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古时兵法今时用
7487900000038

第38章 大格局中的团队竞争(1)

曾国藩批评绿营和八旗兵“官气太重,心窍太多,漓朴散淳,真意荡然”不仅是对晚清军队习气的描述,也是对历朝没落时期军队情形的概括。一个朝代初兴,文武官员,全军将士皆经过战争淬火而成,其间即便有庸庸无为者,也是能够逢凶化吉存,知道由之可贵,也知道和平之难得。

管理者要善于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使整个团队更具战斗力。激发团队积极性的途径就是“励士”。“励”,包含勉励、奖励、鼓励三层意义。“勉励”是对团队成员提出工作要求;“奖励”是指嘉奖做出杰出贡献的团队成员;“鼓励”是能够随时随地对个别成员给予情感疏导、信念教育和工作帮助,使之能够跟上团队节奏。“士”,既指全军将士,也包括才士、贤士等参谋人员和后勤人员。中国古代兵法中关于“砺士”的阐述,包括选士、抚士、练士、恤士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选士:湘军如何成为晚清政局的决定性力量选士,说的是如何选拔士卒,组建团队。团队是由不同的个体组合而成的,个体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团队的质量。如果没有选到足够多的优秀将士加入军队,那就会在未来战争中输给敌人。就选士而言,如果所选之人受过专门训练和系统教育,善加组织,整体的力量就会无限倍增,呈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反之,如果个体素质较差,势必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能力,无法在竞争中获胜。《草庐经略·丁壮》中说道:

兵法曰:“兵无选锋曰北。”所谓选者,选其人于未教之先而教之,再选其人于既教之后而用之。以材力雄健者为众兵;仍于众兵之中,选其武勇超群,一可当百者为选锋。……未教时之所选者,或以武艺,或以强力,或以胆气,或以雄貌。须用乡野壮人,无取市井游猾。盖野人力作而性朴,力作则素习勤劳,性朴则畏法奉令。易以诚信感之,恩爱联之,不难就我彀中而不测我颠倒之术。市井游猾,不习勤劬,不畏法度。其在军中,巧为规避,潜倡邪说,引诱群辈,故不宜用。

如果所选之人受过严格训练,就可以直接任用他们。其中,身体健壮、力量强劲者可以充当普通士卒;勇猛无比而又精于技艺者可以组成特战人员,以一敌百,承担关键任务,这就是所谓的“锋”,即精锐部队。商周时期的“虎贲”,就是精锐部队。《尚书·牧誓》孔安国序中说:“武王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与受战于牧野。”汉孔安国将其解释为:“勇士称也。若虎贲兽,言其猛也,皆百夫长。”

在中国兵法中,对选士有着深入而细致的描述。大致说来,可以从武术技艺、勇力强劲、胆量魄力、体态样貌四个方面考量。在这其中,尤其重视选用生长于乡村中的身体健壮者,主张摒弃游走于市井间的泼皮无赖。这是因为生长于乡村中的人多勤劳朴实,勤劳者必坚韧耐苦,朴实者必安分守法,勤劳朴实又容易被诚信感化,变得忠信仁厚。如果这些人没能吸纳进来,必然为敌方所用,反成为己方强大的敌人,这是十分危险的事情。相反,那些游走于市井之间的地痞无赖,看似蛮横勇敢,往往却是些毫无操守、阳奉阴违、唯利是图的小人。这样的人如果进入军中,非但不会增强军队的实力,还会败坏风气,动摇军心。

晚清时期,八旗和绿营之所以丧失战斗力,就是因为当时的八旗子弟多是些游手好闲之徒。他们生于富贵粉黛之中,沾染了市井间荒淫鄙俗的习气,早没有了祖先那样驰骋疆场的体魄与能力。而湘军、淮军之所以能够成为当时最具战斗力的军事组织,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绝大多数是来自于湘、淮农村的民间武装,彼此又多为同乡同族,这就使得他们既具有顽强的战斗力,又具有高度的凝聚力,从而成为晚清政局的决定性力量。

