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胜战博弈?这是绝对优势的完胜术;何为敌战博弈?这是势均力敌的取胜术;何为攻战博弈?这是进攻状态的求胜术;何为混战博弈?这是形势不明的优胜术;何为并战博弈?这是寡不敌众的不败术;何为败战博弈?这是败军状态的自保术。
什么叫博弈?博,最初指就是赌博;弈,即下围棋。《论语·阳货》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博弈泛指游戏,但这类游戏,并不是单纯的比较。
比较是什么?就是用你的长处和他的长处、你的短处和他的短处比较。博弈,则是用自己的长处打对方的短处,对方也用自己的长处打你的短处。
所以,博弈手段,意在处理利益纷争的时候,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所做出的努力。博弈,既可以发生在两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多人之间,其过程是互动的,目标却全都是为了取胜。前面讲的权谋,是静态的博弈;本章讲的博弈,则是动态的博弈。也就是说,双方如何根据自己的环境、特点、所处位置,在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中进行决策。相对于权谋论,博弈论更多的是一种互动,与不战而屈人之兵完全不同。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己方绝对控制局面,让敌方不能跟己方打,而博弈是己方要跟敌方过招,双方在交手过程中互相较量。
形势论注重利用自己的主导权,通过试行、试假、试真,来影响对方。博弈论则是双方已经进入到实际交战过程中,底线为对方所熟知,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双方进行的较量。
将博弈理论运用得最好的兵书,即是《三十六计》,其中概括了六种不同情况下博弈的态势:
胜战计,是绝对优势下的控制;
敌战计,是双方势均力敌时的对打;攻战计,是进攻状态下的作战;混战计,是多方混战,在敌我势力不明的情况下进行作战;并战计,是孤军多线作战;
败战计,是败军状态下的作战。
《三十六计》对这六种态势,分别进行了描述。在每一个态势下,又包含六个计策。我们通过学习三十六计,可以学到在各种态势下如何进行危机管理,得到有益的启发。
一、胜战博弈:绝对优势的完胜术
胜战计,是掌握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所使用的计谋,是国君统领处理大臣,大国驾驭小国的一种方法。比如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美国、法国和北约掌握了绝对的主导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我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即己方能够掌握主动,控制权在己方的这种状态下,进行危机处理的方法。
这种讲求控制权的博弈,要能够充分调动对手,而不是被对手调动。调动对手,就是利用己方的力量去打对方最薄弱的地方。我们有一,对方有十,那么我们便集中“一”,避开“十”,去较量对方小于“一”的最薄弱环节。
瞒天过海
瞒天过海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一计,是有深意的安排。所有的计谋,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欺骗。无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不能改变它们欺骗的本质。可以说,三十六计之所以用“瞒天过海”来开篇,说的正是计谋的达成,皆出乎欺骗。如其言:“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什么意思呢?即使用计谋来博弈,要从“阳”出发,阳中有阴,两者保持动态平衡,而非纯用阴谋。
瞒天过海,计名出自《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中的一则故事。
唐太宗御驾亲征,统兵三十万欲取高丽。到了海边,眼望漫无边际的滔滔海水,心中十分忧愁,自家大军多是没见过大海的内陆兵士,如何能够过得海去?于是,唐太宗召集众将领商议渡海之策。
薛仁贵设定了一计,告知唐太宗说有一位本地大户,知道唐军已至,想为大军提供粮草,但前提是想见见唐太宗。
这倒是件好事,唐太宗应允了。于是,唐太宗由薛仁贵引导前去察看,在一间富丽堂皇的大厅之中,百官进酒,又有婀娜舞姬助兴,一时轻歌曼舞,唐太宗忧愁顿消。隔了一会儿,唐太宗忽感屋外波响如雷,桌上酒盏摇晃,令人拉开帷帐,仔细一看,大吃一惊,满目皆是苍茫海水,原来自身已经在船上了。三十万大军趁着风势,很快抵达高丽。
