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奢的朋友东皋公,很同情伍员的遭遇。他把伍员请到家里,准备帮他出关。一连住了七天,还是没有找到出关的机会。伍员非常焦急,一夜间头发、胡子全变白。东皋公见此情况,忽然想出一个主意,就说:“你的头发、胡子已经变白,守关兵士很难辨认。我的朋友皇甫讷,相貌和你相似,让他照你的样子装扮,如果他在关口被捉,你可乘机出关。”于是按照这个办法,伍员混出关口。
伍员匆忙赶路,来到一条江边,他怕追兵赶到,就躲藏在芦苇之中。过了一会儿,见到一只渔船,他急忙喊道:“渔父,快来帮助我!”伍员上了渔船,渔翁见他举止行为不是一般人,就问他到底是谁,伍员以实情相告,渔翁非常惊讶。到了对岸,渔翁要他稍等一会,给他找点吃的。伍员等了一会,不见渔翁回来,心中生疑,怕人来捉,又躲到芦苇深处。渔翁取来饭菜,不见伍员,便喊道:“芦中人,出来吧,我不会出卖你!”伍员走出来饱餐一顿,然后解下祖传佩剑相送。渔翁向他表示,楚王高价悬赏捉拿伍员,自己都不贪图,怎能接受宝剑呢?伍员问渔翁姓名,渔翁不图报答,也没有告诉他。伍员嘱咐渔翁,如有追兵到来,请勿泄露。渔翁见伍员有疑心,便投江而死,以此消除伍员的疑虑。
奉公守法
【原文】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耶?《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释义】形容行为端庄、规矩。
赵奢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员大将,他计谋过人,作战勇敢,是一位常胜将军,而且战功赫赫。因而被赵惠文王封为马服君,官列上卿。
赵奢原来是一个普通的收取田税的官吏。他对赵王一片忠心,收税时大公无私,一视同仁。有一次,他来到惠文王之弟、平原君赵胜家收取田税。赵胜的管家仗势欺人,戏弄赵奢,拒付税款。赵奢并不怕赵胜的权势,他毫不客气、果断地处理了这件事,且依照赵国法令杀了那些无事生非的闹事者。赵胜听说后,怒气冲天,一定要赵奢抵命,以显示他的权势。
赵奢得知赵胜的想法后,马上去找了赵胜,真心诚意地对他说:“您是赵国栋梁之材,是受朝廷重用的大官,应该遵守国家法令,以昭示天下百姓。而现在您的管家却依靠您的权势,公然违反国家法令。如果都拒不付税,那么天下还会太平吗?国家还会富强吗?到那时候,您还会有现在这样显赫的地位吗?但是,您要是能够奉公守法,那么百姓也会以您为榜样,天下就会稳定,国家就会富强,您怎么能轻视呢?”
赵奢的话使得赵胜汗颜不已,认为自己与赵奢相比显得很渺小,因而他没有发怒,反而很高兴,为发现一个人才而欢喜。他把赵奢举荐给赵惠文王,赵奢受到赵惠文王的重用。
负荆请罪
【原文】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释义】负:背着;荆:荆杖,古人用为刑具。背着荆杖向对方请罪。表示完全认错,求惩罚。
战国时,赵国有一文一武两个得力的大臣。武的叫廉颇,他英勇善战,多次领兵战胜齐魏等国,以勇气闻名于诸侯;文的叫蔺相如,他曾两次出使强大的秦国,面对骄横的秦王,他临危不惧,有勇有谋,顺利地完成了使命,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因此,赵王封他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见蔺相如本来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家臣,一下子官位比自己还高,很不服气,到处对人说:“我攻城占地,立了不少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是动动口舌,地位就在我之上。何况他本是个下等人,官职在他的下面我感到羞耻。如果我遇到他,一定要当面羞辱他。”
有好心人把廉颇的话告诉了蔺相如,劝他去报告赵王。蔺相如不仅不去报告,以后出门还格外小心,听说廉颇来了,就远远避开。赵王朝见大臣时,他也常常托病不去,避免与廉颇见面。他的手下人见了,很不痛快,对他说:“我们之所以离开父母兄弟跟着您,是仰慕你的勇气。现在您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羞辱您,您却躲着他,如此胆小害怕。老百姓尚且有羞耻之心,何况您是一个大臣呢!我们忍不下这口气,请让我们离开您吧!”
