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耽美淌过青春河的男人
7817500000062

第62章 京去京来

第66节京去京来

回到北京之后,我想既然自己身体无恙,健康人一个,那就赶快用心找工作吧,再不能游游荡荡地找了。时间所剩无几,浑身上下“细软”也所剩无几,离校前必须得把工作找下,否则就得与此拜拜。回来没几天,就是最后三门课的期末考试。考试很容易,没怎么费心就通过了,老师们都手下留情、高抬了贵手。尤其是代翻译理论的李瑶老师,还说若我们拿学位分值不够的话,他的课还可用以弥补。贸大的学位授予除在英语方面有要求外,还有一条硬规定,就是9门核心课的均分须在75分以上,且不得有补考课。

为达到这个要求,在前期开考的核心课中,同学们一般都会想办法拿高分,获得一定的分数储备,以为后期的核心课留有回旋的余地。对一二班的同学来说,这个硬性政策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为,大家每门课的分数都很高,根本无须有所忌惮。但对后面的班来说,可就得慎之又慎了——前期课程分数考得太低,距“硬性规定”尚有差距,这样就不得不在后期想方设法。所以,和蔼可亲而善解人意的李老师就成了大家最尊敬、最感激的人。翻译理论的卷子,主观题由李老师亲自评阅,客观题,乃至登分则交给了我这个与他关系不错的学生。评卷时,李老师对着那张为拿学位,需要他在分数上予以照顾的学生名单,在最大限度内寄予了关照。

不仅如此,李老师还问我,有没有需要照顾的好朋友,我说没有。不是没有,而是需要照顾的同学,无论是否是我的朋友,都赫然写在了他手里的那份名单上。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情不自禁地颠覆了上面的说法。不知怎的,在评阅划婕所在班的卷子时,我的手连同心脏,开始莫名地抖动起来。我明白,这是因为划婕。果然,当“划婕”这两字映入眼帘时,我不仅心抖、手抖,甚至连眼睛都热起来,湿润起来。我知道,这是一年多来,我首次以如此近的距离“看”她,虽说不是活生生的人,但这两个字对我产生的冲击似乎并不逊色于真正的、以实体形式存在的她。

评着她的卷子,看着这一行行熟悉的、美如其人的文字,我感到非常欣喜,欣喜于划婕两年来在学业上如此突飞猛进的进步,她初来时的水平,我是了如指掌的。欣喜之余,心海的涟漪随之愈加如波涌动。唉,我不知为何会产生如此大的波动,这个与我毫不相干的陌路,这个一经出现就将我陷入情感迷局并直至引起我幸福婚姻变故的女性,为何仍有如此惊人的力量。评着评着,我的眼泪就簌簌而下,滴在她白纸黑字的字里行间。将近两年来,与她有过的一切也重现于眼前。您也许猜到了,她的每道题,我几乎全给了最高分。

我不明白,这个一年来对我敌意重重、只是最近几月才稍有好转的她,为何仍使我对之产生如此无法压制的好感。至于划婕这一年来是如何对我的,而我又是如何反应的,后面的章节将有比较详细的交代,此处不妨暂且一放。

人家对我那样,我还对人家这样,我贱吗?!更贱的是,我居然产生了收藏这份卷子的妄想,我想这也许是我唯一可以得到的一件属于划婕的珍贵的物品。但这怎么可能呢?学生卷子学校是要存档的,谁也无权据为己有。我甚至后恨自己没有一部拍照相机,如有的话,拍下来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唉,我啊,我!太不可思议了。

划婕的最后得分是91分。看着这个分数,我忽然产生了某种冲动,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李老师,这个学生是我的老乡,您能否给予照顾?”李老师看了看卷子,说:“我已经照顾了,她找我说,只要85分。我怕她不够,还多给了6分。”“噢,是这样。”我说。虽说如此,但不知怎的,我仍然十分遗憾地拿着卷子,久久不肯放下。李老师不愧为智慧的长者,见此,他微笑着说:“既然是你的老乡,要不再给加点?”“好啊,谢谢李老师,”我激动地说。看!我居然为此而感谢李老师。读者啊,谁应该感谢李老师呀?