这是薛仁贵的聪明之处。瞒天过海之“天”,指的即是天子。这段故事,被后人引申成为兵法中的一条计谋,就是将极为秘密的事,隐藏在公开的行动中,在隐真示假中达到目的。
瞒天过海一计,可大可小。其多被主动出击的一方应用于战略战术的制定,一而再、再而三地用阳谋,用公开的手段来迷惑对手。通过战略欺骗和战略迷惑,让防守周密的对手放松警戒,马虎大意,从而给己方营造出有利的态势,由此扭转双方的局势。“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周”为周全,“怠”为松懈,这一计正是利用了我们对于司空见惯的现象往往不作他想,不去深思熟虑,忽略了其中可能蕴含的计谋。
瞒天过海之计,在近代战争中也常被应用。最典型的是二战时盟军的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盟军通过实施战略欺骗,在欧洲西线战场的诺曼底,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渡海作战。在此之前,盟军采取了代号为“北方坚忍”的行动,用热气球充当飞机,到处飞来飞去;用卡车拉着大树来来回回地兜圈子,弄得烟尘滚滚;故意让德国侦察机看到。还建立起影子部队,司令巴顿公开露面,大造声势,配合着虚假的无线电通信和误导性的空中轰炸,而这花样翻新的一切,都是为了诱使德国最高指挥部做出错误判断。
在盟军精心的设计下,德军以为盟军唯一的登陆地点只能是加莱,却忽略了危险的诺曼底。盟军以288万人的强大攻势,突然在诺曼底区域发动了猛攻,疏于防范的德军几无有效的兵力可施。在随后短短的七天时间内,诺曼底的五个盟军登陆点就连成了一片,盟军初步巩固了战果,拉开了纳粹灭亡的历史序幕。
从博弈上讲,瞒天过海,说得好听点,是以阳谋为阴谋;说得难听点,就是拉大旗作虎皮,关键是瞒得住,埋得深,要让对手真的相信,才能达到战略欺骗、战术佯动的目的。
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的故事,大家一定都很熟悉。魏国大将庞涓进攻赵国国都邯郸,赵求救于齐国,齐国派孙膑辅佐田忌救赵。
孙膑看到魏国大军北征,国都空虚,直接派齐兵进攻魏国首都大梁。魏王急招庞涓回兵保卫都城,庞涓一回兵,赵国邯郸之危便解除了。
故事简单,但其中的道理,却非常值得思考。其一,一切行动的选择都要围绕战略目标进行,要始终对行动的根本目的有着清醒的把握。齐军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不是和魏国打仗,而是要救助赵国。试想一下,如果齐国拉开阵势,赶到邯郸城下与魏军大战三百回合,时间拖得太久,恐怕赵国早就坚持不住了。孙膑貌似是在舍近求远,但他直捣魏国的心脏,却最为直接地达成了战略目的。
或者说,孙膑是将“避实就虚”运用到了极致。原书中说:“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从正面攻击敌方,不如迂回包抄;主动打敌军的阳刚之处,不如侧面打敌军的薄弱环节,既省劲,又能卡住敌方的命脉。按语里打了一个比方:“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流;弱者塞其虚,如筑堰。”对敌作战好比治水,如果敌人来势汹汹,我们就用疏导之法将之分流;如果敌人势力微薄,我们就筑堤围堰,囤积势力,一鼓而歼之。批亢捣虚,抓住敌人的要害乘虚而入,挽狂澜于既倒,态势转折的曙光,通常就出现在这时。
其二,围魏救赵之计,实施的关键在于选取所围之地,“攻敌所必救”,即能对敌方最为虚弱的地方,做出准确的判断。
二战期间,盟军与德军都竭力争夺制空权,以保护好自己的战略后方。为了打破德军对于欧洲大陆的空中控制,盟军总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打算一方面派空军在英吉利海峡上空迫近战斗,另一方面派分队去切断德军从国内到英吉利海峡的通道,也就是在法国与比利时境内的军需供应线。这样的对策本身是可行的,双拳出击的力量,也足以与德军抗衡。但是实施这样的战术,代价将非常巨大。
这时,有位空军将领史巴兹,提出了一种他认为更为有效的方式,即派轰炸分队直接进入德国本土,轰炸他们的石油输送线路。因为在现代战争中,没有了石油,就等于没有了血液;尤其是飞机,没有了燃料,就和一堆废铁没什么区别了。
艾森豪威尔答应给史巴兹一次机会,让他的航空队去试试看。不试不知道,当史巴兹的航空队还没向德国本土内的石油设施和石油供给线扔下多少炸弹的时候,德国空军的上层就慌了,马上指示将空军的力量集结,誓死保卫本土安全。这一下子,盟军没怎么拼杀和轰炸,就掌握了英吉利海峡上空的控制权,既保护了战略后方,也为将来的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围魏救赵体现的是一种逆向思维、换位思考。中国人有句俗话,叫“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道”。途径不同,结果却是一样的,关键是要找到更安全、更省力的办法。这个省力的办法,就是借势打势,击打对方的破绽,令他回防,从而解除他对其他方向的进攻,化解对方对己方的压力。
