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可以更聪明
753300000025

第25章 激发身体潜能从简化思维开始 (6)

睡觉也可以睡出好体能

睡眠无梦,疾病的征兆

现代心理学认为梦是人在睡眠时由体内外各种刺激引起大脑的各种影像活动,是人的正常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结果。如果睡眠无梦,你可要多加小心,因为这可能是你患病的征兆。

每个正常人都做梦。有的人醒后能够回忆起来,有的人不能回忆或已经遗忘,自觉没有做梦,这与觉醒时睡眠所处不同时相有关。一个典型的睡眠,第一个梦大约出现在入睡后的90分钟,梦境的持续时间平均10分钟,一夜内大约要做4~6个梦,大约有1~2小时的睡眠是在梦中度过的。

生理学和心理学告诉人们,一般的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组成内容,不会给人的心身健康和睡眠带来危害。心理学家认为:

1.适量做梦可以排除大量的精神垃圾

生活中,有很多不能被客观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的要求和欲望,已经被遗忘了的童年时期不愉快的经历,心理上的创伤等被压抑在潜意识中,在某种契机作用下,就会以各种变相的方式出现,如心理、行为或躯体的各种障碍等。

睡眠状态时,人的自主意识停止,潜意识的内容开始表演,以梦的形式表达出来,缓解精神上的紧张和焦虑。从某种意义上讲,梦代表了愿望的满足。

2.梦是信息储存升华的过程

人在做梦时,新旧知识重新组合,去芜存菁,然后有序地存入记忆的仓库,形成网络,便于提取和随时应用。

3.梦可以帮助进行创造性思维

许多专家教授的发明创造和学术上的突破无不受益于梦的启迪,比如门捷列夫排出元素周期表,克库勒发现苯环的化学结构式等。据调查显示:英国剑桥大学70%的学者认为他们的成果曾在梦中得到启示。

4.梦是大脑功能得到锻炼和完善的需要

人类的脑细胞约有100~140亿。专家估计,普通人仅仅使用了其中的4%,还有高达96%没有开发,就算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也只用了不到10%。睡眠时,休眠状态的脑细胞部分脱抑制活跃起来,加之体内外各种环境的刺激,形成了梦境,进一步改善大脑的功能。

无梦睡眠往往是大脑受损或患病的征兆。如痴呆儿童的有梦睡眠明显少于正常儿童,患慢性脑病综合征的老人有梦睡眠明显少于正常老人等。

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过犹不及。持续不断及强烈而深度的梦境会侵占正常的睡眠时间,在大脑皮层留下深深的痕迹,使大脑得不到良好的休息而感到疲劳、头晕等。至于噩梦连连,则是一种睡眠障碍,或是患有某种疾病的预兆,须及时就医。

午睡片刻有奇效

社会竞争的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很多人埋头工作,无暇顾及午休。其实,经过了一个上午的工作和学习,人体能量消耗较多,午饭后小睡一会儿能够有效补偿人体脑力、体力方面的消耗,对于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中午容易使人昏昏欲睡,于是,上班族禁不住瞌睡,就会趴在桌上眯一觉;老人们则是倒在床上,可能一睡就是一个多小时。到底午睡有什么好处,怎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

午睡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和休息,午睡过程中,人体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正好与原来相反,从而使机体新陈代谢减慢,体温下降,呼吸趋慢,脉搏减速,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脏消耗和动脉压力减小,还可使与心脏有关的激素分泌更趋于平衡。这些对于控制血压具有良好的效果,有利心脏的健康,可降低心肌梗死等心脏病的发病率。

午睡可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睡眠不足会引起机体的疲劳,如果长期如此就会进入恶性循环,虽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但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弱,抵抗力下降,导致产生疾病的因素增多。

午睡固然可以帮助人们补充睡眠,使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增强体力、消除疲劳、提高午后的工作效率,但午睡也需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首先,午饭后不可立即睡觉。刚吃完饭就午睡,可能引起食物反流,使胃液刺激食道,轻则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严重的则可能产生反流性食管炎。因此,午饭后最好休息20分钟左右再睡。

