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藏獒,远去的藏地山狗
7896100000004

第4章 纯种藏獒

藏獒的核心产区

动物学家把世界上的动物划分为六个大区系,即古北区、东洋区、澳洲区、新北区、新热区及非洲区。中国的青藏高原传统上被划分在古北区和东洋区内,但近几年来,很多学者提出青藏高原以其世界上独特的动物区系应被列为第七个动物地理区。

青藏高原包括西藏全部、青海大部、甘肃南部、川西北高原以及滇西北高原的整个地区?位于北纬25度到40度之间?平均海拔4000多米?藏北高原海拔更是在5000米以上。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的“屋脊”?地球的“第三极”?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气候反复无常,雪线以上终年覆盖着冰雪,大自然赋予这块土地的生存条件极其恶劣。但独特的地理气候造就了很多特有的物种,动物学家经过多年全面考察和深入研究后认为,越是处于青藏高原的核心地带,动物的特有品种比例就越大,同一品种也与其他地区有着明显的不同,这其中也包括了几大家畜。藏獒便是生存在青藏高原这块特殊地理区域上的稀世犬种。

虽然藏獒在以上五省区均有广泛分布?但不同的气候及海拔,造成了各地藏獒个体特征的很大差异。特别是近几年,由于交通便捷、人类活动频繁,有些地区的藏獒已经掺杂了其他地方犬种的血统。严格来说,纯种藏獒还是有其核心产区的。

原则上,纯种藏獒的核心产区多在海拔3000米—4000米之间的高原河曲地区,这些地区有着十分利于藏獒生长的环境,具备着诸如高海拔、低气压、强辐射、气候寒冷湿润、性成熟晚、生长期长、食物丰富等必要条件。这里大多是山大沟深的远乡僻壤。对外界的人来说,来到这里,不但食宿交通极为不便,更要跋山涉水,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甚至会威胁到外来者的生存。

在这里我必须要强调的是,藏獒毕竟不是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我们可以追求纯种藏獒,但并不值得去推崇“标准藏獒”。

优秀藏獒难得一见

藏獒的核心产区,大多是高原上山大沟深的远乡僻壤。对于外界的人来说,来到这里,不但食宿交通极为不便,更要跋山涉水,况且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得自身都需要保障,谈何去探索与发现。有些核心产区,除了身手矫健、剽悍善骑的牧民,外界的人是很难到达的。即使核心产区,“藏獒”也并非个个都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因此,若想真正见到一只优秀的纯种藏獒,绝非易事。

体貌特征

在我国西部的某些藏区,牧民生活仍然很艰苦,那里没有现代社会中人们熟知的病毒学、免疫学、营养学知识,他们单纯地依靠着自然繁殖并生存着。在恶劣环境的考验下茁壮成长起来的藏獒,怎会不是体质最强的!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面对那些质朴到不能再质朴的藏族牧民,去强调所谓的血统及标准,其实已没有实际意义,况且我坚信当地的藏族牧民是绝对不会理会所谓的标准的。

不过,为了给大家一个大致的印象,我们姑且将外界对该品种的普遍认识归纳起来作为“?量标准”吧!

纯种藏獒给人最初的也是最深的印象,便是它那大而有力的方型“硕头”。头面额宽,眼小呈杏核状,吻短而粗,嘴角略垂,鼻宽唇厚,舌大牙利,犬齿近寸,耳根较低并呈心形下垂。

颈粗有力,颈下有垂,似与肩部连为一体。肩胛突出,腰平且直,四肢粗壮。尾根高,尾大而侧卷至背脊。从侧面看形体比例为正方形。

藏獒应属长毛品种,但在低海拔地区又变异为中、短毛品种。藏獒的被毛最突出的特征是长毛品种的鬣毛形似渔夫的蓑衣,雨雪无法浸湿其内层被毛。自头顶部至肩胛披长鬃毛,从正面看形似“雄狮”。面毛短滑,耳面及耳廓附长毛,四肢的毛质平滑,脚肚稍有羽状饰毛。全身被毛松厚,分为内、外二层,内层绒毛短而密,外层身毛长10厘米—15厘米。尾毛长20厘米—30厘米,婆娑如球,卷至背上。

