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中国美食地理与美食传说
779000000014

第14章 江苏(1)

叫花鸡

叫花子也能创美味

明崇祯年间,常熟有个叫花子,有一天,没有讨到吃的,饥饿难挨,时近黄昏,钻进一户人家的草窝里,抓得一鸡,他将鸡摔死,拣点枯枝,抱些稻草,跑到经常借宿的破庙,用庙中缸里的存水,将黄土和成泥巴,将鸡糊裹得严严实实。然后就在坑内点燃柴草,将裹严实的鸡投入火中,直到泥巴烧干、变黄,从烧裂的泥巴缝中窜出鸡的香味。他急不可耐地磕去泥壳,油亮透香的熟鸡出现在眼前。叫花子捧在手里,便大吃起来。这时一向在破庙前摆摊的王龙清(小名王四)来到庙前,忽闻阵阵异香扑鼻,环顾四周,原来是个叫花子正在吃鸡。王四问其制法,叫花子便一一道来,王四觉得此鸡味道鲜美无比,做法新颖奇特,便说服叫花子帮他经营泥巴煨鸡,一时生意兴隆。不久王四又开了一家酒楼,请人题写了“王四酒家”的楹额,并打出“叫花鸡”招牌菜。此菜进入酒家后,经王四改进,采用了苏州荷叶蒸肉的方法,用荷叶包裹,外层糊上黄泥,放入明火中烧熟,食之荷叶清香,鸡肉鲜嫩。从此,叫花鸡登上大雅之堂,而且名声大噪,流传至今。

按传索地

叫花鸡是江苏常熟虞山镇传统名馔,据介绍,常熟叫化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而真正搬上酒席台,登上大雅之堂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了。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年,但是现在常熟叫化鸡的传统制作工艺依然保留了下来,所以,常熟叫化鸡的名声经久不衰。现在逢年过节,亲朋好友聚会,能够吃得到叫化鸡这只小菜也算是相当扎台型的。不少外地游客到常熟来玩,都不会忘记带几只叫化鸡回去,和家人分享这道人间的美味。据了解,现在,常熟叫化鸡已经走进了在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在那里一些超市里,大家同样也可以买得到常熟的这一个特产。 

推荐食处:王府大街

一条一公里出头的大街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一百多家大小餐馆,侨鸿贵宾楼、金鹰大酒楼、安乐园菜馆、蓝鸟大酒店、金榜大酒店、毛家饭店、川江号子等。有人笑称,在这一条街上,人们可以品尝南北美食,尽享中外佳肴。

交通:83、306路王府大街下车

进入后厨

【原料】嫩母鸡1只(1千克),以头小体大、肥壮细嫩的三黄(黄嘴、黄脚、黄毛)母鸡为好。鸡肉丁50克、瘦猪肉100克、虾仁50克、熟火腿丁30克、猪网油400克、香菇丁20克、鲜荷叶4张、酒坛泥3 000克、绍酒50毫升、盐5克、熟猪油50克、白糖20克、葱花25克、姜末10克、丁香4粒、八角2颗、玉果末05克、葱白段50克、甜面酱50克、香油50毫升。

【做法】

1将鸡去毛,去内脏,洗净。加甜面酱、绍酒、盐,腌制1小时取出,将丁香、八角碾成细末,加入玉果末和匀,擦于鸡身。

2鸡的两腋各放一颗丁香夹住,再用猪网油紧包鸡身,用荷叶包一层,再用玻璃纸包上一层,外面再包一层荷叶,然后用细麻绳扎牢。

3将酒坛泥碾成粉末,加清水调和,平摊在湿布上(约15厘米厚),再将捆好的鸡放在泥的中间,将湿布四角拎起将鸡紧包,使泥紧紧粘牢。

4将裹好的鸡放入烤箱,用旺火烤40分钟取出,如泥出现干裂,应用湿泥补塞裂缝,再用旺火烤30分钟,然后改用小火烤90分钟,最后改用微火烤90分钟。

5取出烤好的鸡,敲掉鸡表面的泥,解去绳子,揭去荷叶、玻璃纸,淋上香油即可。

清炖蟹粉狮子头

“葵花献肉”为何改为“狮子头”

