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肝炎百问百答
7644800000003

第3章

慢性乙肝与肝硬化、肝癌有密切的关系,但不是所有的乙肝患者都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对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而言,大可不必过于紧张和担忧。轻度慢性肝炎患者肝脏损害比较轻,经过系统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只有少数患者发展成为中、重度慢性肝炎。后两种肝炎尽管治疗难度较大,但经系统的、合理的治疗也是可以慢慢恢复的,仅有个别肝功能反复波动,黄疸时隐时现或进行性增高,同时伴有相关指标异常的患者,才有可能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临床上大多数乙肝患者经科学、合理的治疗后,可以很好地将病情控制住。个别慢性肝炎患者可以发展成为肝硬化,但即使是肝硬化患者也并不是全部发展成肝癌。只要正确、认真地对待疾病,在正规医院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系统、合理地接受治疗,并加强自身保健,重视日常生活习惯,就能够预防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15.什么是丙肝?

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通过输血或输血制品、血液透析、肾移植、吸毒、性接触、母婴传播等感染的。经常接触血液或血制品是丙肝的高危因素,见于血友病患者、静脉内滥用毒品成瘾者、血液透析患者、骨髓和肾移植患者、心外科患者以及经常经皮注射的患者。

根据一些研究报告,血友病患者、静脉内滥用毒品成瘾者、血液透析患者丙肝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4%、70%及20%,较一般人群明显为高。同性恋、异性恋及性滥者,丙肝发病率也很高。

大多数丙肝患者表现为慢性过程,少数表现为急性肝炎。

丙肝临床表现与乙肝相似,但它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不亚于乙肝。丙肝分布广,是一种全球性分布的传染病。丙肝容易演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在预防丙肝的措施上,最重要的是要严格筛选献血人员,凡是丙肝抗体阳性或丙型肝炎病毒RNA阳性的人一律不得献血。

16.丙肝有何特点?

丙肝的传染呈世界性分布。我国人群HCV感染率为3.2%,约3800万人感染HCV。成人感染HCV后,50%~80%发展成慢性,其中约20%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中,有1%~4%可发展为肝癌。

丙肝主要是通过滥用毒品、针刺(如穿耳环孔和文身等)及医源性因素(包括不安全介入性医疗操作、拔牙、针灸、注射等)传播。此外,还可经性和母婴传播。经输血或血制品感染时,因进入体内的HCV量较大,临床常表现为急性丙肝,症状较轻,常无黄疸或黄疸较轻,黄疸患者仅占25%。经其他途径传播,进入体内的HCV量相对较少,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血清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

从HCV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这一段时间(潜伏期)较乙肝为短,平均大约为7~8周。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症状越多,病人常常有黄疸。丙肝潜伏期长、症状轻、无黄疸的患者最容易发展成为慢性丙肝,女性较男性更易发展成为慢性丙肝。

我国每年因输血发生的肝炎约有20万人,其中一半为丙肝。人体感染HCV后,先出现一段没有症状的潜伏期,平均2个月左右,之后出现疲倦、恶心、腹胀等症状,有30%的病人会在1周后出现黄疸及浓茶色尿。但也有人一点反应都没有,以为只是一次小感冒。

丙肝发生暴发性肝炎的机会很小,也就是说,丙肝不会导致肝细胞在短期内大量坏死。但是,约有50%的感染者会变成慢性肝炎。而一旦成为慢性患者,就很容易发展为肝硬化、肝癌,且发展为肝硬化、肝癌所需的时间也较短。

定期检查丙肝患者的血清转氨酶及甲胎球蛋白(AFP)水平,对预防肝硬变、肝癌的发生有一定帮助。不过,别以为从抽血就可以知道自己的丙肝是不是有变化。因为,丙肝病人的肝功能不会有太大的起伏,大约是正常值的10倍以内,也有患者根本就在正常值范围内。

17.丙肝与乙肝有何相同与不同?

丙肝与乙肝主要有以下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1)丙肝与乙肝感染传播方式相似,两者均主要经过血液或输血制品等方式传播。

(2)丙肝与乙肝临床表现相似,但丙型肝炎无症状及无黄疸病例较多,有些患者不易被发现,且肝功能检查常表现单项转氨酶升高,持续不降或反复波动。

(3)丙肝与乙肝均有向慢性肝炎及肝硬化发展的倾向,其发生率丙肝比乙肝更高,丙型肝炎发展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危险性更大。

(4)由于丙肝与乙肝传播途径相似,因此丙肝与乙肝可以重叠感染,且重叠感染较单个感染发生重症肝炎和病死率要高,表明丙肝与乙肝重叠感染可加剧肝脏的损害。

(5)丙肝也可能有性接触传播及母婴传播,但不如乙肝发生率高。

18.什么叫丁肝?丁肝是如何传播的?

