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可以更聪明
753300000027

第27章 社交技能的改善来自思维的转换 (2)

他的一篇学术论文引起了《新闻周刊》的注意,他们采访了克鲁尔,并从中了解到克鲁尔今后的打算,当律师或投身广告事业,不过主意未定。

这个消息被杨—鲁比肯广告公司的一位高级副经理知道了,马上打电话邀请克鲁尔到公司来,并诚恳地说:“到广告公司,我们将为你提供一个好的发展平台,而且你的专业知识也有可能用得上。”克鲁尔就这样选择了广告行业。

1971年,克鲁尔被董事长奈伊破格提升为主管国内广告业务的总经理,1980年,43岁的克鲁尔被任命为总经理,执掌着拥有24亿资产的杨—鲁比肯广告公司的大权。

克鲁尔的信条之一:“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努力,最终就能战胜它。” 20世纪了70年代初,杨—鲁比肯公司经营出现了危机,一些高级员工纷纷辞职,另找出路,克鲁尔也曾动摇过。董事长奈伊挽留他,并让他把设计部整顿一下,克鲁尔接受了这一任务。他认为设计部是广告公司兴衰存亡的关键部门。

他分析了设计部杂乱、骄纵的症结所在,那就是明明在广告设计上大有所为,可他们的力气总不花在点子上。有时候,他们把客户想解决的问题压根儿给忘了。根据上述分析,克鲁尔设计了一套改造设计部的程序。

首先整顿设计部的领导班子,克鲁尔选拔了一批精明、强干、勤劳、能吃苦的骨干;其次是坚决改变设计部工作各行其是,不尊重客户的风气。克鲁尔抓住要害问题,经过半年多夜以继日的奋斗,终于使设计部焕然一新,公司很快打开了新局面,扭转了颓势。

从此,克鲁尔也从普通的设计业务人员,一跃成为出类拔萃的管理者,成为主管复杂的服务性企业的实干家。

1974年,西荣斯床垫公司突然宣布,终止委托杨—鲁比肯公司经办广告业务。克鲁尔知道后,马上召集公司设计人员,开了一个极短的会议,仅仅用了36个小时,就准备出了一整套配有布景和音乐的全新广告——“西荣斯床垫公司”的专题广告艺术宣传。

通过演员们生动、风趣的演出,给企业界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出一小时,西荣斯床垫公司宣布,鉴于杨—鲁比肯公司出色的广告宣传,该公司将继续委托它经办广告业务。这次富有极大的挑战性的广告战,是克鲁尔打得最漂亮的广告战。

克鲁尔在企业遭遇困难时不是找理由逃避,而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他把一个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夺魁称雄的拼搏精神运用到企业经营中,永不懈怠、进取不停,从而使自己在职场中屡屡得胜。

勇气是战胜困难的法宝。有时候我们不是缺乏解决问题的毅力和智慧,而是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

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分水岭,有时并不在于他们之间有天大的差距,而在于一点小小的勇气。当我们超越众人禁锢得有些麻木的思想,勇敢地迈出那一步时,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原来成功的门对我们从不上锁。

很多时候,害怕困难的“消极思维”会使困难在想象中放大一百倍,而当你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时,就会发现那些问题与困难根本微不足道。

自我反省,问题带来成长

如果你没有勇气离开陆地,那么你永远都无法发现新的海洋。如果你没有胆量接受生活的洗练,那么你永远也无法在问题中获得成长。逃避问题和障碍,它就会困扰你一辈子,如果你迎难而上,克服了这个障碍,它就会成为你成长路上的一块垫脚石。

有人问某位登山专家:“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

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

“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

“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却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

登山专家严肃地说,“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能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

问题是成长的机会。主动反省,你才能够在问题中不断地完善自我。勇敢地接受问题的磨砺,不断地反省和改进自己的工作,相信每一个问题都能够变成你成长的垫脚石。

反省是一个人不断完善自我的最佳途径,一个人只有不断反省自我的不足,才能够在问题中不断进步。

林佳是一名在英国学习人力资源的留学生,有一次她从朋友那里得知英国一家生产世界知名品牌的公司要为它在中国的分公司招聘中层管理人员,于是决定去应聘。该公司对人才的要求很高,内容包括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美感、创造力、领导才能,等等。

林佳在首次面试中表现得十分自信,也很出色,加上自己是中国人,学成之后回国发展,比其他竞争者更有优势,她认为得到这个职务是十拿九稳的。但没想到的是:面试后,主考官并没有立即录用她,对此她十分不解。

林佳有一个很好的习惯,那就是她十分善于自省。初次面试回去之后,她开始认真思索为何没有一举成功,会不会是自己哪方面与要应聘的企业文化有所冲突。

她突然想到一个情景:进门的时候,主考官的目光在她齐腰的长辫子上停留了一会儿。她意识到,问题可能就出在这一头她留了10多年的长发上。

因为她应聘的公司,是一家世界著名、以经营服饰和珠宝为主的企业,办事干练是公司员工的总体风格。招聘的主考官,就是一头齐耳的短发,显得特别精明能干。

她想:是不是因为这条长辫子,让主考官担心自己无法融入企业的整体文化呢?

