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耽美淌过青春河的男人
7817500000061

第61章 故地新生

第65节故地新生

推门出来,我心里很怃然,觉得这男的好像对我的回答不怎么满意,但我实在想不通他为什么不满意,难道有什么弦外之音?如果有的话,那——能那样吗?带着一团迷雾,我重新回到了小会议室,开始继续答题,我是第一个面试者,在我之后,其他几个都依次被叫走,面试了一番。但回来之后,个个脸上都多了几重迷雾,难道他们也让问得没法回答吗?我小声向身边一位女孩打听,女孩皱着眉头说“不知道问了些啥问题,不问工作上的,就问些——”女孩不说了,后面的话彼此都心知肚明,无非是国字化领导八小时之外的特殊爱好如何解决。

我心里很烦,很想立马退出,但众人都埋头做卷,也就不好意思先走。笔试到下午四点半,在身边的四个求职者陆续离开之后,我才终于把英文试卷做完。此后很久,考试结果一直杳无音讯。后来上网时,我再次看到了这家单位的招聘启示,还是招这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可见,那天谁也没有通过考试。

出师不利、首战告败使我心烦,但紧随其后的“二次革命”则使我愤怒不堪。我应聘的第二份工作是一家中外合资人寿保险公司的总经理助理职位,虽说不完全是贸易类单位,但多少能沾点边。这家单位在西直门附近,去面试的人很多,足有十几个,大家依照当场发放的面试顺序号,坐在一个小会议里等着,边等边相互说着话。面试进程不快也不慢,每隔十分钟,结束一个,再开始一个。每结束一个,大家立马就围上去盘问,打听问了些什么问题,但他们个个都说,考官不问求职者的具体情况,只是大讲特讲保险业务,希望求职者做保险业务。

听着听着,大家就吃惊了,来应聘总经理助理岗位,怎么却让做保险?有几个人终于烦了,腾的一下就拂袖而去。受他们影响,我也忍不住站了起来,但想到既然来了,不管怎么样,总该进去看看,也许考官因人而异,觉得他们年龄小、阅历浅,不适合做经理助理,才让他们做保险业务员;我工作这么多年了,做过厂长秘书,做过局长秘书,理应做总经理助理。

轮我面试的时候,已接近中午,现场仅剩下一两个求职者。面试考官是一位年轻人,比我还小,西装革履,不过口才很棒,非常能说。坐下以后,我先按他的要求,作了一个自我介绍。之后,年轻人并不问我应聘什么岗位,更不问我如何去胜任工作,却开始大讲大谈保险业务,与前面几个面试者所述的情形完全一样,看来他们根本不招什么总经理助理,而是招保险业务员,但为什么要挂羊头卖狗肉呢?害得这么多人满怀期待而来,后悔失望而去。我越听越心烦,忍不往带着气说“先生,我是来应聘经理助理的”。

年轻考官正说在兴头上,不提防被我打断了话,有点不高兴,眼睛一翻说:“所有的经理助理都是从业务员干起的,没做过保险业务的人怎么协助总经理开展保险工作?”这话倒是没错,对保险业务一无所知的人,怎么协助经理开展保险业务?问题是他们不该这么做,这不是明摆着哄人坑人吗?我随口一问:“做保险业务有底薪吗?”我这一问,面试官马上又来了劲,以为我有兴趣了,忙说:“有!有!有!一个月四百元,足够生活,关键是有高额提成。”

一个月四百元,在北京这么高消费的城市能做什么!两年前,我在SW局工作,一个月挣一千还嫌少,现在怎么会对这可怜的四百感兴趣?见我沉默不语,面试官又说:“你不知道,保险业是朝阳产业,关系国计民生,联系千家万户……”没等他说完,我就说:“谢谢,谢谢,让我好好考虑一下,再做决定吧。”