一个团队如果皆是能说会道、八面玲珑之徒,则不可同患难。生死存亡之事,需要能同仇敌忾。浮华之徒,皆重虚名,心思浮荡,必不能死心塌地。

所谓“诚朴”,即诚信、朴实,意思是说要将那些诚信、朴实的人选入军营。这样的人对上耿直忠厚,对下仁厚笃实,对己严律修为。《曾胡治兵语录·诚实》中说:

军营宜多用朴实少心窍之人,则风气易于纯正。今大难之起,无一兵足供一割之用,实以官气太重,心窍太多,漓朴散醇,真意荡然。湘军之兴,凡官气重、心窍多者,在所必斥。历岁稍久,亦未免沾染习气,应切戒之。

中国古代观人审士,最注重“朴实廉介”,朴实就是淳朴诚信,廉介就是操守分明。由这些人组成的团队,内部关系疏朗亲切,彼此相安无事。现实中当然不可能都是这样的人,那就要竭力重用那些朴实笃厚者,使他们迅速走上领导岗位,成为团队的骨干。少用那些工于算计、心机很重的人。算计者多自私,心机者多阴谋,一个团队内部,若有这类人分布在各个部门,其心机算计不是用于军事权谋和形势分析,而是用于内部争斗,很快就会让朴实笃厚者处于不利地位,甚至逆淘汰那些不善于心术者。久而久之,团队内部相互猜疑,彼此嫉恨,和平时相安无事,作战时则溃不成军。

曾国藩批评绿营和八旗兵“官气太重,心窍太多,漓朴散醇,真意荡然”,不仅是对晚清军队习气的描述,也是对历朝没落时期军队情形的概括。一个朝代初兴,文武官员、全军将士皆经过战争淬火而成,其间即便有庸庸无为者,也是能够逢凶化吉的福将,但多数都是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而得以幸存,知道生之可贵,也知道和平之难得,此时的军队,皆是一国的精英,也是一时之选。但到了朝代晚期,承平日久,文官不谨操守,武官忘记使命,军队便成为投机钻营者的目的地,令志士寒心,让勇士失望,战斗力迅速下降。

军队是以战争为准备,若不备战,则久而懈怠;如不临战,则久而自骄。官气、娇气、惰气一旦浸染部队,会变得毫无战斗力。任何一个组织都不可能推倒重来,更何况,军队又是一个讲究资历和注重层级的组织,在其懈怠骄悍之后,就难以再回到当初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状态,能维持不再沉沦便很难得了。

在曾国藩看来,军队要重用四种人:一是才堪治民,即有经国纬民之才的人。任何时候,都是平常人多,人才太少。

才堪治民,既包括敢于组织,有足够的手段、方法去管理百姓,又包括善于组织,有情怀操守,能够视民同胞,得到百姓的拥护。

二是不怕死,置生死于度外的人。参军打战,本来就是赴汤蹈火,因而士卒要能够做到大义凛然,死不旋踵。有私利者,必不能奉献,何能历危局?

三是不汲汲于名利的人。荣誉和名利是连在一起,军人重视荣誉,这既包括个人的功名,也包括军队的整体荣誉。将个人的价值和军队、国家的价值联系在一起,就树立了正确的荣辱观。汲汲于名利,则是有我而无组织,或者利用组织为自己谋私利,将组织作为跳板,而不是和组织一起成长。

四是耐受艰苦的人。战争到了战略相持阶段,比的是双方的耐受力,谁坚持到最后,谁就取得最终的胜利。日常做事,能够取得成功的,不取决于聪明睿智,也不取决于资金充足,而是取决于能否坚持。每一个登顶成功的人,回头俯视山谷,就会发现在最艰苦的山道旁,几乎密密麻麻全是知难而退的放弃者。任何的成功,都是在他人退却后,自己再坚持一把,才获得了进步和超越。

