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7680300000077

第77章 幼学琼林(20)

仗着他人的权势害人,这种人叫“城狐社鼠”(意思是如同躲在城墙中的狐狸和藏在社庙里的老鼠一样,人们虽然痛恨它们却因不敢动它们的靠山而无可奈何);某些东西放在那里毫无用处,这与陶瓷做的狗与鸡没有区别。

势力弱小难以和敌人对抗,这叫“螳臂当辕”(意思是如同螳螂想用臂爪挡住正在行进的车子;人生在世容易死去,就如蜉蝣这种生命短促的小虫一般)。

弱小的一方难以制服强大的一方,这好比小鸡难以孵化天鹅蛋一样;低贱的一方轻视高贵的一方,这好比可怜的小鸟鸠反去嘲笑那一飞万里的大鹏鸟。

小人不知君子之心,曰燕雀岂知鸿鹄之志;君子不受小人之侮,曰虎豹岂受犬羊之欺。

跖犬吠尧,吠非其主;鸠居鹊巢,安享其成。

缘木求鱼,极言难得;按图索骥,甚言失真。

恶人藉势,曰如虎负隅;穷人无归,曰如鱼失水。

九尾狐,讥陈彭年素性谄而又奸;独眼龙,夸李克用一目眇而有勇。

指鹿为马,秦赵高之欺主;叱石成羊,黄初平之得仙。

卞庄勇能擒两虎;高骈一矢贯双雕。

【译文】

心胸狭窄的小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德才超人的君子的抱负,这好比燕子麻雀怎能了解天鹅的志向?君子不能忍受小人的欺侮,就如同老虎和豹子难道能忍受狗和羊的凌辱?

盗跖的狗朝着尧帝叫,这不是因为尧帝有什么过错,而是狗总是对着它主人以外的人乱叫;鸠鸟做成的巢喜鹊去霸占,这真是安安稳稳地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

“缘木求鱼”这成语是说爬上树去找鱼,比喻做事方向不对不能成功;“按图索骥”这成语是说按照图画上的千里马形状去寻找千里马,这是比喻做事生搬硬套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好结果。

为非作歹的坏人凭借某种势力做靠山,这好比吃人的老虎盘踞在山坳里;背时倒运的人连退路都没有,这好比鱼儿失掉了水。

宋人陈彭年生性喜欢拍马屁而又奸诈滑头,人们称他为“九尾狐”;唐朝末年的军阀李克用一只眼瞎而勇猛无比,得个外号叫“独眼龙”。

秦朝奸臣赵高独掌朝廷大权欺蒙二世皇帝嬴胡亥,一次他叫人牵来一头鹿来给嬴胡亥看,硬说是马;晋人黄初平学得仙术,大喝一声就把大片石头变成一群羊。

春秋鲁国勇士卞庄一次刺杀两只猛虎;唐人高骈一箭射落两只大雕。

司马懿畏蜀如虎;诸葛亮辅汉如龙。

鹪鹩巢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弃人甚易,曰孤雏腐鼠;文名共仰,曰起凤腾蛟。

为公乎,为私乎,惠帝问虾蟆;欲左左,欲右右,汤德及禽兽。

鱼游于釜中,虽生不久;燕巢于幕上,栖身不安。

妄自称奇,谓之辽东豕;其见甚小,譬如井底蛙。

【译文】

三国魏国大将军司马懿与蜀军对阵时不管对方怎么挑战他都坚守阵地不出战,大臣贾诩讽刺他怕蜀人像怕老虎;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忠心耿耿辅佐刘备、刘禅父子两代皇帝,史书上把他誉称为龙。

鹪鹩这种小鸟去大树林里做窝,不过占据一根树枝而已;鼹鼠这种小动物去大河中饮水,也仅仅喝饱肚子罢了。

汉章帝刘责骂侵夺公主庄园田产的大将军窦宪,说抛弃他不过像丢掉一只无家可归的小鸟或者一只腐烂的死鼠;唐人王勃写《滕王阁序》赞美孟学士的文章高妙,众人敬仰,说他的文词简直可使凤凰起舞蛟龙腾空。