说完,忙站起身,离开了面试室。其实,也不是我对保险行业有偏见,而是实在干不了这差事。以前在SW局工作时,常常会遇到来办公室跑保险的业务员,那些人胆子特大,口才极好,张嘴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不管我们爱不爱听,他们都旁若无人地立在那里,讲得激情澎湃,唾沫飞溅。碰上我们实在不爱听,或工作忙得顾不上听的时候,难免会对他们态度不好,甚至还会冷嘲热讽几句,但那些人心理素质好得出奇,不管你如何对待,都全无一点受委曲、受伤害的样子,让我佩服极了。

我是个极爱面子且脸皮薄嫩的人,如何做得了这等大事,还是让那些勇于开拓的勇士们去干吧。后来,在现场举办的招聘会上,又遇上了几家保险公司,有国有的,也有外资的,但不论什么性质的保险公司,只要一从他们摊前经过,马上就有衣着整齐职业装的工作人员迎上来,热情地向我介绍保险业务,并恳请我加盟。我只好谢绝他们的好意,微笑着赶快离开。

接下来的第三家单位很有点说头,这是一家大型外贸企业,叫北都机电进出口公司,总部在北京,在西部地区的重庆设有一个较大的分支机构。经过一面二面,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告我说,总部的人员已招满了,问我愿不愿意去他们重庆的分部工作。我想,去重庆也好,以前曾去过一次,知道那是一个好地方,山美,水美,环境美,是万里长江上游的一颗璀璨明珠,也不比北京差。于是,我欣然同意。但想不到,这个简单的答复,却使我收获了一份意想不到的礼物,竟成为我生命发生转折的一个新起点。

赶赴重庆的时候,是十一月初的立冬前后,此时的首都北京,在一轮又一轮强冷空气的频繁袭击下,气温开始直线下降,枯黄、半枯黄的树叶如天女散花一般,成片成片地纷纷飘落,路边的草坪虽还绿着,但冬的景象已相当浓重。白天气温不稳定,时好时坏,但一早一晚,已降到了零度左右,大街小巷,身着棉衣、羽绒服的行人正越来越多。按照公司的安排,我从首都机场乘飞机前去。出发之前,先跟任课老师分别打了招呼,因为还有两三门课没结束呢。老师们都很通融,说有好工作就先去上班吧,上课的事好说,肯定能顺利过关。

其实,这段时间,留在课堂上的学生已非常稀少,大家都忙于找工作,整天四处奔波,哪里还顾得上来教室,用老师的话说就是上座率每况愈下,屡创新低,与入学初时的争座位、抢座位,场场爆满的盛景形成了鲜明对照,给人一种空寂冷清的凄凉感。入学时人人都觉得,前面是个无限广阔和风光的未来;临近离校时,却越来越觉得,身后是个前途难卜、不可预知的未知数。这样,好多人都再难集中心思上课,尤其是口语课,30个人的班,连一半都保证不了。为便于上课,老师想了个办法,将自己所代的几个班能合并的尽量合并。这样,教室才总算有了些许人气,有了点课堂气氛。我所在的二班与十一班是同一个口语老师,所以就很自然地与十一班合在了一起。

去重庆的时候,是一个下午,我打理好随行之物,赶往首都机场,其实也没什么好带的,不过是几件随身换洗的衣服,塞在一个很小的包包里。我想,如果能适应那里的工作和气候,不妨就多呆上一段日子,利用闲暇时间,重温一遍重庆的山山水水。几年前的那次重庆之行,太仓促了,只能算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地转了一圈儿。听说近几年重庆大变了模样,那就更值得期待了,我倒要看看昔日的山山水水如今成了什么样子。况且,这也许是我此生唯一的一次江南之行,不日将至的我,若能在辞世之前能再度饱览一下巴山蜀水,并将其作为生命休止的一个背景,那将不失为一件完美而有意义的事情。

去吧,去吧!生活的路既然这样向我铺开,那就顺其自然地这样去走吧。公司很好,给我买了机票,使我无需担心此行会花冤枉钱。班机在下午两点启航,但因初次从首都机场乘机,对那里的情况毫不熟悉,我特意提前两小时赶了过去。宽敞明亮的候机大厅里,无事可干的我,为了打发时间,便随手买了一本杂志,就坐在椅子上看了起来。

