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中国美食地理与美食传说
779000000015

第15章 江苏(2)

一连三天,刘邦吃不到樊哙的狗肉,一打听,知道樊哙搬到河对面去了,便急忙向河东赶去。那时,泗水很宽,平时只有一条木船摆渡,人多船小,刘邦没有摆渡钱,挤不上去,急得口水直淌。正巧看见一只老鼋游来,刘邦贪嘴不顾性命,奋力一跳,跳到鼋背上,没到一刻,便到了河东。这时,樊哙正在集上摆狗肉摊,刘邦问樊哙:“生意怎样?”樊哙讲:“三天没有开市,狗肉存了一挑子。”刘邦见狗肉就吃,说也奇怪,刘邦一吃,旁边的人都围上来了,你争我夺的,没一会工夫,就把三天存的狗肉统统卖光了。打这以后,每次赶集,刘邦总让老鼋驮他过河,到樊哙的狗肉摊上去白吃狗肉。

樊哙恨死了,躲到河东来,还是没躲过刘邦。他怪这老鼋不该把刘邦驮过河来,于是便偷偷地把这只老鼋杀了,放到锅里跟狗肉一齐煮。刘邦一吃,觉得狗肉比过去更鲜了。一问,才知道樊哙把老鼋杀了,和狗肉一起煮的。刘邦心里不痛快,嘴上也不好说什么。

不久刘邦当上了泗水亭长,想起当初樊哙杀老鼋不让他过河,太不够朋友,就借口樊哙脾气躁,身上不能带刀,派人把樊哙的刀给没收了。樊哙没了刀,只好将狗肉煮得更加熟烂,用手撕着卖给别人吃。谁知撕的狗肉比刀切的味道更香更美,生意更好了。

后来刘邦当了皇帝,樊哙也被封为舞阳侯。有一次,刘邦从徐州回沛县,想起家乡的狗肉好吃,便招来家乡父老,用大块狗肉下酒。酒过三巡,刘邦乘兴起舞,作《大风歌》。

这样一来,沛县的狗肉就更加出名了。

传说,至今沛县卖的狗肉,还是当初樊哙煮鼋汤时的老卤煮的呢!

按传索地

沛县狗肉系江苏沛县著名的风味美食,两千多年来,它以汤鲜味美、香气浓郁、肉精不腻、五味俱全而名扬南北。今日沛县,煮狗卖肉的店铺有一百多家。有些狗肉制品厂把狗肉进行真空包装,销往全国各地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清早,在沛县崔寨镇的街头,形成了一道吃狗肉的风景线,十多家狗肉摊前围满了人,小车停了一片,那些到徐州开会、出差、游玩的人,都喜欢到这里来吃早饭,来品尝那才出锅的热狗肉。据说还有些徐州人也专程开车到这里来吃狗肉。那狗肉铺旁,还有卖热粥的,打烧饼的。用热烧饼卷热狗肉,再来碗烫嘴的热粥,那早饭吃着可真是美极了。

进入后厨

【原料】去皮新鲜狗肉1千克,丁香5克,肉蔻6克,良姜5克,砂仁3克,桂皮8克,陈皮5克,花椒5克,大茴5克,小茴香5克,姜15克,猪油1千克,料酒20毫升,精盐、食用硝适量。

【做法】

1去皮狗肉在水中焯一下捞出。

2锅置火上,放猪油烧热,将上述香料在锅中煸香后,放料酒、水和狗肉,用中火炖。

3在狗肉炖至五成熟时,端离火,加食用硝消毒上色,并用微火继续加热至熟,放入食量盐即可。

水晶肴肉

“硝肉”引来张果老

相传300多年前的一个大热天,镇江酒海街有一夫妻酒店,店主买回4只猪蹄,准备改日食用。他因怕天热变质便用盐腌制,但没想到,竟误将妻子准备做鞭炮的硝当作了盐。直到翌日妻子查找时,才知忙中出错。店主忙领妻子前去开缸察看,谁知,缸内猪蹄非但肉质未变,反而更板实、红润,蹄皮呈白色。

