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古时兵法今时用
7487900000018

第18章 古典兵法的博弈法(2)

这里讲的是,君主如何平定叛乱之军。首先应将其罪行公告天下,予以制裁,并号令众人戒备危险。正气压倒邪气,挟此除奸去恶的雷霆之势,兴堂堂之师,一举平定叛乱。推而演之,以“刚”喻己,以“柔”喻敌,刚阳君子要能以果敢气魄去决断,在敌方自乱阵脚的时候,乘敌之危,以刚克柔,就势取胜,这样是无所咎害的。

趁火打劫在军事上的实例,屡见不鲜。比如,可以利用敌方国内势力空虚,一举破之,如越王勾践复仇吴国阖闾,就是在吴军大举出境,与晋国鏖战之时,越军直袭到了吴国国都;可以利用敌方国内内乱,或兄弟阋于墙、皇子争位之时,或割据势力争霸混战之时,或起义军蜂起之时。历来外族入侵,大多是在中原内患之际,如多尔衮趁着明朝李自成起义,挥兵入山海关。

当年的多尔衮,不仅趁了李自成的火,打劫明朝,其实也趁了吴三桂的火,打跑了李自成。李自成当了皇帝后,船到码头车到站,逐渐忘了之前的信念,和自己的手下声色犬马,享乐起来。起义军很快变得军纪废弛,军心涣散。他的手下刘宗敏更是抢了一个女人陈圆圆,几乎直接葬送了大顺政权。

这就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来历。夺妻之恨让吴三桂怒火中烧。他发誓与李自成势不两立。当时,吴三桂是山海关总兵,他给多尔衮写了封信,表示修好之意。多尔衮马上带领八旗精兵,进驻山海关,剿灭了李自成的军队,把龙椅还没坐热的李自成轰出了北京城。接着掉转枪口,再去追杀明朝的军队。这时候,吴三桂才回过味来,自己是引狼入室;而多尔衮正是趁火打劫了。

趁火打劫,是把握好契机。这个契机,一是百年不遇的好机会,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好机会。冷战后西方国家插手很多国家的内政,在东欧、中东推行所谓的颜色革命,就是利用了这些国家内部的派系争斗或者反政府力量,通过支持弱势一方,使其推翻、动摇或者加入原来的政府,从而改变这个国家的政治形态、政府组成和领导人,获取必要的经济利益、政治盟友或者外交资源。

声东击西

原书中言: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此含义与《周易·萃卦》相通。萃卦卦象为下坤上兑,水流动在地上,象征会聚。这种会聚先要符合天地之道,在心中保持笃定、谨慎之意。心中信念不坚定,游移怀疑,一定会导致行动紊乱,出现差错。反之,如果笃定,则不须忧虑,前往无咎。

声东击西主要用在当敌方意志不坚,混乱错失,不能保持稳定时,己方可以利用他们的这种危机,实施声东击西的战略。首先,似打非打,似攻非攻,做出佯攻的战前状态,引得敌方长时间绷紧神经,使之疲惫不堪。然后,出小股奇兵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前先后,欲后先前,让敌方摸不清己方的真实意图,在战术上的准备更加混乱、不知所措;再次,只要己方维持一段时间,在具体的战术上时近时远,时打时离,时攻时守,给敌方造成错觉,随之集中力量突然出动,一举得胜。

从两个方面来看,如果己方是主动出击的一方,在使用此计时要注意的是:在声东击西中,“声东”是假,“击西”是真,这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都是展示给敌方看的,要让他们感觉到越逼真越好。真假虚实皆为我们的战术服务,我们要真以假之,假以真之;实以虚之,虚以实之。本不打算进攻甲地,却佯装进攻;本来决定进攻乙地,却不显出任何进攻的迹象,似可为而不为,似不可为而为之。只有这样,才能引诱敌方做出错误的判断,然后乘机歼敌。

