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跟哲学家谈幸福
7529300000011

第11章

1.保持一颗平常心

知足是天赋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

——苏格拉底

所谓“平常心”,就是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处理周围事物的一种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就是保持一种轻松平和的心态。平常心是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境界,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是一种“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拥有平常心的人宽容、乐观、豁达,不虚荣、不虚伪、不虚假,做人光明磊落,做事坦坦荡荡。

在平常心下,你不会去计较,不会去算计,你只觉得平淡就是幸福。没有纷争,没有怨恨。平常心是无心的前者。无心并非无情,而是一种至高的心态境界。我们的人生就像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便是大海上的一叶小舟。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所以,人也总是有欢乐也有忧愁。一切保持常态,做事昂首挺胸,无所畏惧。用一颗淡薄之心,忍辱之心,仁爱之心去对待世界。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生活中,没有什么比保持一颗平常心更洒脱了!平常心,犹如一泓清泉,可以拂去灰尘,洗尽烦恼;平常心,犹如一杯香茗,可以除去干渴,饮出甘甜。一颗平常心,可以使考生们心里踏实,挥洒自如;一颗平常心,可以使运动员状态稳定,气势如宏;面对荣辱与成败,一颗平常心,可使你波澜不惊,淡泊无求;面对恩怨和情仇,一颗平常心,可以使你处乱不变,空灵无妄。

人的一生要面对的事情实在太多,人们常感叹最近又有多少不如意、不顺心。我们要面对工作的困扰,家庭的琐碎之事,人情世故,朋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等等。面对这么多事情,如何去面对、去解决,我想,对任何事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带任何私心和奢求,问题往往就会迎刃而解,矛盾和心结自然就会打开。

保持一颗平常心,必须坚定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受住考验。每个人前面都有一条通向远方的路,崎岖但充满希望,不是人人都能走到远方,因为总有人因为没倒掉鞋里的沙子而疲惫不堪半途而废。所以,主宰人感觉的并非欢乐和痛苦本身,而是心情。保持一颗平常心,就是少一些欲望,少一些贪求。像小草一样的默默无闻,像野花一样的静静开放,留住一份生命的纯真。多一些纯净,少一些烦恼。像孩子一样的心无忧虑,像老人一样的平静无涛。在这个充满繁荣和诱惑的社会,每时每刻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去做事,欲望要有度,知足才会常乐,这才是心理的最高境界。仰头挺胸地对苍天说我命由我不由天。说到底,平常心不过是“无为、无争、不贪、知足”,对事对人不要强求,不要完美主义,要顺其自然,人生在世,不如意十有八九,所以发生就发生了,顺它而去,这样才会有广阔的胸怀,做大事情。

如果人生遇到重大的挫折变故时,要学会安慰自己,每一个人都有安慰别人或得到别人安慰的时候,可重要的是要学会自我安慰,这是一种心理防卫的方式。“百年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在人生的旅途上,并非都是鲜花坦途,而要常常与不如意之事结伴而行。诸如下岗待业、疾病缠身、情场失意等,常常会使人愤愤不平,叹息不止。失去平缓的心态容易发生心理扭曲、变态,不但影响工作情绪和生活质量,而且有害于身心健康。

安慰自己,就是通过积极的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适度的宽容,抚慰自己因失败、挫折、不幸而痛苦不堪的心灵。面对困境,要告诉自己这是合乎自然的事情。困境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人人必领的“快餐”,既会困扰自己,也会光顾他人,这才合乎自然。总是一帆风顺、事事如意,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实际并不存在。这样,在困境面前就不会总让心哭泣,相信“天无绝人之路”,相信“逆境不久”的真理,相信自己总有路可走,就等于跨出了困境的第一步。

人生不是苦旅,别把境况看得那么坏。习惯于自我惩罚、自我折磨的人,一般视野比较狭窄,思维比较封闭。他们的眼睛只是死死盯在自己遇到的困难、挫折和失败上,结果把困境看得越来越死,以致被困境压得抬不起头来。但若与那些比自己困境更严重的人比较,你会不会一声长叹“何独我哉?”然后你再背上一遍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便会有“冬天逝,春天到”的感觉,就会抹去许多对人世的不平,对人生的哀怨。

现代人大多觉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负。很多人也很困惑,为什么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人的负荷却更重,精神越发空虚,思想异常浮躁。的确,社会在不断前进,也更加文明,然而文明社会的一个缺点就是造成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其结果便是陷于世俗的泥淖而无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心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欲望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一种追求;鲁迅先生“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是一种境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一种明悟;而“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更加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在现实生活中,怎样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呢?