丁肝是由丁肝病毒(HD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丁肝常与乙肝同时发生或重叠发生,而且发病后往往可导致肝细胞的严重损害,致使患者发病后可形成慢性或重症肝炎。

丁肝常常通过以下途径传播:(1)经血或血制品传播,是HDV传播的主要途径;(2)日常生活接触,通过皮肤及黏膜伤口、性交等方式使HDV进入人体内,HDV还可以造成家庭内传播;(3)围产期传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且感染了HDV的母亲可在围产期将HDV传给新生儿,其中乙肝e抗原阳性的母亲危险性最大;(4)输入性传播,HDV一旦传入HDV高度流行地区,常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接触或注射途径传播,甚至可以引起严重的肝病流行,应引起高度重视。

19.什么叫戊肝?

戊肝是由戊肝病毒(HEV)感染引起的,其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特征颇似甲肝。

任何年龄组均可感染HEV,感染后的表现分为临床型与亚临床型。儿童感染HEV后,多表现为亚临床型,成人则多为临床型感染。临床型又可表现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及重型肝炎。

戊肝的临床表现与甲肝相似,但重型肝炎的发生率较高。

(1)急性黄疸型戊肝:起病急,有发热、畏寒、咳嗽、鼻塞、头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并伴有全身乏力,继而出现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肝区疼痛、腹胀、腹泻等。部分病人可有肝脏轻度肿大、触痛和叩击痛,尿色逐渐加深。

(2)急性无黄疸型戊肝:症状及体征较黄疸型轻,不出现黄疸,部分病人无临床症状。

(3)重型戊肝:主要见于孕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分为急性和亚急性的重型肝炎,临床表现同其他类型病毒性重型肝炎。

20.什么叫庚型肝炎?

庚型肝炎是由感染庚型肝炎病毒(HGV)引起,传播途径已被证实可以通过输血传播,易感者包括接受血液透析者以及接触血源的医务人员;此外,静脉注射毒品是另一重要途径。静脉注射毒品的患者中,血清庚型肝炎RNA检出率达11.6%;怀孕妇女感染了庚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率最高可达33%。庚型肝炎临床表现为急性肝炎的特点,也可引起暴发型肝炎,其表现为一般病毒性肝炎的症状和体征,例如食欲减退,恶心,右上腹部不适,疼痛,黄疸,肝肿大,肝区压痛等。确诊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目前检测方法包括排除法,非特异性检查法,抗HGV抗体检测及HGV—RNA检测等,后两者的方法最为准确。一般来说,庚型肝炎病人大部分呈急性过程,经休息、护肝治疗可获痊愈,只有少部分可能发展成为慢性肝炎。至于是否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目前尚不很明确。

21.什么叫重型肝炎?

重型肝炎起病时与急性肝炎的症状相似,但急性肝炎出现黄疸后,绝大多数病人的症状逐渐改善或消失,而重型肝炎在出现黄疸后,一方面黄疸持续上升,另一方面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也继续加重,有的在黄疸出现后,发热持续不退。如果出现持续腹胀,并有腹水或神志不清,则诊断更为明确。临床化验最为实用的指标是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

22.什么是淤胆型肝炎?

在病毒性肝炎类型中有一种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消化道自觉症状较轻,常常有肝肿大,皮肤明显瘙痒。肝功能化验胆红素明显增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各种化验提示为梗阻性黄疸,如碱性磷酸酶(AKP)、胆固醇等均可明显增高,但B超等检查能排除胆管、胆囊等肝外梗阻的存在,这种以肝细胞排泄胆红素的结构损害为主要原因的肝内梗阻性黄疸,并持续3周以上,临床上称为淤胆型肝炎。淤胆型肝炎虽然临床症状比较轻,但黄疸持续时间长,不可能很快退下来,应该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合理治疗,不能心急。多数病人经过3个月左右黄疸会退下来,最长的可持续半年以上。

23.什么叫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指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包括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及基质成分的增生,而主要为胶原纤维增生。它和肝硬化不同点是:肝纤维化的病理特点为汇管区和肝小叶内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和沉积,但尚未形成小叶内间隔,而肝硬化则有假小叶形成,中心静脉区和汇管区出现间隔,肝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即为肝硬化。

肝脏纤维形成后,可以在胶原纤维形成的早期,被水或弱酸所溶解,故称可溶性胶原;长期沉积的粗厚胶原纤维不易被降解,称不溶性胶原。因此,后期肝纤维化降解是不容易的,但它仍可以被体内某些蛋白酶所切断,打开其螺旋结构,然后再由另一些胶原酸所降解。而且,纤维化的过程是由体内胶原纤维合成与降解相互作用的结果。前者亢进时,后者被抑制,则出现纤维化过程,反之则纤维化可消退。既然体内有纤维降解过程,我们就完全有理由认为肝纤维化并不是不可逆的。大量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目前,正在研究并显示疗效的抗纤维化药物有丹参制剂、冬虫夏草制剂、γ—干扰素及很多中药活血祛淤的制剂。但要制止肝纤维化的进程,最重要的是去除病因(如病毒、血吸虫、酒精等),解决肝脏炎症问题。

