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外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
7911700000065

第65章 泌尿系感染和结核(1)

泌尿系统感染是致病菌侵入泌尿系内繁殖而引起的炎症。肾盂肾炎、输尿管炎为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为下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60%—80%),其他为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绿脓杆菌等,此外,还有结核杆菌、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滴虫、厌养菌等。

(第一节)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是肾盂和肾实质的急性细菌性炎症。致病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和其他肠杆菌及革兰阳性细菌。多由尿道进入膀胱,上行感染经输尿管达肾,或由血行感染播散到肾。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数倍。女性在儿童期、新婚期、妊娠期和老年时更易发生。

[问诊要点]

1.有无膀胱刺激症状,本病发病时有尿频、尿急、尿痛、血尿。

2.有无单侧或双侧腰痛。

3.有无发热,本病常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寒颤、高热,伴有头痛、恶心、呕吐。

[体检要点]

1.有明显的肾区压痛、肋脊角叩痛。

2.高热,体温上升至39℃以上。

[辅助检查]

1.尿常规检查有大量的脓细胞、若干红细胞、少量蛋白尿,偶见颗粒管型,尿沉渣涂片染色可见致病菌,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每毫升尿有菌落105个以上。

2.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和分叶核粒细胞升高,血沉较快。

3.B超检查显示肾皮质、髓质界限不清,并有比正常回声偏低的区域。

[诊断要点]

1.发热,腰痛伴膀胱刺激症状。

2.尿常规检查有大量的脓细胞,每毫升尿有菌落105个以上。

3.排除以下疾病:

(1)急性膀胱炎无发热,全身状态良好,疼痛不在腰部而在下腹部。

(2)肾皮质化脓性感染或肾周围炎有全身症状和肾区疼痛,但无膀胱刺激症状,尿中不含脓细胞。

(3)肾脓肿有全身症状和肾区疼痛,出现患侧髋关节屈曲。

[病历记录要点]

1.记录有无膀胱刺激症状和体征。

2.必须记录高热与膀胱刺激症状的关系、先后次序。

3.辅助检查的结果,特别是血尿常规检查结果和中段尿培养的结果。

4.要详细记录发病以来的治疗措施和治疗结果。

[门急诊处理]

1.在处理泌尿系感染时,一般治疗极为重要,其内容包括:

(1)在急性感染时期,患者需卧床休息和充分营养;(2)增加饮量,保持体内水分的平衡;排泄足量的尿,以维持正常肾功能及排除尿路内的积脓;(3)若不能口饮,则采用胃肠道外的注入方法,补充体液。

2.抗菌药物治疗,处方:

(1)氟嗪酸,100mg×36片,用法:200mg,口服,一天3次(儿童、孕妇禁用)(2)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500ml+头孢噻肟钠4g,用法:静脉滴注,一天1次

(3)10%葡萄糖溶液500ml+丁胺卡那霉素0.4g,用法:静脉滴注,一天1次

3.中毒症状严重,体温持续高热者,应改用以下抗生素,处方:

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500ml+头孢曲松钠(罗氏芬)2g,用法:

静脉滴注,一天2次

4.有尿路刺激症状者,处方:

(1)盐酸黄酮哌脂(泌尿灵),0.2g×30片,用法:0.2g,口服,一天3次

(2)洁尔阴,100ml×2瓶,用法:1∶10稀释后会阴浸泡15分钟,一天1次

或,PP粉4g×1包,用法:稀释为1∶5000浓度,会阴浸泡15分钟,一天1次

5.中药治疗,处方:

三金片1盒,用法:8片,口服,一天3次

6.有肉眼血尿者,处方:

新安络血,10mg×20片,用法:10mg,口服,一天3次

7.有外科适应证(如脓肾)者,需住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第二节)肾积脓

肾实质感染所致广泛的化脓性病变,或尿路梗阻后肾盂肾盏积水、感染而形成一个积聚脓液的囊腔称为肾积脓。多在肾结石、肾结核、肾盂肾炎、肾积水等疾病的基础上,并发化脓性感染而形成。

[问诊要点]

1.有肾结石、肾结核、肾盂肾炎、肾积水等疾病史。

2.有无膀胱刺激症状,本病患者发病时即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

3.有无突然发生的寒颤、高热,伴有头痛、恶心、呕吐。

4.有无腰部疼痛。

[体检要点]

