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帝国的密码
7640800000075

第75章 三侠五义传

大汉帝国初期,朱家因行善仗义疏财而闻名天下。

朱家乐善好施,奉行“抑恶扬善、济困扶危”的行为准则,救助困境中的名流贤士数以百计,普通平民则不计其数。

朱家出身世袭贵族,家境富裕,家财万贯。朱家的一生,都在进行社会公益慈善救助,播撒爱的火种,陆续将自己家中的绝大部分钱财,都用来救济贫困危难的人们。朱家和自己的家人,却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穿的衣服破旧得没有完整鲜亮的颜色;自己家里人就餐,从不吃两样以上的荤菜。

朱家行善积德,却从不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的善行,做人非常低调,从不张扬自己的所作所为,不求良好的名誉。朱家认为,人在做,天在看;为人处世,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无愧于天地;除此,别无他求。

朱家施恩不望报。朱家对接受过自己帮助的人,有意躲避,不愿意再见受助人。朱家不以有德者而自居,不接受受助者的感激回报,刻意维护受助者的自尊心和人格尊严。

朱家暗中帮助收留了楚汉相争项羽战败自杀后逃亡的原项羽手下的大将军季布,托人向汉王刘邦说情,说明季布原先在战场上的所为,是各为其主,乃是忠诚行为,没有罪过,说服刘邦赦免了季布的罪责,使季布摆脱了被大汉政府追杀的险境,尽全力帮助季布在大汉帝国政府中重新担任重要的官职。季布摆脱困境重新获得尊贵显赫的地位之后,朱家却终身有意不再见到季布,不愿接受季布的感激报恩。

朱家是践行中华传统文化仁爱道德的典范。

汉代豪侠剧孟,出身高贵,博学多才,德行高尚,见贤思齐,一心向善,除暴安良,伸张正义。

剧孟天生性格豪爽,喜欢仗剑行侠天下,交友论道,仗义疏财,打抱不平,疾恶如仇,除恶扬善,在上流社会的达官贵人中享有盛名。

吴楚七国诸侯王叛乱,图谋分裂大汉帝国。大汉帝国中央政府派大军平叛。

帝国军队的统帅条侯周亚夫率领平叛大军来到洛阳,见到剧孟,发现他没有参与叛乱,仍然站在支持中央政府的一边,维护国家的统一,高兴地对他说:

“吴楚七国诸侯王发动叛乱,而不求助于剧孟参加,我知道他们成不了大事。”

吴楚诸侯王叛乱期间,剧孟协助帝国中央政府平叛,利用自己在江湖上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瓦解吴楚七国叛军的联盟,立下功勋。

剧孟的母亲去世的时候,从全国各地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葬礼的剧孟友人,乘坐有上千辆的车子,使当地的道路发生拥堵,盛况空前。

重义轻财的豪杰剧孟去世时,家中所有的财产,总共不值十金。

汉代大侠士郭解,武艺高强,嫉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曾经一人击杀过行凶作恶抢劫的歹徒十几人,名噪一时。

郭解为人仗义,坚守道义,一心向善。

郭解姐姐儿子与别人一起饮酒,让人家干杯。别人不胜酒量,不愿再喝酒。他就强迫别人喝酒。别人发怒,拔出刀杀死了他,然后逃跑。郭解的姐姐把自己儿子的尸体扔在路上不埋葬,借此羞辱郭解,对人说:“凭着我弟弟在江湖上的名望义气,人家杀了我的儿子,却捉不到凶手。”郭解暗中派人打听凶手的去向。过了一段时间,凶手生活窘迫,便自己回来找到郭解,把事情发生的详情告诉了郭解。郭解通情达理,对他说:“你杀他本来应该。我的外甥做事不讲道理。”于是,郭解放走了凶手,把罪责归咎于自己姐姐的儿子,收尸埋葬了他。周围的人们听说了这件事,都称赞郭解的道义。

郭解喜欢结交四方的朋友,为人热情慷慨,一副热心肠,热衷于帮助别人解决难题。

郭解才智超人,能言善辩,善于调解亲朋好友之间的矛盾纠纷,化解乡亲邻里之间的矛盾,让人们和谐相处。

某一年,洛阳城中有十几户豪门世家,因小事结怨,剑拔弩张,冲突一触即发。

见此情景,为了避免矛盾双方冲突流血事件的发生,洛阳一些德高望重的名流贤士,先后找到双方的当事人进行调解,希望双方冰释前嫌,重归于好,却没有成功。于是,侠客郭解,接受洛阳朋友的委托,前来洛阳从中斡旋。

远在他乡的郭解不辞辛劳,从外地赶到洛阳。在朋友的帮助下,郭解分别找到矛盾双方的当事人,了解了双方矛盾产生的前因后果。然后,郭解对双方当事人分析了矛盾冲突发生的危害,提出了矛盾双方当事人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郭解与当事人进行了十余次的沟通交谈,在双方当事人住所之间来回奔波,传达双方的不同意见,调解双方的意见分歧,弥合双方的观点差距。郭解苦口婆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双方当事人讲明冲突发生的严重后果,论述“和为贵”的人生处世准则。经过一番艰苦的调停努力,郭解成功说服矛盾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各自退让几步,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的血腥冲突事件的发生。

洛阳豪门之间的矛盾纠纷得到圆满解决后,郭解从洛阳临走之前,对矛盾双方的当事人说:

“我听说洛阳曾经有很多贤者对你们的事情进行过调解,你们不肯听从劝告。如今,你们听从了我的意见。可我怎么能从别的地方来这里抢夺他们的功劳呢?希望你们暂且不要按我的意见去做,等我离开后,让洛阳的贤士从中说和,你们就听从他们的话吧!”

调解成功后,郭解连夜从洛阳离去,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他的功劳。

不居功自傲,不贪图名利,郭解侠肝义胆的美名传遍天下。当时,全国各地的侠义之士,都喜欢借用他的名字来做事,行善除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