其次,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实际的睡眠时间达到半个小时就够了;习惯睡较长时间的,也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因为睡多了以后,人会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体内代谢过程逐渐减慢,醒来后就会感到更加困倦。

再次,午睡最好到床上休息,采取右侧卧位。不少人习惯坐着或趴在桌上午睡,这样会压迫身体,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轻则不能使身体得到调剂、休息,严重的可能导致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现在医院在临床诊疗中,已经发现越来越多二三岁的年轻人,因为睡眠习惯不佳而导致这方面的疾病。专家建议,应该养成在需要休息时上床睡觉的习惯。对于实在没有条件又需要午睡的白领,至少也应该在沙发上采取卧姿休息。

专家最后还要提醒你,午睡之后,要慢慢起来,适当活动,可以用冷水洗个脸,唤醒身体,使其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对于那些没有午睡习惯的人,顺其自然是最好的方式。

午睡是一种需求和享受,享受午睡可以充分休息和放松心情,但午睡并非必需。对于没有这种需求的人,强迫自己午睡,反而可能扰乱生物钟,导致疲劳和困倦。

睡懒觉,健康的杀手

许多人都有睡懒觉的习惯。尤其在双休日和节假日,喜欢睡懒觉的人更是长时间赖在床上,甚至连肚子咕咕叫也不想起来。殊不知,这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引发多种不良后果。

睡懒觉不仅是一个坏习惯,而且还不利于健康。研究表明,睡懒觉至少有七大危害

1.肥胖

时常赖床贪睡,又不注意合理饮食(摄入多量的肉食和甜食),加上不爱运动,三管齐下,能量的储备大于消耗,以脂肪的形式堆积于皮下。只需一年半左右时间,你就会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小胖子,增加了心脏负担和患病的机会。

2.导致身体衰弱

当人活动时,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血量增加;当人休息时心脏也同样处于休息状态。如果长时间的睡眠,就会破坏心脏活动和休息的规律,心脏一歇再歇,最终使心脏收缩乏力,稍一活动便心跳不已、疲惫不堪、全身无力,因此只好躺下,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身体衰弱。

3.对呼吸的“毒害”

卧室的空气在早晨最混浊,即使虚掩窗户,也有23%的空气未能流通。不洁的空气中会有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粒,这时对呼吸道的抗病能力有影响,因而那些闭门贪睡的人经常会有感冒、咳嗽、咽炎等。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又可使记忆力、听力下降。

4.肌张力低下

一夜休息后,早晨肌肉和骨关节变得较为松缓。如醒后立即起床活动,一方面可使肌张力增高,另一方面通过活动,肌肉的血液供应增加,使骨组织处于活动的修复状态。同时将夜间堆积在肌肉中的代谢物排出,这样有利于肌纤维增粗、变韧。睡懒觉的人,因肌组织错过了活动的良机,起床后时常会感到腿软、腰骶不适、肢体无力。

5.影响肠胃道功能

一般来说,一顿适中的晚餐,到次晨7时左右基本消化殆尽,此刻,胃肠按照“饥饿”信息开始活动起来,准备接纳和消化新的食物。赖床者由于不按时进餐,使胃肠经常发生饥饿性蠕动,久之易得胃炎、溃疡病。

6.破坏生物钟效应

人体激素的分泌是有规律性的,赖床者体内生物钟节律被扰乱,结果白天激素上不去,夜间激素水平降不下,让人饱尝夜间睡不着,白天心情不悦、疲惫、打哈欠等“睡不醒”的滋味。

7.妨害神经系统正常功能

睡懒觉的人睡眠中枢长期处于兴奋状态,时间久了便会疲劳。而其他中枢由于受到抑制的时间太长,恢复活动的功能就会相应变慢,因而感到昏昏沉沉,无精打采。

重新设定你的睡眠姿势和方式

睡眠的姿势主要有仰卧、俯卧和侧卧三种,究竟哪种姿势最科学合理呢?

