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帝国的密码
7640800000074

第74章 土匪盗贼官吏

自古以来,官吏土匪盗贼就是一家人,不分彼此。官就是匪盗,匪盗就是官,相互变换身份,普通百姓无法区分。时至今日,依然如此。

汉代河东人义纵,土匪出身,从小喜欢恃强凌弱,欺男霸女,胆大妄为,不知畏惧。

义纵姐姐医术精湛,在大汉帝国宫廷谋生,得到皇太后的宠幸。皇太后关照她,询问:“你可有兄弟当官吗?”义纵姐姐答道:“没有。只有一个弟弟,品行不佳,不能当官。”皇太后告诉皇帝。皇帝任命义纵先做中郎官,后任某县县令。

当了多年的强盗,义纵做官后,本性不改,依然我行我素,处理政务残酷无情,不讲人情世故,绝不宽容。义纵管辖县里的百姓没有敢逃亡躲避徭役赋税的刁民,受到上司的嘉奖。

义纵担任帝国首都长安县令。义纵天性强悍,不惧怕皇亲国戚,因依法逮捕违法犯罪的皇太后外孙而获得皇帝的赏识,提拨他当了河内郡地方行政长官。义纵上任后,将当地十几户豪强恶霸劣绅全部逮捕处死,威震四方。河内民众走在路上,不敢捡拾别人遗失的财物。

义纵依靠残暴杀戮治理民众,赢得上司的赞赏,升任南阳地方行政长官。南阳当地的土豪宁氏家族,依仗在帝国朝廷为官的宁成权势横行霸道,欺压百姓,劣迹昭著,当地官府不敢约束。义纵性格暴烈,一向吃软不吃硬,喜欢与强硬对手为敌。义纵派人追查宁氏家族违法罪行,将宁氏家族数百人全部逮捕,绳之以法。在朝廷做官的宁成,也受牵连有罪免职。南阳其余的豪强恶霸,看到义纵的残暴无情,吓得都逃走了。南阳的官民,全都惊恐害怕。

大汉帝国边疆地区定襄政局混乱,人心惶惶。朝廷调义纵为定襄地方长官。义纵到定襄上任后,采用乱世用重典的方法。义纵将定襄监狱中所有的囚徒二百多人,不论罪行严重与否,全部重新审讯定罪,并将来探监的罪犯亲戚朋友二百多人也全部拘捕。义纵将这些人一概定罪为内外勾结,图谋不轨,阴谋为罪犯开脱罪责危害社会,将这四百多人全部处死。义纵的暴行,吓坏了定襄的官民。定襄的官民,对义纵敬畏如神,不敢再轻举妄动,唯恐惹祸上身。

义纵当官,最得心应手的手段,就是捏造罪名乱捕滥杀,杀人如麻,草菅人命,凭借杀戮立威,让别人畏惧自己。义纵的残忍,让他在专制政体的官场上如鱼得水,步步高升,官越做越大。最终,义纵担任大汉帝国朝廷的司法部长官右内史。

义纵小人得志得意忘形,得罪了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义纵不计后果干扰皇帝督办的一个重大案件,惹恼了皇帝。皇帝认为义纵不尊君,缺乏礼仪,损害皇帝的权威,下令将义纵处死示众。

汉代人王温舒出身盗贼,年轻时以盗掘坟墓偷盗别人的钱财为生,恶名远扬。中年的王温舒,依靠偷盗的钱财贿赂官吏也做了官。

王温舒花钱买官,做了大汉帝国负责治安管理的地方警察局长。

王温舒抓捕盗贼,与别人截然不同,专门挑选了数十名有犯罪前科偷盗抢劫杀人的江湖大盗为自己的下属警探,掌握他们每一个人的隐秘犯罪行为,让他们为自己全力追捕盗贼。这些江湖惯犯,如果能抓到盗贼,王温舒就赦免以往的全部罪行,既往不咎;如果胆敢庇护盗贼狼狈为奸,王温舒就依据过去所犯的罪行将他们处死。以恶制恶,别出心裁。王温舒创新的手段,效果良好,当地的盗贼,不是被官府逮捕处死,就是吓得跑到远方。地方混乱的治安形势得到极大的改善。皇帝欣赏王温舒独特的治理方法,提拨王温舒做了地方封疆大吏,掌握一省百姓的生杀大权。

王温舒狡猾残暴。他先派人去自己任职的地方,将当地为富不仁横行不法欺压乡民的奸诈豪强富翁的恶行调查清楚,上任之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际,出动官府的全部警察,将当地的土豪恶霸都抓捕起来,连坐犯罪被捕的有一千多家。王温舒上书请示皇帝,将逮捕的罪大恶极的人灭族,罪恶轻的就处死本人,所有人的家庭财产全部没收充公。与王温舒一丘之貉的皇帝,很快批准了王温舒的全部请求。王温舒大喜,大开杀戒,将数千名犯人处决砍头,杀人的血流了十多里路,血腥恐怖,骇人听闻,让人不寒而栗。

王温舒采用恐怖杀戮的手段统治民众,赢得皇帝的赞赏。欺骗和暴力,是专制独裁政体维持统治的二个法宝。王温舒受到朝廷的奖赏,皇帝任命王温舒担任帝国中央政府警察总局长官廷尉。王温舒为人谄媚,善于巴结朝廷中有权势的人,通过金钱贿赂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帝国朝廷中得到王温舒贿赂的权贵,在皇帝面前都说王温舒的好话,称赞他工作业绩优良,刻意掩盖王温舒的恶行。王温舒的下属官员,狐假虎威,打着王温舒的旗号,敲诈勒索威胁恐吓土豪富商,大发横财,都成为富有的人。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滥杀无辜血腥残忍的王温舒,被人举报。有人向皇帝控告王温舒隐藏豪强官吏逃避服役从军,接受别人的贿赂钱财和其他的恶行。王温舒知道自己的罪行严重,在劫难逃,为了避免受辱,自杀身亡。王温舒的两个弟弟以及姻亲,均因为犯罪被灭族。罪大恶极的王温舒,得到应有的下场,被屠灭五族,数百家族成员被杀。人们拍手称快,燃放烟花爆竹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