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耽美淌过青春河的男人
7817500000034

第34章 心的挣扎

第36节心的挣扎

所以说,机构改革之后的这一年,二OO二年,我的英语虽学了一些,但长进并不大,不是心烦生气,就是工作缠身,缠得成天忙个焦头烂额,那有时间和精力攻英语呀。要说做了一些个人事情,也就是忙里偷闲考了几次公务员。但这本可胜出的公考,却又落了个无果而终。历经千辛万苦,换得此般结果,连向来被我视作正义化身的省局,也来添乱、欺负我了,竟将弥足珍贵的编制不问青红皂白就赏给了那些青面獠牙、不劳而获的寄生虫,此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与草菅人命何异?!让我如何咽得下这口鸟气?!这让我如何不起杀机?!杀!杀!杀他个片甲不留,日月无光!!让省局也吃不了兜着走。

这个想法产生的时候,正好将近年底,距那个倍受触目的全市SW工作会议,已为期不远。这样,我几乎未加多想,就动手干了起来,先上街买回两个容积各50升的大塑料桶,接着又用蚂蚁搬家的办法,用小塑料桶分十几次到小区附近的加油站打回汽油,将藏于自家地下室的那两个大桶装得满满的。万事俱备,只等开会了。这些事情,我做得很隐蔽,可谓神不知鬼不觉,且做的时候,心里非常激动和快意,脑海里不时浮现出一副火海连天、火球乱滚的壮观场面,像三国演义中的火烧赤壁、火烧连营。奇怪的是,自打开始实施这个计划,在单位再遇见领导时,心里竟一点也不生气了,只觉得他们好可怜,好可怜,死到临头了居然浑然不觉,还瞎耀武扬威,一个个活像行将熄灭、做最后跳动的蜡烛,真可怜!真可悲!

新年那天,单位放假,我怀拥着女儿,倚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忽见妻面色惨白地提着一堆蔬菜撞门而入。我略略吃了一惊,以为她感冒了,随口便问,你怎么了?妻将手里的菜往地上一扔,就用颤抖的声音说,老公,咱地下室哪来的两桶汽油?是不是有人想害咱们,故意放在那里,那可是定时炸弹呀,一旦引燃,整栋楼恐怕都得完蛋。我心里一惊,心想这下可坏事了,地下室什么东西也不放,她下去干吗?忙装糊涂地说,不知道呀,是不是你看错了,谁会把那东西放咱那儿呢?是不是养车的人放错了?妻脸色更白了,像纸一样白,连嘴唇都哆嗦个不停,放错了也不许,一旦出事,可全遭殃了,快下去,提到外边,再挨门问问,看谁放的,让他们赶快拿走。我一看不行,只得站起身来,紧跟着她下了楼,边走边想办法,看如何才能保住那两桶来之不易的干大事的汽油。还没想出办法,就到了地下室。在妻的帮助下,我费力地将这两桶零存整取的汽油提到了楼外的枯草坪上。

见我直喘气,妻顾不得与我多说,转身就要挨门挨户去问邻居们。我忙一把拉住她,说,先别问,等一等。妻愕然地望着我,问,等什么?事情是我干的,不问还好,一问岂不是将我卖了出去?唉,看来这事不该做,做还不一定能做成,也许是天意。想到这里,我只好骗她说,是我放的,县局有个人想发稿子,送了我两桶汽油——他家开加油站的,我没处放,只好暂存在地下室,想找个机会卖了,还没找到,就让你发现了。因为怕你担心,所以就没跟你说,想不到——你——你下地下室干吗呀?里边什么也没有。说着说着,我忍俊不禁,笑了。之所以笑,是因为这个谎撒得连自己都吃惊不已,正常情况下我是没有这么好的应变能力的。妻更惊了,阿呀呀,阿呀呀,吃的喝的,你可以要,这东西有啥用,这不是没事找事吗?快送人算了。我笑着说,送就送吧。很快,两桶汽油就全给了一个养车的邻居。至此,这项盘算并实施了半个月的火烧SW局的计划终于不幸地流了产。我又惋惜,又感慨,好几天心里就像堵了个东西,那种滋味真是难以名状。