这就需要我们把名利看得淡一些。名利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对名利适度的追求,既无防碍,也是人之常情,可是过分地追求名利,会给人带来无穷的烦恼,是不可取的。有人说,人间有“三苦”:一是你得不到,所以你痛苦;二是你付出了许多代价,得到了,却发现不过如此,所以你觉得痛苦;三是你轻易放弃了,后来却发现,原来它在你生命中是那么的重要,所以你觉得痛苦。同时,也有“三乐”:一是你得到了,所以你快乐;二是你付出了许多代价,最终得到了,并且它是值得的,所以你快乐;三是你很快放弃了没有必要的负担,所以你快乐。“三苦”、“三乐”中道出了许多人生真谛,它告诫我们要尽量把个人的名利、荣辱看得淡一些,防止这些东西干扰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把个人目标定得合适一些,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有一句诗说得好:“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保持平常心就是要客观地评价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要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认识自己所有的、所缺的,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每个人对自己的期望和目标要力求“现实”,切忌过高和脱离实际,这样才能保持一份从容和淡定。

2.一些无法预料的事,顺其自然就好

人活在世上,要做你该做的事情,不要做不该做的事情。这件事情该你做,你做了,是最自然不过的。就好像你走在街上,看见一个小朋友在路边摔倒了,你装做没看见,走了过去,你能够安心吗?这时,你上去把他扶起来,乃为最自然的事情。不做才是不自然。亲人重病,你说我放得下,不闻不问,这叫什么放得下?这是推卸责任。那么,什么是不该做的事情呢?

首先从道德上讲,你不应该做的,你做了,会非常不安。有些事,历史的教训告诉不该做,你硬要去做,费了很大的力,还是很难成功,这就是不该做的。人们常常在思维上有些误区,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浪费了很多精力。比如坐公交车上班,路上交通很拥挤。这时,有人就沉不住气了,长吁短叹,一会儿看看表,一会儿看看窗外,只怕误了自己的事。其实,你着急也罢,不着急也罢,车该怎样走还怎样走,你着急也是这个速度,不着急也是这个速度。你已经做了该做的事,你按计划上了车,至于车是否误点,不是你能控制得了的。这种累,都属于自己给自己找气受。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无为无不为。”无为是一种高境界,是放下一切执着的境界。放下,并非什么事都不做。当你放下一切执着之念,才能做到本心清静,才能真正“有为”。我们只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的一生有多少事是应该做的,有价值的;有多少事是不该做的,毫无意义的。只有你认清了哪些是应该做的,必须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毫无价值的,你才能真正做到无为,才能在应该做的事情上“无不为”。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种种坎坷与不如意。当我们回望走过的路时,会发现人活着是一种心情,穷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想想不管是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开朗就是美好的一天,不管是亲情、友情、爱情,能永远珍惜的就是好心情。所有大事、小事、难事、易事、乐事、苦事,都是一件事,事情总有因有果,人与事、事与人,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岁月在悠悠然然的钟声里消失,一切将幻化成空气中的那份宁静、淡然。所以,人应该顺其自然,知足常乐。风雨坎坷人生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所有的事情都来的很自然,有失败就会有成功,有完美就会有缺陷,且让一切顺其自然,保持顺其自然的心境面对生活,面对正在发生的新鲜事和物。

生活中,真正懂得顺其自然是不容易的。完全懂,彻底懂,你就事事都顺其自然了。不仅客观是自然的一部分,主观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这个世界原本没有客观、主观之分,都是道的演化。你顺之,不过是顺其大道。道者,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也。而真正悟到道,乃是悟到世界的“本来”。就是指要超出世俗的眼界和思维逻辑,要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外了。言谈举止、社交往来都自然而然,那就是大道。生活也是悟道。悟了道,还要证道。要在生活中实践道,而不是常常从大境界中落下来,失去自然态。世俗的功名利禄不动我心,一切任其自然来去更彻底,生死也置之度外。心无丝毫挂碍,即无半点恐惧,大超脱,大解脱,大自在。

到了真正自然无为的时候,就没有“顺”的概念了,也没有除“我”之外的“自然”的概念了,因为忘我了,忘自然了,你即自然。自然即你,你顺何物?所以,生活中最重要的是进入高境界。境界大,世界小,以大化小,才是真正的大彻悟、大智慧。看不透这一点,执着,执迷,总是不自在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即使是件好事,也要允许人们有一个认识过程。不理解可以,挑毛病欢迎。对任何事物的发展本身也要取自然态,要豁达开朗。因为有人不理解,因为事业发展不顺利,你非常气愤。其实,气愤是没必要的。就好像你本意是想做件好事,由于客观原因,因为坐车误点了,因为下雨你出不去,好事没做成,你就特别不高兴。这样是肯定不行的。为做好事而做好事,做不成还着急生气、心情焦躁,这都不叫做好事。