蔺相如坚决不让他们离去,问道:“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哪个厉害?”他的部下说:“当然是秦王了。”蔺相如笑道:“秦王是一个强国的国君,我都敢当面叱责他,难道会怕廉将军吗?我只是觉得,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侵犯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在。如果我和他两虎相斗,必然是要伤害其中一个。这样,对国家不利。我之所以让他,是为国家着想。个人恩怨是小事,不该计较。”
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他感到很羞愧,便光着上身,背着荆条,上蔺相如的家里请罪。从此,两人结为生死之交,共同为赵国出力。
覆水难收
【原文】太公取一壶水倾于地,令妻收入。乃语之曰:“若言文更合,覆水定难收。”《野客丛书》
【释义】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表示事已定局,不可挽回。
商朝末年,有个足智多谋的人物,姓姜名尚,字子牙,人称姜太公。因先祖封于吕,又名吕尚。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攻灭商朝,建立周朝,立了大功。后来封在齐,是春秋时齐国的始祖。
姜太公曾在商朝当过官,因为不满纣王的残暴统治,弃官而走,隐居在陕西渭水河边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为了取得周族的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的重用,他经常在河边用不挂鱼饵的直钩,装模作样地钓鱼。
姜太公整天钓鱼,家里的生计发生了问题,他的妻子马氏嫌他穷,没有出息,不愿再和他共同生活,要离开他。姜太公一再劝说她别这样做,并说有朝一日他定会得到富贵。但马氏认为他在说空话骗她,无论如何不相信。姜太公无可奈何,只好让她离去。
后来,姜太公终于取得周文王的信任和重用,又帮助周武王联合各诸侯攻灭商朝,建立西周王朝。马氏见他又富贵又有地位,懊悔当初离开了他。便找到姜太公请求与他恢复夫妻关系。姜太公已看透了马氏的为人,不想和她恢复夫妻关系,便把一壶水倒在地上,叫马氏把水收起来。马氏赶紧趴在地上去取水,但只能收到一些泥浆。于是姜太公冷冷地对她说:“你已离我而去,就不能再合在一块儿。这好比倒在地上的水,难以再收回来了!”
赴汤蹈火
【原文】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与山巨源绝交书》
【释义】既使滚烫的水,炽热的火,也敢于践踏。形容不畏艰险,奋勇向前。
嵇康,字叔夜,谯国(今安微宿县西)人。他曾与山巨源(山涛)等七人一起游于山林,被称为“竹林七贤”。司马氏专权后,嵇康不满司马氏的统治,隐居山阳,而山巨源后来在司马氏朝廷中做了官,嵇康从此看不起他。山巨源由吏部侍郎升散骑常侍时,想请嵇康出来代理他原来的吏部侍郎官职,遭到了嵇康的坚决拒绝。
不久,山巨源收到了门人递上的一封信。拆开一看,是嵇康给自己的一封绝交信。他迫不及待地看了下去。信中嵇康列举老子、庄子、柳下惠、孔子等先圣,说自己“志气可托,不可夺也”。接着又写到自己倾慕尚子平、台孝威(后汉隐士),不涉经学,淡泊名利。信中表示他蔑视虚伪的礼教,公然对抗朝廷的法制,以禽鹿作比,鹿很少见有驯育服从的,大的如果羁绊、束缚它,那它必定狂躁不安,即使赴汤蹈火,也不在乎;哪怕是用金的马嚼子来装饰它,拿佳肴来喂它,它还是思念树林、向往草地的。以此表示如果司马氏请他做官,他就会像野性难驯的麋鹿“狂顾顿缨,赴汤蹈火”。表达了坚决不在司马氏政权中任职的决心。由于嵇康时常发表一些讥刺朝政和世俗的言论,司马氏统治集团对他十分忌恨。
景元三年(262),曾经受到嵇康奚落的司隶校尉钟会,以言论放荡、诽谤朝廷等罪名对嵇康横加诬陷。嵇康被司马昭下令逮捕入狱,不久便被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