最终,划婕的这门功课变成了与我一模一样的分数:96分。见此,我终于如释重负地说:“这个老乡我是了解的,很用功,两年来进步也很大。”李老师接过话茬,微笑着说:“是呀,分班考试时,这个班的分数最低,但现在看来,竟出现了好几匹黑马。”之后,我跟李老师聊了几句闲话,聊得心里暂时忘了划婕,才终于将这张让我爱不释手的卷子放下。

全身心的求职仍在快马加鞭之中。接下来,我遇上的几家用人单位,可谓颇为有趣。首先去应聘的,是一家财经类媒体,叫《财经视角》杂志社,地址在崇文区的光明路,我应聘的是社里的编辑职位。那天上午,天寒地冻,天空中还飘着洋洋洒洒的雪花,一路上我马不停蹄、急急忙忙地转了好几次公交车,到十点半才拖泥带水地来了到杂志社。面试我的是一位中年人,姓唐,光凸凸的头顶上稀疏地飘着几缕花白的长发,一张比脸都宽的嘴满是南方口音。

让我坐下以后,他开始一边翻我的简历,一边不时抬起头打量我几眼。五分钟之后,他把简历一推,说:“你来这里,是不是有点太屈才?你看你的学历是中英文双本科,还在报刊上发了这么多作品,应该去一个更大的单位。”我有点莫名其妙,不知所措,以往只听说用人单位嫌求职者不达条件而不满意的,像这样嫌求职者条件太好的还从没听过,更没有遇见过。我搞不清此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更不知怎么应对,只好用惊讶的双眼,直愣愣地望着他。

中年人又说:“小可,那个小可——给你提个建议,还是搞文学创作吧。你说你有三十万字的自传体长篇,且很感人,所以我建议你应该在此方面多多努力。你英语这么好,不妨直接用英语写,中国有许多优秀作家,但因不通英语,没法把自己的作品弄成英文,而通英文的,中文水平又不是太高,不能把优秀的汉语作品准确地译成英语,这就导致我们的作家在国际上没有影响力,非常委曲。不是我们的作家水平不高,更不是我们没有优秀的作品,而是翻译的水平太不行,中国到现在没有一个拿诺贝尔文学奖的,希望你应该当仁不让,有所作为。我觉得,你行,你一定能行!”

诺贝尔奖?咳!我哪有这水平,真,真是——。我吃了一惊,不是不想拿诺贝尔奖,而是自己的水平差得太远,我目前的水平,就是用孙悟空翻筋斗云的功夫,连翻三年也够不着,但我又不能太于谦虚,如若这样,就等于反驳他。

我说:“诺贝尔奖固然可贵,但我目前只想找个饭碗,混碗饭吃。”中年人一副语重心长状,说:“年轻人,不要学我,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我就是这样,才导致半生一事无成。我以前也搞文学创作,发表过许多作品,还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但嫌出路不好,才出来混饭。现在财经方面的文章足有一尺厚,但一点用都没有,这东西除业内有几个人看之外,出了这个圈就再无人知晓了。不像文学作品,老少皆宜,雅俗共赏,能够传世。北京是个养穷人的地方,很好生存,一天有三块钱就能活下去,先租个地下室,一个月也花不了几个钱。听我的,我有一种预感,你能行,你年轻有为,思维活跃,前途无量。”

我无话可说,人家尽捡好话恭维我,我总不能说人家说的不对吧,看来我只能说声感谢并适时地离开了。唉,看这次面试,怪不怪!

之后不久,来到了一家技术类公司,公司全名叫“京华华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紫竹桥附近的豪柏大厦,我应聘的是办公室文员,面试时间定在上午九点。九点整,我准时叩响了公司的玻璃门。接待我的是一位年轻女子,女子收下我的简历后,把我领到了办公室旁的一间小会议室,并递给我一份表格,让我填写。我坐在椅子上,开始聚精会神地填着。

还没填完,就进来一位四十岁上下的男子,男子睡眼惺忪,头发蓬乱,上身穿一件旧白衬衣,衬衣袖口连扣子都没扣,松松沓沓,肩上横披着一件半长外套。我想这副打扮,一定是个普通工作人员,但这么冷的天,连毛衣都不穿倒让我十分费解。我礼节性地向他点点头,然后又伏在桌上,继续一心一意地填着表格。男子游到我桌子对面的一把椅子上,坐下来,并开始翻看我的简历,边翻边时不时地抬起头来望望我。

翻着翻着,忽然说:“不要填了,你先介绍一下自己吧。”我忙抬起头,惊讶地望着他,心说这是谁呀?该不是公司的老总吧?男子又重复说:“介绍一下自己吧。”我忽然意识到,对面的这位不修边幅、看上去邋邋遢遢的男子也许正是我的顶头上司,遗憾的是我刚才并没有认出来,没有跟他客气地打个招呼、问个好。看来,人不可貌相这话是对的。

