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肝炎百问百答
7644800000005

第5章

45.患了酒精性肝病后果严重吗?

酒精性肝炎治疗效果较差,但如能及时禁酒和住院治疗,则多数患者可以恢复。如转为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者继续饮酒,则可发展为肝硬化或并发肝衰竭。也有部分酒精性肝炎发展为肝纤维化,而不发展为肝硬化。有报道说7年内病死率达到50%以上。与预后有关的因素有脑病、腹水、凝血酶原活动度、肾衰竭。死亡原因主要为肝衰竭,偶尔会死于肺脂肪栓塞引起的休克、低血糖和急性胰腺炎。

46.什么是肝硬化?

肝硬化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长期饮酒、血吸虫病、心脏病、胆道阻塞、药物或化学品、营养不良等。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乙型和丙型肝炎。肝硬化早期(肝功能代偿期)有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左上腹隐痛或不适、腹泻等症状;后期(肝功能失代偿期)可出现严重腹胀、低热,腹水,黄疸、出血、意识障碍等。代偿期肝脏常肿大,表面平滑,中等硬度,常有脾肿大。失代偿期面色灰暗,色素沉着,肝脏坚硬,表面可摸到结节。血常规化验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肝功能白蛋白下降,球蛋白升高;B超显示有肝脏光点增多增粗,不均匀,肝脏变小变形,门静脉和脾静脉增宽等病变。

47.肝硬化病人有传染性吗?

肝硬化是由许多原因引起的肝脏弥漫性损害,肝细胞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因此肝硬化不一定都有传染性。由于绝大部分肝硬化是由乙肝发展而来,由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炎后肝硬化如果表面抗原、e抗原阳性,可有一定的传染性。

所以,对肝炎后肝硬化的家庭成员,最好做“两对半”检查。

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注射乙肝疫苗。同时家庭应尽可能做到隔离和生活餐具的消毒。肝炎后肝硬化病人不能从事厨师、主副食品加工等工作。

48.什么叫肝性脑病?

严重肝病都可发生肝性脑病,如急性、亚急性、慢性重症肝炎,肝硬化等。由于肝脏受到严重损害,不能清除血液中的有毒代谢产物,或者门静脉血中的有毒物质绕过肝脏,从侧支循环进入体循环,最后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造成昏迷。因为这种昏迷来源于肝脏疾病,故称为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是导致肝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肝性脑病可分为急性肝性脑病和慢性肝性脑病,前者多见于暴发性肝炎、急性或亚急性肝坏死,病情迅猛而险恶,病死率很高;后者多见于肝硬化。

肝性脑病表现为神志恍惚、沉默、讲话缓慢、口齿不清、计算困难;也有出现欣快、多语多动或妄想、思维紊乱、随地小便、双手抖动、嗜睡、烦躁不安等,严重的进入昏迷状态。

49.肝性脑病的原因有哪些?

(1)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发生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使肝脏缺血缺氧,加重肝损害;另一方面,血液进入肠道后被细菌分解产生大量的氨,引起氨中毒。

(2)大量利尿:肝硬化病人大量利尿导致低钾血症或低钾性碱中毒,增加了肾静脉的含氨量,使血氨升高。另外,大量使用利尿剂可使血浆容量下降,相对提高了血氨的浓度。

(3)不适当地使用镇静剂或麻醉剂:这类药物直接对脑、肝有毒性作用,可加重脑组织缺氧。

(4)大量放腹水:可导致电解质严重紊乱,蛋白质大量丢失。

(5)摄入蛋白质食物过多:大量蛋类、肉类、乳制品等在肠内经细菌分解产生氨,进入血中使血氨升高。

(6)感染:肝硬化合并腹膜炎、败血症、肺炎等疾病,可加重肝损伤。

(7)便秘:便秘时,肠内容物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受细菌作用,导致氨及其他有毒物质产生及吸收增加。

50.老年人病毒性肝炎有何特点?

60岁以上的人患肝炎者称为老年性肝炎。其主要特点是:(1)老年性肝炎的发病率占总肝炎发病率的2%~3%。

(2)病原学检查以乙肝病毒为主,占40%~60%,其他肝炎病毒的确切比例尚不清楚。

(3)黄疸发生率高,占70%~80%,程度较深,持续时间长。

(4)肝炎症状较重,重型肝炎发病率高,合并其他脏器感染也多。

(5)淤胆型肝炎较多,转成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变者亦多;急性转慢性的比例为45%以上。

(6)病死率高,预后差。

(7)低血钠比较常见。

51.小儿乙型病毒性肝炎有何特点?