俗语说:“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睡眠姿势以略为弯曲的侧睡为最好。因为侧睡时脊柱略向前弯,四肢容易放到舒适的位置,使全身肌肉得到较为满意的放松。

而仰卧时,手习惯于放置胸部,会因手压迫心脏及胸部,影响到心跳及呼吸,导致做噩梦;仰卧时,舌根部往后坠缩,易导致呼吸不畅而打鼾并影响到睡眠。俯卧位则会使心脏和肺部承受较大压力,影响到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还会因腹部有较强压迫感,导致睡眠不实。

在侧睡姿势中,又以右侧睡最为理想,因为心脏在胸腔内的位置偏左,向右侧睡时,心脏受压小,可以减轻其负担,有利于排血,这一点对心脏病患者更为重要。

此外,胃通向二指肠以及小肠通向大肠的口部都向右侧开,因而右侧卧位有利于胃肠道内容物的顺利运行。肝脏位于右上腹部,右侧睡时它处于低位,因此供应肝脏的血多,这对于食物的消化、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及药物的解毒,以及肝组织本身的健康等都有利。

有人曾做过统计,在睡眠姿势中,侧卧占35%,仰卧占60%,俯卧占5%。为什么仰卧者比例这样大呢?因为有人担心侧卧会引起脊柱弯曲而变成脊柱畸形。

其实,完全不必过虑。

实际上,人们在整夜睡眠过程中,有20~30次辗转反侧。这些翻动是在自觉和不自觉中进行的,目的是求得舒适的体位,以消除疲劳。有人用慢速电影记录人在熟睡中的姿势,很少有人采取某一种姿势睡上10~15分钟。

在患某些疾病情况下,必须采取特殊的睡眠姿势。如双侧肺结核的病人,不宜侧睡,以仰卧为宜;一侧肺部有病变,侧卧时要朝患侧睡,以利病情恢复;一侧胸腔内积水时,病人往往向病侧卧睡;而心力衰竭或哮喘发作时,不能平躺,必须取半卧位。

另外,为了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而且还可以保护大脑、提高机体免疫力,因此,充足而合适的睡眠对健康大有裨益。为了提高睡眠质量,睡觉时必须给自己“松绑”。 睡觉悟时如何给自己“松绑”呢?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1.不要戴胸罩

戴胸罩睡觉容易致乳腺癌。其原因是长时戴胸罩会影响乳房的血液循环和淋巴液的正常流通,不能及时除体内有害物质,久而久之就会使正常的乳腺细胞癌变。

2.不宜戴假牙睡觉

戴着假牙睡觉是非常危险的,极有可能在睡梦中将假牙吞入食道,使假牙的铁钩刺破食道旁的主动脉,引起大出血。因此,睡前取下假牙清洗干净,这样做既安全又有利于口腔卫生。

3.不宜戴隐形眼镜

人的角膜所需的氧气主要来源于空气,而空气中的氧气只有溶解在泪液中才能被角膜吸收利用。白天睁着眼,氧气供应充足,并且眨眼动作对隐形眼镜与角膜之间的泪液有一种排吸作用,能促使泪液循环,缺氧问题不明显。

但到了夜间因睡眠时闭眼隔绝了空气,眨眼的作用也停止,使泪液的分泌和循环机能相应减低,结膜囊内的有形物质很容易沉积在隐形眼镜上。诸多因素对眼睛的侵害,使眼角膜的缺氧现象加重,如长期使眼睛处于这种状态,轻者会代偿性使角膜周边产生新生血管,严重者则会发生角膜水肿、上皮细胞受损,若再遇细菌便会引起炎症,甚至溃疡。

4.不要戴表

睡眠时戴着手表不利于健康。因为入睡后血流速度减慢,戴表睡觉使腕部的血液循环不畅。如果戴的是夜光表,还有辐射的作用,辐射量虽微,但长时间的积累也可导致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