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你不可不知的防癌抗癌100招
7719700000025

第25章 中医药与防癌杭癌(2)

针灸疗法既能够缓解癌症膈塞闭结、上下不通的局部症状,又能改善正气虚损的全身症状,特别是对于现代医学尚无肯定疗效的症状如灼痛、酸痛、伴有麻木的疼痛、腹胀、浮肿、倦怠、肢冷等,也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这些已成为目前临床公认的现象。

针灸抗癌的辨证施治

(1)气滞血瘀证宜理气活血,化瘀消积,本证常用的针灸穴位有足三里、阳陵泉、脾俞、太溪、三阴父、内关等。

(2)痰湿凝聚证宜化痰祛湿,软坚散结,本证常用的针灸穴位有内关、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三阴交、合谷、间使

(3)热毒内炽证宜清热解毒,扶正祛邪,本证常用的针灸穴位有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百会、神阙(灸)等。运用针剌治疗,每曰1次,每次留针10分钟;神阙用艾条灸,每日2次,每次5分钟。

(4)气血不足证宜补养气血,本证常用的针灸穴位有足三里、内关、三阴交、阳陵泉等。运用针剌治疗,每日1次,每次留针10-15分钟。

(5)脏腑亏虚证宜温补脾肾,养益气血,本证常用的针灸穴位有足三里、三阴交、脾俞、太溪、内关等。运用针剌治疗,隔日1次,每次留针15-30分钟,15次为1个疗程。

(6)气虚血瘀证宜补气化瘀,本证常用的针灸穴位有内关、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运用针剌治疗中用补法,肝区疼痛者加肝俞。

(7)阴虚火旺证宜滋阴清热,本证常用的针灸穴位有太冲、合谷、三阴交、肺俞、足三里等。运用针剌治疗中用补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10-15分钟,间断捻针,每5-7天为1个疗程。

(8)阳虚水泛证宜健脾益气,温肾行水,本证常用的针灸穴位有水分、气海、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肾俞等。运用针剌治疗中多用补法,每日1-2次。艾灸以灸脾俞、肾俞为主,配合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每日2-3次,每次以艾条灸10-15分钟。

毫针刺法适用于癌症各期的治行,其中尤以体针法效果为好,多用于癌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放射、化学治疗副反应,癌性疼痛,以及癌瘤晚期虚损症状明显者。由于癌瘤患者多正虚邪盛,毫针刺激量不宜过大,要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

艾条温和灸法适用于癌症各期的治疗,即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施灸穴位或癌症部位,距皮肤2-3厘米处进行熏烤,至局部皮肤红晕、灼热为度。要特别注意,施灸时勿要烫伤患者皮肤,一般可灸10-15分钟。施灸神阙穴时,艾条温和灸时间以5分钟为宜。

敷贴可以防癌抗癌

敷贴疗法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治病方法,多采用民间易得的动、植物等,经过处理后,敷贴于人体体表某部位而达到治疗目的。敷贴疗法具有简便、安全、效验等特点,老幼患者均可使用。研究资料表明,药物外敷疗法是治疗癌瘤的一项有效手段。

贴疗法的机理

敷贴疗法的作用机理是依据中医经络学说,辨证配穴,灵活施术,使有防治功效的药物通过皮肤腠理、毛孔、穴位、经脉而起作用,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祛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敷贴疗法在部分癌瘤患者,其治疗保健价值尤为明显和突出。癌症患者多因病痛缠身,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低下,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有的甚至已难进食,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患者难以坚持服食药膳,以及中药汤剂等,此时若采用敷贴疗法,将具有防治癌症功效的药食兼使的动、植物等妙品,炮制研粉后外敷患者的病灶经穴体表之处,可由表及里而达脏腑,治疗相关癌症,祛除病邪,克癌制胜,获得康复的较好效果,或使临床症状得以改善,配合其他中西医结合疗法,以使患者能够痊愈。对有些癌症患者来说,敷贴疗法不仅可以攻毒克痛,而且可以根据病情变化,结合临床辨证施治,更能达到扶正祛邪,消肿去痛的效果。

(1)散剂:将配方中的某些药、食物按要求进行炮制,然后混合加工研成细末,酌量调匀。在用白开水或白酒、油料调拌时,应根据患者症状及皮肤干湿燥润等实际情况,分别将敷药料调拌为稀湿状、黏稠状等。

