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外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
7911700000066

第66章 泌尿系感染和结核(2)

尿道分泌物或血液用PCR法检测,提示支原体或衣原体抗原或抗体阳性。

[诊断要点]

1.有不洁性交史。

2.有尿道刺痒和尿痛,尿道排出少量黄色稀薄的液体分泌物。

3.最重要的检查是PCR方法检查支原体或衣原体抗原和抗体。

[病历记录要点]

1.有无不洁性交史,有无尿道发痒和轻微的刺痛,尿道是否排出少量的稀薄的脓性分泌物、有无阴茎肿胀。

2.记录临床表现如尿频、尿急、尿痛。

3.记录辅助检查的结果。

[门急诊处理]

1.药物治疗,处方:

(1)希舒美,0.25g×12片,用法:0.25g,口服,一天2次

(2)美满霉素,50mg×20片,用法:50mg,口服,一天2次

2.配偶须同时治疗。

(第六节)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分为细菌性和非细菌性。

一、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本病大多数没有急性炎症过程,致病菌有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链球菌或淋球菌感染,主要是经尿道逆行感染。

[问诊要点]

1.主要表现为尿频、淋漓不尽、排尿不畅。

2.有尿急、尿痛,排尿时尿道烧灼感,排尿后和便后尿道口常有白色分泌物流出。

3.合并精囊炎时可有血精。

4.会阴部、下腹部隐痛不适,有时腰骶部、耻骨上、腹股沟区酸胀感。

5.可有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遗精或射精痛。

6.可有头昏、乏力、疲倦、情绪低落等精神神经症状。

7.可并发变态反应如虹膜炎、关节炎、神经炎、不育。

8.有嗜酒史或食辛辣史。

[体检要点]

直肠指检见前列腺呈饱满、增大、质软、轻度压痛。

病程长者,前列腺缩小、变硬、不均匀、有小硬结。

[辅助检查]

1.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卵磷脂小体减少。

2.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阳性即可诊断。

3.B超显示前列腺组织结构界限不清、混乱,可提示前列腺炎。

[诊断要点]

1.排尿改变及排尿后和便后常有白色分泌物。

2.会阴部、下腹部隐痛。

3.反复发作尿路感染。

4.直肠指检、前列腺液检查和前列腺液细菌培养结果符合本病特征。

[病历记录要点]

1.病人的尿改变及尿道分泌物的性状。

2.是否有发病的诱因存在,如不洁性生活、嗜酒史或食辛辣史。

3.前列腺检查情况。

4.辅助检查的结果。

5.要详细记录发病以来的治疗措施和治疗结果。

[门急诊处理]

1.热水坐浴及理疗,前列腺按摩每周1次。忌酒及辛辣食物,避免长时间骑、坐。

2.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常用处方:

罗红霉素,0.1g×20片,用法:0.1g,口服,一天3次

或,复方磺胺甲唑,0.5g×30片,用法:0.5g,口服,一天3次

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大多数前列腺炎属此类,由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滴虫、真菌、厌氧菌等感染所致。发病可能与性生活无规律、勃起而不射精、性交中断或长途骑车、长时间坐位工作致盆腔及前列腺充血等有关。过量饮酒及辛辣食物可加重前列腺炎的症状。

[问诊要点]

1.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时尿道烧灼感,排尿后和便后常有白色分泌物自尿道流出,但无反复的尿路感染发作。

2.会阴部、下腹部隐痛不适,有时腰骶部、耻骨上、腹股沟区有酸胀感。

3.可有阳痿、早泄、遗精或射精痛。

4.有头昏、乏力、疲倦、情绪低落等精神神经症状。

[体检要点]

直肠指检感前列腺微饱满、质较软、轻度压痛。

[辅助检查]

1.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卵磷脂小体减少。

2.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多次培养及涂片均为阴性,用PCR法检测有时可获得衣原体、支原体的佐证。

[诊断要点]

1.排尿改变及血性或脓性尿道分泌物。

2.会阴部、下腹部隐痛不适、性功能减退。

3.直肠指检前列腺饱满、质软、轻度压痛。

4.前列腺液检查和前列腺液细菌培养符合本病特征。

[病历记录要点]

1.记录有无本病的诱因或病因。

2.排尿或便后尿道口有无白色分泌物流出,直肠指检和列腺液检查的结果。

3.记录前列腺液细菌培养等辅助检查的结果。

[门急诊处理]

