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你不可不知的防癌抗癌100招
7719700000024

第24章 中医药与防癌杭癌(1)

中医对肿瘤早有所认识,中医医籍中有关的乳岩、噎膈、积聚、反胃等,与现代的乳腺癌、食管癌、肝癌、胃癌类似。中医对肿瘤的治疗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医认为一切癌症的发生,都是人体阴阳失调的表现,因此在治疗上主张“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期为平”。在治疗原则上主张:①双向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虚实寒热,通过双向调节贯穿于理法方药之中。②整体调节。中医治病以人的整体治疗为目标,采取各种调控方法,力争把整体功能调整到和诣的程度。③自我调节。中医治疗疾病十分重视精神治疗,情志调整,强调三分用药,七分调养,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心理因素和心理治疗。这点在恶性癌症的治疗过程中尤其有重要意义。④功能调节。中医治病首先以恢复和增强体内自身组织的作用为目的,调动机体内部抗病潜力。

癌症的中医治疗,基本上可归纳为扶正与祛邪两个方面。究竟以扶正为主,还是祛邪为主,首先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如舌苔、脉象等,运用中医学的理论为指导进行辨证,分清虚实,然后立法处方。同时,要认识到本病的根本在于癌组织的恶性发展。因此,还要根据整体与局部的具体表现,把辨证论治和抗癌治疗相结合,扶正(调整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功能,调动机体的积极因素,提高抗病能力)与祛邪(抗癌)相结合。

扶正就是应用补法增加人体的抵抗力,如益气健脾、补肾养阴等。祛邪就是应用攻法消除癌症病变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对于早期病变,邪气猖獗但正气不衰时,以攻法为主,还应辅助正气。对于晚期患者,久病体虚,精气耗伤,正气虚弱,以补法为主。一般情况下正虚邪实,正不胜邪,则采用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方法。

对于癌症早期患者,体质强健,气血不虚,以祛邪为主;而对于晚期癌症,患者体质衰弱,气血大虚,则应以扶正为主。留得一分正气,方得一线生机。对于一些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癌症患者,由于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本身也是作用很强的祛邪手段,此时当以扶正为主,以减轻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这就是中西医结合的扬长避短。

扶正与祛邪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相同的癌症,由于发病情况不同,人体差异存在,在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的证型,因此就需用不同的方药治疗,这就是同病异治。如同为肺鳞癌,有的为气阴亏虚型,有的为痰湿凝聚型,则治疗原则就不一样。不同的癌症,若出现同一证型,就要用相同的方药治疗,这就是异病同治。如许多癌症患者,通常可见“血淤”表现,则均可用活血化淤法治疗。

虚实补泻原则:中医认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当出现虚证时,就应采用补益方药;当出现实证时,则应用泻法;若患者虚实夹杂,则要采取补泻兼施。

保“后天之本”与固“先天之本”:后天之本是指脾胃运化功能,而“肾阴”、“肾阳”则为先天之本。癌症患者常有先天或后天之本的不足,或因久病或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损伤,都可以引起脾胃功能和肾的阴阳失调。实践证明,中医健脾益气、调理脾胃,能改善癌症患者的营养吸收,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与抗癌能力,改善患者一般状况。同时,补肾可以增强癌症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与免疫监视作用,提高和调节内分泌功能,还可以防治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毒副作用。由此看来,治疗癌症时保住“后天之本”与巩固“先天之本”同样重要,不可偏废。

目前已发现有100余种单味中药有抗癌作用。中药抗癌作用机理是:①直接抑制癌瘤的生长。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达到间接抗癌作用。机体的免疫功能是机体的抗病能力,许多培本扶正的中药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细胞免疫系统主要包括白细胞、巨噬细胞及T淋巴细胞。若机体受到癌细胞的侵袭,这些免疫细胞就会协同作战,吞噬、杀灭癌细胞,如中药中补骨脂、党参、枸杞子能使白细胞增多;黄芪注射液可使肺部巨噬细胞量增力口,并增强其代谢作用和提高吞噬指数及吞噬百分率;灵芝多糖有显着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作用;女贞子、黄精、薏苡仁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中药黄芪、人参、地黄、淫羊藿、首乌、香菇、胎盘等能促进体内抗体的产生,对体液免疫产生作用。

研究表明:不少癌症的发生与病毒密切相关,具有抗癌毒作用的中药可能有抑制癌瘤生长的作用。①槟榔、常山浸出液可抑制乙肝病毒;②黄柏、虎杖、蚕砂、贯众、鱼腥草可明显抑制流感病毒;③大青叶、黄芩、金银花、板蓝根可拮抗呼吸道病毒;④银花、连翘、黄连、黄柏明显拮抗肠道病毒。

干扰素被认为是抗癌新药,它既能有效地抑制病毒繁殖、生存,同时又不损害人体的正常细胞。有些中药作用于人体后,可使机体产生或协同产生干扰素,进一步起到间接抗病毒的作用。

中药抗癌作用的机理是多方面的,在临床运用时,采取哪种治法、选择哪些药物,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