(1)小儿肝脏比成年人相对较大,血液供应丰富,肝细胞再生能力强,但小儿免疫系统不成熟,对入侵的肝炎病毒容易产生免疫耐受。因此,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后容易成为慢性携带者。

(2)小儿乙肝的表面抗原高峰在5~9岁,而抗体阳性高峰在10~15岁。

(3)小儿乙肝血清中表面抗原和e抗原的阳性率高于成人;肝脏中乙肝表面抗原的表达与成人相似,而e抗原的表达明显低于成人。

(4)20%~30%的慢性乙肝患儿有肝外损害的表现,特别是肾损害。

(5)小儿乙肝患者皮肤损害常见痘疹样改变。

52.乙肝有哪些特殊症状?

乙肝常以腹胀、食欲不振、大便稀或干结等消化道症状为主要特征。但是,有些病人以肝外症状为主,容易误诊。肝外特殊症状一般有下列几个方面——(1)心慌:心跳加快,自觉症状以心慌或心前区疼痛为多,也有少数患者心电图出现异常,呈病毒性心肌炎改变。

(2)腰痛:少数乙肝患者表现为双侧腰部隐痛,化验小便可有血尿、蛋白尿,但肾功能无明显改变。

(3)关节酸痛:肝脏病理变化使血液中白蛋白减少,关节腔内出现渗出液,使关节肿胀、酸痛。

(4)皮疹:患者躯干部出现散在、大小不等的皮肤损害,可有瘙痒和色素沉着。

(5)咳嗽:少数肝炎病人可以呼吸道感染为首发症状,甚至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随后才出现肝炎症状。

53.常用的肝功能实验有哪些?

肝功能试验因无创、简便、快捷、可靠、可大批应用,是临床各科诊断疾病不可缺少的手段。严格来讲,肝功能实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肝脏内含有几百种酶,在肝内进行的生化反应达几百种,肝脏的功能非常全面,所以“广义”的肝功能实验项目很多,目前用于肝病的实验室检查不下700余种,随着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一些新的实验项目逐渐增多,如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对于病人来说,有各种各样的肝病,不需要进行“全部”肝功能检查。“狭义”的肝功能实验就是人们常说的“肝功能”,这些项目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对临床诊断疾病、判断病情程度、估计病人预后有很大的指导和帮助。常用的肝功能实验有以下几种:

(1)血清蛋白质测定,包括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测定。

(2)血清胆红素测定,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3)血清酶测定,主要包括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转肽酶。

(4)血清脂类和脂蛋白测定。

(5)肝癌血清标志物测定。

(6)凝血试验,主要有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

54.如何读懂肝功能化验单?

肝功能试验种类繁多,要获得客观的结论,应当选择多种肝功能试验组合。同时在对肝功能试验进行评价时,最好结合临床症状全面考虑。

(1)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项目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或GGT)等。ALT和AST能敏感地反映肝细胞损伤与否及损伤程度。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急性肝细胞损伤时,血清ALT最敏感。而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AST升高程度超过ALT。在重症肝炎时,血中ALT逐渐下降,而此时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这常常是肝坏死的前兆。在急性肝炎恢复期,如果出现ALT正常而γ—GT持续升高,常常提示肝炎慢性化。

(2)反映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的项目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等的测定。另外γ—GT、ALP、5—核苷酸(5—NT)也是很敏感的反映胆汁淤积的酶类,它们的升高主要提示可能出现了胆道阻塞方面的疾病。

(3)反映肝脏合成贮备功能的项目包括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它们是通过检测肝脏合成功能来反映其贮备能力的常规试验。

(4)反映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项目包括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单胺氧化酶(MAO)、血清蛋白电泳等。此外,最近几年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III型前胶原和IV型胶原。

(5)反映肝脏肿瘤的血清标志物包括原发性肝癌的生化检验指标甲胎蛋白(AFP),AFP异质体,α—L—岩藻糖苷酶(AFU),γ—GT同功酶、ALP同功酶、亮氨酸氨基转肽酶(LAP)等。

55.转氨酶高就一定是病毒性肝炎吗?

肝脏是人体含酶最丰富的脏器,肝损伤后肝细胞内的酶释放出来,或由于正常肝细胞的被损害而生成减少,这些变化可表现为酶学检测的变化。

人体内的转氨酶有20余种,常用的转氨酶主要是ALT和AST,由于肝细胞中转氨酶的浓度比血中高1000~5000倍,当肝细胞坏死、细胞膜损伤时,转氨酶将从高梯度向血中释放。当有1%的肝细胞损害时,可使得血中ALT的浓度上升1倍,因此ALT和AST成为较为敏感的监测肝脏损害的指标。

人体许多组织都含有转氨酶,ALT在人体器官中的浓度由高到低为:肝脏>;肾脏>;心脏>;肌肉,AST浓度分布为:心脏>;

肝脏>;肌肉>;肾脏。在肝脏内ALT主要分布于细胞浆中,AST主要分布于细胞浆和线粒体中。上述组织的损害均可使ALT和AST升高,如心肌炎、肌炎等,因此血清中ALT、AST的升高不代表一定是罹患了病毒性肝炎。

56.转氨酶高就代表病情很重吗?