热水坐浴及理疗;前列腺按摩每周1次,引流炎性分泌物;忌酒及辛辣食物,避免长时间骑、坐。

1.有症状者可用α 受体阻滞剂治疗,处方如下:

哈乐,0.2mg×20片,用法:0.2mg,口服,一天1次

或,高特灵,2mg×28片,用法:2mg,口服,一天1次

或,桑塔,5mg×20片,用法:5mg,口服,一天1次

2.有尿路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处方:

(1)美满霉素,50mg×20片,用法:50mg,口服,一天2次

(2)希舒美,0.25g×12片,用法:0.25g,口服,一天2次

(第七节)急性附睾炎

急性附睾炎多见于中年,常由泌尿系感染和前列腺炎、精囊炎扩散所致。感染多从输精管逆行传播,血行感染少见。

[问诊要点]

1.有无突发寒战、高热,全身症状明显。

2.患侧阴囊是否疼痛,并沿精索、下腹以及会阴放射。

[体检要点]

1.患侧阴囊明显肿胀,阴囊皮肤红、肿、热、痛。

2.附睾、睾丸及精索均有增大或增粗、肿大以附睾头、尾明显。

[辅助检查]

1.血白细胞升高。

2.钼靶X线睾丸摄片、放射性核素99Te睾丸显像或多普勒超声可显示睾丸的血流,炎症时血流增加,此方法仅用于与睾丸扭转的鉴别。

[诊断要点]

1.有高热、寒颤伴阴囊疼痛。

2.阴囊肿胀,附睾、睾丸及精索均有增大或增粗。

[病历记录要点]

1.记录病人发病时的情况。

2.会阴部查所见情况。

3.记录辅助检查结果,特别是钼靶X线睾丸摄片、放射性核素99Te睾丸显像或多普勒超声有助于与睾丸扭转鉴别诊断。

4.详细记录发病以来的治疗措施和治疗结果。

[门急诊处理]

1.休息,穿紧身三角裤以抬高阴囊。

2.药物治疗,处方如下:

(1)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500ml+头孢曲松钠(罗氏芬)2g,用法:静脉滴注,一天1次(用前皮试)

(2)5%葡萄糖溶液500ml+丁胺卡那霉素0.6g,用法:静脉滴注,一天1次

3—5天后换用:泰利必妥,100mg×40片,用法:200mg,口服,一天3次

3.疼痛较重者,可使用消炎痛肛栓,处方如下:

消炎痛栓剂,0.1g×10粒,用法:0.1g,肛塞,一天2次

4.出现化脓感染者,给予切开引流。

(侯健全)

(第八节)泌尿系结核

泌尿系统结核是全身结核的一部分,也是泌尿外科门诊较常见的疾病。泌尿系统结核起源于肾,肾结核绝大多数起源于肺结核,少数起源于骨、关节结核或消化道结核。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结核继发于肾结核。

[问诊要点]

1.约有80%的病人有膀胱刺激症状,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夜尿次数增多。

2.有血尿,一般与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同时出现。

3.多数病人有脓尿,严重者尿液内有干酪样碎屑,可呈稀米汤样脓尿。

4.有输尿管梗阻或化脓性感染时,则可有腰痛,以钝痛为主。

5.有发热、消瘦、盗汗、乏力、纳差等全身症状。

[体检要点]

1.肾区压痛及叩击痛。

2.重度肾结核以及对侧肾积水时,肾区可触及肿块。

3.男性患者有时可触及附睾肿块及输精管串珠样改变。

4.部分病人可有膀胱区压痛。

[辅助检查]

1.尿液检查(1)尿常规检查尿液呈酸性反应,可见脓细胞和红细胞;(2)尿液浓缩沉渣涂片抗酸染色找抗酸杆菌,连续3次留24小时尿,阳性率可高达50%—80%;(3)尿结核杆菌培养阳性;(4)中段尿培养,一般无普通细菌生长(即无菌性脓尿);(5)尿结核杆菌动物接种,阳性率高达90%以上,但时间长,约需8周才能有结果。

2.泌尿系X线平片检查约1/3病人可见肾区钙化灶。

3.静脉尿路造影可了解病变程度、范围和分肾功能。

4.肾功能检查了解肾功能的情况。

5.血沉检查了解结核活动情况。

6.X线全胸片检查了解肺部情况。

7.膀胱镜检查早期可见膀胱内结核结节或溃疡,晚期病例可见到结核性肉芽肿,输尿管开口向上回缩呈洞穴样改变。同时还可行分侧肾盂尿结核菌培养及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检查。