很多人都认为癌症是“毒”,那么治疗就应该“以毒攻毒”,认为只有全蝎、误松、壁虎、斑蝥才是祛毒良药,更是唯有用白花蛇舌草、龙葵、蛇莓等清热解毒之品去抗癌治癌,川乌、草乌、狼毒、南星更是方中常客,恨不得用尽天下毒物,以期杀尽癌毒,毒去身安。其实,中医治疗癌症就像中医治疗其他病一样,强调的是从整体出发,着眼于阴阳平衡,扶正祛邪而达到目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在治疗上不能仅仅只看到癌症,而一味地祛邪解毒,而忽视了更重要的一方面,那就是扶助正气,调整免疫功能。只有扶正和祛邪兼顾,才能真正达到治疗的目的。

药茶可以防癌抗癌

药茶是在茶叶中添加食物或药物制作而成的具一定疗效的特殊的液体饮料。广义的药茶还包括不含茶叶,由食物和药物经冲泡、煎煮、压榨及蒸馏等方法制作而成的代茶饮用品,如汤饮、鲜汁、露剂、乳剂等。

药茶防癌杭癌机理

人们之所以喜欢喝茶,不仅因为茶清香滑润、爽口舒心,更重要的是由于茶具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茶除具有提神醒脑、止渴生津、利尿降压、祛脂解毒等作用外,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茶叶所含的许多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而且可以预防某些癌症的发生。

茶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茶叶中含有10多种维生素,100克普通茶叶中,维生素C含量可高达160毫克以上,仅次于酸枣和大枣,高于一般的蔬菜、水果;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以及维生素P等含量也相当丰富;茶叶含有钾、钠、磷、钙、镁等矿物质,所含的微量元素铁、氟、锰、钼、锌、砸、锗等也不少。19世纪以来,人们不断对茶叶进行分析,发现茶叶含有近400种化学成分,其中有许多有效成分直接或间接与防癌抗癌有关,如所含的茶多酚类(茶单宁等)、麦角甾醇、芳香油化合物、三萜皂苷、脂多糖、茶鞣质、咖啡碱、茶碱等药效成分。有报道,红茶的香味和鞣质都比绿茶减少,是炮制过程中损失的。

防癌杭癌药茶

(1)菊花冬凌茶:菊花5克,冬凌草10克,大枣2枚,枸杞子5克。将方中诸药置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具有清热明目、抗癌解毒的功效,适用于目赤疼痛、咽喉疼痛不利、肿瘤病人放射治疗后等。冬凌草为唇形科植物,别名冰凌花、冰凌草,全株入药。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和抑菌作用。据临床观察,对消化道肿瘤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也可用作防治放射治疗的副反应之用。

(2)无花果绿茶:无花果2枚,绿茶10克。无花果切片,与绿茶一同放入沙锅中,加水共煎,煮至沸后10分钟即成。代茶频频饮用,每日1剂。具有润肺清肠的功效,适用于早期癌症的食疗,对抑制癌细胞生长有一定的作用。无花果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和P-葡聚糖等具有一定的防癌和抗癌作用。国外有些科学家认为,无花果中

含有一种防癌因子,能防止早期癌症的形成,所以无花果被称为抗癌蜜果。

(3)猕猴桃红茶:红茶3克,猕猴桃100克。猕猴桃去皮后切薄片,放杯中。

先将红茶用沸水冲泡,盖闷5分钟后,再将茶水冲入装有猕猴桃片的杯中即成。

饮茶,食用猕猴桃。每曰1剂。具有解热、止渴、抗癌的功效,适用于烦热、消渴、肿瘤。每100克猕猴桃果实中含维生素C530-930毫克,还含有大量维生素P及17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等。鼻咽癌、肺癌、乳房癌患者放射治疗后虚热咽干、烦渴欲饮,饮用猕猴桃茶有生津止渴开胃的作用。膀胱癌患者小便短赤涩痛,以及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尿频、尿急、尿痛,饮用猕猴桃茶也有改善症状、减轻痛苦的作用。

(4)半边莲茶:半边莲(干品)30克拣杂,切碎,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可饮用。当茶,频频饮用,一般可冲泡3-5次。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抗癌的功效,适用于各类癌症,作防癌抗癌茶疗饮品,对鼻咽癌、肝癌、肾癌等癌症患者,以及伴有癌性腹水者尤为适宜。

含茶叶药茶虽可扶正抗癌,活血化瘀,但如饮用剂量过大、过浓,由于茶叶所含成分可兴奋神经,导致胃肠不适,增加胃酸分泌,加重消化道病情,加快心率,增加肾脏负担。所以,一般癌症患者每天服用1剂,或冲泡或煎煮的药茶量可分2-3次饮用。

药膳可以防癌抗癌

药膳疗法是自然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相辅相成,以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等目的。癌症一般都要经过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三个过程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消化力减退、乏力、体重下降等现象,可通过正确的食疗来加以改善,也可以起到防癌抗癌的功效。

