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成语一看通:影响中国的300则成语故事
7504700000044

第44章 Y(1)

言过其实

【原文】弟谡字幼常,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诸葛)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三国志·蜀志·马良传》

【释义】语言浮夸,超过了实际。形容好说大话,与真实情况不符。

马谡是三国时的将领。他与哥哥马良,都在刘备手下做官。马谡爱好谈论军事,丞相诸葛亮很看重他。但是,刘备总觉得马谡好高谈阔论,说话不踏实。刘备临死前,曾经对诸葛亮说:“马谡此人言语浮夸,超过他的实际能力,不可重用。丞相要留意才是!”

公元227年,诸葛亮向刘禅上了一篇奏章,即著名的《出师表》。次年春,他率军伐魏。由于他忘记了刘备的忠告,派马谡去驻守战略要地街亭,致使街亭失守,伐魏失败。

事后,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表,要求免去自己丞相职务,降级三等(以右将军行丞相事)以处罚自己用人不当,造成败绩的重大过失。这时他才想起,刘备临终时嘱咐自己说,马谡此人言语浮夸,超过他的实际能力,不可重用,要留意才是。由于自己没有照此办理,结果铸成了大错。

偃旗息鼓

【原文】公(曹操)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努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躁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

【释义】偃:仆倒;息:停止。原指放倒军旗,停打军鼓不露目标,也指停止战斗,后来则用来比喻休战或无声无息,停止行动。

三国时期,魏、蜀两国争夺汉中,刘备和诸葛亮率兵攻打曹操。曹操因定军山一仗失败惨重,便决定屯集粮草,与蜀军决一死战。他率40万大军到了汉水,又命令部将张郃把米仓山的粮草运往汉水北山寨屯集。在张郃到来前,按兵不动。

刘备和诸葛亮分析了这一形势,诸葛亮说:“现在曹操粮草未齐,是不敢轻易进兵的。不如乘机派一支兵马深入曹营,烧掉他们现有的粮草,挫伤他们的锐气。”刘备点头称是,就派老将黄忠和大将赵云一同领兵前往。

黄忠争打头阵,赵云拗不过,便说:“那我就在后面接应你吧。明天中午,如果你胜利归来,我就按兵不动;否则,我就带兵去支援。”次日凌晨,黄忠领兵偷偷渡过汉水,来到北山脚下。正要放火烧粮草,魏将张郃赶到。两军杀得昏天黑地。

赵云见黄忠在约定好的时间内没有回来,知道他遇上了麻烦,急忙带领几十名轻骑兵赶去察看。没想到半路正好碰上曹操率大军出击,双方交了一阵火,赵云终因寡不敌众,冲出包围圈,退回营地。

赵云回到营寨后,部将张翼主张关紧营门,以便死守。赵云却命令大开营门,他说:“当年大战长坂坡,我单枪匹马,不怕曹操百万大军;现在有兵有将,还怕他什么!”说完,下令偃旗息鼓,独自骑马提枪挺立在营门口,准备迎敌。

天快黑时,曹军赶到。曹操见赵云单枪匹马立于营门,毫无惧色,又发现他身后的营地悄无声息,疑有大批伏兵,立即调头后撤。赵云乘虚而入,把枪一挥,埋伏的兵马一齐冲杀出来,一时战鼓齐鸣,喊声震天,雨点似的利箭飞向曹军。赵云紧追不舍。由于天色已晚,曹军弄不清赵云到底有多少兵马,不禁惊恐万状,纷纷逃命,死伤者不计其数。随后,赵云、黄忠合兵追杀残敌,吓得张郃弃寨而逃,曹操也丢下北山的粮草,仓惶南去。赵云攻下了曹军营寨,黄忠夺下了北山粮草,两人打了一个大胜仗。刘备夸赞道:“赵子龙一身是胆!”

