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诚布公
【原文】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释义】比喻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三国时,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极得皇帝刘备的信用。刘备临终前,曾将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给他,请他帮助刘禅治理天下,并且诚恳地表示,能辅佐他就辅佐他,如果他不好好听话,干出危害国家的事来,就取而代之。
刘备死后,诸葛亮尽全力帮助平庸的后主刘禅治理国家。有人劝他进爵称王,他严词拒绝,并认为自己受先帝委托,已经担任了这么高的官职,如今讨伐曹魏没见什么成效,却要加官进爵,这样做是不义的。
诸葛亮待人处事公正合理,不徇私情。马谡是他非常看重的一位将军,在攻打曹魏时当前锋。因为违反节制,失守街亭,诸葛亮严守军令状规定,忍痛杀了他。马谡临刑前上书诸葛亮,说自己虽然死去,在九泉之下也没有怨恨。诸葛亮自己也为失守街亭等承担责任,请求后主批准他爵位由丞相降为右将军。他还特地下令,要下属批评他的缺点和错误。这在当时是罕见的。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于军中。他一生清贫,并无什么产业留给后代。
开卷有益
【原文】(宋)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尝曰:“朕性喜读书,颇得其趣,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渑水燕谈录·文儒》宋·王辟之
【释义】卷:书本。打开书本阅读,就会有收益。指读书有好处。
宋太宗赵光义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当时社会上书籍很多,版本杂乱,难以收集,皇宫里的书籍也不成系统,难以查检。于是赵光义就命令宰相李昉主持编辑一部书,把许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门别类加以整理,编进这部书里。
李昉接受命令后,组织了全国许多有名的学者专家,日夜工作,认真搜集整理,经过多年努力,编出了三部巨著。因为这三部书是在宋太宗的太平兴国年间完成的,所以书名叫做《太平编类》、《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其中《太平编类》工程特别浩大,前后编了6年,全书共1000卷,搜集和摘录了1600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划归为55门,总字数达478万字,是一部颇有参考价值的工具书,也是我国古代最富有学术价值的巨著之一。后来这部书又被叫作《太平御览》。
御览,就是皇帝阅览的意思。后来,这部书编好后,献给宋太宗赵光义过目。赵光义非常高兴,喜爱万分,决定把全书看完。这部书很厚,赵光义看得又非常仔细认真,他给自己作了规定,每天一定要看三卷,如果因为事情忙,当天完不成看书计划,那么第二天一定要补。就这样,赵光义在处理国家大事的繁忙事务中,每天抽出时间看书,一年之内,终于把这部书全部看了一遍。因此这部书又叫《太平御览》。当时有的大臣认为皇帝日理万机,精力有限,每天还要阅览这部大书,实在太辛苦了,便劝他少看一些,或者不必每天都要看三卷,应保重身体,注意休息。赵光义听后回答说:“我生来喜爱读书,很能够从读书中得到无穷的乐趣,读书大有好处(开卷有益),哪里是白白地浪费精力呢!”
开天辟地
【原文】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三王历记》
【释义】形容以前未曾有过,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传说在最古老、最原始的时候,世界像个巨大的鸡蛋,天地不分,一片混沌。在这个混混沌沌的大“蛋”里,有一个叫盘古的巨人开始孕育成长。起先,盘古像一个胎儿,呼吸着天地的元气,慢慢成长。经过一万八千年,盘古长大了,力大无比,他站起来,舒展身体,活动活动手脚,谁知一下子大“蛋”破裂开来,一部分轻盈而又透明的气体渐渐上升,变成了天;另一部分沉重而混浊的东西逐渐向下沉淀,凝结起来变成了地。
这时候的天和地,相隔得非常近,盘古身材高大,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无法活动,有时腰都直不起来,非常吃力难受,他就这样支撑在天地之间。他的身体每天长高一丈,于是天地也每天顶高一丈,地呢,也每天加厚一丈。一天天过去了,天地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盘古也越来越高大,始终顶天立地支撑在天地之间,不让天地重新合拢。
一万八千年过去,天升得很高很高,地变得很厚很厚,盘古的身体已经高达九万里了。盘古像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矗立在天地之间,真是一位巍峨高大的巨人啊!
天不再升高了,地不再加厚了,黑暗混沌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了,盘古的精力也消耗尽了。他松了松身体,天没有塌下来,地也很结实,于是他像大山一样倒下,呼喊几声后死去了。
盘古临死时,他的全身起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云雾,他的声音变成了惊雷,他的左眼变成了光芒万丈的太阳,他的右眼变成了皎洁的月亮,他的须发变成了满天星辰,他的四肢和躯体变成东南西北四极和高大的五岳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腾的江河,他的筋脉变成四通八达的道路,他的肌肉变成肥田沃土,他的汗毛变成茂密的草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变成玉石金属矿藏,他的汗水泪水变成了雨露甘霖……
盘古倒下来,他的美名和开天辟地的功绩却流芳百世。
克己奉公
【原文】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后汉书·祭遵传》
【释义】约束自己的私欲,以公事为重。比喻一个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一心为公。
祭遵,字弟孙,东汉初年颖阳人。祭遵从小喜欢读书,知书达礼,虽然出身豪门,但生活非常俭朴。
公元24年,刘秀攻打颖阳一带,祭遵去投奔他,被刘秀收为门下吏。后随军转战河北,当了军中的执法官,负责军营的法令。任职中,他执法严明,不徇私情,为大家所称道。
有一次,刘秀身边的一个小侍从犯了罪,祭遵查明真情后,依法把这小侍从处以死刑。刘秀知道后,十分生气,想祭遵竟敢处罚他身边的人,欲降罪于祭遵。但马上有人来劝谏刘秀说:
“严明军令,本来就是大王的要求。如今祭遵坚守法令,上下一致做得很对。只有像他这样言行一致,号令三军才有威信啊。”
刘秀听了觉得有理。后来,非但没有治罪于祭遵,还封他为征虏将军,颖阳侯。
祭遵为人廉洁,为官清正,处事谨慎,克己奉公,常受到刘秀的赏赐,但他将这些赏赐都拿出来分给手下的人。他生活十分俭朴,家中也没有多少私人财产,即使在安排后事时,他仍嘱咐手下的人,不许铺张浪费,只要用牛车装载自己的尸体和棺木,拉到洛阳草草下葬就可以了。
祭遵死后多年,汉光武帝刘秀仍对他的克己奉公精神十分怀念。
刻舟求剑
【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u)契(qi)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
【释义】比喻拘泥成法,不知变通,生搬硬套。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
船到江心,楚人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赶紧去抓,已经来不及了。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
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并向大家说:
“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也不再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
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说:
“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的吗?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会找不到的呢?”
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说:
“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
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当然是白费力气。
空前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