这些人所组成的团队,看似无欲无求,实则极具侵略性和攻击力。平时各行其职,关系淡如水,一旦遭遇时艰,因信念一致,则能同仇敌忾,纾救国难,解他人危局,雪中送炭。当年秦琼为了救朋友,去登州冒充响马,路过两肋庄的岔道口想起老母妻儿,此时面前一条路去汝南庄,一条路去登州,一条路回家门。但秦琼犹豫片刻,最终还是为了朋友,义无反顾地去了登州。秦琼这一举动所反映的深重义气,被人们传为“两肋岔道,义气千秋”。

朴实诚恳的人,有时看着很木讷,实际是质朴;有时看着有些傻,实际是认真理。一个团队,如果皆是能说会道、八面玲珑之徒,可以同享乐,不可同患难。军队作战,生死存亡之事,需要能同仇敌忾。浮华之徒,皆重虚名,重虚名者,心思浮荡,必不能死心塌地。从现实逢迎消遣需要,可以有此类巧笑谄媚、油嘴滑舌之人在军中,但不能令其成风气,否则必损害军队士气、正气。

对普通的士兵、员工而言,他们是团队行动最直接的执行者,因而工作效率才是首要的,其德行、性情,可由上级管理监督来解决。对中层管理者而言,最重要的却是品行,他们的优缺点,部属清清楚楚,关键时刻的号召力,完全取决于平时对他的信任程度。

所谓“用长”,就是要扬长避短,以实击虚。对于团队而言,要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长处,以此来形成整个团队的优化组合;对于个人而言,则要在客观认识自己的前提下“扬己之长”,即以己之长击敌之短。

做人要尽量“补己之短”,人的失败一定是败在自己的短处上,因为能力不济,防范不严,便很容易犯错误。这就是所谓的“木桶效应”,桶中水一定会从最短的木板处流出。作战,打的就是对方的短处,或在将帅之短,或在组织之短,或在权谋之短,或在形势之短。

《三国志》中,陈寿评价关羽和张飞时说:“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关羽爱兵如子,不欺下,有仁厚之风,几乎成为兵家典范,但其“骄于士大夫”,使得他不能团结同僚,不能在复杂的作战环境中与友军相处,恰成为他“败走麦城”的根本原因。张飞豪放爽快,每每见到好汉未尝不英雄相惜,因而善于与同僚相处,但其缺点与关羽正好相反,“不恤小人”,导致他身首异处,为小人所害。

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对自己、对团队的短处提高认识,尽量补短,如若临战应敌就要“藏己之短”,然后再谈“用长”。

关于用长,《曾胡治兵语录·勇毅》说:

大抵任事之人,断不能有毁而无誉,有恩而无怨。自修者但求大闲不逾,不可因讥议而馁沈毅之气。衡人者,但求一长而取,不可因微瑕而弃有用之材。苟于峣峣者过事苛求,则庸庸者反得幸全。

人一旦入职做事,往往诋毁与荣誉并存、恩典与怨恨并至。这就要求我们意识到,要注重大节不损,大德不亏,不要因为那些捕风捉影般的谈论、那些闲言俗语般的议论而气馁,轻易放弃自己的目标,折损了沉毅志气。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以此眼光衡量别人,那就是要看大节大德,不要因为细微缺失而放弃有用之才。尤其是对于出类拔萃的人,瑕不掩瑜,要能包容他们的缺点,尊重他们的个性,不要过于苛刻。若因小的毛病而忽略大才,则最终选用的,只能是那些平平庸庸、碌碌无为者。

其实,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人,对“才”与“德”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说来,普通士卒,关键看他是否有攻城拔寨的本领;基层工作者,重要看他们是否有一技之长,个人的德行、性情倒不是第一位的。这是因为,对于一个团队而言,最普通的士兵、员工是团队行动最直接的执行者,因而工作效率才是首要的,其德行、性情,可由其上司的管理监督来解决。