在一些外国人的印象中,辫子恐怕仍然是保守的象征。于是,林佳咬牙做了一个非同寻常的举动:剪去了留了多年、一直视为珍宝的及腰长发,并选择了一款与主考官风格相近的套装去复试。

她的分析一点没有错,当她再次出现在主考官面前时,主考官首先看到的就是她那一头短发,然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会心一笑,说:“看来你已经准备好了。”

复试十分顺利,很快,林佳就进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机构。

长辫子是林佳个人的所爱,但是当她认识到自己珍爱的东西,也许是与企业整体风格有冲突的东西时,便毅然决然地将其放弃,最终,赢得了企业的认可。

主考官看到的不只是她剪掉的及腰长辫,更是这种在取舍之间展现的内在职业素养。

主动反省,问题就能变成我们成长的机遇。如果你不懂得在问题中主动反省,那么你永远也无法获得进步,也很难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每一个人都应该永远记住这个真理,只有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人,才是一个前途远大的人。你想赢得事业上的成功和人生的辉煌,就应当在工作和生活中养成善于自省的好习惯。把工作中的问题变成自己成长的机遇。

理想的反省时间是在一段重要时期结束之后,如周末、月末、年末。在周末用几个小时去思索一下过去7天中出现的事件。月末要用一天的时间去思索过去一个月中出现的事情,年终要用一周的时间去审视、思索、反省一年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件事。

自我反省的时间越勤越有利。

假如你一年反省一次,你一年才知道优缺点,才知道自己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假如你一个月反省一次,你一年就有了12次反省机会。假如你一周反省一次,你一年就有52次反省机会。假如你一天反省一次,你一年就有365次反省机会。反省的次数越多,犯错的机会就越少。

一个从不犯错误的人是懦夫,一个总是犯错误的人是傻子。一个人要拥有成功的人生就要学会在失败和错误中学习成长。在这里有几条从错误中学习的方法可以供你参考:

(1)诚恳而客观地审视周遭的情势。不要归咎别人,而应反求诸己。

(2)分析失败的过程和原因。重拟计划,采取必要措施,以求改正。

(3)在重新尝试之前,想象自己圆满地处理工作或妥善处理问题时的情景。

(4)把足以打击自信心的失败记忆一一埋藏起来。它们现在已经变成你未来成功的肥料了。

(5)重新出发。

(6)一个希望从错误中学习并期待成功的人,可能必须反复实践以上步骤,然后才能如愿以偿。重要的是每尝试一次,你就能够增加一次收获,并向目标更近一步。

转换思维,提高情商

李开复曾说:“情商意味着: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可以克服的挑战、有足够的度量接受不可克服的挑战、有足够的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自二世纪九年代以来,一个新的名词“情商”,被人们普遍使用,有研究者甚至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情商因素远远大于智商因素。

那么什么是情商呢?情商是怎么被人们发现的,这个概念又是谁提出来的?我们能不能把握自己的情商呢?

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人的情商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通过对大脑的开发及科学的训练能够得到不断提高的。大量的实践证明思维导图就是可以引导大家迅速提高情商的有力工具。

情商就是情绪商数,情绪智力,情绪智能,情绪智慧。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理智、明智、理性、明理,主要是指的你的信心,你的恒心,你的毅力,你的忍耐,你的直觉,你的抗挫力,你的合作精神等等一系列与人素质有关的反映程度。它是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表达自己以及他人情绪一种情感的能力。

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提出了“情商”(EQ)的概念,认为“情商”是一个人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品质因素。戈尔曼认为,在成功的要素中,智力因素固然是重要的,但情感因素更为重要。

丹尼尔·戈尔曼在其所著的《情感智商》一书中说:“情商高者,能清醒了解并把握自己的情感,敏锐感受并有效反馈他人情绪变化的人,在生活各个层面都占尽优势。情商决定我们怎样才能充分而又完善地发挥我们所拥有的各种能力,包括我们的天赋能力。”丹尼尔·戈尔曼所偏重的是日常生活中所强调的自知、自控、热情、坚持、社交技巧等心理品质。

为此,他将情商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

(1)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

(2)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

(3)自我激励的能力;

(4)认知他人情绪的能力;

(5)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