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成语一看通:影响中国的300则成语故事
7504700000030

第30章 M(2)

翟公感慨万千,在门上写了几句话:“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每况愈下

【原文】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曰:“在梯稗。”曰:“何其愈下邪?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豨也,每下愈况。”《庄子·知北游》

【释义】况:比较,因对比而明显;愈:越,更加;下:下部,指猪的小腿。原意是指越是从猪腿的下端来检验,越能看出猪的肥瘦。比喻越从低微的地方越能看出问题的本质。现比喻境况越来越不好。

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叫庄周。他是一个非常有学问也很有道德的人,因而十分有名。有个名叫东郭子的人,他听说庄子对“道”非常有研究,就赶去向他请教。他找到庄子之后,问道:“您所说的‘道’,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庄子回答他说道:“我讲的‘道’,什么地方都有,没有它不在的地方!”

“那么您能具体地指出它在什么地方吗?”东郭子十分客气地说。

庄子没有怎么想就说道:“‘道’在蚂蚁洞里。”

东郭子感到很奇怪:“道,不是很高尚的吗?又怎么会在那么卑下的地方?”

庄子又继续说下去:“道,存在于野草、砖瓦、碎石里。”

“这不是更加卑下了吗?”东郭子更加奇怪,轻轻地摇着头,表示无法理解。

庄子仍然继续说下去:“我的‘道’还在屎尿之中!”

东郭子听庄子越说越低下,就不想再和他说下去了,而且心里非常不高兴。庄子这才向他解释道:“如果要满足您的需要,把‘道’的本质说得很清楚,就得像市场上的人检查猪的肥瘦一样,越是看猪腿的下面,越能看出猪的肥瘦。因为猪腿的下部是最难长肥的,如果连腿部也长满了肉,那么猪的其他部位自然也就更肥了。所以,今天我告诉你的‘道’所在的地方,都是些卑微低贱的地方;连这些地方都有‘道’存在,那么这个‘道’存在于其他地方,也就不难理解了。”

“噢,原来是这个道理啊。”东郭子觉得庄子说得非常有道理,更加佩服庄子的才学了。

明珠暗投

【原文】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释义】把闪闪发光的珍珠,投到黑暗处。比喻珍贵物品落入不识货的人的手里。也比喻有才能的人没有得到重用或误入歧途。

汉景帝即位后,没有马上立太子。他的弟弟梁孝王很想自己有朝一日能继任皇位。为此,他常和亲信羊胜、公孙诡两人秘密策划,如何收买朝廷权臣,如何刺探宫中隐事,甚至密谈如何在必要时发动政变。

梁孝王有个门客,名叫邹阳,他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梁孝王想利用他的文名提高自己的声誉,所以把他收在门下。邹阳听到梁孝王经常与羊胜等密谋这类事,便几次向梁孝王晓以利害,劝说他不要轻举妄动,造成祸害。羊胜、公孙诡对他很疑忌,怂恿梁孝王将他投入了监狱。

邹阳知道自己受到了诬陷,便在狱中给梁孝王写了一封信。信中引用了许多史实,来说明自古以来忠臣义士无辜受屈的事是很多的,他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信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下面这段话:

“我听说世间最罕见的宝物是明月珠和夜光璧。如果暗中把它们投在路上,人们都会按着剑、斜着眼看它,而不敢去拿。这是因为谁也不知道它突然出现的原因。”

这段话的含意是,如果没有亲信帮你说话,即使你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也不会受到重视,还有可能惹出祸来。梁孝王看懂了信里隐含的意思,立即释放了他。

不久,景帝采纳了大臣爰盎等的建议,立了太子。孝王恨爰盎坏了他的事,便派刺客去刺死了爰盎。景帝料想是梁孝王指使的,便接二连三派使者去责问他,并要他交出主谋抵罪。梁孝王被逼得无法,只好迫令羊胜、公孙诡自杀。但使者还是要追查下去。最后,梁孝王还是请邹阳进京活动,请受景帝宠爱的王美人向景帝讨情,这件事才不了了之。

明察秋毫

【原文】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孟子·梁惠王(上)》

【释义】察:看;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人很精明,目光敏锐,连最细微的事物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齐宣王很关心齐桓公和晋文公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达到称霸的目的的,于是就问孟子,而孟子却对他说道德统一天下的问题,齐宣王问:“那需要怎样的道德呢?”

