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外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
7911700000035

第35章 胰腺疾病(1)

(第一节)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急腹症,发病年龄以20—50岁多见。80%以上的病人病情较轻,主要表现为胰腺及其临近组织的明显水肿,称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可经非手术疗法治愈。10%左右的病人属于重症胰腺炎,胰腺组织出血坏死,病变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常需手术治疗,病情凶险,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

[问诊要点]1.询问疼痛发生的时间,发病的急缓。

2.有无典型的临床症状——上腹部痛,放射至腰背部,伴以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严重者可有休克表现。

3.大多有胆道系统感染、胆道结石病史。

4.发病前有无暴饮、暴食等诱因。

5.是否有应用强的松、避孕药、利尿药、硫唑嘌呤、消炎痛等药物史,应用上述药物者易诱发胰腺炎。

6.有无全身感染、创伤、手术、妊娠、尿毒症等病史,上述情况下易诱发胰腺炎。

[体检要点]1.上腹部正中和左侧腹明显触痛。

2.部分病人可有黄疸,伴胆道疾病时有右上腹压痛。

3.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有腹胀,全腹压痛,反跳痛,肌卫,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可有移动性浊音。

4.病情严重者有时有胁腹部皮下淤点淤斑,亦称GreyTurner征。

5.严重的患者可有休克的表现。

[辅助检查]1.白细胞计数增高,在(10—2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在90%以上。

2.血、尿淀粉酶增高,血清淀粉酶上升较早,一般于发病后8小时上升,48—72小时开始下降;尿淀粉酶升高较迟,持续时间较长,重症病人可持续升高,血尿淀粉酶大于500U/L(Somogyi方法)可诊断本病,大于900U/L提示病情严重。

3.血糖高于10mmol/L,血钙低于1.75mmol/L,动脉氧分压小于60mmHg均提示病情较重。

4.腹腔穿刺液淀粉酶增高(淀粉酶大于1500U/L,Somogyi法)具有诊断意义,穿刺液如为混浊血性和脓性提示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5.B超是简便实用的形态学诊断方法,水肿性胰腺炎时胰腺弥漫性肿大,回声降低,胰腺的外形轮廓尚规整;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胰腺呈不均匀强回声改变,尚可发现胰周积液和腹水,肠管扩张积气。

6.CT准确率高于B超,能够发现胰腺有无坏死及其范围,胰外受累程度,以及是否存在腹腔脓肿。最好每周复查一次,以便动态掌握病情的发展。

[诊断要点]1.发病前有胆道感染史或暴饮暴食史。

2.中上腹疼痛,放射至腰背部,上腹正中或左侧有明显触痛。

3.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尿淀粉酶升高。

4.B超或CT提示胰腺肿大,周围积液,或有坏死灶。

5.排除以下疾病:

(1)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疼痛多在右上腹,向右肩背部放射,常伴有黄疸,血尿淀粉酶不高。若血尿淀粉酶升高,应考虑合并急性胰腺炎。

(2)溃疡病穿孔有溃疡病史,突发性右上腹痛,扩展至全腹,板样腹,透视可见膈下游离气体,淀粉酶轻度升高。

(3)急性肠梗阻腹胀明显,阵发性腹痛,停止排便排气,肠鸣音亢进,X线腹部平片可见积气和液平,淀粉酶轻度升高。

(4)急性心肌梗死,肾绞痛,胸膜炎,肺炎,肠系膜血管栓塞此类情况均可引起上腹部疼痛,借助病史、体征、心电图、X线及B超、CT、淀粉酶等检查可以鉴别。

[病历记录要点]1.病史中应记录患者发病前有无诱发因素,如胆道感染史、暴饮暴食史。

2.发病的急缓,以便和消化道穿孔相鉴别。

3.不但要记录患者的腹部症状,还需记录心脏、肺部的症状,以排除其他脏器疾病引起的上腹部疼痛。

4.详细记录辅助检查的结果,尤其是动态观察淀粉酶、B超、CT的结果,以判断疾病的发展。

5.记录治疗的经过,有利于抗生素等药物的选择。

[门急诊处理]1.诊断为急性胰腺炎者,采用“个体化处理”的原则,应收住入院或在急诊室留观,行保守治疗为主,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治疗方案。

2.禁食与胃肠减压可减少胃酸和胰液的分泌,应施行至腹痛缓解为止。

3.抑制胰酶分泌措施应早期使用。处方:

奥曲肽(善宁),0.1mg×10支,用法:0.1mg,皮下注射,每6—8小时1次

或,生长抑素(施他宁),6mg×10支,用法:6mg,微量泵24小时均匀注入,一天1次

4.防止肠道细菌易位,预防继发感染。处方:

0.9%氯化钠溶液250ml+头孢曲松钠(罗氏芬)2g,用法:静脉滴注,一天2次

5.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因禁食和大量液体丢失,应给予充分静脉补液,保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并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

6.解痉止痛,抑制胰液外分泌及预防消化道出血。中毒症状明显、病情恶化者,可短期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处方如下:

(1)山莨菪碱(654.2),10mg×10支,用法:10mg,肌内注射,一天2次

(2)盐酸哌替啶(杜冷丁),100mg×10支,用法:100mg,必要时肌内注射

(3)西咪替丁,200mg×30支,用法:600mg,静脉滴注,一天1次

7.出现下列情况者,应收住入院行手术治疗

(1)急性胰腺炎内科治疗后进一步恶化者。

(2)胆源性胰腺炎同时有胆道梗阻或胆道感染者。

(3)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诊断明确、病情严重者。

(4)胰腺脓肿或假性囊肿形成,抗生素治疗无效者。

(第二节)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持续进行性的胰腺实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可以先有急性胰腺炎,也可无明显急性胰腺炎病史。特点是反复发作,又称慢性复发性胰腺炎。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问诊要点]1.询问腹痛情况,本病表现为上腹部反复发作性疼痛。

2.询问腹痛的性质,本病表现为上腹部隐痛不适,为持续性,伴有阵发性加剧。

3.有无诱发慢性胰腺炎的诱因,如急性胰腺炎、胆道系统感染、结石病史、酗酒史,有无激素类药物使用史和手术史。

4.有无胰腺外分泌不足的表现,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和胰腺内分泌不足的表现,如糖尿病。

5.病程中可有黄疸。

6.有无易诱发慢性胰腺炎的相关疾病,如甲状旁腺亢进、营养不良。

[体检要点]病人可无明显的腹部体征。部分病人可有上腹部压痛,但一般没有肌紧张。

[辅助检查]

1.白细胞计数可在正常范围:(4—10)×109/L。

2.血、尿淀粉酶一般不升高。

3.粪便镜检可见到脂肪滴。

4.X线腹部平片可发现胰腺部位有钙化点,胰管走行处有时可见到结石阴影。

5.B超可见胰腺外形不规则,质地不均匀,有钙化斑或结石时可见光团和声影。

6.CT可发现胰管有无扩张、结石、钙化的病理改变。

7.ERCP可以显示胰管梗阻、狭窄、变形等征象。

[诊断要点]1.上腹部隐痛不适,有时为持续性。

2.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

3.上腹部压痛,但一般没有肌紧张。

4.X线腹部平片、B超、CT、ERCP显示胰腺和胰管的情况,如梗阻、狭窄、变形等征象。

5.排除下列疾病

(1)胰头癌少数慢性胰腺炎以胰头部位病变为主,临床表现与胰头癌相似,影像学检查亦显示胰头部肿大。但胰头癌病变为进行性加重,而慢性胰腺炎则为反复发作,可做鉴别。

(2)消化性溃疡病慢性胰腺炎的消化道症状有时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十分相近,主要借助钡餐造影和胃镜检查来鉴别。

(3)胆绞痛可发生剧烈腹痛,常不合并发热和黄疸,易与慢性胰腺炎混淆,主要借助于病史和影像学检查予以区别。

[病历记录要点]

1.病史中应记录发病的诱发因素,如饮酒史、胆道疾病史、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史。

2.记录和本病有关的其他疾病史,如甲状旁腺亢进、营养不良和中毒史。

3.病史中要描写疼痛的部位、轻重和规律。

4.记录辅助检查的内容。

5.须有和其他疾病鉴别诊断的记录。

[门急诊处理]

1.本病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即止痛和止呕。处方:

(1)盐酸哌替啶(杜冷丁),100mg×1支,用法:100mg,肌内注射,必要时使用

(2)维生素B6,10mg×100片,用法:20mg,口服,一天3次

(3)盐酸甲氧氯普胺(胃复安),10mg×10支,用法:10mg,肌内注射,一天2次

2.在发作间歇期可用胰酶制剂。处方:

多酶片,100片,用法:3片,口服,一天3次

3.有吸收不良、腹泻时,可用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饮食,有胰岛功能不全时,可并发糖尿病,可给予胰岛素等。

4.有以下情况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1)内科治疗3—6个月后疗效不明显,不能缓解腹痛症状,影响生活,影响进食以致营养不良者。

(2)胰腺瘘管形成者。

(3)可能合并胰腺癌者。

(4)胰腺脓肿或假性囊肿形成,抗生素治疗无效者。

(5)胰腺炎致胆总管狭窄,尤其是发生梗阻性黄疸者。

(第三节)胰腺假性囊肿

胰腺假性囊肿是因急性胰腺炎或胰腺外伤导致胰管或胰腺实质破裂、胰液外溢,刺激周围组织、器官的腹膜,形成纤维包膜,而形成的囊肿。囊肿大多位于胰尾,使周围胃肠道移位,产生压迫症状。

[问诊要点]

1本病多见于急性胰腺炎、腹部外伤或腹部手术后的患者。

2.有无上腹部胀和疼痛不适。

3.有无恶心、呕吐、影响进食,如有,表明囊肿压迫胃、十二指肠。

4.有无高热、黄疸,有者表明囊肿合并感染。

[体检要点]

1.可在左上腹摸到较坚韧和囊状的肿块,光滑、固定、无明显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