一点钟,随着登机时间的逐渐临近,我不仅看不下去书了,心也忽地通通跳了起来。

我忽然担心,今天的航班会不会发生空难,我这个人生之路步步有难的倒霉者会不会于今日走向不归。如果这样,可太可怕了,但转念又想,既然自己已余日无多,还怕个什么空难,死就死吧,早死早转生,辈辈活年轻。怕什么?不怕,不怕!生不能壮怀激烈,死也要惊心动魄。在胡思乱想之中,时间一分一秒地滑过,到一点半的时候,身边开始有人整理东西,准备登机。

就在此时,大厅里传来了清脆悦耳的广播声,但广播并不是通知旅客登机,而是说这架航班因故晚点半小时,请大家耐心等待,注意收听广播,不要离开大厅,以免耽误行程。人群骚动了一下,又重新在座上静了下来,但我的心却因此而更加狂跳不已,怎么也控制不住。我想这是怎么了,说的不怕不怕,还跳什么。两点半,晚点半小时的飞机终于起飞了,升空的那一刻,我心跳到了极点,几乎一张嘴,就能从嗓子眼飞出去。我的座位很好,紧临窗户,可以非常方便地俯视下面那片广阔无垠而极其独特的世界。与几年天的感受一样,从高空看景,一切都是那样的与众不同和令人震撼……

这天之后,我就算上班了,在美丽如画、风光旖旎的重庆市,我并没有感到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相反,还为能迅速融入这个亮丽、独特的大都市而感到心身俱悦呢。兴奋之中,我踏着当年的足迹,把重庆再次游了个遍。因时间充足,这次的游览非常从容、非常尽兴,不像上次那样,受导游所给时间的限制,对一些自己喜欢的景点还未看够、赏足,就不得不与之匆匆作别。刚来时,重庆的天气很好,风和日丽,温煦如春,但后来就不行了,成天下雨,不停地下,眼前水雾濛濛,身边阴冷潮湿。

这让从小在干旱少雨的北方长大的我越来越不适应。随着心的越来越堵,离去的念头也逐渐萌生。不光这样,随着所呆日子的变久,在绵绵的冷雨中,在缺朋少友的寂寞气氛中,我似觉这个美丽的城市好像不似昔日和此次初来时那样对我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了,好像正印了那句“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的话。二十多天之后,在我去意一天天强烈之时,正好赶上了公司开资,给我开了几千块钱。于是,我以回校参加期末考试为由向公司递交了辞呈,离开了重庆。

临走时,公司为我和另外几个新入职员工进行的入职体检,也有了结果。厚厚的体检报告,像一本书一样,送到了大家手中。体检是在入职一周后进行的。当时,我是怀着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情来对待这次体检的,我料想在那个自己熟知的项目上,会被查出问题,但整个过程非常顺利,并没有什么新发现或“宣判”。我想也许大夫们一时还不能确诊,可能要留待体检报告出炉之时,再告诉我。

但体检报告,页页、项项都写着“正常”的字样,就连让我担心和绝望的肺部也写着“正常”,并明白无误地注明,上面的几处小点点是小时候肺结核钙化后留下的病灶,没有任何问题。唉,原来如此,看来这长达一年的担心是无谓的,时刻与死神赛跑的举动也是多余的。这个喜讯,让我激动,让我快乐,因为我又成了一个正常人,横在脚下的路还很长很长,还可以去做许多喜欢做的事情。重庆之行收获太大了,不仅有物质上的、旅游上的,更重要的则是健康上的。

还有一个收获,不仅不容小觑,甚至还值得大书特书。即游了一次CD,尽管十分短暂,但心灵上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慰藉。为什么呢?多年以前,“妻”曾在毕业实习时游过CD。我之所以去CD,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想寻着觅着她的芳踪,去追忆和纪念青春岁月中那份曾经拥有的、独一无二的宝贵恋情。我利用一个双休日,走成渝高速赶赴CD,用整整一天的时间,游了CD市内比较著名的几个景点。寻踪之游,自然带有明显的选择性,所以我只捡“妻”曾经到过的地方去。