不能简单地以ALT和AST升高的程度来判断病情。如重症肝炎时,由于存活的肝细胞很少,ALT或AST反而随着病情的恶化而逐步降低。另外,血清中AST/ALT比值是判断病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这是因为ALT多存在于肝细胞浆中,AST多存在于线粒体中,血清中正常的AST/ALT比值为1.15。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或慢性肝炎轻度发作时,AST/ALT数值下降,甚至小于1.0,可随着病情的逐步好转而恢复;在肝脏损害较为严重的时候,线粒体中的AST也释放到血清中,因此比值上升,大于1.2,甚至高于2.0,这类患者的近期死亡率将较高。

总之,ALT和AST的升高只表示有肝脏或其他脏器的损害,不能完全根据ALT和AST升降来判断病情的轻重。

57.乙肝患者平时要复查哪些项目?

慢性乙肝病程往往较长,除按时、合理用药外,患者还应注意定期复查。复查项目主要包括——

(1)肝功能:包括ALT、AST、CHE、GGT、白蛋白、球蛋白、TBIL、D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A)等。

(2)血常规: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色素、血小板等等。

病情一旦进入肝硬化阶段,血象的改变往往可以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

(3)AFP:一般肝炎甲胎蛋白很少升高,即便升高,很少超过200纳克/毫升。如果甲胎蛋白持续不降,维持在400纳克/毫升以上,要注意肝癌的可能。

(4)B超:通过定期检查B超,可了解肝脏大小、形态、回声情况、脾脏厚度和有无腹水。

(5)胃镜:了解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情况。

(6)肝纤维化指标:抽血检查血清III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IV型胶原等等,初步判断肝纤维化程度。

(7)乙肝病毒“两对半”,乙肝病毒DNA(HBV—DNA)等:

了解病毒复制及传染性大小。

58.“两对半”中的各项代表什么意义?

“两对半”指的是两种乙肝抗原和三种乙肝抗体,两种抗原是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三种抗体则分别是表面抗体(抗—HBs)、核心抗体(抗—HBc)及e抗体(抗—HBe)。

(1)HBsAg阳性表明现在有乙肝病毒感染,但阴性不能排除乙肝病毒感染。

(2)抗—HBs阳性提示有乙肝疫苗接种史或过去感染过乙肝病毒但现在有免疫力,对人体起保护作用。表面抗体阴性说明人体对乙肝病毒易感,需要注射疫苗。

(3)HBeAg持续阳性表明存在乙肝病毒复制,提示传染性较大,容易转变为慢性。

(4)抗—HBe持续阳性提示乙肝病毒处于低水平复制,乙肝病毒基因已和人体基因整合;或者出现了乙肝病毒基因组前C区突变,导致HBeAg不能表达。但HBeAg阴性而抗—HBe阳性不代表乙肝病毒感染减轻。

(5)抗—HBc阳性提示为过去感染或现在有低水平的感染;因为抗—HBc有IgG和IgM两种类型,如果IgM型的抗—HBc滴度很高,表明乙肝病毒的复制比较活跃,有一定的传染性。

59.何谓大三阳?何谓小三阳?

大三阳、小三阳的叫法虽很通俗但极不规范,它不是医学术语。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在被感染者血液中检测到乙肝病毒抗原和相应的抗体,由于有三种抗原及其相应的三种抗体,核心抗原通常不作为临床常规项目(因检测比较复杂),因此只检测两种抗原及三种抗体,俗称“两对半”。一般它们的排列顺序是:(1)HBsAg、(2)抗—HBs、(3)HBeAg、(4)抗—HBe和(5)抗—HBc。当(1)(3)(5)同时阳性时称为大三阳,而(1)(4)(5)同时阳性时称为小三阳。

60.怎样判断乙肝传染性强弱?

(1)“两对半”检查:当大三阳时,表明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尤其是HBeAg阳性,它是病毒复制的直接证据。现在一些医院不仅开展“两对半”定性检查,还开展了“两对半”定量检查,能反映患者体内乙肝病毒抗原和抗体的具体含量,当HBeAg的含量明显增高时,病人传染性强。

(2)HBV—DNA: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检查方法,近几年逐步开展了定量检查。一般来说,HBV—DNA的含量(拷贝数)与传染性的强弱呈正比。

(3)乙肝病毒DNA聚合酶(HBV—DNA):此酶位于乙肝病毒的核心部位,测定患者血清HBV—DNA活力有助于判断病毒是否复制、传染性大小。在临床上一般不做HBV—DNA检查,因为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

“两对半”检查为小三阳时,不代表传染性下降,此时需要结合HBV—DNA检查,若后者阳性或含量很高,表明传染性强。

乙肝“两对半”检查全部为阴性,但HBV—DNA或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抗—HBcIgM)含量很高时,病人仍然有较高的传染性。

61.乙肝两对半检查为大三阳,表明病情很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