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外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
7911700000032

第32章 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高压症由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滞所引起。临床表现为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进而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呕血和黑便以及腹水等症状。根据门静脉血流受阻的部位,分为肝内、肝前和肝后3型。我国90%以上的门静脉高压症是由于肝炎后肝硬变引起的肝内型;过去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由于血吸虫病性肝硬变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也很常见。肝前型门脉高压多见于先天性畸形(闭锁、狭窄或海绵窦样变)、门静脉高压主干血栓形成。

[问诊要点]1.有无肝硬化的表现,如腹胀、尿少、黄疸、贫血、牙龈出血、左上腹饱胀、上腹部不适、乏力、恶心呕吐、腹胀等。

2.既往有无肝炎病史,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多见此病史。

3.是否有饮酒史,男性每日饮酒160g,女性80g,持续10年以上,发生酒精性肝硬变可能性较大。

4.是否来自血吸虫病疫区,是否有疫水接触史以及确诊为血吸虫病,有上述情况者可考虑血吸虫性肝硬化。

5.既往有无消化道出血病史,有无呕血和黑便。

6.询问呕血的次数、出血量及已行的治疗,推测患者的血容量。

7.有无心悸、胸闷、头晕等休克表现。

8.询问既往的治疗经过,以指导现在的治疗。

[体检要点]1.患者全身状况较差、乏力、倦怠、面色灰黄、巩膜皮肤有轻度黄疸。

2.对因消化道出血就诊者,检查有无意识模糊、脉搏细弱、四肢厥冷等休克症状。

3.腹部体检叩诊呈移动性浊音,肋下可扪及肝结节,并可发现肝掌、蜘蛛痣等。

4.左肋下扪及肿大的脾脏:深吸气时,脾在肋下不超过2cm为轻度脾肿大;脾肋下在脐水平线以上为中度脾肿大;超过脐水平或前区中线为重度脾肿大,亦称为巨脾。

[辅助检查]1.肝功能化验示谷氨酸转氨酶与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增高,胆红素水平升高、血浆蛋白降低等,通常可按Child标准将肝功能分为三级。

2.血常规检查可见贫血、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

3.腹水检查为漏出液,如并发自发性腹膜炎则腹水白细胞数增多(>300×106/L)。

4.B超可见肝进波呈全鞭状或齿状波,肝内及密集微小波或中小波等肝硬变型。脾脏B超检查发现脾肿大(正常脾脏长径<10—11cm,厚径<4.0cm)。门静脉彩超可发现其内径通常≥13mm,而且可测定门静脉血流量,是向肝血流还是逆肝血流,对确定手术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

5.食管钡餐检查在食管为钡剂充盈时,曲张的静脉使食管的轮廓呈虫蚀样的改变;排空时,曲张的静脉表现为蚯蚓样或串珠状显影。

6.纤维胃镜检查是诊断门静脉高压的重要手段,其诊断敏感性优于钡餐X线检查。内镜下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就意味着门脉高压的确诊。

7.CT及MRI可了解门脉血管有无扩张或血栓形成,并可了解脾脏肿大的程度及肝硬变的表现。

[诊断要点]1.有慢性肝炎病史,或有长年饮酒史、血吸虫疫水接触史。

2.有慢性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或腹水。

3.呕血或黑便,量大,来势猛,一般止血药治疗无效。

4.有出血倾向,体检发现脾肿大。

5.肝功能检查示血清酶升高、胆红素增加、血浆蛋白减少或白球比例倒置,血常规示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6.B超、食管钡餐及内镜检查所见符合上述特征。

7.排除以下疾病:

(1)胃和十二指肠球部出血(溃疡、出血性胃炎、胃癌)食管、胃在静脉曲张破裂时出血较急、来势很猛,一次出血量常达500—1000ml,可引起休克。临床上主要表现是呕血,单纯便血较少,三腔二囊管压迫有效。胃十二指肠病变出血虽也可很急,但一次出血量一般不超过500ml,并发休克者少,临床上可表现以呕血为主,也可以便血为主,三腔二囊管压迫无效。

(2)其他原因引起的脾肿大脾肿瘤病变致肿大者往往肝功能正常、肝脏影像学检查示肝形态结构正常,三系血细胞无明显下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往往以巨脾表现就诊,骨髓穿刺可确诊。

(3)腹水应与其他原因所致的腹部膨隆相区别肥胖、胃内胀气无移动性浊音,恶性肿瘤腹水经腹腔穿刺找癌细胞可鉴别。

[病历记录要点]1.病史中应记录患者有无慢性肝病史及病程长短,饮酒量及时间,血吸虫疫水接触史。

2.呕血或黑便的起病急缓、出血量,是否伴有休克症状,以便与其他消化道出血相区别。

3.详细记录肝功能指标、肝功能分级,B超、CT、MRI及食管钡餐、X线检查结果。

4.详细记录腹部体形,包括肝浊音界与右肋缘关系,脾脏肋下长度,腹部叩诊是否有移动性浊音。

5.记录以往肝病治疗用药及出血的治疗方式,有无手术史(脾切除、食管胃底静脉断流或分流术、硬化剂治疗等),以便本次治疗选择最妥当的方案。

[门急诊处理]1.确诊为门静脉高压症而无消化道出血者,应转消化内科、传染科治疗,治疗原则为保肝治疗及降低门脉压力,处方:

甘草酸二铵,50mg×24片,用法:150mg,口服,一天3次

2.诊断为肝硬变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者,应收住入院或收住观察室,出血量大、有休克症状时,应先抗休克治疗,处方:

(1)建立1—2条大静脉输液通道,平衡盐溶液或乳酸钠等渗溶液1000—1500ml,用法:快速静脉滴注(2)羟乙基淀粉(贺斯液),500ml,用法:立即静脉滴注(3)输血400ml(4)根据是否有继续大出血,选择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3.诊断为肝硬变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者,应尽早行脾切除术。

(管洪庚兰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