我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自己,还没结束时,又进来一个女的,是个孕妇,腆着一个大肚子,胖胖的脸挺着一幅大眼镜。那副眼镜出奇得大,好像电影里蛙人戴得潜水眼镜。女子小心翼翼地从男子背后转到旁边的一张椅子上,轻轻地坐了下来,望着我。

等我介绍完之后,女子清了一下嗓子,刚想发话,就被男子一个手势打住。男子说:“听了你的介绍,我认为你条件很好,有很深的文字功底,但我们是一家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公司,需要有很强的专业背景,你在这里恐怕不合适。北京的机会很多,我建议你再找一找,肯定能找到更合适的。”我心里很不舒服,远天远地奔波了两个小时才赶来,没想到让人家三五分钟就打发了。还说专业不合适,不合适为什么通知我来面试?网上递的简历你是看了的呀?

离开这家公司后,我来到附近的天桥上,望着脚下车水马龙的大街,老半天都缓不过神来,脑子里一片糊涂,心想到底是因为自己没能及时认出老板而让人家不高兴并拒绝呢,还是真如人家所说的不具备任职资格呢。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个眉目,不过想出眉目也没用了。望着马路对面那一簇簇伸出墙外的黄绿错综的竹叶,我心里愈加茫然,唉,怎就这么难……

紧随其后,去面试的是一家英语培训机构,位于此类培训机构林立的海淀区。由于时间太长,我已无法叫出这家培训机构的名字,只记得面试地点在一座很高的写字楼里二十层。一个偌大的会议室,接待我的只有一位胖女人。见面之后,胖女人没向我要简历,就问我应聘什么职位,我说是班主任。胖女人不假思索地说我这么大岁数了,还应聘什么班主任?我忙说,应聘简历上写有年龄呀,嫌年龄大,为什么要通知我来面试?

胖女人见我说的认真,不言语了,抓起桌上的电话,用粗得像拖布杆一样的手指乱拨了一阵,又哇啦哇啦了一气,然后说,班主任已招满了,你做英语老师怎么样?一听这话,我就来了气,想都没想就说:不做!不做!不做!说完以后,就怒气冲冲、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实在不明白这家机构是怎么想的,昨天通知我来面试,今天刚一进门就说已经招满,害得我白跑一趟不说,还生了一顿闷气,看来他们根本就不招人,不过是为拓展业务,在网上做宣传罢了。

回到学校后,我把这事跟几个好友诉了一顿苦,众人先义愤填膺地共同声讨了一阵,然后一个个深有感慨说,没办法的事啊,现在的人才市场,是百分之百的需方市场,各种公司鱼目混珠、良莠不齐,让人难以辨别,不去吧,怕错失机会,去吧,又怕上当受骗,白跑一趟冤枉路。但委曲归委曲,气归气,苦归苦,有面试机会还得去,不去怎么知道是真是假?看来众人所遇的情况,与我大体相近,只是都毫无办法,只能吃一堑长一智,多长个心眼用心甄别了。

说到最后,有几个还告诉我,我去重庆那阵子,他们找工作找急了,有点饥不择食,差点被包装得人模人样的传销公司拉去控制住,想起来都有点后怕呀。唉,人才市场的乱象啊,幸亏我们都是成年人,多少还在社会上磨出了几分火眼,若是那些初出茅庐、不谙险恶的小年轻们,该得多么用心提防啊。

刚从失望与愤怒中喘过气,就接到了一家叫《半月读》杂志社的面试电话。杂志社在南三环的一家写字楼里。这是一家文摘类杂志,但其与同类杂志相比,又略有点特别。特别之处在于刊物还分男女,每月两期的杂志,一期以男人为主题,叫男人刊;一期以女人为主题,叫女人刊。一面的时候,有一男一女两个考官接待了我。听了我的自我介绍后,男的和女的开始交替发问。我十分谨慎、用心地对每个问题都作了正面回答。之后,又拿出自己的小说和曾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作品,请考官过目。

我的举动,立即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两人看了之后,就开始发问了。当然,所有的问题自然是针对作品而问的。等我一一回答完后,那个女的取出他们杂志社新出的两期刊物,递给我,要我在三两天之内写一篇刊评文章,并为下期出版的杂志写一篇卷首语,主题是“童心男人”。回到学校后,我非常细心地看了这两期杂志,总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虽是文摘类杂志,但比一般的文摘类杂志要有特色,男人刊历述男人的特色,女人刊尽书女人的风采,所选文章大都很精彩,且每篇文章都配有精美的图片,不仅能生动到位地诠释文章的主题和内涵,还为文章增添了许多情趣和姿彩。