隋炀帝杨广,到扬州观看琼花以后,留连江南,观赏了无数美景。他在扬州饱览了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四大名景以后,对园林胜景,赞赏不已,并亲自把四大名景更名为千金山、帽儿墩、平山堂、琼花观。

回到行宫之后,又唤来御厨,让他们由景生情,做出四道菜来,以纪念这次的江南扬州之行(古时有用菜肴仿制园林胜景的习俗)。御厨费尽心思,做出了四道名菜。这四个菜是松鼠鳜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葵花献肉。杨广品尝以后,非常高兴,于是赐宴群臣,一时间成为知名佳肴,传遍江南。官宦权贵宴请宾客也都以有这四个菜为荣,奉为珍品。

到了唐代,更是金盘玉脍、佳馔俱陈。这一天,郇国公宴客,命府中名厨韦巨元做松鼠鳜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葵花献肉四道名菜,并伴有山珍海味,水陆奇珍,宾客无不叹为观止。

当葵花献肉一菜端上时,只见用巨大的肉丸做成的葵花心,美轮美奂,真如雄狮之头。郇国公半生戎马,战功彪炳,宾客劝酒道:“公应佩九头狮子帅印。”郇国公举杯一饮而尽,说:“为纪念今夕之会,葵花肉不如改为‘狮子头’。”自此镇扬名菜,又添一道“狮子头”,红烧、清蒸皆脍炙人口。

按传索地

“清炖蟹粉狮子头”是久负盛名的镇扬传统名菜。“狮子头”可红烧,亦可清蒸。因清炖者鲜嫩肥糯,比红烧的口味更醇厚适口,能使成菜符合肉鲜嫩酥烂、汤鲜香、原汁原味、油而不腻的要求。故现在镇扬地区盛行“清炖蟹粉狮子头”。我国的很多国家领导人如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朱镕基等用它来招待国外来宾,美国里根和其他国外知名人士品尝此菜后都赞不绝口。

推荐食处:狮王府大酒楼

环境幽雅,包间露台的设计别具匠心,没有窗户阻挡,完全是开放式设计,不管从哪个房间的露台都可以直接欣赏大堂中的表演。以高档淮扬菜为主,其中王府狮子头、王府鸡包翅、盐水皇鸽等颇受好评。

地址:鼓楼区湖南路狮子桥2号

电话:025-83306777

进入后厨

【原料】去骨猪五花肉1千克,大闸蟹蒸熟拆蟹肉和蟹黄500克,高汤适量,葱、姜水汁,绍酒、盐、味精适量。

【做法】

1将肉细切粗斩。所谓细切,是操作时应仔细认真,将肥肉切成石榴米形,瘦肉切成火柴头状,要求大小一致,接着粗斩,由于原料已经切细,因此只需粗斩几下即可。但粗斩,绝非信手乱斩,而且要粗中带细,上下左右,有规律、有节奏地斩,这样才能使肉料的形态符合要求。

2在肉料内加入葱、姜水汁、绍酒、盐、味精、清水。为使肉丸不散,富有弹性,在加每一样调料时,都要充分搅拌,使之上劲。待精肉发松起劲,黏附在肥肉上后,加入部分蟹肉,拌匀。用手团成大肉丸,肉丸中包入蟹肉和蟹黄,表面再粘上水淀粉。

