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藏獒,远去的藏地山狗
7896100000002

第2章 什么是獒

中国·狗四尺为獒

《尔雅·释畜》中写道:狗四尺为獒。明朝詹同《出猎图》中也写道:苍鹰(炎欠)起若飞电,四尺神獒当人立。古代的尺比现在的尺略短,四尺大约就是半人高。这是獒的形。

《说文解字》中解释说:獒,犬知人心可使者,从犬敖声。敖与獒通假,有强健、贤能有义、放浪不羁之义。这是獒的神。

据上,我们或许可以作这样的推测:凡是高大威猛、忠义而又不驯的狗就可以称为獒。

我们的史书中很早就有了关于獒的记载。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便有《旅獒》篇,“西旅厎贡厥獒,太保乃作《旅獒》,用训于王”,这是用来警示当权者不要玩狗丧志的。《左传·宣公二年》载:“公(晋灵公)嗾夫獒焉,明(提弥明)搏而杀之。”可见,早在春秋时期这种大狗已被统治阶级用作“杀手”。

到了汉代,人们将一种来自西部、传说曾经咬杀过人的狗称为“獒”。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养犬最为普及的一个时期,也是历代有关犬的青铜器、浮雕、石雕艺术品最为鼎盛的。据载,那时的社会各个阶层均养犬,汉武帝在上林苑中甚至建有“犬台宫”,狗在狩猎活动中充当马前卒。特别是到了东汉末年的汉灵帝时期,豢养这种有杀伤力的猛犬已经成了一种风尚。

两河流域·猎杀狮子

追溯獒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历史,似乎可以发现,獒是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畔,伴随着“两河文明”诞生的。而事实上,獒作为一个古老的物种,早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据史料记载,东起现在中国的青藏高原到帕米尔高原,西至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其间绵延数千公里的中亚高原上,生存着一种强壮、头部硕大的猛犬。这种产自远古时代中亚高原上的大猛犬就是獒。

在公元前3000年的亚述时期便有了关于獒的文字记载。亚述及中亚地区各王国的贵族们当时普遍饲养这种大猛犬,并给它们套上带有铁钉的项圈来增强防御能力。饲养它们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它们帮助人们猎杀如狮子、野马等大型猎物或用于战场作战,时至今日,我们仍可以从伦敦大英博物馆的亚述厅内见到有关这种大猛犬参加战斗时的情形的浮雕。

公元前1894年,两河流域的巴比伦王国建立,人们饲养并利用这种猛犬更趋普及,盛极一时,历史上著名的巴比伦时代大猛犬也就此诞生了。

亚历山大帝国·莫洛塞斯

公元前4世纪,在希腊各城邦忙于内乱纷争之际,其北部的马其顿王国逐渐崛起,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东征军征服了当时的大半个世界,并建立起了地跨亚、非、欧的庞大帝国。虽然这个空前辽阔的帝国在亚历山大死后即告土崩瓦解,但因帝国建立而带动的亚、非、欧文化交流与融合却在历史上留下了至今不灭的深远影响。

亚历山大东征之时,中亚高原上古老的獒也被驯化利用,参加了亚历山大的远征军,从此这种獒的血源像希腊文化一样随着亚历山大军队的迁移,扩展到了当时他所能征服的世界各地。这种善战的獒后来在古希腊的西北部被称为莫洛西亚(Molosian)、属于古代伊庇鲁斯(伊庇鲁斯,在公元前4世纪是古希腊的一个城邦,现属阿尔巴尼亚。希腊至今仍将阿尔巴尼亚南部地区8747平方公里的土地统称为北伊庇鲁斯)的一个地区大量地繁殖,从此,莫洛西亚也因盛产“大猛犬”而盛名远扬。这种古老的獒在欧洲最早被称为“莫洛塞斯”(Molossus)。

古罗马·角斗士

罗马帝国时代,这种古老的獒被称为“莫洛塞斯”(Molossus)。因为当时的欧洲人普遍认为它来自希腊北部的莫洛西亚。而事实上,这种獒在当时更多的是从黎巴嫩通过地中海输入到欧洲的。为了鼓励人们大量繁殖这种善战的獒,国家对饲养这种獒免征税金。在罗马斗兽场中,这种獒曾被当作“角斗士”与熊、狮、虎作困兽斗。随着罗马帝国的强盛及獒在当时社会中的普及,这种本来源自古代中亚的獒慢慢被人们称为“罗马莫洛塞斯”(Roman Molossus)。