(2)膏剂:一般将配方中的药料先用香油浸渍一段时间,然后放入锅中,加植物油(香油或菜油等)用小火缓慢熬炼,待药料焦黄,过滤去药渣,将滤汁回入锅中,继续熬炼。待油脂渐渐呈棕黑色,滴在纸上成珠状不散时(即软硬适度),摊涂在一定规格(尺寸)的皮、布、牛皮纸、软胶纸等上面即可使用。

(3)糊剂:用研磨等方法将药物制成细末,用黏合剂,如酒、醋、鸡蛋清、麻油等辅助料,或用冷开水调拌药末成糊状;或用新鲜药、食物洗净后直接捣烂成糊状敷贴于患处,外盖纱布,以胶布固定。糊剂多选用易溶解、易研成细末的药物,民间常用新鲜草药,以及具有药物功效的食物等。

敷贴方法所遵循的原则,所选用的穴位,原则上与针灸用穴是一致的,但也有本疗法的特点。敷药部位多数直接选用痛点穴位,即针灸常用的“阿是穴”,该穴便于药物的直接渗透。同时还多选用窍穴,因窍穴与内脏有密切关系。

此外,在选穴时还必须遵循“欲清上焦,选上脘、肺俞、劳宫、内关;欲清中焦,宜选神阙、涌泉、中脘;欲清下焦,宜选气海、关元等穴。欲补五脏,宜选背俞穴;欲泻五脏,亦取背俞穴;欲救阳者,宜选关元、气海”等原则。若病在经,循其经而取之。只要选穴精当,常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敷药局部应按常规用75%酒精做局部消毒,也可用温开水、白酒或其他消毒液洗净穴位皮肤,然后敷药,以免发生感染。癌症患者穴位敷药时,选穴不宜过多,每次2-3个,每穴药量应视病证而定,一般也不宜大,敷贴面积也不宜过大,时间也不宜过久,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敷后若发生患部或穴位处瘙痒,可在敷药外面按摩,或用酒精涂擦患处后,再将膏药加温敷贴上。贴敷炒热的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适当温度,防止发生烫伤。同样,进行湿敷时,要保持药料湿润,以增强渗透性。对癌症患者并发有大疱性皮肤病变及表皮剥脱症者不宜湿敷。

凡癌症患者并发有皮肤过敏或皮肤破损者不宜使用敷贴疗法。敷贴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如疼痛、变态反应、病情加重等现象,应立即撒去药物,改用其他疗法。

一般情况下,常见癌瘤很容易确定其敷贴的脸穴,如肺癌、肝癌、胃癌、肾癌等只要贴在其同名腧穴,即肺俞、肝俞、胃俞、肾俞就可以了,且都归属足太阳膀胱经,均在背部,不仅易于定位,在家庭敷贴治疗时也易于掌握。某些特殊的癌瘤,根据中医理论特别是经络学说,完全可推断出相关腧穴和敷贴部位。

脑瘤-风池、风府穴与距病灶最近的头皮部位。

上颌窦癌一肺俞(俯卧位,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与面颊病灶处。

鼻咽癌一肺俞与鼻翼两侧。

喉癌一肺俞与下颌咽喉部位。

曱状腺癌一一肝俞(俯卧位,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与曱状腺部位。

肺癌-肺俞与乳根穴(定位第五肋间隙,乳头直下)。

食管癌一胃俞与前胸正中食管走行部位(宽6-8厘米)。

胃癌胃俞与前胸、腹上脘、中脘、下脘部位。

肝癌——肝俞与相关的期门、神阙及其肝区部位。

胆囊癌一一胆俞(定位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胆囊穴部位。

胰腺癌——三焦俞(定位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循经三阴交穴等部位。

大肠癌——脾俞(俯卧位,

第十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与腹部接近病灶部位。

乳腺癌——期门与乳房肿块处。

宫颈癌——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与小腹阴毛处。

阴茎癌——膀胱俞(平第二骶后孔,当髂后上棘内缘下与骶骨间的凹陷中)与阴垄病灶处。

肾癌肾俞与相关病灶部位。

膀胱癌——膀胱俞与中极穴等相关病灶处。

皮肤癌-肺俞与皮肤病灶处。

敷贴疗法在解除癌性疼痛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在运用敷贴疗法实施对癌性疼痛的止痛过程中,必须特别引起注意的