渐渐地,我对杀人不再感兴趣了,尤其是一想起处理汽油时妻那副面色惨白、失魂落魄的样子,就再也不想干了,甚至还庆幸让她及早发现呢,否则一旦实施成功,疼我爱我的妻子将成为杀人犯的老婆,估计用不了多久,就得吓死。随之而来的可怕结果是,宝贝女儿将在一夜之间成为孤儿,成为杀人犯的孤儿,还有,我的父母也会随之一个个惊吓死。惊吓死之前,还得背负教子无方的杀人犯父母的恶名。哎哟,我怎么想起干这蠢事了?不能啊,不值啊!不就是一个编制吗?有了好,没有也照样能活,实在不能干,大不了一走了之。

再说,自己早已对SW局不报任何希望,已经把学习作为脱离这个牢笼、这个活棺材,寻求新出路的途径了,为什么还要想此下策呢?况且,自己送礼不到位,能怪谁呢?思想理顺之后,我再次仔细、逐一推敲了那些办下编制的幸运儿的背景,心理顿时就水平如镜、从容淡定了,堪比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桂林漓江。原来,这些变戏法似的大变了身份的厉害人、大能人,不是官二代就是富二代;不是社会关系极其优越者,就是财力特别雄厚者。最让人啼笑皆非却又不得不服的是,二张局长的一位亲属,大字不识两个,年龄已四十好几,头凸成了葡萄美酒夜光杯,却以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身份进了SW局,档案年龄赫然只有26岁,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二十年难睹之怪现状。

就此一着,我就该心悦诚服地双膝跪下,五体投地地向着局长室山呼一万声“领导好,领导好!领导万岁,万岁,万万岁!”领导——就是领导,不简单啊,难怪是先进生产力的忠实代表,受组织培养多年、吃组织偏饭多年。如果组织上愿意这么培养我,我肯定会更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不光能让我的亲属办进编制,吃上皇粮,甚至能让死了无数年的八辈祖宗来SW局吃空饷。领导们这种善于变通的本领,虽足智多谋的诸葛孔明再世,亦不及也;这种从脑子里信手拈来的点子,即便是十个癞头蛤蟆并排在一起,也比不上呀。极个别者虽关系不硬,钞票不冲,但因容貌与肚脐下三寸之地能为二张带来激情洋溢得死去活来的快感,也顺理成章地成就了这不世之功。

经过一番对比,我再次觉得自己渺小得如圆周率后的第250位数字,早该忽略不计了。自己这副刁相,即便放在分辨率奇高的显微镜下,也难得一见。自己是个什么东西?无非是个舞文弄墨,仅会写几个烂材料的酸文人,所付出的那点智力与知识,在商品经济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的大好形势下,早已不值一钱,怎配得上楼台市最伟大的单位SW局领导之青睐呢?这年头,哪个领导还稀罕这屁东西,还会把屁材料员当人看!领导们所需的是官二代的庇护、富二代的赞助。即便不是这两个新生代,但如果是普通人,做个司机,多掌握点领导八小时之外的秘密;做会计,多掌握点领导贪污的蛛丝马迹;做“伙计”(姘头),多让领导在酒足饭饱之后潇洒潇洒,或许也有点机会。

这样想着,翻云覆雨的心就逐渐趋于风平浪静了。不过,也不得轻松,因为一个硬任务也随之而来:一年一度的全市SW工作会议又要召开,那个让人头疼的、该死的讲话稿又要让我为数不多的脑细胞大加破费了。

一个凄冷、晴朗的寒夜,一弯镰月一动不动地悬在窗户边,为这好似从未有过的静夜增添了几许恍惚与无奈的意味。这已是我连续第二个晚上开夜车起草二张那个扬言要在机构改革后一炮打响的讲稿了。应该说,今年的这个讲稿比那一年都写得顺。之所以顺,倒不是因为自己一年来在太多的委曲与高压之下在思想上屈就了环境而表现出某种无奈的顺从,而是预感到,这将是我为SW局写的这后一个讲稿了。既然是最后一个,既然是苦海有边,那还怕什么?谁知,这种平和的心境竟不光使我在写作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灵感,也使我收获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质量。好吧,也好,写上一个精品力作,创造一个高不可攀的高地,让后来者自愧不如,也让失去我之后的二张追悔莫及。对市SW局未来一年的工作,我在宏观上规划了“四个一”:围绕中心,铺一张宽网络;立足基层,抓一次大建设;放眼未来,推一项新改革;不辱使命,建一支精队伍。在微观上,我模仿国家那个“863”计划,设计了楼台局的“863”,将其融于以上的“四个一”中:抓好八个重点,攻破六个难点,强化三个弱点。