晋惠帝司马衷是个蠢蛋,有一天他听见蛤蟆叫就问身边的侍从官说;“这些蛤蟆是为公事而叫还是为私事而叫?”商代的汤王为人仁慈德行高尚,他看见猎人四面张网捕捉鸟兽,就命令打开三面网让鸟兽逃走,说:“想往左边的就往左边逃,想往右边的就往右边逃。”他的大德连鸟兽都遍及了。

鱼在火上的锅里游来游去,虽然暂时活着但离死也不久了。燕子在人家帐幕上做窝,虽有了个栖留的地方但也太不安宁了。

古代辽东地方没有白猪,有一头母猪生了头小白猪,主人认为这是奇异的事情,打算拿去献给国君,走到河东才发现那一带的猪多数是白色的,他只好惭愧地回了家。后来就把毫无根据自吹自擂的人称为“辽东豕”;见识短浅的人,就像井底的青蛙只看见一小块天一样。

父恶子贤,谓之犁牛之子;父谦子拙,谓之豚犬之儿。

出人群而独异,如鹤立鸡群;非配偶以相从,如雉求牡匹。

天上石麟,夸小儿之迈众;人中骐骥,比君子之超凡。

怡堂燕雀,不知后灾;瓮里醯鸡,安有广见?

马牛襟裾,骂人不识礼义;沐猴而冠,笑人不见恢宏。

【译文】

父亲恶劣无能而儿子贤德多才,这叫“犁牛之子”(意思是毛色杂乱难看的牛却生出毛色美丽头角漂亮的小牛);父亲对人自谦说儿子不成器没出息,就说自己的儿子是猪狗的孩子。

一个人才能超群与众不同,就说他好比仙鹤站在鸡堆里;不是自己的配偶而淫乱胡搞,这就像野鸡去找雄兽匹配一般。

南朝人徐陵小时候聪明过人,宝志和尚称他为“天上石麒麟”,后来就把超群出众的聪明小孩称为“天上石麟”、“人中骐骥”(意思是人中的千里马),比喻才能德行超出一般人的君子,这本是南朝人徐孝嗣赞扬同时代的徐勉的话。

燕子在人家堂上筑窝生活得十分快乐,可它料不到今后大火烧房时将会遇到怎样的灾难,这话是《吕氏春秋》这部书中说的;自己就像坛子里的小虫醯鸡,哪里有什么大见识?这话是孔子去与老子讨论道家学问回来后谦虚的自我评价。

“马牛襟裾”(意思是穿着衣服的牛马),这是骂人不懂礼节大义的话;“沐猴而冠”(意思是戴着帽子的猴子),这是讥笑人目光短浅心胸狭窄的话。

羊质虎皮,讥其有文无实;守株待兔,言其守拙无能。

恶人如虎生翼,势必择人而食;志士如鹰在笼,自是凌霄有志。

鲋鱼困涸辙,难待西江水,比人之甚窘;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比人大有为。

执牛耳,为人主盟;附骥尾,望人引带。

【译文】

“羊质虎皮”这成语是说羊虽然披上虎皮,但吃草怕狼的本性还是没法改变,这是讥笑那些空有漂亮外表其实是个草包的人;“守株待兔”这成语说的是古代宋国有个农夫偶然在树下拾到一只碰死在树上的兔子,从此他懒得干活,天天在树下守着想再捡到便宜货。这是讽刺那些没有本事不敢进取光想坐享其成的人。

坏人得到帮助,那就像老虎生了翅膀,一定会挑选着人来吃;志向远大的人处境艰难,这就像老鹰被关在笼里,它没有一刻不在想着展翅冲上高空。

鲋鱼躺在已经干裂的车轮沟里,马上就要死去,它是等不到别人去引遥远的西江水来救它的。这话是比喻人的处境十分困难危险;困在小池塘里的蛟龙一旦得到云雨就会飞天而去,不会老待在小池子里。这话是比喻有才能的人终究要有大作为。

