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帝国的密码
7640800000032

第32章 宽恕

战国时期,楚庄王率兵平息叛乱凯旋而归。夜晚,楚王在王宫中举行盛大的庆功宴会。

宴会上,楚庄王与妻子,一同陪伴文武百官饮酒作乐。忽然,一阵狂风吹进宴会大厅,将大厅中点燃的蜡烛全部吹灭。顿时,宴会大厅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人们一阵惊慌。混乱之中,有人扯了一下王后的衣袖,王后顺手把这个人帽子上的饰带揪了下来。王后将此事告诉了楚王,要求楚王点亮灯后追查此事。楚庄王对妻子说:

“庆功宴的酒是我请大家喝的。有的人酒喝多了有失礼的地方,可以原谅,不能去责怪他们。”

说罢,楚庄王举起酒杯,说:“蜡烛可以慢一点点亮,今天晚上,大家喝酒要痛饮,不要拘束。来,大家都把帽子上的缨带都摘下来吧。”

于是,酒席上的一百多名文臣武将,都拔掉了帽带。此时,楚庄王才叫人点亮蜡烛。大家又喝了一阵酒,才尽欢而散。

数年后,楚军与晋军交战,楚庄王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战斗中,楚王看见一名将领奋勇杀敌,不顾生命危险,冲锋在前,率领士兵,把敌人打得节节败退。楚王觉得奇怪。

战斗间隙时,楚王把这名将军叫过来,询问他说:“平日里,我对你并没有特殊的关照,今天,你为什么作战如此勇敢?”

将军回答道:“大王,三年前,我在王宫饮酒喝醉,对王后有失礼的地方。大王您宽恕我,没有将我治罪。我一直心存感激,想报答大王的恩情。”说完后,将军又上马,冲向敌阵。

这次战役,楚军取得胜利。

公元二世纪,大汉帝国崩溃。天下大乱,军阀混战,争夺地盘。

官渡之战中,曹操的军队与袁绍的军队对垒,争夺华夏北方地区的统治权。

战役初期,袁绍军队强大,曹操军队弱小。曹军处于不利的局面,前景堪忧。

曹操善用人才,虚心纳谏,智谋更胜一筹。曹操亲率精锐骑兵攻破了袁绍军队储存粮食的仓库乌巢,火烧袁军的粮仓。袁军溃败。袁绍渡河逃跑。曹军将士在缴获的敌军物品中发现了很多的书信,是曹操阵营中的人私自与敌军的往来书信。曹操没有看这些书信,便让人把书信全部烧掉,不去追查是什么人与敌人勾结,预谋叛变。曹操对部下说:

“当袁绍强盛的时候,我连自身都不能自保,何况众人呢?”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宽恕是一种高明的用人之道。小过可恕,大业乃成。成就大事业的人,必然要有宽广的胸襟。

曹操的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勇将典韦等人,皆因张绣而死。张绣初降复叛。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交战。张绣二次投降。曹操不记前仇,设宴款待张绣,还让自己的儿子娶了张绣的女儿为妻,结为亲家。这就是曹操宰相的肚量,为曹操赢得唯才是举的美名。

吕布抢占了刘备的徐州后,臧霸等人也都叛变投降了吕布。后来吕布战败被抓,臧霸就躲藏起来,以为被曹操找到必死无疑。曹操找到了臧霸,没有杀他,让他把吴敦、尹礼、孙观、孙康等人再招回来,任命他做了琅邪相,委任他管理青州、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