孟子回答说:“百姓的生活安定了,天下才能统一,这是什么力量都抵御不了的。”

“像我这样的国君,可以使百姓生活安定吗?”

“可以”。

“你凭什么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对齐宣王说:“您不忍心杀一条发抖的牛,而下令用一只羊来代替,这样的善心就足以统一天下了。百姓都认为您吝啬,而我知道您是不忍心。不过,百姓说您吝啬,您也不必奇怪,他们怎么能体会到你的真正用心是出于仁爱呢?其实从怜悯无辜被屠宰的牲畜来说,杀一头牛和杀一只羊,又有什么不同呢?”

孟子接着又说:“有人向大王报告说:‘我力大无比,可举起3000斤重的东西,却拿不起一根羽毛;我能把秋天鸟兽新长的绒毛的末梢看得清清楚楚,却看不见眼前的一车柴草。’您相信这话是真的吗?”“当然不能相信。”齐宣王马上回答说。“您的好心使禽兽沾光,而不能使百姓得到实惠。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没见到一车柴草,是没有用眼睛去看的缘故;百姓得不到安定的生活,是您不愿施恩惠的缘故。所以,您不用道德来统一天下,是您不愿意这样做,而不是不能这样做。”

磨杵成针

【原文】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明·陈仁锡《潜确类书》

【释义】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生于中亚的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的楚河流域)。5岁时,随父亲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随即开始认字读书。他天资聪颖,到10岁时已读了很多诗书。

李白的父亲是个富商,家里很有钱。李白从小养成好玩的习惯,因此不能集中心思读书。往往读了一会儿,就放下书本,到外面闲逛去了。

一天,李白又读得烦心起来,便走了出去。途中遇见一个老婆婆,正在磨一根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问道:

“老婆婆,您这是在干什么啊?”

老婆婆抬头瞧了瞧李白,回答说:

“孩子,我这是在把它磨成针哪!”

李白惊奇极了,说:

“啊,这么粗的一根铁棒,要把它磨成针,能行吗?”

老婆婆笑笑说:

“我不停地磨下去,这铁棒会越来越细,最后一定会被磨成针,怎么不行呢?”

李白听了很受感动,于是下决心坚持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

目无全牛

【原文】庖丁释刀对曰:“……始臣之解牛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庄子·养生主》

【释义】形容技术高超、熟练,达到神化的境界。比喻掌握了某种规律后,办起事来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有一次,庖丁为梁惠王表演宰牛的技巧。只见他手拿一把尖刀,不假思索地宰割。皮和骨分离的声音随刀而响,而把刀向牛身内推进的时候,发出更大的声响。总之,他的动作合乎舞蹈的节拍旋律。他操刀时发出的各种声音,像音乐那样有节奏。没有多久,牛就被肢解开了。梁惠王赞叹道:

“你的技术为什么能如此高明?”庖丁放下刀回答说:

“我所以能熟练地解开,是因为我所崇尚的是一种高深的修养,并且已经超过普通技术的阶段了。我开始解牛的时候,看到的是整条的牛,不知道刀子从哪里插进去。过了几年,却又看不见整条牛了。”

“看不见整条牛,不是更不知道刀子从哪里插进去了吗?”梁惠王不解地问道。

庖丁摇摇头,说:

“不是的。我的意思是说,这时我对牛的全身何处有空隙,哪里有筋骨,都已经完全清楚,所以看上去不是整条牛,而是它可以解开的许多部分。宰割时,我通过神情跟牛接触,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能知道什么地方可以下刀,什么地方不能下刀。我按照牛的各部结构,砍开牛体内筋骨相连的空隙之处,再顺着它骨节间的空隙,按照它本来的结构去行事。像上面说的这些小的障碍都没有触及到,何况大的骨头呢。”

接着,梁惠王又听庖丁讲解了怎样用刀、换刀的学问,听完后感慨地说:

“现在我懂得养生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