古代诸侯国君会集订立盟约时,盟主拿着装在盘里的牛耳朵让各参与者尝血表示发誓坚守信用,后来就把为首干某件事情称为“执牛耳”;“附骥尾”是说苍蝇虽飞不远,但它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同样可以到达千里之外,这话是希望别人提拔引荐自己。

鸿雁哀鸣,比小民之失所;狡兔三窟,诮贪人之巧营。

风马牛,势不相及;常山蛇,首尾相应。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以其扶之者众;千岁之龟,死而留甲,因其卜之则灵。

大丈夫宁为鸡口,毋为牛后;士君子岂甘雌伏,定要雄飞。

毋局促如辕下驹,毋委靡如牛马走。

猩猩能言,不离走兽;鹦鹉能言,不离飞鸟。

人惟有礼,庶可免相鼠之刺;若徒能言,夫何异禽兽之心。

【译文】

《诗经》上说的“鸿雁于飞,哀鸣嗷嗷”是说大雁裴哀地鸣叫,比喻百姓无家可归的痛苦;《战国策》上说的“狡兔三窟”是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窝以方便逃命,讥讽贪心的人巧于经营盘算。

“风马牛”本意是说两地相隔极远,连发情乱跑的牛马都跑不到一块,比喻彼此毫不相干;常山有一种蛇,打它的头尾巴就卷过来救,打尾则头来救,打中间则头尾都来救,这是《孙子兵法》上说的,比喻彼此呼应互助。

有着上百条脚的虫子,死了也不会倒下,因为扶持它的力量很多;有着千年高龄的龟,死了人们也会剥下它的甲壳保存,因为用这种甲壳占卜十分灵验。

志向远大的男子汉宁可做小小的鸡的嘴巴,也不愿做牛这种庞然大物的肛门,意思是宁可小而尊贵,也不愿大而下贱;有才能的士大夫哪能甘心像只母鸡在地上找虫吃,一定要像雄鹰一样飞上蓝天。

做人行事,不要像被套在车上拉车的小马那般畏缩拘谨,也不要像被主人用鞭子赶得东奔西跑的牛马那样惊惶不振。

猩猩能够说话,但它照样只是野兽;鹦鹉也能说话,但它仍旧只是鸟儿。

人只有知道了礼仪,才大致可以免去《诗经·相鼠》那诗中所说的“人如果不知礼仪,活在世上还有什么用”的讽刺;如果一个人只是能够说话而没有具备人的道德行为,那他和鸟兽有什么区别?

百鸟鹞称悍;众禽鹤独胎。

提壶提壶,定是村中有酒;脱裤脱裤,必然身上无寒。

百舌五更头,学尽众禽之语;鹓雏九霄外,顿空诸鸟之群。

瓮中鸲鹆巧于人;江上白鸥闲似我。

莺呼金衣公子;鹝号锦带功曹。

鹘入鸦群,雄威岂敌;鸭去鸡队,气类不侔。

彪著羊,彪雄而羊败;罴敌犬,罴寡而犬强。

【译文】

百鸟之中鹞鹰最凶猛;所有的鸟中只有鹤是胎生的。

那提壶鸟既然老是在叫着“提壶”、“提壶”,那一定是村中有酒叫人提酒壶去装;这脱裤鸟既然不停地叫“脱裤,脱裤”,那一定是它身上发热才要人脱它的裤子。

百舌鸟善于模仿,它在五更天叫起来,把各种鸟儿的叫声都学遍了;鹓雏是凤凰的一种,它飞上九霄高空,顿时使得其他所有的鸟儿都黯然失色。

宋人黄庭坚有两句诗:“瓮中鸲鹆巧于人”,是用典故,晋人桓豁养有一只善于模仿人说话的八哥鸟,桓豁手下有个小官鼻子有毛病,说话瓮声瓮气与众不同,那八哥就把头伸进一只坛子里去学他说话,比人还学得像;“江上白鸥闲似我”,是说白鸥这种水鸟在江上悠闲地飞来飞去,和无所事事心境寂寞的诗人正好相似。