24.什么叫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肝脏的特殊炎症反应,它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所导致的肝细胞损害的疾病。其特点是高球蛋白血症及病人血清中出现自身抗体。正常人有完善的自身耐受机制,也就是说正常人的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抗原不产生免疫应答,当这种耐受机制遭到破坏时,由于外来交叉反应性抗原的持续刺激,病毒感染及基因变异等,引起自身成分改变,则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成分产生免疫应答,造成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种免疫应答发生在肝组织内,则造成自身免疫性肝炎。

该病多见于女性,年龄一般在15~40岁之间。本病大多数隐匿或缓慢起病,起先可有关节酸痛、低热、乏力、皮疹、闭经等,易被误诊为关节炎、结缔组织病或月经不调,直到出现黄疸时才被诊断是自身免疫性肝炎。20%~25%病人的起病类似急性病毒性肝炎。有些病人最初肝外表现掩盖了原有的肝病症状,经过一段时间才逐渐出现乏力、恶心、食欲不振、腹胀及体重减轻等肝炎症状。

体格检查时常发现患者肝脏呈进行性肿大,有肝掌、黄疸、脾肿大,面、颈、前胸可见蜘蛛痣,还可见到面部痤疮、多毛、荨麻疹、牙龈及鼻黏膜出血等情况。化验常显示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血清转氨酶升高,血清胆红素升高,血沉增快,血清球蛋白尤其是γ—球蛋白增高,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部分患者血中可找到狼疮样细胞。

任何年轻的肝病患者,尤其是没有酒精、药物、病毒病原学变化危险因素的患者,都应考虑是否是自身免疫性肝炎。

血清蛋白电泳和自身抗体的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25.什么叫酒精性肝炎?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饮酒之后,酒在胃肠道内很快被吸收,5%~10%从肺、肾脏、皮肤排出,而90%以上的乙醇要在肝脏内代谢,乙醇进入肝细胞后经氧化为乙醛。乙醇和乙醛都具有直接刺激、损害肝细胞的毒性作用,能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正常人少量饮酒后乙醇和乙醛可通过肝脏代谢解毒,一般不会引起肝损害。然而一次性的大量饮酒者却常有呕吐,甚至神志不清等急性酒精中毒症状;而长期嗜酒者,乙醇和乙醛的毒性则经常地影响肝脏对糖、蛋白、脂肪的正常代谢及解毒功能,从而导致严重的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硬变。大量饮酒几周至数月可引起明显酒精性脂肪肝或酒精性肝炎。每日饮酒量相同时,饮酒时间越长肝硬化发生率愈高。据统计,一般慢性酒精中毒者,约75%发生脂肪肝,40%发生酒精性肝炎,8%~29%发生肝硬变。

26.什么是妊娠肝损?

妊娠期间,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及母体本身变化,人体需要比平时多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各种维生素。妊娠后期常可出现血清白蛋白下降,肝脏糖原贮备减少。由于肝脏负担日益增加,妊娠后期可出代偿性肝肿大及肝功能轻度异常,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肝损尤为明显。如果原有隐匿性肝病,此时就加重病情。8%的正常妊娠有胆红素升高,约7.3%有转氨酶升高。以上情况说明正常妊娠妇女具有不同程度的潜在性肝损害,特别在妊娠晚期尤为多见。因为雌性素不断增加,不少孕妇还可出现蜘蛛痣,此时就不能下肝炎或肝硬化的诊断。

27.什么叫药物性肝病?

药物性肝病简称药肝,是指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人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病人。目前至少有600多种药物可引起药肝,其表现与人类各种肝病的表现相同,可以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淤积、细胞内微脂滴沉积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药肝的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荨麻疹样或麻疹样皮疹、瘙痒、关节痛或淋巴结肿痛。严重者发生出血倾向,腹水形成,肝性脑病以至死亡。

药肝的肝外表现可有溶血性贫血、骨髓损伤、肾损伤、胃肠道溃疡、胰腺炎等。药肝的治疗最重要的是停用引起肝损伤的药物,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对营养不良和对药物解毒能力下降的患者和嗜酒的患者应控制给药。

治疗药肝的药物有抗氧化剂、保护性物质的前体(如谷胱甘肽)等。重症患者导致肝功能衰竭、重度胆汁淤积和慢性肝损伤进展到肝硬化时,可考虑人工肝和肝移植。

28.如何对自己进行肝病自测?

如何对自己进行肝病自测,以便及时就诊治疗呢?一般地说,出现下列几方面情形时,要引起注意:

(1)先有类似“感冒”的症状,随后出现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胀、泄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2)右肋部有隐痛、胀痛、刺痛或灼热感。

(3)眼睛、皮肤、小便发黄或呈浓茶色。

(4)手掌呈金黄色,或整个掌面有暗红色或紫色斑点,手掌表面,特别是大、小鱼际部分和指端掌面的皮肤充血性发红。

(5)面色黧黑无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