诸葛孔明曾陈兵在祁山,分作三寨,专候魏兵。司马懿引兵前来,他根据前线的情报,判断出武都、阴平二郡可能有险,遂命令郭准与孙礼两人,率兵从小路迂回包抄蜀军,而自己则率大军从正面做出攻击之状。有意思的是,司马懿采用的已是声东击西之计,诸葛亮更技高一筹,将计就计,也玩了一把声东击西。蜀军先是虚晃一枪,然后在郭准与孙礼之军后包抄,伏于要路,将魏军打得大败。

声东击西本是胜战计,但若是从敌战计的角度来看,也能给予我们启示。如果己方是被攻击的一方,就要像诸葛亮的蜀军一样,识破敌方声东击西的计谋,并能将计就计。这需要对双方的战略情况有着整体和清醒的认识。主将要有明确的主见,不能随着敌方的佯动而乱摆乱跑,绝不能被对方牵着鼻子走,而应该稳扎稳打,守即是攻,使对方此计不能发挥效力,己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胜战博弈,看似在胜战状态,实际也是充满变数,一着不慎,就会使局势翻盘;招招制胜,便会增益国力。需要强调的是,胜战状态不是战略上取胜,也不是战术上取胜,而是在此时、此地、此刻,己方拥有控制局面的能力。

在这其中,瞒天过海讲的是用绝对的优势来实现绝对控制;围魏救赵讲的是掌握主动,打击敌方最薄弱的环节;借刀杀人是己方不动而获得战略好处;以逸待劳,更是讲求主动权在我,而静观其变;趁火打劫,是要求自己把握战略机遇和战术时机;声东击西,要努力让己方处于主导地位。

二、敌战博弈:势均力敌的取胜术

有时,己方与敌方势均力敌,不占主动权,甚至处于下风,即停留在战略平衡、战略相持的状态。那么,怎样扭转这样的局势呢?这就要用到敌战计了。

敌战,即双方互有胜算、互有败机,控制权不在我,主动权也不在我,怎么办?那就要想办法增益自己的力量,削减对手的实力,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全要用得上,这和胜战计还有点讲究大国形象、注重道义、强调阳谋不同,关键是要实用,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只要能把对手消磨得疲惫不堪,自己就稳操胜券了。

无中生有

有和无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概念,《老子》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家认为“无”是“有”的根本,宇宙万事万物是无中生有。

“有”看得见摸得着,代表了事物作为具体存在的具象的一面;“无”看不见摸不着,代表了事物作为相互关联及其存在根据的抽象一面。在生活的实例中,无中生有多指谎言的产生。有个成语叫“三人成虎”,意指那些莫须有的假象,重复的次数多了,反而让人相信这是真相。根本没有影子、没有事实依据的事,能使人深信不疑,就是利用了人性中好猜疑的弱点。

在历史上,奸诈之徒无中生有地诬陷忠臣良将,屡见不鲜。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很多时候,莫须有的罪名是最可怕的,因为它本就是没有什么凭借的捏造,使人难以辩解。南宋秦桧陷害岳飞,造成风波亭中千古奇冤;大明宦官魏忠贤诋毁东林党人,以泄私愤;还包括各朝各代的文字狱,古人很形象地称之为“文网”,这些都属于无中生有,罗织成罪,把人打到人间地狱。

将“无中生有”应用在兵法中,就不能这样阴暗、狭窄地去理解。其指的是,能以最低的成本、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回报,最广的收益。原书中这样解释: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诳,欺诈、诳骗。实,实在,真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通过各种各样的假象去迷惑对方,让对方把假象当成真相,进而上当受骗。这里的“少阴”、“太阴”指的是假象,“太阳”指的是真相,它们是交织在一起的。在此中,切记不能一味弄虚作假,要使假的掩护真的,真的包在假的之中,最后一举成真,达到目的。

无中生有之计,多用在战略相持阶段,敌我力量均衡,己方无良策制胜,这就可能是一条解决之道。若是敌方将帅性格多疑,过于谨慎,此计会特别奏效。使用此计,关键在于真假要有变化,虚实必须结合,随事态发展而展示出相宜的真相与假象。如果一假到底,不但不能有所斩获,还很可能被敌人发觉,使己方陷入危险。