腌蹄虽好,但毕竟是用硝腌制成的。如何才能去除硝味呢?他们又用清水浸泡、用开水焯烫,还投入葱、姜、花椒、桂皮、茴香,用水焖煮。这番忙碌本只想解其硝味,谁料锅中却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来。此时,恰逢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打此路过,他连忙扮成一白发老人敲开店门,买下所有猪蹄当众吃了起来,一连吃下了3只半才罢休。

等老头一走,众人才知他就是张果老。店主和众人赶紧分享所剩猪蹄,都觉鲜美无比。而后,店主便如法炮制“硝肉”,因“硝”字不雅,后改为“肴”字。从此“水晶肴肉”流传至今,名扬中外。

按传索地

“水晶肴肉”是江苏镇江的一款名菜,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水晶肴蹄成菜后肉红皮白,光滑晶莹,卤冻透明,犹如水晶,故有“水晶”之美称。食用时,具有瘦肉香酥、肥肉不腻、酥香嫩鲜等特点,若用其佐以姜丝和镇江香醋,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有诗赞曰:“风光无限数今朝,更爱京口肉食烧,不腻微酥香味溢,嫣红嫩冻水晶肴。”

水晶肴虽然在镇江有许多酒楼饭店都有供应,但其质量分出高低。品尝者认为宴春楼酒楼的肴肉质量最佳,最为正宗。宴春楼的肴肉,在1984年获江苏省名特产品称号后,又于1989年获得了全国饮食业的金鼎奖。

宴春楼新店地址:解放路87号。电话:0511-5010478

宴春酒楼地址:人民街17号。电话:0511-5271615

进入后厨

【原料】猪蹄2千克、粗盐30克、葱、姜片、绍酒适量,硝25克。

【做法】

1将猪蹄刮洗干净,用刀平剖开,剔去骨,皮朝下平放在案板上,用竹签在瘦肉上戳几个小孔,均匀地洒上硝水,再用粗盐揉匀擦透,放入缸内腌制。

2腌制两至三天后取出,放入冷水内浸泡1小时取出,刮除皮上污物,用温水漂净,猪蹄皮朝上入锅,加葱、姜片、绍酒、水,焖煮至肉酥。

3将猪蹄取出,皮朝下放入平盆中,在猪蹄上压上木板之类的重物使之平整,压平后再将原煮猪蹄时剩下的汤倒入平盆中,稍加一些鲜肉皮冻凝结,即成水晶肴蹄。

陆稿荐酱汁肉

稿荐烧得肉飘香

很久以前,苏州观前街东头有一家肉店,店主人是陆氏夫妇。有一年夏天,天气特别热,买肉的人很少。这天午后,夫妻俩看着案上几乎未动的猪肉,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一个衣着褴褛的老乞丐,右手拄根竹竿,左手托只破碗,背上背着一卷稿荐,经过店门口,忽然倒了下来。陆某赶快奔出来一看,原来乞丐中暑了。于是,他和妻子手忙脚乱地把乞丐扶进屋里躺下,给他喝了碗凉茶,又在他额头上敷了块冷毛巾。过了一会儿,老乞丐醒了过来,看清了救他的人之后就说:“谢谢两位好心人,善人总归有善报的。”

老乞丐临走时,非要将他的破稿荐留下来,并对他们说:“你们肉店的肉,时间挂长了会坏的,不如煮熟了卖,销路可能会好些。这个破稿荐,我不要了,就留给你们当柴火烧肉吧。”夫妻俩知道,老人身上别无他物,稿荐是晚上睡觉要用的。如果拿了他的稿荐,老人如何过夜,坚决推辞不要。老人坚持要留下稿荐,并说:“你们不要嫌弃,一定要用它烧肉。”说完,丢下稿荐,转身就走了。尽管夫妻俩执意不要稿荐,但又追不到老人,只好把稿荐丢在店堂里。

