,使我被当时的上司注意到了。后来,上司调去另一家银行时,带去的随从人员中,我是唯一的办事员。这是很罕见的现象,因为通常都是一些主管跟随过去。

一名杰出的员工应该心怀感恩,主动工作,不仅要求自己满意、别人满意,而且要超过别人对自己的期望,并随着企业和自身的发展把内心的标准提得越来越高,不断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从而使自己获得成长。因为一个总能在“昨天”完成工作的员工,一个总能把工作做得比老板预想的还好的员工,将会征服任何一个老板。

感恩精神助你实现“幸福最大化”

哲人有言:“幸福不是指你拥有了多少东西,而是指你如何看待你所拥有的东西。”工作让我们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提升自己的价值,让我们的每一天变得充实起来,让我们的每一分付出变得更加有意义。

你在追求什么?——工作之余,你是否问过自己这句话呢?

对于人生,美国的小学教材给它下了很好的定义:“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幸福的过程。”换言之,我们不管是在学习、工作,还是在生活、娱乐,其实都是为了追求幸福。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幸福最大化”呢?

牛根生在创立蒙牛这一品牌之前,曾经是伊利的一名员工。在那里,牛根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一名普通的洗瓶工人到副总经理的华丽转身。紧接着,他又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把伊利打造成了驰名中国的品牌。但后来由于一些意外因素,牛根生被迫辞职了。

他是否就因此心怀不满、放弃感恩了呢?事实恰恰相反,牛根生始终心怀感激,以德报怨,真诚地对待曾经对他有过知遇之恩的每一个人,在他们落难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伸出自己的双手。因为他始终在告诉自己:伊利虽然曾带给他痛苦,但更多的是让他实现了宝贵经验的积累,以及商业平台的搭建。凭借着宽大的胸怀、平和的心态,以及感恩精神所带来的温暖、自信、坚定和善良,牛根生很快东山再起,创立了“蒙牛”品牌,并在短短的几年内创造了一个销售神话。

感恩之心帮助牛根生渡过了灾难与痛苦。感恩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源泉。因为感恩,所以成功;因为成功,所以幸福。或者说,感恩的心让人们永远处于一种知足常乐、奋发向上的幸福状态当中。

不仅如此,感恩之心还让我们经常不求回报地奉献一些东西,但恰恰是这些东西最终又反过来成就了我们自己。作为员工,我们带着感恩的心投入工作中,贡献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为企业得到更多的业务、资金付出了努力。最终,老板能够为我们提供更高的工资、福利和更好的职位。感恩精神与事业成功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让员工与企业实现了双赢。哪怕是你自己创业,一样可以从感恩精神中享受到它带给你的成功与快乐。

1998年,沈阳市燃料公司24岁的装卸工刘新,为了生计主动下岗。刘新在家里是个烹饪高手,妻子也从小就跟母亲学会了做咸菜花卷。两人经过商量,自己开了个小饭馆。

饭馆开得很不顺利,不到一年时间,不仅7000多元本钱全部赔了进去,而且还欠下不少债务。但刘新并未气馁,用自己的房子作抵押,借了3000元,在当地最繁华的商业街太原街盘下了一家小饭店,开起了“林苑”冷面店。为了提高饭菜质量,刘新亲自到市场上去采购新鲜蔬菜,自己掌勺当大厨。生意很快有了起色。为了回报客户,他还给每个消费者赠送一盘自家精心制作的开胃小菜——酱小土豆。就是这个小小的感恩之举,最终成就了他。很多人来到冷面店并不是为了吃冷面,而是为了吃酱小土豆。这一收获让刘新大感意外,他索性把饭店改名为“小土豆”。

一碗“小土豆”10元钱,再加上2个大花卷2元钱,足够两个人美餐一顿。一招鲜,吃遍天。“小土豆”问世后,受到消费者的热烈欢迎,消费者常常要排队等候,才能吃到这简单实惠的风味酱菜和炖菜,很多人都是这里的常客。

接下来,刘新一鼓作气,专门投资几百万元,开辟了小土豆无公害生产基地,用来精制酱料、烹制特色小土豆,从而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从此,“小土豆”连锁店出现在全国人民的视线中。

一个小小的感恩之举,让刘新在不经意间找到了成功之路,这个故事的寓意显然是极其深刻的。无论我们在做什么工作,处于什么职位,只要我们对它心怀感恩、兢兢业业,多付出一点,而不是鄙视、厌恶自己的工作,对它投以冷淡的目光,那么,即使我们从事的是最普通的工作,一样能够取得成功。

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状态中,我们已经获得了自己的幸福。工作让我们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提升自己的价值,让我们的每一天变得充实起来,让我们的每一分付出变得有意义起来。因为工作,我们知道自己还是健康的,还是有价值的。在服务他人与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体味着奉献精神的伟大……这难道不是一种极大的幸福吗?哲人有言:“幸福不是指你拥有了多少东西,而是指你如何看待你所拥有的东西。”这话大抵可以作为工作本身便是种幸福的一个注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