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西风漫卷
7752300000007

第7章 魂牵梦萦喀纳斯

喀纳斯,这个在突厥语中被称作“美丽而神秘”的地方,不仅是西伯利亚泰加林在中国唯一的延伸带,还是中国唯一的北冰洋水系——额尔齐斯河的最大支流发源地,是蒙古族分支图瓦人的聚居地和中国海拔最低的高山冰川所在地。因此,它就像一部美丽的童话故事一样吸引着人们。

喀纳斯湖坐落在布尔津县阿尔泰山南坡的深山密林之中,是一处森林型的综合自然保护区。联合国环保旅游专家爱德华·泰勒曾在那里考察后说:“她是当今地球上最后一个没有被开发利用过的地方,她的存在证明了人类过去有着无比美好的栖身之地。”正是这些独特的景致,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不远万里朝圣般地来到这里,亲身感受这片被誉为21世纪人类最后一片净土的原始自然风光。

车子穿过布尔津县,进入阿尔泰山脉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满眼都被绿色包围着。路边如茵的草场仿佛一块硕大的锦缎,柔媚舒缓地铺设在山坡上,交错纵横的小溪嵌在草滩上,有追逐的骏马,有悠闲的牛羊,游牧的哈萨克人的季节性毡房冒着青烟,带给人无限的诗意。在这个童话世界里穿行,我如痴如醉。过了一会儿,车子停了下来,陪同的孟干事告诉我们,从这里可以徒步上到半山腰,是赏山观河,感受自然美景的好地方。下得车来,只听路边深谷里流水的哗哗声,寻声望去,那清澈的河水碧绿如一条玉带。孟干事说,这河水是从喀纳斯湖流过来的。沿着山林中专门为游人修建的木质栈道向山坡走去,一路的景色美轮美奂,让人无法想象,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林海无边无际,远处皑皑雪山直插云霄。穿行在这原始森林里,一边赏景一边深呼吸,这自然的绿肺,仿佛把心中的灰尘洗涤得一干二净。

在漫山遍野的林间隙地和草滩上,有典雅脱俗的桦林,有抢眼的红色赤芍,有金黄的金莲花,有艳丽的野牡丹、野蘑菇,真是美得勾魂摄魄。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写满了原始、纯净和灵气,让人能醉倒在这里。

车子沿着盘旋路继续前行,山脚下全长125公里的喀纳斯河段上的月亮湾、卧龙湾、神仙湾等有名的景点尽收眼底。“卧龙湾”是因喀纳斯河水长期冲刷河岸而形成的一个形状别致的小岛,从高处看,酷似一条翼龙静卧水中,卧龙湾由此而得名。从卧龙湾继续北行不远,可以欣赏到“月亮湾”景观,只见它夹在东西两山之间,河道随山势迂回,呈半月牙状。月亮湾内有两个酷似脚印的滩岛,当地人称为“神仙脚印”,传说是嫦娥吃了灵丹妙药升天时留下的。继续前行不远,便是“神仙湾”。它是喀纳斯河一片宽阔的水域,是山涧低缓处形成的河心洲,云雾缭绕,犹如仙界般美妙——这就是神仙湾的来历。喀纳斯河的每一道湾,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留给游人无尽的遐思。

穿河流,越山谷,千回百转,终于见到了隐藏在大山深处密林之中的喀纳斯湖。初入眼帘的喀纳斯,就像一位美丽清纯的女子,静静地躺在阿尔泰山的深山峡谷之中,展示着她的迷人魅力和风采。孟干事说,这才是喀纳斯湖最美的核心景区。孟干事就像一个导游,给我们介绍着这里的一切。喀纳斯湖面积比著名的博格达天池还要大十倍,湖面海拔1370米,面积45.73平方公里,南北长24.5公里,平均水深120米,最深处188米,它形成于距今2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时期,是我国内陆最深的湖泊。听着小孟的讲述,欣赏着眼前光洁如镜的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河面上的波光,宛如一块块斑驳的翡翠,镶嵌在阿尔泰山的群峰谷地间。后来,我们跟随游人登上了观光轮船,感受穿行在喀纳斯湖面的过程,一切都是那么的清新自然,目光被一路变换的美景深深地吸引,惬意极了。置身在这如诗如画、色彩怡人的湖光山色中,心情的愉悦已融入这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妙之中。

喀纳斯湖还有一个迷人的名字——“变色湖”,湖水的颜色随着季节和时间的不同而不断地变幻着,晴天丽日,阳光、云彩、水汽汇合,湖面形成神奇的光斑和亮丽的色彩,而湖水清澈,将天空远山映衬在湖面,它的颜色和光斑也随着阳光照射的角度、山林不同的颜色、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使湖水的颜色变幻莫测,斑斓流彩,或湛蓝,或碧绿,或黛绿,或灰白,或各色兼备,浓淡参差,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因此人们又称它为“变色湖”。而“湖怪”的传说,又为喀纳斯湖增添了不少的神秘。据资料介绍,过去曾有人亲眼目睹过“湖怪”跃出水面,那庞然大物的样子令人惊慌失措,引来了许多中外专家前来考察。经过长期的调查考证,所谓的“湖怪”原来只是一种被称为哲罗鲑的大红鱼,由于它生活在人迹罕见的深水湖中,长期生活在水下环境,就变得硕大无朋。后来,我专门去富蕴县奇石馆观赏了一番大红鱼化石,还在当地的一家酒店里见到了一条10公斤重的鲜活乱蹦的大红鱼,心中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喀纳斯,这深藏在高山密林中的“瑞士风光”,真让人魂牵梦萦,终生难忘。

(原载2010年12月25日《人民军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