辅助杭癌药膳验方

(1)人参苡仁枸杞子粥:生哂参3克,薏苡仁50克,枸杞子30克,粳米100克,蜂蜜30克。将人参哂干或烘干,研成细末;薏苡仁、粳米淘净后入锅,加拣净的枸杞子,加水适量,小火煨煮成稠粥,粥成时调入人参末、蜂蜜,搅拌均匀即成。早晚2次分服。具有补益脾肺、滋阴抗癌的功效,适用于癌症体弱患者或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所致白细胞减少者,坚持服食,有辅助治疗作用。

(2)杏仁莲子贝母糊:杏仁50克,莲子50克,贝母15克,冰糖20克。杏仁、莲子、贝母分别拣净,清水冲洗后,哂干或烘干,研成细末。沙锅加水后,煮沸,调入杏仁、莲子、贝母粉;拌和均匀,加冰糖,边煨煮边调和,煮至呈糊状即成。作药膳糊羹,早晚2次分服。具有清肺止咳、化痰解毒抗癌的功效,适用于肺癌患者咳嗽痰多者。

(3)沙参山豆根蜜汁:南沙参30克,山豆根10克,蜂蜜30克。将沙参洗净,哂干或烘干,切片,与洗净后切成片的山豆根同入沙锅,加水适量,煎煮2次,每次30分钟,合并2次滤液,加入蜂蜜,拌和均匀即成。早晚2次分服。具有养阴清肺、解毒抗癌的功效,适用于肺癌、消化道癌症手术后气阴两虚,口干舌红、无笞,肺胃阴虚的老年患者。

(4)苡仁白花蛇舌草汤:薏苡仁50克,白花蛇舌草60克。将白花蛇舌草洗净,切碎,与淘净的薏苡仁同入沙锅,加水适量,中火同煎30分钟,滤渣,取汁即成。早晚2次分服。具有健脾利湿、清热解毒、防癌抗癌的功效,适用于多种癌症,对胃癌、食管癌、直肠癌尤为适宜。

(5)三七香菇炖鸡:三七15克,香菇30克,仔鸡1只(约500克),大枣15枚。将三七洗净,切片,哂干或烘干,研成细末;香菇洗净后用温水泡发,备用;小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大枣洗净,去核。将小鸡、香菇、大枣同入沙锅,加水适量,先以大火煮沸,加黄酒、葱花、姜末等调料,改用小火煨炖1小时,待鸡肉熟烂,加三七粉调和均匀,加精盐、味精、五香粉适量,煨炖至沸即成。佐餐当菜,随意服食,喝汤吃鸡肉,嚼食香菇和大枣。具有补气养血、祛瘀生新、强身抗癌的功效,适用于各类癌症手术后,以及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后体质虚弱者。

(6)归芪灵芝煲乌龟:黄芪30克,当归尾30克,灵芝30克,大枣15枚,乌龟1只(约300克)。将乌龟放入锅内,加清水,煮沸,捞出,宰杀去净内脏,切成块,略炒,备用;黄芪、当归尾、灵芝分别洗净,切片,同放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与乌龟肉同放入沙锅,加大枣及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同煲1.5小时,待龟肉熟烂,取出药袋,即成。吃肉喝汤,空腹饮用最佳,同时嚼食大枣。具有补中益气、滋阴生血、清热抗癌的功效,适用于鼻咽癌患者及其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后所致眩晕或白细胞减少症者。

癌症患者因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的不同、肿瘤的病理类型不同、病程的阶段不同、患者个体体质的不同,手术后可出现不同的症状,进补时可对症调养,以促进身体的康复。癌症患者因放射治疗受电离辐射的作用,常出现类似热邪伤阴耗气的症状,如口干咽燥、进食乏味、舌质红绛、舌苔光剥、脉弦细数等,在饮食进补时应注意多吃滋润清淡、生津增液之品,以减少放射治疗的副反应。癌症患者化学治疗时,药物除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之外,同时亦会损伤到部分正常组织细胞,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对胃肠黏膜细胞的影响引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抑制骨髓造血细胞引起白细胞、血小板的下降等。在饮食进补时应注意多吃增加食欲及消化功能的药物,促进骨髓细胞生长、提高免疫功能之品以减少化学治疗的毒副反应。

针灸可以防癌抗癌

针灸疗法是中医特有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是世界医学中的灿烂瑰宝,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针灸是目前防治癌症常用的方法之一,在癌症的防治研究中运用针灸疗法所取得的显着疗效,引起了人们,特别是科学家、学者们的高度重视。

针灸杭癌的机理

针灸治疗疾病具有三大作用,即镇痛作用、增强机体防御免疫作用和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这三大作用对于癌症的治疗,都是不可缺少的。

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是针灸抗癌瘤治疗的主要机理。针灸对癌症患者低下的免疫水平有较好的提升作用,部分患者几乎达到正常水平,且免疫指标上升与临床症状的缓解具有一致性。针灸能够解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免疫抑制,可使白细胞在短期内迅速回升,并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具有见效快、效果显着、无副作用的特点。针灸疗法也常用于减轻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引起的神经、消化道反应,能够明显缓解恶心、呕吐、乏力、头晕、失眠等症状。

针灸的镇痛作用在缓解癌性疼痛方面显示了巨大的优势。疼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最痛苦的症状之一。针灸缓解癌痛,与针刺等刺激激活了内源性镇痛系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