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藏獒,远去的藏地山狗
78961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在横贯青藏高原的两条公路中,国道214线——这是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进藏所走的那条路,也是中原人首次进藏的道路,旧时被称为“唐蕃古道”,此路的前方便是孕育了黄河的巴颜喀拉山。这条路也是我寻访藏獒的过程中经过最多的一条路。

1992年是我寻访藏獒纪事的元年,本书中所有藏獒图片也都是从那以后慢慢积累的。那时候的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还不知真正的藏獒为何物,仅仅是那次照片上的邂逅,我便被藏獒那无法形容的美所征服,自愿肩负起保护藏獒的艰难责任,并难以自拔,也由此开始了我延续至今并将继续延续的藏獒寻访之旅。

那以后,每年的夏、冬两季,只要一有空闲我便会奔赴藏区,走访藏民人家或拍些照片。夏季的足迹深入一些,冬季则只在牧民的“冬窝子”走走。我像一个没有藏宝图的寻宝者,只凭借着我的手、我的脚、我的眼、我的嘴、我的耳朵,在依旧散发着先民气息的藏区土地上,一遍又一遍地搜索着藏獒的身影,也慢慢了解了国内的藏獒真相。

藏獒并非如国外媒体所形容的“已经消失”,但现状的确堪忧。在某些地方(请允许我隐瞒的私心,我只是希望这些高原的精灵不再受到骚扰)依然生存着纯种藏獒,然而数量稀少,并且正在逐步趋向灭绝。如今,即便是在原来的藏獒高产区,走遍方圆百里也再难见到一只像样的藏獒。

到过藏区的人,常有这样的经历,驱车行进在广阔无垠的高原草场,路过藏民的房子时,经常会见到一两只“藏獒”追咬着汽车。这时的他们难免会怀疑我杞人忧天,然而他们却不知道,那些只是类似藏獒的大狗,与真正意义上的藏獒已相去甚远。

藏獒是最古老的犬科动物之一,是犬类中的王者,它的消失,在生物学意义等同于虎的灭绝。保护藏獒,迫在眉睫!

为了不使藏獒本已千疮百孔的生存环境再雪上加霜,书中的陈述尽量隐去了其核心产区的地名。书中的部分文字最早成形于1995年冬,其中一些现在读起来已经与现实有了出入,本应修改了,但我没有也不想这样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感到环境保护这个话题的沉重。

这本《藏獒画传》将引领读者进行一次切身的高原之旅,进入一个神奇的藏獒世界,去认识藏獒,保护并挽救藏獒,为一个即将消失的美丽物种争取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希望能通过本书传达我对一切美好事物发自内心的呐喊:别去糟蹋!

作者:倪正,2005年8月

藏獒印象

关键词一:剽悍

——藏獒那沉闷且有着极强穿透力的吼声,足以使远在数里之遥,望着畜群垂涎的野兽胆寒,使狡黠凶残的狼群望“羊”兴叹!

关键词二:勇敢

——藏獒无所畏惧,在危难发生时,会与主人并肩战斗在一起,驱逐入侵者;面对牺牲,也决不退缩。

关键词三:顽强

——无论风霜雪雨,那永无遮拦的广袤原野便是藏獒的居所,它不是躲在精致狗屋中的宠物。不知是恶劣的生存环境造就了藏獒的顽强,还是它的顽强选择了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

关键词四:冷酷

——藏獒不论大小都无需人更多的关爱。如果人们对它像对城市中的狗儿那般呵护与爱抚,也就培育不出真正的高原勇士了。

关键词五:深沉

——藏獒不懂得在表面上讨取主人的欢心,但与主人日久弥深的情感及对待事物与生俱来的执著,将伴随着藏獒的一生。

关键词六:自由

——藏獒丝毫不受锁链的羁绊,依然风一般无拘无束地飞驰在雪域高原……

缘起

我第一次听到藏獒,是在1992年的春节过后。

具体的时间、地点都模糊了,只牢牢地记得当时我所服务公司的一个台湾客商绘声绘色地向我描述一种叫“藏獒”的狗,这种狗身价不菲,是犬类中最凶猛剽悍的,是世界名犬……听着听着,我的大脑中勾勒出一个我从没有见过的藏獒形象,总觉得这未曾谋面的大狗是孔武有力而缺乏灵性的兽类。但不管怎样,那次谈话让我对藏獒有了一个很深的印象,我开始留意起这种身价不菲的世界名犬了。

