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成语一看通:影响中国的300则成语故事
7504700000031

第31章 N

南辕北辙

【原文】魏王欲攻邯郸,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太行(太行山),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今王动欲成霸王……而攻邯郸……犹至楚而北行也。”《战国策·魏策四》

【释义】辕:车前驾牲口的横木,引申指车头;辙:车轮碾过的痕迹,引申指道路。想朝南去,车轮却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或彼此完全相反。

魏王要发兵攻打赵国,大臣季梁本已奉命出使外国,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赶了回来。他连家也没回,衣服也没来得及换,就进宫去见魏王。魏王很奇怪,问他:“你怎么回来了?有什么要紧的事吗?”

季梁说:“是啊,我在太行山一带,遇到一个人,他坐着车正往北走,可却得意地对我说:‘咳,我要到楚国去了!’”

魏王哈哈大笑道:“楚国在南方,他怎么往北跑呢?”

季梁说:“是呀,我也这么问他。可是他却说:‘不要紧,我的马跑得快。’我说:‘你的马虽然跑得快,但这不是到楚国的路呀!’他又说:‘不要紧,我的路费带得多。’我说:‘你的路费带得再多也没有用。’他还是说:‘不要紧,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可大哩,谁也抵不上他。’”

魏王忍不住叫道:“咳!天下竟有这样的糊涂人!”

季梁说:“大王说得对,他的方向弄错了,即使马跑得再快、路费带得再多、驾车的本领再大,也到达不了目的地,相反却离楚国越来越远!”说到这里,季梁话锋一转,说:“如今大王想成就霸业,那就应该取得各国君主的信任才对。可是,您却想凭借兵精粮足、国土广大的优越条件,去攻打赵国,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威望。这样,攻打别国的次数越多,离开您的愿望就越远,这不正如那个南辕北辙的人一样吗?”

魏王沉默不语了。后来,他终于放弃了攻打赵国的计划。

弄巧成拙

【原文】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盖屋。《拙轩颂》宋·黄庭坚

【释义】拙:笨拙,愚蠢。本想取巧,结果反而坏了事。

北宋的宋徽宗是一位很有艺术鉴赏力的皇帝。他喜爱绘画艺术,经常到画院去欣赏画家们的新作,还常常指出作品的缺点,在他的倡导下,北宋的画家们养成了求新求实的画风,绘画事业十分兴旺。

当时有一位画家叫孙知微。手下有一批随他学画的学生。有一次,他应成都寿宁寺的请求画一幅《九曜图》,内容是水星菩萨和侍童。画的轮廓出来后,孙知微急于去赴约,便吩咐他的学生为画着色,说完就走了。

学生们得到老师的信任,十分高兴。他们准备着色时,忽然发现画中侍童手中的瓶子是空的,都感到很奇怪。他们说:“老师平时画瓶子,总要画上一束美丽的鲜花,插入瓶中,怎么今日忘了呢?一定是老师走得匆忙,疏忽了。”于是,他们便在瓶中画上了一支鲜艳怒放的莲花。

第二天,孙知微回来了。学生们满心欢喜地呈上着好了色的画,期待着老师的夸奖,哪知孙知微一看那支莲花,顿时变了脸色,他气恼地问:“是谁叫你们把莲花添上去的?”学生们答:“是我们自己呀!您看,添上莲花,不是更好看了吗?”孙知微差一点骂出来:“真是胡闹!”他克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继续说:“你们这是弄巧成拙呵!你们不知道,《道经》上说,这水星菩萨的瓶子,是他用来镇妖伏水的宝贝,不会有也不应该有花儿草儿的。添上一枝莲花,它就不是宝贝,而是一只普通的花瓶了。你们的色虽然上得不错,可这幅画却毁掉了(弄巧成拙)。”学生们这才恍然大悟,十分后悔地低下了头。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原文】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释义】比喻宁愿保持高尚的气节死去,而不愿屈辱地活着。

公元550年,北朝东魏的孝静帝被迫将帝位让给专横不可一世的丞相高洋。从此,北齐代替了东魏。高洋心狠手辣,次年又毒死了孝静帝及其三个儿子,来个斩草除根。

高洋当皇帝10年6月的一天,出现了日食。他担心这是一个不祥之兆:自己篡夺的皇位快保不住了。于是,把一个亲信召来问道:

“西汉末年王莽夺了刘家的天下,为什么后来光武帝刘秀又能把天下夺回来?”