用了整整一天,我才勉强读完了这两本共160页的期刊。之后,又花了两天的心血,才写出了一篇约5000字的刊评。卷首语则是在刊评写累休息时顺手完成的。卷首语虽说只要求800字,但比刊评要难写得多。卷首是杂志的脸面、眼睛,甚至是灵魂,必须写好,否则会影响读者对整期杂志的印象。两篇文章同时进行,虽做不到双手开弓、左右逢源,但完全实现了齐头并进、水到渠成。这个过程很有意思,一直让我难忘。在写刊评写累的时候,我就站起来,在宿舍里不停地踱步,边踱边想那篇卷首,想通一点就写一点,碰上灵感频现的时候就多写一点,这样凑来凑去,终于凑成了一片较为完整的文章,标题叫《让童心成为男人的底色》。

文章很简单,着墨也不多,但自我认为,写得还算有点特色,因为其直接决定了招聘结果。在此,我不妨再次与您共享一下:

“当童年远去的时候,没有人会留恋渐渐消逝的童心,甚至还为日渐成熟而欢呼雀跃。人都如此,男人更甚。所以,童真的男孩随处可见,童心的男人却难得一见。

男人者,难人也。曾有著名影星慨叹:做人难,做女人难。其实,应该补上这么一句,做男人更难。换种说法,就是做女人不易,做男人更难。养家糊口,是男人的天职,男人是一家人衣食住行的保障与“保姆”。从古到今都是这样,社会在变,女人的地位在变,但这个主题永远不会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男人的职责,翻开历史看看,就不得不说,事实总是胜于雄辩。干事创业,买房买车,是现代男人的天职,估计这个也不会变。如果变了,男女倒是真正平等了,但不知道男人还有没有脸再在这个世界上混了。在一番番里里外外的打拼中,男人失去童心是正常的,不失去才叫怪呢。失去童心的男人是个什么样子?不苟言笑,表情僵化,整天绷着个脸,好像别人欠债不还。年纪不大,老气横秋,一提起赚钱就心明眼亮,一说别的就暮气沉沉,沦为纯粹的挣钱机器。对生活失去了激情,失去了兴趣,或兴趣越来越少,心里无火,眼里无光,只知道在家与工作岗位间疲于奔命。这样的男人可爱吗?不可爱!一点都不可爱。这样的男人多吗?还真不少,宜乎众矣。是什么让男人成了这个样子,是职场拼杀,是家庭责任,是追名逐利,是一道道要求男人必须跨越的、密布的“百米栏”,是一件件要求男人必须牢牢把握在手的实惠。男人愿意这样么?不愿意,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男人失去童心,也就失去了底色。失去底色的男人,成了模糊不堪的男人,有如涂鸦板上的漫画,有眉有眼却缺乏个性,模样可爱但魅力不足。拥有童心的男人,就拥有了生活的底色。有了生活的底色,生活才能变得多姿多彩,人生才会变得饶有兴味。难吗?说易容易,说难真难。但值得做吗?值,绝对值,太值了。

拥有童心,永远年轻。失去童年的男人,将童年不再。但拥有童心的男人,将童心永驻。童心未眠的男人,不管年龄多大,其生命时刻皆如喷薄欲出的朝阳,有热度,有力度,有广度。拥有童心,充满激情。激情四射的男人,才会活力无穷,跟这种男人相处,你时刻能感受到生命的鲜活与奔流,你一点也不觉得压抑,不觉得乏味。这样的男人是一缕绚丽的阳光,洒在你的阶前,照亮你的前行之路。拥有童心,事业常青。男人需要事业,事业是男人的舞台,男人的生命,男人的根,也是泯灭男人童心的杀手。忙于事业的男人,往往不识童心真面目,一心只在奋斗中。拥有童心的男人,始终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这动力,催人奋进,促人前行,激励着男人事业有成,基业常青。

物质在不断丰富,生活正日益多彩,但男人的面孔正越来越不真实。童心久已泯灭,男人无法真实,我们追忆男人的童心,更企盼男人童心的回归。但男人们,童心能再吗?”

写好之后,我按照杂志社所给的电子邮箱,把两篇文章都发了过去。隔天就接到了他们的电话,让我去参加第二次面试,但就在这天,又接到了另一家单位的面试通知,这家单位在海淀区,叫海淀区商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