之所以觉得这个讲稿有可能是我为SW局写的一个告别性讲稿,主要基于以下认识和考虑。

新年后这十来天,我静下心来,想了许多,比以前还想得多。既对自己五年来的SW之行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回头看,也对自己的未来、前途和出路,进行了一番展望。尤其是对刚刚过去的这一年不胜痛惜:公考无戏,跳槽无望,在重压与干扰之下,考研、学英语又得不到一个好环境来保证,就这么无谓地、一无所获地空耗了整整一年。此一年,可不同于彼一年,而立之后的每一年都是一个重要得无以复加的年,都是一个从量变走向质变的坎。从机会上讲,意味着这样的年每过去一个,就会失去无数个。照此下去,很快就会将迟暮的青春蹉跎殆尽而一事无成。而我已三十有五,渐近望四之年。时不我待了,应该设身处地的规划一下了,究竟做什么,应该当机立断地做出决断。

一连四日,我独上市局大楼的楼顶,在冷风中,遥望天涯,用众里寻之千百度的急切之心,捕捉传说中灯火阑珊处的“那人”。迷茫中,愁眉苦脸的我,不免自问:自己是不是太不安分守己了,为什么老想着与现实脱节的事情?市局那么多人,没编制的不独有我,不都按部就班、得过且过地混日子吗?为什么自己成天想着前途啦、前程啦这些跳起来都够不着的、虚无飘渺的东西,这不是作茧自缚、诚心跟自己过不去吗?市局,这个八小时之内,朝夕与共、避之不开的大机关,以及办公室这方小天地,真得像自己感受得这么令人窒息、憋气且摆之不脱吗?是啊,不仅真的摆不脱,我甚至越来越觉得,在这种地方,即便呆上一天,都是一个无法忍受的折磨……

艰难时刻,我忽然想起了一年多前发生的两件大事。二OO一年七月十三日,是29届奥运会申办城市公布的日子。这天晚上,我这个自顾不暇的失意文人居然多此一举地关心起了国家大事,连晚饭都顾不上米西,就早早地端坐在电视机前,虔诚地祝福着,焦急地等待着,衷心地希望伟大的祖国能获此殊荣。我想,若伟大的祖国能在星光灿烂的今夜拨得头筹,哪怕把我这个烂秘书绑到拖把上,拖一个月马路也心甘情愿、乐此不疲。不过,在这个万众瞩目的谜底揭开之前,我却被中国申奥代表团流利、漂亮的英语陈述先折服了。在中国代表团中,从高层要人到地方官员,再到运动员代表,其驾驭英语的水平令人叹服。到底是国家级水平啊!比楼台市SW局这群土包子不知要强上多少倍。

很快,首都北京胜出了,电视上打出了几个温暖人心的大字:我们赢了!是啊,我们赢了!世上的语言无穷无尽,但此时此刻还有什么能比这几个简单朴素字眼更能描述十几亿中国人心中的这份激动呢?我高兴得一跃而起,提起墙角那两瓶事先准备好的啤酒就来到阳台上。漆黑的窗户外,远处已升起了几朵艳丽的礼花,看来已有人捷足先登地庆贺了。好!就让我也后来居上吧。我拉开窗户,探出头来,稍事观望,照着黑魆魆的楼下,就一前一后,将两瓶啤酒扔了下去。在啤酒瓶清脆悦耳的破碎声中,我心里的欢乐也达到了钱塘潮汛的顶峰。我想,如果倒退二十年,我一定会连自己也扔到楼下一并摔响。二十几年前,我可是练过武的。至于摔啤酒瓶的嗜好,则是在高三临毕业那个学期学会的。