藏獒的毛色非常漂亮,按稀有程度依次分为:豹斑、青色、金色、棕红、白色、黄色、麻黄色、黑色及黑黄色。前四种现已很难再见到。黑黄色品种是现存数量最多的品种,其中主色为黑色,仅在吻部、眼眉、脚部及四肢内侧呈现黄斑,俗称“铁包金”。这诸多毛色品种都共有一个特征,即在胸口有一菱形白斑的“护胸毛”,护胸毛越小越好。

藏獒在毛色上没有绝对的标准,只由个人喜好而己。藏区的牧民偏爱黑色系品种,因为它混在牦牛中很难被发现。外界的藏獒爱好者则根据藏獒毛色、毛量以及长短,形象地将藏獒分为狮型(所有毛色的长毛品种)、虎型(短毛黑黄色品种)、熊型(专指黑色短毛品种)、雪獒(专指纯白色品种)。

体格与性格

护食物,护领地,护主人。

对陌生的人或事物易产生怀疑和敌意。

善于攻击,行为不定,极富挑衅性。

力大凶猛,野性尚存,使人望而生畏。

对主人亲热至极,勇敢忠心,任劳任怨。

容貌野性粗犷,行事态度凶猛大胆。

藏獒的寿命一般为10年到16年。体格强壮,偏食肉类食物,颚力极强,能咬碎牛骨。骨骼粗壮,个别优秀个体肩高可达80厘米,体重可达100公斤。抗病力强,耐寒怕热,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冰雪中仍能安然入睡。吼声中的超低频可传很远,极具震撼力,足以威慑入侵者,是野兽的克星,是最杰出的护卫犬,能防止狼、豹对羊群的袭击,是牧民的得力助手。对于长年过着游牧生活或深居在人烟稀少的山野中的牧民来说,带着它可以带来实际的安全。

自幼经受大自然的生存考验

母獒每年只在初冬的10月到12月发情一次,自然交配,每窝产仔3只到5只,但在低海拔地区,气候变暖,每窝产仔数会随之增多。母獒在临产前会在主人的驻地附近寻找一个相对避风且安全的地方,刨出一个洞或借助现成的自然洞穴来作自己的产房。母獒的发情周期决定了幼獒出生时往往伴随着凛冽的严寒及刺骨的风雪,而且大多数母獒生产时都不会得到人的照顾。藏獒一出生便经受着大自然优胜劣汰的生存进化法则的考验,难怪藏獒具有如此强健的体魄。

1995年冬,我们来到玛多一户牧民家中。听说他家的“母狗”刚生产不久,在我们的要求下女主人骗走了母獒并将它锁住,男主人带我们来到距离他家不远处的一个土坡前,辨认了一阵后,朝着一个直径在50厘米左右的洞口走去。洞看起来还挺深,他弯腰在洞里掏了一阵,便掏出一只尚未睁眼浑身漆黑的“肉球”。当时玛多的气温至少在零下三十摄氏度,低温造成相机的电池出现了不能供电的现象,我们没能拍下这只小獒的照片,非常遗憾!经过这次教训,我每次冬季赴藏区,一定会带着备用的纯机械相机,却再也没遇到类似的珍贵拍摄机会,看来很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

藏獒与藏狗

“藏狗”是藏獒的俗称,同时也是藏獒庞大的种群基础,这个庞大的种群,便是藏獒活的基因库。藏獒是藏狗中的佼佼者,是百里挑一、万里挑一或更出类拔萃的。在藏区,对各类藏狗,藏族牧民也有着不同的叫法,哲合却[音]是指一般的牧羊狗,德合却[音]指的是烈性狗,而德却[音]是指必须要拴住养的狗。

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藏獒,己是千百年来被游牧民族驯化的一种优秀守卫犬,西部高原特殊的地域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和延续了这个物种的性格与体貌特征,特别是在某些极为特殊的地域,仍然生存着与上万年前它的祖先完全相同的藏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