唐朝安史之乱时,张巡仅率三千兵马固守睢阳,叛军围困得如铁桶一般,援兵不到,官军连守城用的箭都没有了,形势岌岌可危。张巡想出了个办法,他吩咐士兵扎稻草人,并穿上黑衣,从城墙上用绳子坠下去。这是此计的第一环,以假示敌,却让敌人误以为真。

叛军首领令狐朝以为张巡派出了突击士兵,连忙吩咐弓箭手放箭,很长时间才觉得事有蹊跷,这些“士兵”既不叫喊,也不流血,由此明白自己上了当。正如诸葛亮的草船借箭一般,张巡让叛军白白送上了上万支箭。这是此计的第二环,让敌方识破己方之假,掉以轻心。

可以说,张巡要比草船借箭的诸葛亮更高明。隔了段时间,张巡又在夜里从城墙上放下黑衣人来,叛军以为张巡故技重施,只顾嘲笑,再没有做攻击的准备。结果,这一次却是真的官军,下城后一场厮杀,叛军损失惨重。这是此计的第三环,抓住敌方不辨真假之机,变假为真,变无为有,出其不意地攻击敌方,敌方头脑还来不及清醒,即被击溃。

无中生有,要是陷害就是落井下石,捕风捉影,捏造罪名;要是赞美就是吹破牛皮,涂脂抹粉,自吹自擂。从组织管理的角度,这两种行为都是要不得的,但从博弈的角度,这两种办法恰是最常用的,相关例子,举不胜举。

暗度陈仓

这一计的全称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典故出自《史记·高祖本纪》。韩信明着修复通往关中的栈道,以示由此进攻,实际上却率大军暗中抄小路奔袭,趁守将不备,占领陈仓,进而取得关中,由此掀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这个故事揭示的道理,即采取正面佯攻,当敌军被我方牵制而集结固守时,我军则悄悄派出将士迂回到敌后,乘虚而入,进行决定性的突袭。这与胜战计中的声东击西计有相似之处,皆有迷惑敌人、隐蔽进攻的作用。但两者的区别在于,声东击西,虚晃一枪,不让敌方知道我们真正的目标,隐蔽的只是战术攻击点;暗度陈仓,隐蔽的是军队的运动路线,明显露出的是佯攻,真正的攻击路线则不能示予敌方,而运动路线的转换,隐藏的往往是更大的战略企图。

暗度陈仓的义理,出自《周易·益卦》。益卦下为震,上为巽,震为雷,巽为风,风雷激荡,其势愈增,象征增益之意,若动而合理,则好处无穷,是为吉卦。

“益”的义理在于,增益时要能配合其时,施行得当,若是居心不安、贪求无厌,那就有凶险了。所以用此计时,切记要能正、奇结合。只有正面给对方一种佯动的信号,迷惑住了敌方,背面才能迅速、成功地实施进攻。正面佯动不成功,只能是分散了兵力,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蜀汉后期,邓艾与姜维对垒,邓艾屯兵白水之北,姜维派廖化屯兵白水之南。邓艾对手下讲:“现在我们的兵少,姜维应该快速渡河攻击我们。但是,他却撤军而还,只有廖化的小部队在这里牵制我们。由此判断,姜维一定会渡河,他是要去偷袭洮城。”邓艾清楚了姜维派廖化屯白水之南,不过是想迷惑自己,目的却在洮城,于是星夜驰援洮城。果然,姜维在此处渡河欲加偷袭,邓艾却严阵以待,固守洮城,破坏了姜维的企图。