养虎遗患

【原文】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史记·项羽本纪》

【释义】患:灾祸,祸害。原指放纵敌人,替自己留下祸害。后多用来比喻明知错误而不加制止。

秦末,刘邦和项羽都率兵攻打秦国,刘邦先攻占了秦的都城咸阳。项羽不服,准备进攻刘邦。刘邦因为当时自己的兵力尚薄,而项羽势力很大,不敢应战,只得退到汉中一带。后来刘邦势力逐渐强大,而项羽却一天天孤立,刘邦就派人去劝说项羽,愿意以鸿沟为界,订立和约。项羽明白自己很难再打败刘邦,只得接受刘邦的建议,两人分割土地,鸿沟以西的地区给刘邦,以东的地区给项羽,以后各不侵犯。

谈判成功后,项羽带兵往东去了,刘邦也感到很满足,打算撤兵回到西边去。这时张良和陈平等人却对刘邦说:“现在你已占有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诸侯又归附你。项羽的军队已经很疲劳,如果不趁这个时候消灭他,真是‘养虎自遗患’呀!”刘邦听从了他们的计谋,最后消灭了项羽,建立了汉朝。

叶公好龙

【原文】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汉·刘向《新序·杂事五》

【释义】叶:春秋时代楚国的邑名(今河南叶县),子高封于叶,故称叶公;好;爱好。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其实却反对甚至害怕这种事物。

春秋时代,楚国叶地有个县尹叫沈诸梁,字子高,因自称“叶公”,所以大家都叫他“叶公子高”。

叶公嗜龙成癖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可以说是无人不晓、无人不知。他家中的梁、柱、门、窗、桌、椅、床、柜上都雕着龙,墙上画着龙,帷帐、坐垫、衾枕上绣着龙,甚至连杯、盘、碗、筷等日用器皿上也纹着龙样,简直是一个龙的世界。

一传十、十传百,叶公爱龙的美名终于传到了天上。天上的真龙听说人间有这么一位叶公竟对自己如此喜爱,如此痴迷,真是感动得无法形容。它决定下凡登门拜访,亲自去向叶公表达真挚的谢意。

真龙降临叶公家的时候,叶公正在午睡。他刚好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骑在一条巨龙背上向天空飞去,身边云雾缭绕……忽然,他被一阵“轰隆隆”的雷声惊醒,猛地从床上爬起,朝窗外看去。好家伙!窗外乌云压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可怕极了。他赶忙去关窗户,却不料真龙正巧探进头来,只见它双角耸立,两眼圆睁,好不威风!叶公吓了个半死,拔腿就逃,跌跌爬爬逃进堂屋,又被真龙巨大的尾巴绊了个跟头。他“啊——”地大叫一声,便软瘫在地上失去了知觉,那模样就如同死了一般。

真龙莫名其妙地看着不省人事的叶公,闷闷不乐地飞回天上去了。它兴致勃勃而来,扫兴沮丧而归,到最后也没弄明白自己究竟闯了什么祸。

左邻右舍听说了这件事,都异口同声道:“原来叶公喜爱的是那似龙非龙的假龙,而不是真龙呀!”

夜郎自大

【原文】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一州王,不知汉广大。《史记·西南夷列传》

【释义】夜郎: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在今贵州西北部与云南东北部,四川南部一带。比喻人无知而妄自尊大。

汉朝的时候,我国西南地区约有十几个小国。其中一个叫滇国,一个叫夜郎。

有一次,汉朝朝廷派唐蒙作为使臣,出使西南。唐蒙先到了滇国,滇国的国王问他:“你从哪里来呀?”唐蒙答道:“我从汉朝的首都长安来。”国王又问:“汉朝是一个国家吗?它有多大的地盘?与我们的国家相比,谁大一些呀?”唐蒙听了他的话,心中很纳闷:这样一个跟州郡差不多大小的国家,怎么能跟汉朝相比呢?