1.高热,体温上升至39℃以上伴畏寒。

2.有明显的肾区压痛、肋脊角叩痛。

3.患者有消瘦、贫血等慢性消耗性表现。

[辅助检查]

1.尿常规检查有大量的脓细胞、若干红细胞、少量蛋白尿,偶见颗粒管型,尿沉渣涂片染色可见致病菌,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每毫升尿有菌落105个以上。

2.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和分叶核粒细胞升高,血沉较快。

3.B超检查显示肾盂积脓。

4.膀胱镜可见患侧输尿管口喷脓。

[诊断要点]

1.有典型的肾结石、肾结核、肾盂肾炎、肾积水等疾病史。

2.有尿道刺激征和寒颤、高热。

3.尿常规检查见大量的脓细胞、若干红细胞、少量蛋白尿,每毫升尿中菌落数大于105个。

4.B超检查显示肾盂积脓。

5.排除以下疾病:

(1)急性膀胱炎无发热,全身状态良好,疼痛不在腰部而在下腹部。

(2)肾皮质化脓性感染或肾周围炎有全身症状和肾区疼痛,但无膀胱刺激症状,尿中不含脓细胞。

(3)肾脓肿有全身症状和肾区疼痛,出现患侧髋关节屈曲。

[病历记录要点]

1.病历中要详细记录有无肾结石、肾结核、肾盂肾炎、肾积水等疾病史。

2.有无畏寒发热伴膀胱刺激征。

3.尿常规、B超和膀胱镜检查的结果。

4.记录肾区压痛、肋脊角叩痛的严重程度和变化。

5.记录发病以来的治疗措施和治疗结果。

[门急诊处理]

1.注意卧床休息,增加饮水量。每天饮水约2000ml。

2.抗菌药物治疗,处方:

(1)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500ml+头孢曲松钠(罗氏芬)2g,用法:静脉滴注,一天2次(用前皮试)

(2)10%葡萄糖溶液500ml+丁胺卡那霉素0.6g,用法:静脉滴注,一天1次

3.肾痈形成或并发肾周脓肿者,应入院切开引流。如患肾已无功能,对侧肾功能正常则可做患肾切除。

(第三节)急性细菌性膀胱炎急性细菌性膀胱炎致病菌多数是大肠杆菌,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25%—30%的患者年龄在20—40岁。只要有感染的诱因存在,如性生活、导尿、个人卫生不洁等都可导致上行感染。

[问诊要点]

1.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2.有终末性血尿,有时为全程血尿。

3.全身症状不明显,一般无寒颤、高热。

4.有诱发因素,如女性常与经期、性生活有关,男性与慢性前列腺炎及饮酒有关。

[体检要点]

1.耻骨上膀胱区压痛,但无腰部压痛。

2.男性可并发附睾炎,女性应注意有无阴道炎。

[辅助检查]

1.尿常规检查可见大量的脓细胞、若干红细胞。

2.尿沉渣涂片染色可见致病菌,中段尿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每毫升尿有菌落>105个。

[诊断要点]

1.多见于女性,有感染的诱因存在,如性生活、导尿、个人卫生不洁等。

2.有尿道刺激征和耻骨上膀胱区压痛。

3.尿常规检查有大量的脓细胞和若干红细胞,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每毫升尿菌落>105个。

[病历记录要点]

1.有否感染的诱因存在,如性生活、导尿、个人卫生不洁等。

2.记录尿道刺激征和耻骨上膀胱区压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

3.必须记录辅助检查,特别是血、尿常规检查结果和中段尿培养的结果。

4.要详细记录发病以来的治疗措施和治疗结果。

[门急诊处理]

1.多饮水,每天饮水约2000ml,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膀胱区热敷,热水坐浴等解除膀胱痉挛,处方:

碳酸氢钠,0.5g×60片,用法:1.0g,口服,一天3次

2.抗菌药物治疗,处方如下:

(1)泰利必妥,100mg×40片,用法:200mg,口服,一天3次

(儿童、孕妇禁用)

(2)希刻劳,0.25g×24片,用法:0.25g,口服,一天2次

3.绝经期后的妇女,因雌激素的缺乏引起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和致病菌的繁殖增加常是感染的重要因素。雌激素的替代疗法可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第四节)慢性细菌性膀胱炎慢性细菌性膀胱炎常是上尿路急性感染的迁移或慢性感染所致,亦可继发于某些下尿路病变,如良性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膀胱结石、尿道口处女膜融合等。

[问诊要点]

1.有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的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