那亲信说不清这是什么道理,随便回答说:

“陛下,这要怪王莽了。因为他没有把刘氏宗室人斩尽杀绝。”

残忍的高洋竟相信了那亲信的话,马上又开了杀戒:把东魏宗室近亲44家共700多人全部处死,连婴儿也无一幸免。

消息传开后,东魏宗室的远房宗族也非常恐慌,生怕什么时候高洋的屠刀会砍到他们头上。他们赶紧聚集起来商量对策。有个名叫元景安的县令说,眼下要保命的惟一办法,是请求高洋准许他们脱离元氏,改姓高氏。

元景安的堂兄景皓,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他气愤地说:

“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改为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愿死而保持气节,不愿为了活命而忍受屈辱!”

元景安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卑鄙地把景皓的话报告了高洋。高洋立即逮捕了景皓,并将他处死。元景安因告密有功,高洋赐他姓高,并且升了官。

但是,残酷的屠杀不能挽救北齐摇摇欲坠的政权。三个月后,高洋因病死去。再过18年,北齐王朝也寿终正寝了。

鸟尽弓藏

【原文】范蠡遂去,至齐遗大夫文种书曰:“蜚(同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释义】鸟已打尽,弹弓就要收藏起来了。比喻大功告成之后,原来借助的力量就会被一脚踢开,甚至消灭。

公元前475年,经过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终于恢复了国力,大举伐吴。吴军连年征战,疲惫不堪,哪里是越军的对手,刚一交锋,就连连吃败仗。吴王夫差无奈,只好派人去向勾践告饶求和。勾践想起过去的事,有点动心,但范蠡却不同意。他劝越王不要留下后患。于是,勾践拒绝了吴王的求和,继续攻打吴都姑苏。夫差被逼得走投无路,用衣服遮住了自己的脸,自杀了。从此,越国更加强大起来,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个霸主。

勾践做了霸主,来到姑苏,开了个庆功大会,大赏功臣。可是满朝文武,恰恰少了个功劳最大的范蠢。他到哪儿去了呢?

原来,范蠡已经与西施在一天深夜,悄悄地乘着一只小船,离开越国,远走他乡了。

范蠡在临走前,给他共患难的老友文种留下了一封信,信中说:“飞鸟打完了,再好的弓箭也要藏起来(鸟尽弓藏);兔子打完了,就轮到将猎狗煮来吃了。越王这个人,只可以同别人一起共患难,不可以同别人共富贵,你还是赶快走吧。”文种看完笑笑,觉得范蠡太小心多疑了。

但是过了不久,越王听信了谗言,疑心文种要谋反,认为文种很有才干,担心国内没有人能够制服他,于是送给文种一把剑。文种一看,原来正是当年夫差叫伍子胥自杀的那把宝剑。他顿时明白了越王的意思,长叹道:“我悔不该不听范蠡的劝告啊!”于是拿起剑自杀了。

呕心沥血

【原文】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旧唐书·李贺传》

【释义】呕:吐;沥:滴。极费心血,像要把心吐出来,滴滴出血。比喻费尽心思,穷思苦想。

唐朝中期,有一位著名的青年诗人叫李贺。他小时候就很聪明,7岁时写的诗已受到大家的称赞。据说当时的文学家韩愈、皇甫湜(shi)等曾特地对小李贺进行面试,说这孩子确实是个天才。因此,他年纪轻轻就有了名气。

但李贺在政治上却不得志,一直不被朝廷重用。他精神上苦闷抑郁,便把全部精力放在诗歌的创作上。李贺作诗,通常不是先定题目,而是注重实地考察,积累资料。他经常带着一名书童,骑着一匹弱马,一面在郊外慢慢地散步闲走,一面就即景吟咏。遇到好的题材,随即写成诗句,放进书囊,回家以后,再将锦绣书囊中的诗句整理成篇。他作诗非常刻苦、认真,每夜都睡得很晚,他曾说:“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意思是说:他为了写一首长诗,衣襟都磨破了;为了写一首短诗,白发弄断了许多根。李贺身体很弱,他母亲很心疼他,所以每天李贺回家,母亲便让婢女查看他的书囊,如果发现里面写的诗句太多,就生气地说:“你这孩子,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吗?”

李贺由于写诗过于劳累,再加上怀才不遇,心境不好,只活了26岁就去世了,他留下的240余首诗歌,可谓佳作迭出。

韩愈曾写过这样两句诗:“刳(ku)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意思是说:把肝剖出来作为纸,让血滴出来作为墨水,来书写文章。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两位诗人的故事,概括出“呕心沥血”这个成语,以形容创作的穷思苦索、费尽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