对于中层管理者而言,重要的则是能力和品行。他们对上是执行者,需要有组织、协调能力,将上级决策、首长意志落实到工作中。对下是指挥者,需要结合部属的工作能力、性情特点,布置战术任务,使得有条不紊、保质保量遂行战斗。中层管理者是否具有号召力,取决于个人品行,这是由于他们平时和基层员工、士卒生活工作在一起,路遥知马力,他的个人喜好、优点缺点,部属清清楚楚,关键时是否听他的话,不是取决于这时的命令是否正确,而是取决于平时对他的信任程度。

在中国,人员管理的单位叫作人事部门,二十四史都是以“列传”、“世家”来叙述人物的关系。这是因为中国式的管理,首先是管人,有了人,有了合适的人,事就好办了。没有合适的人,再宏伟的蓝图,再完美的计划,也只能付诸东流。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这就是人事管理。

但在西方的组织体系中,人员管理单位叫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把人当成了生产的要素,当成了复杂体系中的一个个环节。按照职位去寻人,更多考核的是人的专业技能和学术背景,是将无数个体组织起来,实现整体的优化。

中国的管理是人员管理,优点是因人而异,便于德治;西方的管理是职务管理,优点是因事而异,便于法治。我们要实现现代管理的有效性,最好还是要在基层实现职务管理,使其能够各安其职;高层使用人员管理,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个性优势。

内心仁善的人,长处不在于杀戮斗狠,勉强使用,会使他倦于杀伐而丧失勇气,反而对团队造成不利。比如关羽,在华容道必然会义释曹操。精悍强劲之人,可以负责正面进攻,充当先锋,如北伐战争中的叶挺独立团,所向披靡。冷静稳重而又坚毅顽强的人,可以把守关隘,拒敌断后,如曹操与马超交战败北,而令许褚临河断后。

所谓“任能”,就是要尽量任用那些有超凡才能的人。这样的人必然能够以一敌十,以一敌百,如长坂坡下,张翼德独自一人,喝退十万追兵;赵子龙单凭一骑,杀入曹营救幼主。我们常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任能就是要善于因贤授职,因能授职。《草庐经略·任贤》说:

一贤可退千里之敌,一士强于十万之师。谁谓任贤而非军中之首务也。天生贤才,自足供一代之用。不患世无人,而患不知人;不患不知人,而患知之而不能用。知而不善用之,与无人等。知人者,先询其言,渐任以事。

人人皆知贤能之士的重要性,但为何贤能之士总是稀缺呢?关键在于:不是世上没有贤能的人,而是缺少能够识别、敢于起用贤能的人。明知贤能而不好好任用,莫不如没有贤能。

韩愈有句著名的话:“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个世界从来就不缺少人才,关键是缺少发现人才的伯乐,更缺少能够持之以恒选贤、用贤而不疑的君主。项羽手下的范增,本是难得的人才,几乎刘邦所有的计谋都被他看透看破,智谋不在张良、萧何之下。但项羽虽称其为“亚父”,还是不能善用,最终中了反间计而将范增赶走,刘邦自己也承认:“项羽有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同样,韩信在项羽手下,不过是个执戟的郎中,多次献计,项羽不予采纳。后离楚归汉,经夏侯婴、萧何推荐,成为刘邦的开国功臣。

贤能不容易得,一是因为贤才很少,而且贤才不得其用,甚至还不如普通百姓善于谋生,当年韩信就曾走投无路,食不能果腹。一漂母(在河边漂洗衣服的老妇人)见其饥饿,便分饭给他吃数十日。韩信岂不如漂母?淮阴屠户侮辱韩信:“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韩信受辱良久,忍胯下之辱,而为众人耻笑。韩信岂不如屠户匹夫?皆因为他不当其时,不当其用而已。孟子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孟子·告子下》)这些仁人志士,在他们人尽其才之前,都曾困顿没落,沉于下僚。然一旦为仁君明主起用,不仅个人可以建功立业,而且能够铸造一个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