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帝国的密码
7640800000033

第33章 毛遂自荐

战国时期,秦国派大军围攻赵国的首都京城邯郸。形势危急。赵王派平原君赵胜出使楚国请求出兵救援。

赵胜计划带领二十名智勇双全的贤士前往楚国交涉。赵胜对自己门下的宾客说:

“这次我出使楚国,事关赵国的生死存亡,意义重大。赵国必须和楚国订立抗秦的合纵盟约以后,我们才能回来。跟随我的贤士不必从外面寻找,从你们中间挑选就可以了。”

赵胜从门客中选拔了十九个人,最后一人,却无法找到自己满意合适的人选。此时,宾客中有一名叫毛遂的人,主动向赵胜自我推荐说:

“我听说主公您准备带二十人去楚国完成订立抗秦的合纵盟约任务,要带二十人前往。现在还缺少一人。希望您把我毛遂作为第二十名随行人员带着一起去楚国。”

赵胜问道:“先生来到我的门下,有多长时间了?”

“三年。”毛遂回答。

赵胜说:“贤士在社会中,犹如锥子装在一个布袋中,它的锥尖很快就会显露出来。如今毛先生来到我的家中已有三年了,我还没有听到人们称誉你有什么特殊才能。先生还是留下吧。”

毛遂说:“我是直到今天才请求您把我放在布袋中的。如果把我早一点放在布袋中,那么我早就脱颖而出,不仅仅是显露锥尖而已。”

毛遂成功说服了赵胜,跟随他一起出使楚国。与赵胜一同出发的人,都暗地里讥笑嘲讽毛遂不自量力。

赵胜带领二十名随行人员来到楚国,与楚王谈判订立抗秦的合纵盟约事宜。

双方谈判进行的不顺利。从早晨开始,一直到中午时分,谈判进行了四五个小时,楚王仍然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与赵国订立抗秦的盟约。此时,站在楚国王宫大殿下面的毛遂,握住随身的剑把,沿着台阶走上大殿,对赵胜说:

“主公,赵楚两国订立抗秦合纵盟约的利害关系,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决定结果。今天,大家从早晨太阳出来就开始谈判,一直到了太阳正午,还没有决定。为什么会这样呢?”

楚王询问赵胜道:“这位先生是干什么的呢?”

赵胜答道:“他是我的家臣。”

楚王听后,斥责毛遂说:

“我和你的主公谈话,你上来干什么?还不退下去?!”

毛遂握着剑把上前对楚王说:

“大王之所以敢责骂我,是因为楚国人多。现在我和大王相距只有几米远,大王的性命掌握在我的手中,楚国人多没有用处。我的主公就在面前,你凭什么责骂我呀?

我听说商王凭借自己拥有的七十里的土地称霸于天下,周文王凭借方圆百里的土地征服各地的诸侯称雄天下。这两人是因为他们的人多而成功的吗?不是!关键原因是因为他们能够把握对自己有利的形势顺势而为一举平定天下。

现在楚国土地纵横五千里,军队士兵上百万,这是称霸天下的基础。楚国有这样强大的国力,天下没有谁可以抗衡。可是,秦国的将军白起,率领几万秦军与楚军交战,攻占了楚国的都城郢都,火烧大王祖先的陵墓,让大王蒙羞。这是楚国的耻辱仇恨,也是赵国的羞耻。但是,大王不知为什么原因,却不觉得秦国可恶可恨,不想报仇雪恨,洗刷耻辱。

赵国与楚国订立抗秦的合纵盟约,是为了楚国,而不是为了赵国。大王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楚王听了毛遂慷慨激昂的讲话,震撼羞愧,对毛遂说:

“哎呀,的确像先生所说的那样,秦国是楚国和赵国共同的敌人。我诚心诚意地愿意楚国与赵国订立抗秦合纵盟约。”

毛遂追问说:“赵楚两国订立抗秦合纵盟约,你决定了吗?”

“是的,我决定了。”楚王肯定地答道。

毛遂于是对楚王的侍从说:“拿鸡、狗、马的血来。”

东西拿来后,毛遂捧着铜盘,跪着进献给楚王说:“大王应当首先歃血订立抗秦合纵盟约,其次是我的主公,再次是我毛遂。”

于是,在楚王宫殿的大堂上,赵国与楚国正式签订了抗秦合纵盟约。

赵胜代表赵国与楚国订立抗秦合纵盟约回到赵国后,对朋友说:“我自认为自己有看人的眼力,不会错漏天下的贤士。可是,我对于自己门下的毛先生,却错漏了他。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比九鼎和大吕还要贵重。毛先生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傲慢的楚王。他的作用,胜过百万军队。”

从此,赵胜把毛遂尊为贵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