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帝国的密码
7640800000014

第14章 幽默大师

晏平仲,名婴,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丞相,侍奉过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位国王,是三朝元老大臣,地位显赫,权倾朝野。

晏平仲为人低调谨慎,生活简朴,担任齐国的丞相,家中吃饭,从不吃两样以上的荤菜,妻子不穿贵重的丝绸衣服。晏平仲的妻子勤俭持家,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让人称道。齐国人敬重晏平仲。

晏平仲代表齐国出使楚国进行外交活动。

晏婴个子矮小,其貌不扬。楚国人为了羞辱晏婴和齐国,把楚国都城高大的城门关上,在城门边的墙上,开了一个很小的狗洞似的小门,想让晏婴钻过去。

见此情景,机智的晏婴对接待自己的楚国外交官员说:“我出使狗国时,才从狗洞进去。难道楚国是一个狗国吗?”

本想侮辱晏婴的楚人,反被晏婴辱骂,羞愧难当,只好让晏婴从楚国都城高大城门进去。

楚王会见晏婴。楚王看到齐国的丞相晏婴貌不出众,身材瘦小,就讥笑他说道:

“齐国难道没有人才吗?为什么会派你这样的人来出使我们国家呢?”意思是晏婴的长相不高大威猛,让齐国人蒙羞。

晏婴回答说:“齐国的国土面积很大,百姓多到张开袖子便足以让人乘凉,人们流汗就像下雨一样,怎么会没有人才呀?”

楚王又问道:“那么,齐王为什么会派你来?”

晏婴答道:“齐国派到外国的使节,是要看那个国家的情形而定的。贤能的人,出使国君贤明的国家;不贤能的人,出使君主不贤明的国家。我是齐国所有外交使节中最没有才干的一个人,所以被派到楚国来执行公务。”意思是楚国是一个国君昏庸臣子无能的国度,嘲讽楚国。

听了晏婴暗含讥讽的话语,楚王哑口无言,面有羞愧之色。

楚王在为晏婴接风的酒宴上,故意让一人装扮成盗贼的模样,出现在酒宴上,被楚国警察押解经过。楚王询问警察盗贼是哪里人。警察回答说是齐国人。楚国人打算借此说明齐国盗贼泛滥,社会治安混乱,盗贼猖獗;盗贼不仅在齐国行窃,还跑到楚国偷盗,被楚国警察抓获;暗喻齐国人的品德底下,让人唾弃。

楚王询问晏婴:“为什么齐国人会在楚国做盗贼呀?”

晏婴针锋相对,反唇相讥,说道:“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齐国人在齐国生活时,都能通过自食其力辛勤的劳动谋生;齐国人一旦到了楚国,就好逸恶劳,不务正业,做起盗贼来了。这是两国的社会环境风土人情有所不同吧。”

晏婴反戈一击,楚人无语。

晏婴机智幽默的反应,让居心不良数次作弄羞辱齐国使臣晏婴的楚国人出丑蒙羞,低头认输。

晏平仲代表齐国“出使四方,不辱君命”,用幽默智慧维护了齐国和自己的尊严。

晏平仲外出乘车时为他驾车的车夫,身材高大威猛,相貌堂堂,与身材矮小的晏婴形成鲜明的反差对比。

有一次,晏婴车夫的妻子,看到自己的丈夫在为丞相外出驾车时得意洋洋,十分自傲。车夫回到自己的家中后,妻子对他说:“我要和你离婚。”车夫非常惊讶,询问妻子是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平仲是齐国的丞相,身高不到六尺,才华出众,机智幽默,在诸侯各国中威望很高,受到人们的尊敬。今天,我看到他时,他是一副谦卑谨慎的神情。而您身高八尺,给丞相做仆人驾车,您的神情却显得自高自大,趾高气扬,高傲的模样,让人可笑,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缺乏自知之明。因此,我要离开您。”听了妻子的指责,车夫反思自己的行为,觉得妻子的批评有道理,便向妻子认错,保证自己要改正错误,请求妻子的原谅。妻子接受了丈夫的悔改请求,依然留在家中。

从此,车夫在工作中给丞相驾车时,张扬的神情收敛,变得稳重谦虚。精明的丞相晏婴,很快发现了车夫的变化,询问他为什么会改变自己的作风。车夫将妻子的话告诉了晏婴。晏婴觉得自己的车夫不一般,是一个明白道理知错就改可以造就的人才,便推荐车夫做了齐国大夫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