接着,唐蒙又来到了夜郎国。夜郎人口稀少,土地贫瘠,出产的东西也极少。至于面积,就更小得可怜,跟汉朝一个普通的县相似。唐蒙在没有去见国王之前,先来到茶馆里,向人打听国王是怎样的一个人,没想到还真听到了这位国王鲜为人知的身世:

夜郎国的国王出生后就被装进一个大竹筒里,抛到了河里。这时碰巧有位姑娘在河边洗衣,见水上漂来一个大竹筒,里面隐隐传出婴儿的哭声,就赶紧捞起来,带回家去。竹筒里的男孩长大后,生得很强壮勇敢、气概不凡,后来居然自立为王,建立了这么一个夜郎国。

唐蒙听了这段故事,心中暗暗称奇。他来到王宫,要求拜见国王。得到允许后,他便走进去,躬身行礼,道:“大汉使臣唐蒙拜见国王陛下。”国王傲慢地扫了唐蒙一眼,哼了一声,慢条斯理地说:“大汉?你的国家有多大,居然能称‘大汉’?”唐蒙说:“陛下,我们大汉朝是中原之主、泱泱大国呀!”国王哈哈大笑起来:“泱泱大国!你那个泱泱大国还能比我们夜郎国更大吗?”旁边的夜郎国大臣们也跟着哄笑起来,把唐蒙都笑懵了。

滇国的国王就够自不量力了,谁料小小夜郎国的国王竟有过之而无不及,唐蒙真是又好气又好笑。面对这些从未跨出过山区走出过国门的君臣,他还能讲些什么呢?也许,只有四个字可以概括:夜郎自大。

夜以继日

【原文】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孟子·离娄》

【释义】原意是白天末干完的事,晚上接下去干。现在一般用来表示不分白天黑夜,连续干某项工作。

周武王姬发攻灭殷商后,建立了西周王朝。但是,他没有继续完成周族的大业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了王位,就是周成王。成王继位时只有13岁,由他的叔父周公姬旦辅佐朝政。

周公旦是西周初杰出的政治家。他在哥哥姬发领导的攻伐殷商的事业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担起辅佐朝政的重任后,他忠于职守,为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呕心沥血。不论是在吃饭或是在做私人的其他事情,只要一有公事,他就立即停下来干公事。

立国之初,政局还不很稳定。有些贵族猜忌他,在成王面前造谣,说他有篡位的野心;还有的兄弟和纣王的儿子武庚勾结起来,发动武装叛乱。此外,东方的夷族也乘机作乱。但周公坚韧不拔,遵照武王的遗志办事。他消除了成王的误解,击败了武庚的叛乱和夷族的反抗,制定了礼法和刑律,继续分封诸侯,并建筑洛邑(今河南洛阳),设立了东都成周。

由于为国操劳过度,周公在东都建立后不久就去世了。临死前,他还谆谆告诫大臣们,一定要帮助天子管好中原的事;自己死后要葬在成周,以表示虽死不忘王命。

战国时的孟子认为,周公是统治者中的理想人物,十分推崇他为国操劳不辞辛苦的精神。为此他说了一段赞扬他的话:

“周公想兼学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的贤德,来把周朝治理好。如果有不适合于当时情况的,他就抬起头来想。白天想不好,夜里继续想。等想出了好的办法,便坐着等待天明,马上去施行。”

一鼓作气

【原文】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左传·庄公十年》

【释义】鼓:打鼓,擂鼓;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士气。原指作战擂第一次鼓时,士气最振作最旺盛。后比喻趁着劲头足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也比喻鼓足干劲,振奋精神,勇往直前。

公元前684年,齐桓公派大军去攻打鲁国。当时,齐国十分强大,常常欺负弱小的鲁国,鲁国人个个都感到很愤怒。鲁庄公也觉得忍无可忍,就决定亲自率兵抗击,与齐军决一死战。

有个叫曹刿的鲁国人听到消息,就请求去见鲁庄公,要为鲁庄公出谋划策。他的乡亲们劝他说:“国家大事有那些每天吃肉的大官们操心,你何必去插手过问呢?”曹刿说:“那些当大官的人都目光短浅。不会有什么好主意。”

鲁庄公正为自己没有个得力的谋士而发愁,听说曹刿求见,忙把他请了进去。两人交谈了很久,曹刿了解到鲁庄公很关心百姓,很得民心,就很高兴地说:“凭这一点就可以和齐国人打一仗。”