老人走了,挂在店堂里的肉又让他们一愁莫展。夫妻俩想来想去,觉得还是老人的建议好,干脆把所有的鲜肉都烧熟了卖。夫妻俩把肉放入铁锅里,点燃柴草就烧起来,想尽快烧得软烂,赶上晚市。烧了很长时间,锅里的肉还没酥软,可屋里的柴已经烧完了。妻子走入店堂内,将老人的破稿荐抱来,续几把火以解急。丈夫见妻子要烧老人的稿荐,忙过来阻拦说:“人家的东西,你怎么能烧呢?”妻子说:“现在烧肉要紧,肉不酥软没人买。这条稿荐也太破了,将来我再编条新的给老人。”说完就卷起稿荐塞入灶膛。谁知稿荐还没烧完,一阵阵奇香竟从锅中飘出。丈夫连忙掀开锅盖,浓烈的肉香扑鼻而来,他用筷子戳了戳,肉已烧得酥烂。夫妻两人马上把肉起锅,装到大盘子里。此时,阵阵肉香早已飘出店门,很多人顺着肉香来到店堂里,忙拥到案前抢购。很短的时间,熟肉就被卖得精光,很多人还没买到。

丈夫见此情形,忙给大家道歉,并请他们明天一早来光临。

从此以后,陆氏夫妇再也不卖鲜肉了,专卖熟肉,生意越来越兴隆,成为闻名苏州城的大店。陆氏夫妇为了记住指点他们的恩人,便取店名为“陆稿荐”。陆氏夫妇烧肉的传奇故事传开后,有一个对神仙颇有研究的书生,根据老乞丐的形象和怪异的行为推测,认为这位老乞丐正是“八仙”中吕洞宾的化身。

按传索地

陆稿荐酱汁肉,是苏州最有名的熟肉。其特点是香酥鲜嫩,肉汁浓稠,油而不腻,是苏州人最常食的一种熟菜。陆稿荐熟肉店位于苏州市观前街8号。创建于清康熙二年(1663),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中酱鸭、酱肉、酱猪头肉、蛋松、熏鱼、熏虾、油鸡等名闻中外。陆稿荐的酱肉,又名五香酱肉,是苏式卤菜中著名的传统产品。 该熟肉店以制作酱肉和酱汁肉而驰名苏州城。苏州酱肉,又名五香酱肉,长方形块,皮呈麦柴黄色,肥膘洁白,精肉略红,香味浓郁,鲜美诱人,咸淡适中,入口而化。苏州酱汁肉,又名酒焖汁肉,小方形块,色呈桃红,甜肥鲜洁,入口而化,老少皆宜。陆稿荐如今仍是苏州最有名的熟菜店,其经营的品种也越来越多,但其代表作仍是焖制的酱汁肉。陆稿荐也成了酱汁肉的代名词,这在苏州已是人人皆知了。

进入后厨

【原料】带皮猪肋条肉1千克、料酒20毫升、盐30克、糖50克、茴香、桂皮、红曲米粉各25克。

【做法】

1将猪肋条肉洗净并切成约4厘米的“外箩块”(即上大下小形状),先入锅中汆,撇去浮沫,然后加料酒、盐、糖和茴香、桂皮等作料,以及红曲米粉烧煮。烧煮方法主要靠文火焖煮,至酱汁肉烂、糯为止(烧煮时最好能加一些老卤料)。

2将烧煮好的酱汁肉捞出后,留部分卤汁,再加红曲米粉适量、冰糖、橘枝以及烧煮猪头肉或脚爪的卤汁,这些卤汁含胶状蛋白较多,用文火慢慢熬制成十分黏稠的卤汁。酱汁肉切片入盘,将卤汁淋上,则入口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