黄莺外号“金衣公子”,这是唐玄宗李隆基叫出来的;鹝就是吐绶鸟,因为毛色花纹像锦带,所以别名“锦带功曹”,“功曹”是官名。

凶猛的鹘鸟冲入乌鸦群里,那种威风和雄气哪里是乌鸦所能匹敌的?鸭子跑进鸡群中,双方的形貌气质都大不相同。

彪是虎的一种。唐代官员杨思元处理事情不公正,被御史夏侯彪揭发免去官职,许敬宗开玩笑说“羊”遇上“彪”当然大败;罴就是人熊,凶猛难敌,然而一只罴碰上几十只猎狗时它也敌不过狗,因为狗多力量大。

猿献玉环,孙恪自峡山失妇;鹿随丹毂,郑弘从汉室封公。

蛩蛩之皮,有可辟除疬瘴;之尾,殊堪却退烟岚。

李訫设谋平蔡,藉声于鸭队鹅群,卢公觅句迁官,得力于猫儿狗子。

长乐宫中有鹿,衔残妃子榻前花;午桥庄外多羊,点缀小儿坡上草。

羊舌氏虽为佳话;马头娘未是美谈。

辕门传号令,李将军椎饷士之牛;邑士起讴歌,时令尹留去官之犊。

【译文】

唐人孙恪带着妻子游峡山寺,他妻子献给寺院老和尚一只玉环后变成一只猿猴跑进山林,老和尚说那玉环是他二十年前系在一只猿的脖子上的;汉人郑弘当太守时一次坐车外出。后面跟来两只鹿,属官黄图说这是郑弘将来要做到三公的兆头,后来果然应验。

蛩蛩这种野兽的皮,可以驱除南方山林中的瘴气和疟鬼;这种野兽的尾巴,能够抵挡山中烟岚毒气的侵袭。

唐代大将李訫用计谋在一个大雪夜率军攻入蔡州城活捉叛将吴元济,在将到城边时他叫人打起路旁的鸭群和鹅群让鸭鹅乱叫,以掩盖部队行军发出的响声;唐人卢延逊曾有诗写猫翻鼎锅、狗舐砧板之类,后来蜀王王建特别欣赏那几首诗,因而让他做了官,他自嘲说这官全靠猫儿狗子的力量。

唐代长乐宫中有一只鹿,一天突然衔了一朵牡丹花来放在杨贵妃的床前,后来才知道这是安禄山造反而杨贵妃惨死的先兆;

唐代宰相裴度的别墅午桥庄外有个小儿坡,坡上常有羊群在吃草,自成一番风景。

春秋人叔向的母亲把小偷放在她家的羊头埋起来,后来凭着还未烂掉的羊舌头作证明而免受小偷的牵连,叔向家于是改姓氏为“羊舌”,这倒是一个美好的故事;上古时有人被匪徒掳去,他妻子说谁能救回丈夫就把女儿嫁给谁,他家的一匹马飞奔去把主人驮了回来,可主人不肯嫁女给马,还把马杀掉剥皮,那张马皮突然把他女儿卷走飞上树去变为蚕,所以蚕的别名叫“马头娘”。这个故事就算不得美谈了。

战国赵国名将李牧在北边防御匈奴,他号令威严而且经常杀牛赏酒犒劳全军将士,得到将士爱戴;汉人时苗用一头母牛拉车前去寿春县当县令,后来任期满时母牛生了一头小牛,他把小牛留下,说来的时候没有这头小牛不能贪心取走。县里的士大夫和百姓们全都对他赞不绝口,把那头小牛称为“时公犊”。

花木

植物非一,故有万卉之称;谷种甚多,故有百谷之号。

如茨如梁,谓禾稼之蕃;惟夭惟乔,谓草木之荒。

莲乃花中君子,海棠花内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