曹刿要求鲁庄公作战时带上自己,鲁庄公也已了解到曹刿是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就很高兴地答应了,并让曹刿和自己同乘一辆车。

齐、鲁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相遇。齐军仗着人多,一开始就擂鼓攻击。鲁庄公正要命令军队擂鼓反击,曹刿说:“别忙,还不到时机。”齐军第二次擂动战鼓发动进攻时,曹刿仍然劝鲁庄公按兵不动。鲁军将士见齐军张牙舞爪的样子,都有些忍耐不住了,个个磨拳擦掌,士气十分高昂。

齐军见鲁军这边一直没有动静,以为鲁军胆怯,就第三次擂响战鼓,发动攻击。曹刿这时才对鲁庄公说:“现在可以下令反攻了!”

于是鲁军也擂响了战鼓,士兵们早已鼓了一肚子气,个个像猛虎下山一样,奋勇地扑向敌人。齐军没有料到这一着,结果被攻得措手不及,最终抵挡不住鲁军的攻击,纷纷败退。

鲁庄公一见齐军败退,就要下令追击。曹刿又拦住他说:“别着急!让我观察一下。”说完,他跳下车,仔细地看了看地上齐军留下的车辙印子,又上车爬到车杆上,望了望敌人的队形,说:“主公可以下令追击了!”

于是鲁庄公下令追击,鲁军将士个个奋勇争先,把齐军打得落花流水。

得胜后,鲁庄公问曹刿:“敌人进攻我们,为什么前两次我们要按兵不动,而要等到他们发动第三次进攻时,你才让我下令反击呢?”

曹刿说:“打仗全凭士气,齐军擂第一次鼓的时候,他们的士气正旺;到第二次擂鼓,士气就减了一半;到第三次擂鼓时,他们的士气已经衰落了。而这时我们才擂头遍战鼓,将士们士气高涨,当然就会打赢他们。”

鲁庄公又问齐军败退时为什么不能立即追击,曹刿说:“齐国是大国,兵力强大,我怕他们会有埋伏,我观察了他们的车辙纷乱,队形不整,才知道他们是真的败退,可以放心追击。”

一箭双雕

【原文】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支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jue),遂一发双贯焉。(攫:争着抓取。)《北史·长孙晟(sheng)传》

【释义】雕:即鹫,一种凶猛的大鸟。一支箭射中了两支鸟。比喻做一件事情同时得到两方面的好处或达到两个目的,一举两得。

长孙晟是北周时期洛阳的一员武将,他聪明好学,精通兵法,武艺高强,尤其擅长于射箭。

北周宣帝在位时,西北的少数民族突厥的可汗(突厥族的首领名称)摄图,到北周求婚,宣帝答应把千金公主嫁给他,就派遣长孙晟率领一队人马,护送公主到突厥去。可汗很敬重长孙晟,留他在突厥住了一年,还常常同他一起外出打猎。久而久之,长孙晟就远近闻名了。突厥人把长孙晟飞快驰马的姿势美誉为“闪电”,把他勇猛刚烈发箭的声响夸张为“霹雳”。

有一次,长孙晟照例同可汗外出打猎,突然间发现空中有两只大雕,正一边飞翔一边争夺着一块肉。可汗有心让长孙晟显显本领给他的随从们看,就从箭袋中抽出两支箭,笑着递给长孙晟,说:“请将军把这两只大雕都射下来吧。”长孙晟接过两支箭,一催马,朝前方急驰而去。这时,两只大雕正厮打得难解难分。长孙晟搭上箭,拉开弓,趁它们紧紧纠缠在一起的片刻,“嗖”地射出一箭,一下子就把两只大雕都穿透了。

顿时,所有在场的人都欢呼起来,连连称赞道:“将军一箭双雕,真不愧是神箭手啊!佩服,佩服!”可汗更是高兴,当即命令自己的子弟和部下拜长孙晟为老师,恭恭敬敬向他学习射箭的技艺。

一鸣惊人

【原文】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释义】鸣:鸟叫。一鸣叫,就让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干就有惊人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