8.CT检查对一些诊断困难的病例可做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1.青壮年有长期进行性尿频和慢性膀胱刺激症状而经一般抗炎治疗无效。

2.尿内有白细胞、红细胞,尿沉渣涂片找到抗酸杆菌。

3.X线泌尿系平片检查肾区见钙化灶,尿路造影检查表现为肾盏破坏。

4.临床常须与“慢性膀胱炎”相鉴别。“慢性膀胱炎”不能作为疾病诊断,而是一症状,应查询其起因。在我国,引起慢性膀胱炎的最常见原因是肾结核。

[病历记录要点]

1.注意记载尿频、尿急、尿痛以及血尿的时间。

2.复发者需记录前几次发作及治疗的情况。

3.记录有无肺结核病史或其他脏器结核史。

4.有关体征如肾区压痛、叩击痛,膀胱区压痛。

5.男性患者应记录有无附睾肿块及输精管串珠样改变。

6.辅助检查中记录尿找抗酸杆菌、尿常规及尿路造影检查结果、血沉等结果。

[门急诊处理]

1.休息半年,加强营养。

2.泌尿系结核治疗须遵循以下三原则:(1)全身治疗+抗结核药物治疗;(2)全身治疗+抗结核药物治疗+病肾的手术治疗;(3)全身治疗+抗结核药物治疗+病肾的手术治疗+肾结核并发症的治疗。

3.确诊为肾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必须遵循早期、联合、足量、足期和规律的原则。抗结核药物治疗的适应证为:(1)临床前期肾结核;(2)非破坏性的肾结核,病变范围不超过一侧肾脏的一个肾盏;(3)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活动性结核而暂时不适应手术治疗的病例;(4)孤立肾肾结核以及双侧重度肾结核而不宜手术者;(5)手术前后抗结核药物治疗。

4.抗结核药停药标准:(1)全身症状明显改善,体温正常,血沉正常;(2)反复多次检查尿沉渣找结核杆菌均阴性;(3)多次尿常规检查正常;(4)膀胱刺激症状完全消失;(5)泌尿系X线平片及造影检查证实病灶稳定或已愈合;(6)全身检查无其他结核病灶。

5.目前泌尿系结核主要采用疗程为1年的短程疗法,规范的用药方法是:(1)督导治疗,所有抗结核药物均在医护人员或患者家属的监管下服用,这在化疗第1个月尤为重要;(2)顿服给药,顿服给药可以明显提高血中药物浓度,从而增强治疗效果,处方:

强化阶段(前2—3个月)(1)异胭肼,0.1g×100片,用法:0.3g,口服,早晨1次

(2)利福平,0.15g×100片,用法:0.45g,口服,早晨1次

(3)吡嗪酰胺,0.25g×100片,用法:0.5g,口服,每天3次

(4)乙胺丁醇,0.25g×100片,用法:0.75g,口服,早晨1次

巩固阶段(后4—12个月)(1)异胭肼,0.1g×100片,用法:0.3g,口服,早晨1次

(2)利福平,0.15g×100片,用法:0.45g,口服,早晨1次

(3)乙胺丁醇,0.25g×100片,用法:0.75g,口服,早晨1次

6.化疗过程中定期复查肝功能、尿常规、细菌学检查、血沉、IVP及B超等,以了解病情演变和治疗效果,服用吡嗪酰胺时需定期复查血尿酸。

7.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收入住院,择期手术。手术治疗原则是:(1)术前化疗4—6周,术后继续化疗3—6个月;(2)尽量保存正常组织和恢复生理功能;(3)合并泌尿生殖系统以外部位的活动性结核者并非手术禁忌证。

(1)肾切除术术前明确对侧肾功能正常,患肾结核破坏严重应进行肾切除术。如双侧肾结核一侧破坏呈“无功能”状态,一侧病变较轻,可在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选择切除破坏严重的肾,留存肾继续药物治疗。肾结核对侧肾积水,梗阻严重肾功能代偿不良应争取先引流解决肾积水,挽救肾功能,而后再切除结核病肾。肾切除术要严格掌握指征,适时进行。过早手术没有必要,而一旦组织受到广泛破坏、药物无法控制时,则应尽早手术,以免出现严重并发症。有些情况如并发结核性败血症、孤立肾出现积水等常需紧急手术。

(2)肾结核病灶清除术适用于靠近肾表面较大的闭合性结核性脓肿,肾盏颈部已闭合,肾其他部分无肉眼可见的结核病灶,或轻度病变有药物治愈可能者。

(欧阳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