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可以更聪明
753300000026

第26章 社交技能的改善来自思维的转换 (1)

把思考植入你的工作

思考是通往问题解决的必要之路。面临问题,如果你不能积极思考,将之妥善解决,那么,问题就会成为你工作的负担,这样,不只是你本人的不幸,更是企业的不幸。

在IBM人员的桌上,都摆着一块金属板,上面写着“Think”(想)。这个字的精粹,是IBM创始人华特森创造的。

有一天,寒风刺骨、阴雨连绵,华特森一大早就主持了一项销售会议。会议一直进行到下午,气氛沉闷,无人发言,大家开始显得焦躁不安。

这时,华特森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很大的“Think”,然后对大家说: “我们共同缺的,是对每一个问题充分地去思考,别忘了,我们都是靠脑筋赚得薪水的。”

从此,“Think”成了华特森和公司的座右铭。

无独有偶,著名的微软公司也十分重视思考的价值。微软公司的创始人兼CEO比尔·盖茨曾多次说道:“如果把我们顶尖的20个人才挖走,那么,我告诉你,微软就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

新闻记者史卓斯在与微软公司接触了3个月后写道:“据我观察,微软不像昔日的IBM那样,在墙上挂着训斥员工‘要思考’的牌子,而是将‘思考’彻彻底底地植入微软的血液。”

微软的最高管理层研究院的核心大约由10来个人组成。他们管理关键产品,组织非正式的监督组来评估每个人的工作。许多在各项目工作的高级技术人员,组成了研究院的外围。其中一些人还是公司的元老,从微软建立之初便一直在这里工作。微软公司就是靠这些出类拔萃的人物和比尔·盖茨合理的管理制度,在竞争中走向成功的。

思考让IBM、微软这些公司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善于思考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成功喜悦。

有人调查过很多企业的成功人士,从他们身上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规律:最优秀的人,往往是最重视找方法的人。他们相信凡事都会有方法解决,而且是总有更好的方法。

三菱经济研究所的所长町田一郎氏曾说:“现在是用头脑思考,而不是用身体决胜负的时代。”

有些人则会说:“我太忙了,连考虑的时间也没有!”“以前的人也都是这么做的啊!”这些人总爱找借口逃避工作中的困难。这种做法是很不可取的。

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创意,可以让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能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名声大噪,也能让一个成功的企业扩大战果,再创辉煌。所以,每个公司的老板都很重视员工思考能力的培养,将是否善于思考当成衡量一个员工能否晋升的重要标准。一个不能够在工作中主动思考的员工是无法做好自己的工作的,当然,他们也无法跨入优秀员工的行列,也就难以得到老板的器重。

用新思维挑战工作中的“不可能”

一切皆有可能。不敢向高难度的工作挑战,是对自己潜能的画地为牢,只能使自己无限的潜能化为有限的成就。如果你想取得事业上的辉煌成就,使自己成为公司发展的关键力量,你就要丢掉心中的限制,积利用新思维,寻找新方法,用行动改写工作中的“不可能”。

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十分有趣的动物,名叫大黄蜂。曾经有许多动物学家、物理学家、社会学家联合起来研究大黄蜂。

根据动物学的观点,所有会飞的动物,其条件必须是体态轻盈、翅膀宽大,而大黄蜂却跟这个观点反其道而行。大黄蜂的身躯十分笨重,而翅膀却出奇的短小。依照动物学的理论来讲,大黄蜂是绝对飞不起来的。

而物理学家的论调则是,大黄蜂身体与翅膀的这种比例,从流体力学的观点来看,同样是绝对没有飞行的可能。

可是,在大自然中,只要是正常的大黄蜂,却没有一只是不能飞的,甚至于,它的飞行速度并不比其他能飞的动物差。这种事实存在,仿佛是大自然和科学家们开了一个大玩笑。

最后,社会学家揭开了这个谜。谜底很简单,那就是——大黄蜂根本不懂“动物学”与“流体力学”。每只大黄蜂在它长大之后,就很清楚地知道,它一定要飞起来去觅食,否则就会被活活饿死!这正是大黄蜂之所以能够飞得那么好的奥秘。

我们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设想,如果大黄蜂能够接受教育,明白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而且也了解了流体力学。那么,这只大黄蜂,它还能够飞得起来吗?

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在无意之间向你灌输了许多“不可能”的思想,这些思想会给你的心灵“设限”,制约你潜能的发挥,但是,如是你把这种种的“不可能”从心头抛开,你就能够到达你平时难以企及的高峰。

1992年底,78岁的IBM仿佛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一下子陷入了亏损额50亿美元的泥坑里,举步维艰。

昔日威风八面的蓝色巨人变成没人理睬的乞丐。GE的杰克·韦尔奇与SUN的麦克尼里等专家、高手都拒绝高薪,不愿意去挽救IBM。

后来,IBM费尽力气,终于说服了路易·郭士纳前去执掌IBM的帅印。于是,被媒体描述成“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坟墓”的IBM,迎来了这位对IT行业完全陌生的新CEO,后来被世人津津乐道的传奇人物郭士纳先生。

不过,当时大家知道郭士纳先生要接掌IBM时,很多人向他投去了怀疑的眼光或冷嘲热讽的态度。他们认为:一个靠经营食品业起家的人,一个对让算机完全外行的人,又如何能担当得起这一重任呢?

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郭士纳先生给大家的结果是“惊喜”!因为,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一个当初亏损81亿美元的IBM公司,如今已经变为销售额高达860亿美元,赢利77亿美元的行业楷模。公司的股票价值增值了800%,市值增长了1800亿美元。

这些惊人的数字,就是当初那位计算机行业的“门外汉”路易·郭士纳先生带领IBM员工们创造出来的。这是一个给那些怀疑“门外汉”做不了专业活的人的最好反击。

郭士纳先生的成功带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面对困难,只要你勇于尝试,利用新思维,积极寻求解决方案,那么“不可能”也能够变为“可能”。

西方有句名言:“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不敢向高难度的工作挑战,是对自己潜能的限制。

“职场勇士”与“职场懦夫”,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有天壤之别,根本无法并驾齐驱、相提并论。

一位老板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员工时说:“我们所急需的人才,是有奋斗进取精神,勇于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战的人。”

思维不懈怠,心理也制胜

勇气是一个人战胜困难的法宝。有时候,我们缺乏的不是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毅力,而是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心可以突破阻挠,粉碎障碍。面对困难,只要你永不懈怠,永不放弃,那么,所有的困难和障碍都能够被你征服。

有一位撑竿跳的选手,一直苦练都无法越过某一个高度,他失望地对教练说:“我实在是跳不过去。”

教练问:“你心里在想什么?”

他说:“我一冲到起跳线时,看到那个高度,就觉得我跳不过去。” 教练告诉他:“你一定可以跳过去,把你的心从竿上摔过去,你的身子也一定会跟着过去。”

他撑起竿又跳了一次,果然跳过去了。

心,可以超越困难,可以突破阻挠;心,可以粉碎障碍。只要你内心不放弃,所有的困难和障碍,都能够被你征服。

克鲁尔出生于美国一个工人家庭。由于家庭经济不富裕,他边打工边学习。在校期间成绩优秀,文笔很好,被选为校刊主编,把刊物办得很有生气,得到校长、老师、同学们的好评。18岁那年进了耶鲁大学,两年后,他离开耶鲁大学,进了陆军宪兵队。

克鲁尔热爱学习,肯于钻研,他不甘心就此放弃学习,便辞别宪兵队,又到拉特格斯大学学习。由于在校级橄榄球比赛中表现突出,被选为橄榄球队队长。后来被选入全美橄榄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