是,外敷止癌性疼痛的药物中常含有毒物品,只可外用,不可内服,以防发生意外,而且,未用的敷药须妥善、密封保管。例如,取冰片50克,白酒500毫升,制成溶液,外部滴敷疼痛部位,可治癌性疼痛。

金银花可以防癌抗癌

金银花又名银花、双花、忍冬花、金花等。药用为其花蕾。金银花味甘,性寒。入心、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肿、抗癌抑癌的功效,适用于鼻咽癌、腮腺癌、肺癌、白血病、妇科癌症及癌性发热等。

金银花主要含挥发油、黄酮及绿原酸、皂甙、三萜类、多种微量元素等。研究表明,金银花有抗癌效用。体外试验显示,金银花水煎液或醇浸液对肉瘤和艾氏腹水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临床实践表明,金银花对鼻咽癌、食管癌、白血病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金银花抗癌以复方煎汁服为主。常用剂量为干品15-30克,鲜品加倍。

(1)取金银花、鱼脑石各30克,乌梅6克,石见穿20克。加水煎汁,代茶饮,每日1剂。适用于鼻咽癌。

(2)取银花30克,全栝萎15克,北沙参、白花蛇舌草、白英各30克。加水煎汁,每日1剂,分3次服。适用于肺癌。

(3)取金银花30克,青黛6克,生牡蛎(先煎)30克,白毛夏枯草20克。加水煎汁,每日1剂,分2-3次服。适用于腮腺癌。

(4)取金银花30克,代赭石15克,石见穿、冬凌草、威灵仙各20克。加水煎汁,每日1剂,分2-3次服。适用于食管癌。

(5)取金银花、芡实、薏苡仁、地榆各18克,青葙花30克,女贞子12克。加水800毫升,煎成400毫升,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宫颈癌。

(6)取银花、大青叶、白花蛇舌草各20-30克,生地、仙鹤草各30克。加水煎汁,每日1剂,分3次服。适用于白血病。

(7)取金银花20-30克,黄芩15克,连翘12克,七叶一枝花20克,鲜芦根30克。加水煎汁,代茶饮,每日1剂。适用于癌性发热。

(8)取银花、生黄芪各15克,当归24克,甘草5克,枸橘叶50张。以水、酒各半煎煮,每日1剂,分2次服。用于乳腺癌日久,破溃出水者。

(9)取新鲜鱼腥草适量,洗净捣烂,加入鱼脑石、黄柏、硼砂、冰片各适量,捣碎研末,外敷迎香穴、印堂穴。每日1-2次。适用于鼻咽癌头痛、发热。

(10)取金银花露,每日服3次,每次100毫升,天冷炖温服,必要时可增加次数,连服2星期为1个疗程,可服2个疗程以上。适用于癌症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后口干症。

石上柏又名大叶菜、深绿卷柏、地侧柏等。药用为其全草。石上柏味甘带涩,性温平。具有抗癌解毒、消肿的功效,适用于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鼻咽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及宫颈癌等。

杭癌功效

石上柏主要含生物碱、甾醇、皂甙、氨基酸等成分。研究表明,石上柏有较好的抗癌效用。实验表明,对动物肉瘤、宫颈癌、白血病等多种癌症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能显着延长肝癌实体型癌症小鼠的生存期。此外,还能增强机体代谢和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具有“扶正祛邪”的双重作用。临床实践还表明,石上柏对绒毛膜癌、恶性葡萄胎、鼻咽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食管癌、胃癌、肺癌、宫颈癌等也有治疗效果。