姜维本想使用暗度陈仓之计,但因其正面佯动做得不到位,估计廖化一部也实在不能起到“栈道”的吸引作用,战略企图隐藏得不深,轻易就被邓艾识破了。

在战场上使用计谋,那是兵不厌诈,言在此而意在彼,一环扣死一环,切不能自以为给对方造成了错觉,对方就真的傻乎乎上当。更应该警惕的是,对方是否会将计就计,也设了个圈套让己方去跳。所以说,此计最重要的是审时度势,最关键的是要真修栈道为正,真度陈仓为奇,两手都要用,两手都要硬。若对手屯兵栈道,那就暗度陈仓为奇;若对手发现陈仓而备,那就出栈道为奇。

隔岸观火

隔岸观火这则成语,出自唐代僧人乾康的诗:“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诗句的意思是说,河对岸有人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但河这一侧的人,则心冷如冰,置身事外。这个词后来多被用为贬义词,比喻在别人陷入危难时,其他人袖手旁观。

但是,将隔岸观火的道理用在战术的制定中,则是后发制人的好招数。听起来、做起来好像很容易的样子,实质上并不是如此。一要等敌方内部秩序出现了混乱,各方势力倾轧、矛盾激化,而且公开化;二要注意己方要慎动,先在暗中静观敌变,坐待敌方局面更进一步的恶化。

《孙子兵法》中也多次谈到慎动之理,与隔岸观火之计,亦相吻合。见《火攻》:“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两国交战,都是因利益冲突而起,没有获得实际利益的争斗,即使是在表面上胜利,实际上也是失败的,因为只要发兵出征,就一定会有所消耗。所以要“以治待乱,以静待哗”,隔岸观火的高妙之处,正在于以己方之严待敌方混乱,以己方之稳待敌方哗变,抓住时机,适时出手,在几乎不付出战争成本的情况下,坐收渔翁之利。

使用隔岸观火之计时,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必须有“火”。但这把火,不是己方烧起来的,甚至都不能算是由己方导致的。“火”是敌方自燃的、从他们内部烧起来的。从这个角度看,隔岸观火与借刀杀人不同,借刀杀人是己方怂恿、鼓动、利用第三方,损耗敌方的力量,己方采取主动的态势;而在隔岸观火的很长时间内,敌方的“火”是自己烧自己的,己方既不占主动,也不占被动,是处于置身事外的状态。

二是应当“隔岸”。要有耐性地“坐山观虎斗”,“黄鹤楼上看翻船”。其中切记两点,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引火烧身。

不能操之过急的原因在于,对方是祸起萧墙之内,互相倾轧,各方政治力量周旋其中。这就比如有两只老虎在打架,假以时日,必有一伤。或者说,像一堆猴子都在争着当猴王,等一段时间后,它们内部的、整体上的力量,实际上是被削弱了。这里面还有一层道理,内部矛盾可以被外部矛盾利用,但同时,外部矛盾也可以缓解内部矛盾。若己方不能选择敌方不能自拔、自取灭亡的契机,不分青红皂白,就以外力猛然介入,反倒容易导致敌方的各股力量合力应对己方,团结起来而战。这时候,己方非但不能够得利,玩不好还会引火烧身,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三是静观其变,等待最好的时机。尤其是在己方不利出战、无力出战、不便出战前,在隔岸观火的这段时间内,往往会出现最好的转折点。因为“观火”不是最终的目的,只待火候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己方坐收其利,壮大自己,一举成功。

将隔岸观火之计用得很地道的是曹操。他早年就写过一首诗:“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蒿里行》)诗意与隔岸观火的道理很接近。后来,袁绍在官渡大战后兵败身亡,他的两个儿子,即袁尚、袁熙兄弟俩带着兵马,共同去投奔了辽东太守公孙康。曹营诸将马上向曹操进言,要一鼓作气,平服辽东,将袁氏子孙一起歼灭,不留后患。但是,曹操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二袁兄弟必不能与公孙康和平共处,谚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两股势力,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一切正如曹操所料,没过多久,公孙康就下绊子、放冷箭杀了二袁兄弟,并将首级献给了曹操,曹操不出一兵一卒,坐着就收了“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