2.有急性膀胱炎的发作史。

3.尿液浑浊。

[体检要点]

1.耻骨上膀胱区压痛,但无腰部压痛。

2.男性应做直肠指检了解前列腺有无病变,排除生殖道炎症、尿道炎。女性应了解尿道外口、处女膜有无畸形。

[辅助检查]

1.尿常规检查见少量白细胞、可有红细胞。

2.中段尿细菌培养可阳性,如多次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应考虑与泌尿系结核鉴别。

3.B型超声、排泄性尿路造影可以帮助了解有无尿路畸形、结石等。

[诊断要点]

1.有膀胱刺激征。

2.有耻骨上膀胱区压痛。

3.尿常规检查可协助诊断。

[病历记录要点]

1.记录有否感染的诱因存在,如性生活、导尿、个人卫生不洁等。

2.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的膀胱刺激症状。

3.必须记录辅助检查的结果。

4.要详细记录发病以来的治疗措施和治疗结果。

[门急诊处理]

1.多饮水(每天饮水约2000ml)、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膀胱区热敷、热水坐浴等解除膀胱痉挛。病程长者,应全身支持,增进营养,处方:

碳酸氢钠,0.5g×60片,用法:1.0g,口服,一天3次

2.抗菌药物治疗,处方:

泰利必妥,100mg×40片,用法:200mg,口服,一天3次(儿童、孕妇禁用)3.处理诱发尿路感染的病因,必要时需手术治疗,如处女膜成形术等。

(第五节)尿道炎

本节叙述的尿道炎主要指通过性接触传播途径,由淋球菌或非淋球菌的病原体所致的急(慢)性尿道炎,属性传播性疾病。

一、淋菌性尿道炎

[问诊要点]

1.有性接触史,偶尔也可通过带有淋球菌的衣服、毛巾、浴盆、便桶和手等间接传播,患淋病的孕妇常是新生儿感染的原因。

2.发病时先有尿道发痒和轻微的刺痛,随后尿道排出大量的脓性分泌物。

3.可有尿道刺激征,有时可见血尿。

[体检要点]

1.尿道口红肿。

2.尿道口有黏稠的脓性分泌物。

3.两侧腹股沟淋巴结可肿大、疼痛。

[辅助检查]

1.尿道分泌物涂片可在多核白细胞内找到成对排列的革兰阴性双球菌。

2.尿三杯试验以第一杯脓尿最明显。

[诊断要点]

1.有不洁性交史。

2.尿道发痒和轻微的刺痛,尿道排出大量的脓性分泌物。

3.阴茎肿胀,尿频、尿急、尿痛,有时可见血尿。

4.尿道分泌物涂片可在多核白细胞内找到成对排列的革兰阴性双球菌。

[病历记录要点]

1.记录发病的病因或诱因。

2.排尿刺激征和尿道排出大量的脓性分泌物。

3.记录辅助检查结果,最重要的检查是尿道分泌物涂片在多核白细胞内找到成对排列的革兰阴性双球菌。

[门急诊处理]

1.抗炎治疗,处方:

(1)罗氏芬,1.0g×2支,用法:1.0g,肌内注射,一天1次

(2)泰利必妥,0.1g×40片,用法:0.2g,口服,一天3次

2.病情较重,合并生殖系感染,抗生素应使用1个月。

3.混合感染时,应合并应用对支原体、衣原体有效的药物,处方:

希舒美,0.25g×12片,用法:0.25g,口服,一天2次

4.淋菌性尿道狭窄患者应定期扩张,必要时做尿道口狭窄切除。

5.配偶要同时治疗。

6外用药治疗,处方:

洁尔阴100ml×2瓶,用法:1∶10比例稀释200ml,坐浴二、非淋菌性尿道炎

病原体以沙眼衣原体或支原体为主,其余有滴虫、单纯疱疹病毒、白色念珠菌等。通过性接触或同性恋传播,发病率高于淋菌性尿道炎,在我国性传播性疾病中占第一位。

[问诊要点]

1.有不洁性接触史或偶尔也通过带有淋球菌的衣服、毛巾、浴盆、便桶和手等间接传播,患病的孕妇常是新生儿感染的原因。

2.有尿道刺痒和尿痛,尿道排出少量黄色稀薄的液体分泌物。

3.可有尿道口红肿、阴茎肿胀,尿频、尿急、尿痛。

[体检要点]

1.尿道口红肿。

2.尿道有稀薄的脓性分泌物流出。

[辅助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