石上柏抗癌应用以单味煎服为主,常用量为干品15-30克,鲜品加倍。单味煎服可加大枣7-9枚同煎。

(1)取石上柏30-60克,大枣15克。加水6碗,煎汁1-2碗,代茶饮,每日1剂。适用于呼吸、消化、生殖系统多种癌症。

(2)取石上柏、野葡萄藤各30克,甘草10克。加水煎汁,每曰1剂,分2次服。适用于肺癌、鼻咽癌等。

(3)取石上柏20克,葵树子30克。加水煎汁,代茶饮,每曰1剂。适用于鼻咽癌。

(4)取鲜石上柏60-120克(干品减量)。

用于肺癌、咽喉癌、绒毛膜上皮癌等。

(5)取石上柏、半枝莲各30克。加水5碗,煎至1碗半,分2次服,每日1剂。适用于绒毛膜上皮癌。

(6)取石上柏、威灵仙各30克。加水煎煮1小时,煎2次汁,分2-3次饮服。适用于食管癌。

(7)取石上柏、石见穿、半枝莲各30克,甘草10克。加水5碗,煎至1碗半,分2-3次服,每日1剂。适用于肝癌。

加水煎汁,每曰1剂,分2-3次服。适

石上柏对绒毛膜癌、恶性葡萄胎、鼻咽癌、肺癌等有较佳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表明,石上柏制剂对癌症放射治疗、化学治疗能发挥协同作用,使疗程缩短,加速癌症的缩小和消退。石上柏煎服一般无不良反应,偶有个别病人出现头晕、食欲减退、皮疹及脱发,可能与煎煮时间短有关,故石上柏煎煮时间应在2个小时以上为宜。石上柏用量不宜过大,用量过大可发生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全身小肌群抽搐、面色潮红等石上柏生物碱中毒症状。

七叶一枝花含有甾体皂甙(如蚤休甙、薯蓣皂甙等)及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成分。研究表明,七叶一枝花有较好的抗癌效用。临床实践表明,七叶一枝花可用于多种恶性癌症的治疗,如与威灵仙、金银花配用治疗鼻咽癌;与黄药子、夏枯草配用治疗甲状腺癌;与三七、天南星、蜈蚣等配用治疗脑瘤;与金银花、白花蛇舌草配用治疗肺癌等。

七叶一枝花抗癌多以单味、复方煎汁内月艮,煎汤内服一般15-20克,鲜品20-30克;研末服3-6克。若用量过大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1)取七叶一枝花20-30克,野荞麦根、金银花、山海螺各30克。加水煎汁,每曰1剂,分2-3次服。适宜肺癌咳嗽痰多者。忌辛辣、烟酒之品。

(2)取七叶一枝花、威灵仙各20克,金银花30克。加水煎汁,每曰1剂,分2-3次饮服。适用于肺癌、鼻咽癌、胃癌等。忌烟、酒。

(3)取七叶一枝花20克,天南星12克,蜈蚣2-4条,炙甘草10克。加水煎汁,每日1剂,分2次饮服。适用于脑部癌症。忌食辛辣、烟酒。

(4)取七叶一枝花、苍耳草各12克,远志肉4克,石菖蒲6克,加水煎汁。每日1剂,分3次饮服;或七叶一枝花、威灵仙各30克,木瓜9克。加水煎汁,每日1剂,分2-3次服,同时吞服三七粉3克。适用于脑部癌症。

(5)取七叶一枝花20克,生鳖甲(或炮山甲)15-20克(先煎),黄药子15克,夏枯草20克。加水煎汁,每曰1剂,分2-3次饮服。适用于甲状腺癌。

(6)取七叶一枝花20-30克,石见穿20克,生鳖甲(或炮山甲片)15-30克,茵陈30克。加水煎汁,每日1剂,分3次饮服。适用于肝癌。忌烟酒及腌制品。

(7)取七叶一枝花20克,仙鹤草30克,藤梨根60克。加水煎汁,每日1剂,分2次饮服。适用于胃癌。忌烟酒及腌制品。

(8)取七叶一枝花20-30克,龙葵、小蓟、白花蛇舌草各20克。加水煎汁,每曰1剂,分2-3次饮服。适用于膀胱癌。忌烟酒辛辣之品。

(9)取七叶一枝花20-30克,山豆根15-20克,威灵仙20-30克。加水煎汁,每日1剂,分2-3次饮服。适用于食管癌。

(10)取七叶一枝花、紫草、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各20克,莪术15克。加水煎汁,每日1剂,分2-3次饮服。适用于宫颈癌。忌辛辣之品。

(11)取七叶一枝花、紫草根各60克,前胡30克。加水煎煮,滤过取汁,再浓缩煎至糖浆状流浸膏,冷却后待干燥研为细末,加入人工牛黄9克,和匀备用。每日服3次,每次1.5克,以温开水送下。适用于肺癌。

(12)取七叶一枝花、夏枯草、山豆根各30克。共研为细末,拌匀,以蜂蜜适量调制为丸,每丸重3克。每日服3次,每次9克,温开水送服。适用于食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