毕业前的那一个月,学习压力之大,堪称空前,为及时释放,同室六个自称为六言堂的弟兄,每天一下晚自习,就跑出去痛喝一顿啤酒。喝完之后,六个人提着空酒瓶子,回到宿舍门前,站成一排,齐喊一声“一!二!三!”就将手中的瓶子同时飞向屋顶。飞在夜空中、掉在屋顶上的酒瓶,顿时被摔得粉身碎骨、四散飞溅,在静夜中发出一声声“啪啪啪”的响声,又脆、又响、又悦耳、又刺激,把六个弟兄乐得嗷嗷直叫,浑身的压力也随之释放殆尽。这种难得、好玩且轻松刺激的游戏,多年来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并不时将我推入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中。遗憾的是,一直没机会将这个荒唐的甚至有点病态的想法付诸实施。

几年前,搬入这套位于六层的房子后,每每立于阳台,望着楼下,心里就会被这种摔瓶子的波澜撩得奇痒无比,但实在不好意思扔,生怕楼下的邻居们怪怨,也怕让他们说我神经有问题。最冲动的时候,曾拿来女儿的气球,接在水龙头上,将气球涨成足球大,抱在怀里,从阳台上直抛下去,但气球炸裂的景象远不及啤酒瓶炸裂时壮观,声音就更比不上了。今夜,首都获得了如此千载难逢的殊荣,那么,我破开荒地发一下神经,又有何不可!大不了第二天早晨早点下楼,把碎玻璃渣清扫干净……

还是在这一年,快到年底时,再次出现了一件震撼人心的大事:中国成功地加入了WTO,大踏步地融入了世界。这一前一后发生的两件大事,加上此年之前的那次北京之行,都曾入木三分地给过我启迪,使我坚定了学英语和考研的决心。当时,我意识到,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将更加频繁,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将更加水涨船高,自己这点老本将越来越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形势,越来越难以胜任心目中所向往的工作。自己这点成色,不出楼台市还算点本事,还有点用武之地,但走出去就不行了,矮人一头、低人一等权且不说,甚至连立锥之地都未必寻得。我觉得,在那些经济发达的大都市,只有那些既懂外语,又有专业技能,同时又有工作经验的复合型、高学历人才才会有所作为。不怕货识货,就怕货比货,与此对照,我越觉自己相形见绌,无能得很。

以后,在上网找工作时,又进一步校正了奋斗目标和方向,但却因报考公务员失利,以及看到身边的人一个个办进编制,竟产生了干掉领导的冲动,以致走偏了路。尤其是干掉领导这个邪念,太可怕了,实在要不得。干掉领导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吗?不仅不能,还制造出了新的问题。且不论那些恶人该不该收拾,至少不该用这种方法去跟他们同归于尽。

经过一番回想和一连串的思想震荡,我终于产生了一个新的规划。我觉得,加入WTO后,外贸活动必然会更加频繁,相应地,社会对外语、外贸类人才的需求肯定不会太少。就我而言,学好英语和外贸业务,再加上一支过硬的文笔,以及丰富的企业和机关工作经验,肯定不愁没有立足之地、用武之地,肯定不愁找不到一份好工作,创不出一片好天地。如此一来,就无须蜷缩在一个小小的楼台市SW局了。

经和妻商量,我决定,这一年上半年参加五月份的成人高考;下半年,彻底离开SW局,脱产去北京深造外贸英语。也许,正是这些想法和盘算,让我忧愤、烦燥的心最终落了地,也让我这颗处于绝望深渊的心重新升起在冬日虽冷却也不无可爱的阳光下。人啊,不管处境多么艰难,只要有理想或想法在心中指引,就会在绝望的深渊中重获重振旗鼓的勇气与力量。相反,如果心中那片本该孕育理想或想法的土壤成了不毛之地,那他面对的将永远是无以复加的无聊、不知所以的无奈和无可救药的绝望。理想无论大,还是小,只要跃上心间,就能活化僵死的心,让人在空洞、虚无、艰难中找到生的着力点,乃至走向成功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