顺其自然就是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要更加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就留作回忆,想要得到的就要更加努力。累了把心靠岸,错了不要后悔。苦了才懂得满足,痛了才享受生活,伤了才明白坚强。从中感悟顺其自然的心境,岂不是更美。不要过分在意一些人,过分在乎一些事,顺其自然,以最佳的心态面对。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某些无法让人接受的部分,再美好的人也一样。所以不要苛求别人,不要埋怨自己。

玫瑰有刺,因为是玫瑰。人生,会有起风的清晨,会有暖和的午后,会有绚烂的黄昏,也会有流星的夜晚,所以不如保持顺其自然的心境,把握每一个瞬间,试着去做,去面对每一个昨天、今天和明天。人生中的成败得失,全凭把握,纵使历经所有的艰辛苦难,始终要保持一种心境——顺其自然。

3.欲望没有终点,知足就能常乐

人生在世,多方面的因素使人们在经济、地位、能力上高低不一。所以,一些人总有些心理不平衡,这也是情理之中的。知足者,高兴快乐享受每一天;不知足者,愤懑不平地过着每一天。秉持一颗乐观从容的心,生活该是多么的美好!

看到路边的乞丐,心里除了怜悯之心外,还有一丝丝的慰藉,这是知足;感受农民的辛酸苦楚,想想自己在明亮的办公室里工作,浮现出感恩之心,这是知足;浏览新闻,看着灾区人们的痛苦,想想孩子们的无家可归,自己却是如此幸运,这也是知足。知足就是沙漠里的一滴水,正是那滴几乎没有重量的水滋润着行者的心田。一位名人曾说:“快乐和悲伤只占5%,剩下的就是平淡的生活。”是啊,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只要我们保持淡然的心,生活必是有滋有味的。

俗话说:“知足才能常乐。”这句话讲得很有道理。知足就是对已经得到的生活或者愿望感到满足。知足常乐就是客观地认识和准确地判断已经实现的目标和愿望,并充分肯定目前的状态,从而始终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态。知足常乐要求我们要有适可而止的精神,它并不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故步自封,而是对现有收获的充分珍惜,对目前成果的充分享受,也是对现有潜力的充分发掘,为今后的创新和进步提供平台。理性的进取应该以知足常乐的心态为基础作理性制约。

在生活中,往往总在考虑自己并未得到的东西,而忽略已经拥有的东西和不切实际的目标,以达到欲望的满足。不知足导致人们往往会用不正当不符合伦理的手段达到短暂满足,由此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和不良的社会效应也并不会带来“常乐”,这正是由于没有适可而止的精神和知足常乐的心态造成的。人要得到快乐,关键要有一种乐观的心态。知足常乐正是当代人和当代社会的根本需求。

一只美丽的天鹅在落地时看见一只健壮的鸭子,她惊诧于鸭子不同的模样,不同的气质,他是那么的有型,那么的另类,她立刻被这只帅气的鸭子所打动。于是天鹅立刻向鸭子表明爱意,而受宠若惊的鸭子则立刻接受了这份爱。从此,天鹅与鸭子一起在泥塘边开始了新的生活。天鹅那雪白而又高贵的羽毛一天天的被污脏了,那以前不会长期行走的美丽小脚也变得红肿起来,她渐渐失去了云彩的抚摩,蓝天的洗涤。

天鹅终于忍不住了,她说:“鸭子,你要学习飞翔啊,那样我们就可以一起在高空中比翼双飞了。”于是鸭子为了天鹅而努力学习飞翔,可惜他只是一只鸭子,想要飞翔,想要飞到和天鹅一样的高度实在是太难了,他实在是没有这份毅力,所以放弃了。鸭子说:“天鹅,你抓住我,带我去飞吧!”天鹅抓住鸭子,扇动翅膀,非常非常吃力地飞上了蓝天,在天上飞了一会儿就落地了。鸭子笑了,他觉得天上的风景太美了,他想爱上了天鹅真是好。 在那以后的日子里,鸭子每天都要求天鹅带他飞上天,而且要求飞翔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如果天鹅不能达到要求,他就会生气。疲惫的天鹅因为爱着鸭子,虽然身心俱疲,却依然答应鸭子的要求。这天,鸭子又让天鹅带他去飞。天鹅勉强抓住鸭子,飞得很高很高很高,然后天鹅低下头深深地吻了鸭子,就在鸭子感觉诧异的时候,天鹅松开了抓住鸭子的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懂得知足。唯有知足,才能常乐。在当下社会中,怀揣一颗知足常乐的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