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西风漫卷
7752300000078

第78章 碧水清清柳色新

湖光山色刘家峡

刘家峡素来就有“高原明珠”的美誉,它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城西南1公里处,是人们旅游观光的一处自然胜迹。而它的著名,则是因为在这里建造了由我国自主设计的亚洲第一座百万千瓦级的大型水电站。

踏进黄河上游的刘家峡,只见宏伟壮观的大坝将黄河拦腰截断,上面是水库,下面就是依河而卧、依山而立的永靖县城。沿黄河两岸崇山峻岭形成的峡谷继续前行,展现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一湖碧水,水上芦苇丛丛,湖边柳丝飘飘,就像娴静的少女舞动着美妙轻柔的身姿,有一种“碧水清清柳色新”的意境。在甘肃这样一个干旱缺水的地方,深藏于高原峡谷里如此秀美的“江南画卷”,带给我一阵阵的惊喜。徜徉在湖边,随心而走,沁人心脾的是渗透着水草清香的气息。

波光粼粼的一湖碧水,实际上是刘家峡水电站拦截东流的黄河,在高峡深谷中积聚而成的。我们乘坐快艇从东侧的大坝向最西端的炳灵峡口前行,沿途风光旖旎,山水形胜处处体现着和谐的意味。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水在这里却一改东流的不变真理,来了个大回转,改变了流脉,向西逆流而去,形成了九曲黄河一道弯的壮丽景观。

在洮河口,便是洮河与黄河主干流的交汇处。远远望去,浑浊的洮河水和清澈的黄河水形成泾渭分明的两股水流。但当它们汇合在一起的时候,浑浊便被清波吞没了。那浑浊不堪的洮河就像一个流浪已久的孩子扑进母亲黄河的怀抱,是母亲抚平了它的创伤,洗涤了它的心灵,它开始了充满憧憬和希望的新生活。这样的奇异景象,只有刘家峡才有。

随着快艇的前进,开阔的水面逐渐变得狭窄起来,两岸千岩壁立,形成一道深邃的峡谷,水势也越来越急,奇峰对峙,连绵起伏,形态婀娜多姿。众多的石峰有如傲立的石林,悬崖峭壁上生长着杂草、青苔,使奇形怪状的石山更显灵气。在这片石丛之中,就掩藏着著名的“炳灵石窟”。炳灵寺石窟和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并称甘肃三大石窟,是我国石窟艺术中的珍品。

返回途中,导游告诉我们,刘家峡水电站始建于1958年,1974年建成,是以发电为主,兼防洪、灌溉、养殖、游览等综合利用效益为一体的水电站。每年八九月份汛期,电站提闸排洪,黄河水就像奔腾的野马狂啸着冲出闸门,汹涌咆哮,弥天的水雾白茫茫直冲云霄,惊天动地,让人叹为观止。

刘家峡,在从古到今的变迁中,凭借黄河母亲赋予的灵性,孕育了千年名寺古刹,形成了清秀的江南美景,不失为西北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置身于秀美的湖光山色之中,自然景观尽览眼中,一种无言的愉悦充满了我的心头。

(原载2010年3月13日《人民军队》报)

千年石窟炳灵寺

“炳灵”是藏语“十万佛”的音译,相当于汉语的“千佛山”“万佛洞”。

炳灵寺,坐落在甘肃省永靖县刘家峡水库最西端炳灵峡口陡峭幽深的小积石山中。在状如环形起伏的山峰中,两座刀削斧劈般耸立的石峰紧紧地贴在一起,直插云霄。那惟妙惟肖的造型犹如一对姊妹眺望着远方,又像是炳灵寺的天然守护神矗立在那里,为这座石窟增添了神秘的气息。

走入神秘的炳灵寺石窟,就如同走进了远古的佛陀世界。在山谷的岩壁上,错落有致地雕刻着神态各异的佛教造像,那精美的石雕让人目不暇接,遐思无限。置身于这闪烁着千年古寺文化的世界里,我如痴如醉,真所谓是:“今夕何夕,吾身何身。”

在水库旁的陡峭绝壁上,倚山崖刻凿的大佛雕像最为精妙、壮观。而北面石壁上“西秦建弘元三年(公元420年)”的造像题名,证明了它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有确切纪年的最早题记,是炳灵寺石窟的瑰宝。

炳灵寺最早叫“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明永乐年间后,取藏语“十万佛”之译音,唐代时称“龙兴寺”,宋代时有“灵岩寺”之称。石窟初建于十六国时期,分上寺、洞沟、下寺三处,分布在大寺沟西岸的砂岩上,洞窟层层叠叠,栈道曲折盘旋而上。

炳灵寺以下寺为主,创建于西秦(约公元三世纪前期),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元、明、清等朝代。目睹西秦时期的各类大佛造像,他们个个神情生动、姿态优美。尤其是坐落在仰莲合座上的无量寿佛,面型方圆,着半披肩佛衣,盘腿而坐,显得庄重而自然。菩萨头顶束发,袒肩招手,其余诸佛,浓墨淡彩,呼之欲出,让人无不为1600年前古人的艺术创作而惊叹不已。从一个个大佛安详的神态、微笑的表情、流畅的衣纹、庄重而潇洒的造像中,人们领略到了远古时期西北地区的社会风貌、民情习俗、音乐舞蹈以及装饰,再现了古人的智慧。

据资料介绍,炳灵寺石窟现存窟龛183个,石像694躯,泥塑82躯,壁画约900平方米。其中169窟开凿于一自然风化的天然石窟之中,规模最大,有浮雕石塔25座。从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无量寿佛、弥勒佛以及各种菩萨、佛等仪态万方、静中有动的创作工艺中,反射出了西部浑厚粗犷的神韵,人们似乎看到了古代佛教兴盛时期的社会风貌。

历经千年的炳灵寺石窟,由于遭受历史上的屡次战争,一些雕像、壁画损坏严重。过去通往寺内的栈道早已被毁坏。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正式颁布了炳灵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建了防洪大堤,并架起了一座独孔水泥雕栏桥,使千年石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原载2010年3月6日《人民军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