时至今日,西方有许多动物学家及犬学专家仍旧认为“莫洛塞斯”是产自欧洲的古老犬种,是当今欧洲大多数獒犬类品种的祖先,并且依然沿用着Roman Molossus的称谓。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西方人总认为当今的藏獒可能也拥有“莫洛塞斯”的血统了。

自中古时代以来,英语中的Mastiff、法语中的Matin、意大利语中的Mastino一直都是用来形容一种两耳下垂、大型凶猛的犬。西方人称藏獒为Tibetan Mastiff,其寓意为来自西藏的猛犬,可见Mastiff也正是汉语中“獒”的意思。

獒的家族树

獒在西方消失的标志是“莫洛塞斯”随着输入它的国家的消亡而不复存在。欧洲分裂后,这种古老的獒随着人的迁移和它自身杂交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形成了个体差异较大的地方品种,并因各个国家人文地域的差异异化为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各国的世界名犬,如英国的马斯迪夫犬(Mastiff)、意大利的拿波里顿獒(Neapolitan Mastiff)、瑞士的圣伯纳(Saint Bernard)、北美的纽芬兰犬(Newfound Land)、德国的洛特威犬(Rottweiler)等等。正是由于共同拥有“莫洛塞斯”的血统,所以这些后裔之间仍保留着很多相似之处。

公元前55年,腓尼基人将獒直接由安纳托利亚高原运至英国,它的用途依然是猎杀或战场作战。獒在英国被改良并开始大量繁殖,成为了现在英国马斯迪夫犬的前身。因此,马斯迪夫犬比起其他后裔拥有更纯正的獒的血统。

在中亚地区,从安纳托利亚高原到大高加索山脉?也同样散落着獒的后裔,如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牧羊犬(Anatolian Shepherd Dog)。西方人对这一品种的犬的认识同样存在着偏差,只因它与牧民在一起便称其为牧羊犬(Shepherd Dog)。而事实上它并不懂得如何赶羊群入栏,它真正的作用是护卫,因而在当地它被称为土耳其护卫狗(Turkish Guard Dog)。当地的牧民至今仍然保留着古老的传统——为狗套上带有铁钉的项圈以增强它抵御野兽的能力。然而由于安纳托利亚高原地处欧亚大陆交汇地域,人类社会活动及交流极为频繁,导致Turkish Guard Dog因杂交而致使体态与容貌同它的“祖先”相去甚远。

獒的后裔经历长期发展已定型为各国的地方犬种,其中不乏有被大批人拥趸的世界名犬。由于现在人为杂交因素的干预,这些“世界名犬”的衍生品已遍布于世界各地,并且品种参差不齐,个体特征上千姿百态。

獒的起源之争

世界各地的犬学专家们曾经为了一个问题争论不休,那就是獒的起源。因为随着这个问题的展开,将解决很多犬种的起源问题。獒的起源之争也同样涉及到藏獒是否为当今世界仅存的远古时期的獒这一关键问题,换句话说,即藏獒的祖先与远古时期中亚的大猛犬是否为同一品种。对于这个问题,现在大多数人均持肯定态度,但仍有少数人持不同意见,因此争论在某时某地仍在不断地进行着。

獒,这种体型巨大的猛犬,其原型是否基于人工选育,现在已无法考证,但就其品种分布地域的广泛性来判断,我们相信獒应该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中国汉代把来自西部的曾咬杀过人的猛犬称为“獒”,而那时所指的西部,与现在概念上的中亚地区相隔着数千公里。尽管如此,“汉代的獒”与“中亚的獒”仍有可能是同一品种,不过因地域环境的差异太大而发生了变异。不管是何种情况,它们至少是同一时代的物种,且同样拥有自己几千年可追溯的历史。所不同的是,与藏獒祖先同时代的其他犬种都已经成了化石,亚述时期的“大猛犬”如今只是博物馆内供人参观的浮雕,而“汉代的獒”却依然生存在中国西部的高原上。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由于自然赋予人类生存的条件极端恶劣,现代文明的影响没能过早地渗透到这里,使这种被人类驯养利用、原始稀世的獒,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得以保存,也使我们可以看到当今世界诸多犬种的祖先、最古老犬种的活化石——藏獒。

藏獒作为现存的最古老的犬种,这个不争的事实已使得“起源之争”无足轻重,几千年以来,这一品种在绝非人为刻意干预的自然状态下,世世代代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