青羊宫、杜甫草堂、望江楼公园、武侯祠等,都被我走马观花地过了一遍。虽说来去匆匆,但这些景点的主要特色,还是被我准确地抓住了。如青羊宫的香火,旺得让人不可思议,只要是个香炉,都插着、燃着指头粗的香;只要是个院子,就遍及着前来敬香的人群。人们好像来赶集了。杜甫草堂,除“草堂”仍依原来样子搭建之外,其余部分,早不是杜甫那个年代的破落与荒凉了,他那个时候所说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现在用“国盛山河秀,城春草木笼”来形容,好像更合适。望江楼公园除拥有一座千古名楼之外,最显著的特色是公园里名目繁多、无处不在的竹子。称为竹园,其实更恰当。武侯祠明为诸葛亮的祠堂,却有刘备的墓子,让人不解。也许是诸葛亮的丰功伟绩更值得后人景仰吧,因而不知不觉间就被“喧宾夺主”了。

所以,只因“妻”的缘故,我的寻觅、凭吊古迹之行,实则完全成了寻觅、凭吊“妻”的芳踪之行。于是,每到一处,我就先回忆“妻”曾在什么地方拍过照,留过影,然后再去寻找相应的景点,让景区照相馆的工作人员给我依葫芦画瓢拍一张。随后,心里再默默地想象一下当年“妻”游览时的心情和感受,为自己当下的处境黯然伤神上一会儿,再离开。那天,是个大阴天,灰蒙蒙的天空中飘着非常细碎的小雨,点点滴滴如“离人泪”,如泣如诉。我觉得,老天似乎已被我的诚心所感动,与我同慨同悲了!

我曾经跟“妻”说:等有机会,一定要跟你一起,游趟天府,去你曾经去过的地方好好走一遍,不为别的,只为重温一下当年你CD之行时,我那二十几个相思成血、成灰、成灾的日子。时隔多年,我来是来了,却是独自前来,与我相伴的不是“妻”,而是头顶上那灰色的天空与内心这份灰色的心情。人生充满了不完美,处处皆如断臂维纳斯,处处都是那么的无常!

当然,除此之外,行进在这些历经千年的古迹里,涌上心头的难免还有那份悠悠的怀古之情,以及那些传诵千古的名词名句,如“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唔对古今情……”,“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等等。在这样的感慨中,脑子里不时会产生一种穿越感,好似真的越过时空隧道,从一个个久已作古但依然鲜活的历史人物身边走过。“担当身前事,何计身后评”,让我想得最多的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那一串熟悉的人和事。遗憾的是,历史在义无反顾地向前,不舍昼夜地向前,他们将、已经,永远难得一见了。不然的话,我一定要与他们好好对对话。

CD留给我的印象还有它风味独特而廉价的地方小吃,品种多,价格低,味道美。最让我感动的是,这里的商贩买卖公平,不宰客,实在难能可贵,一点也不像某些地方,见了外地人,恨不得一刀宰了!不过,有一事却始终让我百思不得其解,CD与重庆相隔如此之近,重庆女孩儿中,美女可见十之七八,而CD则是难得一见。重庆姑娘个头高挑、脸蛋俊秀、腰身婀娜,且衣着入时、光鲜亮丽,而CD姑娘却又低又矮,像个胖墩,衣着也很一般,处处给人一种土里土气的感觉,没有一点光华四射的夺目感。难道是那天天阴雨湿,美女们都躲在了家里,或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我想也应该是这样的,四川包括CD,从古到今的确出过一些大美女,如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现代版的也不在少数,如电视剧《红楼梦》中扮演王熙凤的邓姐。当着外国人说自己是中国最著名的女演员,活到老红到老的著名影星刘姐。在央视主持《开心辞典》的名嘴王姐,等等,都算得上是美女了。见不到美女,倒是听到了原汁原味的四川话,在悦耳爽心、独具特色的方言中得到了一种新奇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