这之后不久,在一本世界知名的刊物上,我再次见到了关于“藏獒”的文字。这次还知道了它的英文名——Tibetan Mastiff,压题照片是一条半人高的黄色大狗与它外国主人的合影,在我当时看来,这条黄色巨犬更像是一只狮子,十分威猛壮硕,但又憨态可掬,颇为引人喜爱。

该藏獒的主人供职于国外某犬类研究机构,文章就是他写的。在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中?熏除了提到与台湾朋友所述相同的事实外,更多的是讲述了藏獒在英国被改良后的成果,并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现代藏獒,以区别原始的、产自中国西部的古老的藏獒。最后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还特别强调:该犬种已在它的东方故土灭绝了……看后,我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为什么很多好东西我们自己并不珍惜!

值得一提的是,从文中仅有的这幅配图上看,这种被称为Tibetan Mastiff的大狗,与我儿时熟悉的一种来自牧区俗称“藏狗”的狗儿极为相似,当时我打从内心希望它们就是同一品种。想着昔日印象中那个看似憨笨的家伙,如今成了世界级的宠物明星,真有些“为国争光”的感觉。我立刻给儿时的好友李东民拨通了电话,回忆我们与藏狗结过的缘,询问他关于“藏狗”的近况。李东民肯定地回答:“有,但好的少了。”不管怎么样,这多少带给我一些安慰,放下电话后我轻松了许多。

到后来我了解到藏狗正是藏獒庞大的种群基础时,我毅然决然地作出了一个决定:一定要抽空去看看,去看看藏獒。哪知道这一看就是10年。

初识藏獒

那是我刚念四年级的时候,在往返于学校的路上,有一户人家养了一条大狗,与我们自家的看门狗相比,那条狗简直就是庞然大物。听大人讲,那是来自牧区的“藏狗”,如何本事,如何了得!大人们绘声绘色的描述不久便得到了证实。那户人家的牲口栏里养了很多骡子,不知是租牲口替人拉车干活的,还是牲口贩子,总之,养这只大狗肯定是为了防盗,在那个时候,偷牲口的事是时有发生的。据说自养那狗之后,只要是陌生人,都别想轻易踏进那家的门。有一次,大白天的,一头与骡子差不多大的驴子进去了,都被它咬断了前腿,何况是半夜里偷牲口的贼。

我们这群孩子对它是既喜欢又害怕,从没有也不敢真正走近前去面对面地看它一眼,只是偶尔扒着门缝一睹它的风采,再比比自家的看门狗,真有相形见绌之感,心中对邻家拥有如此威猛的“大狗”嫉妒不已。每当我们路过那家时,它便在自家院内狂吠并跳跃着。那个每一次跃起都露出墙头晃动着的大脑袋,那凶狠狂躁的样子,使我们每个孩子都在担心:总有那么一天它会跳出来“吃掉我们”!

后来我们不敢再走那条老路,而是绕到它家门前水沟的对岸,在每次放学后隔着这条并不宽的水沟,在这个我们以为绝对安全的地方,肆无忌惮地朝它扔着石子儿,估摸它跃起的频率,打它露出墙头的大脑袋。而它却根本不理会偶尔打中它的石子,一次次固执地跳跃着,配合着我们枯燥而无聊的游戏。对我们来说打中打不中它都无关紧要,只希望这样做更能激起它的愤怒,促使它一次次地勇猛跳跃,但它因为锁链的牵绊而奈何不了我们。那时我们并不了解这种孩童的无聊趣味会带给它什么伤害,一群顽皮的学童只是听着它的狂吠声,一路欢声笑语地离去,走向了各自的家门。一段时间里,这种恶作剧成了当时我们放学后的惟一乐趣,周而复始,直到它的主人跳出来像它一样对我们“狂吠”,我们才作鸟兽散地开始狂奔,同时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其实,我们每个孩子当时最渴望的就是触摸一下它那憨大的脑袋,梦想着有一天也能拥有一只像它一样威猛的大狗来陪伴自己,直到后来不断地有了新的梦想,才渐渐地将它淡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