3沙锅内加入高汤,煮沸后投入狮子头,烧开,撇去浮沫,调味,盖上锅盖,改小火炖两个半小时即可。

松鼠鳜鱼

鱼炙腹中藏匕首

传说春秋时期,吴王僚专横霸道,百姓非常痛恨他。他的堂兄公子光便有意除掉吴王僚而自立为王。这时,伍子胥便将名士专诸推荐给公子光。公子光深知吴王僚爱食鱼炙,就派专诸到太湖向名厨专门求教制作鱼炙的技术。数月后,专诸学成回来,公子光便设计宴请吴王僚,命专诸想办法在宴会那天,将匕首藏在鱼炙腹中敬献,伺机刺杀吴王僚。专诸欣然领命。只是,在鱼腹中藏匕首,而又不能露出破绽,确实难度不小。为此,专诸着实动了一番脑筋。他先将鱼背上的肉剞出花纹,入油锅一炸,鱼肉便松胀竖立起来,再用佐料一炙,浇上辅料,鱼的外形就模糊不清了,端上桌来,很难看出其中暗藏有匕首。

“鱼藏剑”果然灵,公子光刺杀是王僚取得成功,自立为王,独霸一方,这就是吴王阖闾。于是,鱼炙也因此出了名。

此后,只要吴王阖闾高兴,便叫厨师做这道菜。有一次,刚把这道菜端上来,一个侍从突然大声叫道:“大王,请看这鱼炙可像松鼠?鱼肉多么像蓬松的松鼠毛。”经他这么一说,大家都觉得像。于是,松鼠鳜鱼的名字就叫开了。

按传索地

松鼠鳜鱼是苏州松鹤楼菜馆的名菜,也是苏式菜肴中的珍品。菜盘上桌,鱼首微昂,鱼尾高翘,浇上卤汁,立即发出“吱吱”的声音,犹如松鼠在欢鸣一般。

苏州松鹤楼菜馆始创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 正宗苏帮菜馆。位于市中心闹市观前街中段,以烹饪苏式菜肴驰名海内始创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相传乾隆帝南巡时曾到该馆用过膳。清代的松鹤楼仅是一爿供应中低档菜肴的小店,辛亥革命后,聘请名厨掌勺,在原有基础上创制新品种,高中档齐备。松鹤楼规模、名声居苏州诸菜馆之首。苏州松鹤楼菜馆地址:苏州观前街141号。

进入后厨

【原料】鳜鱼200克,料酒2毫升,松子10克,胡椒粉少许,番茄酱10克,植物油500毫升(实耗50克),湿淀粉40克,盐适量,醋15克。

【做法】

1.将鳜鱼去鳞、鳃、鳍、内脏,洗净,把鱼头斩下、拍扁,摊开。用刀把鱼背部的鱼骨剔掉(不要把鱼腹切破),在尾巴处留约1厘米的脊骨。鳜鱼去骨后,皮朝下摊开,用斜刀切成花刀,刀深达肉的4/5,不要切破鱼皮。

2.将鱼身撒上食盐、胡椒粉、料酒、湿淀粉(少许),涂匀。

3.炒锅上火,烧热后倒入植物油,油热至七成,将鳜鱼蘸少许淀粉,放油锅中炸数分钟,再将鱼头蘸上淀粉,放入油锅中炸,炸至呈金黄色捞出,将有花刀的一面朝上摆在鱼盘中,摆放好鱼头。

4.将松子放在油锅中炸,待熟后捞出,放小碗中。

5.炒锅中留少许油,放入少许清汤,加盐、糖、番茄酱、醋,烧沸后,用湿淀粉勾芡,加入热油少许推匀,出锅浇在鱼上,撒上松子即可。

沛县狗肉

刘邦、樊哙、狗肉和老鼋

传说沛县有一条从北向南流的泗水河,汉高祖刘邦年轻时就住在河西。那时樊哙在河西设摊卖狗肉。他经常吃樊哙的狗肉不给钱,说是赊账,但常赊不还。日久天长,樊哙本小利薄,吃不消了,不赊又拉不下面子,只好悄悄由河西搬到了河东去卖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