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之计,解释有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从字面上看,借刀杀人指的是自己不动手,或借助他力,或制造对方内部矛盾,从而除掉对方。典型例子为齐景公时晏婴的“二桃杀三士”。齐景公时有三位著名的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结为异姓兄弟,关系很好,又自恃武艺高强,功劳颇大,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为了消除隐患,晏子为齐景公出了一条计谋。
齐景公把三位勇士请来,声言要赏赐他们两颗珍贵的桃子,但是因为不能平均分配,只好由他们论功而食。三人最开始互不相让,争来争去,最终又因觉出自己的贪婪,羞愧于自己品行有缺,先后拔剑自刎。晏子正是抓住了三人的性格弱点,借用三位勇士自己手中之“刀”,干净利落地除去了三人。从广义上理解,借刀杀人指的是我们在军事策略中,明晰对于外力,即第三方力量的辩证利用。原书中这样解释“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战争从来都不是敌我双方在打,而是牵涉到各方面的利益,背后有一大群人的眼睛盯着看着。在这其中,敌方是率先确定的,但所谓的“友”方,即军事上的同盟者,就是己方所要借力的集团或国家。
第一种情况,如果第三方与己方同一立场,能为我所用,这是最好的形势。第二种情况,如果第三方与敌方同一立场,为敌所用,那己方就要想办法拆散他们间的联盟,否则己方就处于危险境地。第三种情况,如果第三方态度暧昧不清,尚持徘徊观望态度,那己方就要尽量诱使这种力量,或主动或被动地去打击己方的敌人。这就要用《周易·损卦》中的道理来推演。山泽为损,山在上、泽在下,山压制泽,泽浸蚀山,比喻益中有损,损益在相互制衡。但如果在减损之时,能够心存诚信,于是便转为吉祥,倒也无咎无害。因为,减损下之阳刚与增益上之阴柔,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只要适时配合,都符合天地自然之道。
将损卦的道理用在军事结盟中,就是化损为益,将第三方拉入己方怀中,成为己方的盟友,以增加己方的力量。然后,再促使第三方去攻打敌方,既保存了己方的实力,又能借机赢得战略上的胜利。
抗日战争时,在统一战线的思想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切坚持抗日的,都是我们友军”的口号,就是在有意识扩大己方的力量。而提出“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对于进步势力、中间势力等第三方的发展与争取,实际上是增益了与抗战一致的力量;而对于顽固势力的孤立,削弱他们对于抗战的干扰,实际上是减损了阻碍抗日的力量。正是对第三方力量的辩证利用,使得全国凝聚起全民族力量对抗日本的侵略。
有时候,第三方力量只要保持中立,对己方就是有利的。或者说,第三方只要不被敌方所用,我们就能制约战略的平衡。
以逸待劳
以逸待劳,主要指养精蓄锐,从容对付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尤其是在敌方势力强于己方时,懂得避其锋芒,审时度势,先与之巧妙周旋,机会一到再转守为攻,后发制人,一举破之。
以逸待劳,深层逻辑在于“损刚益柔”。在战术中,“刚”指的是占据进攻态势;“柔”指的是处于防守态势。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刚柔相推,就像太极的云手一样,你推过来,我推过去,中间生出无穷的变数。
用在实战中,即是当对手进攻的时候,我们要以积极防御来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强变弱。经过这么一个消耗的过程,己方由被动转为了主动,即使没有直接进攻,也已经占据了有利的态势。
刘备为报关羽之仇,发誓要夺回荆州,不顾诸葛亮、赵云的劝阻,亲率大军,倾全国之力去进攻吴国。当蜀军已深入吴境,吴国大将陆逊却非常沉得住气,对蜀军不理不睬,破坏了刘备欲以倚恃优势兵力而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当时正值六月,江南炎热酷暑,长时间的消耗,使蜀军不胜其苦,军士们的斗志逐渐涣散松懈,陷入了被动的境地。
陆逊看准蜀军舍舟而驻扎到深山密林中,战线越拉越长的时机,从中寻找到了破敌之法。他发现蜀军扎营之地,周围全是密林,极宜火攻。最终,陆逊靠一把火,就烧得蜀军全线崩溃。“火烧连营”正是经典的以逸待劳、转守为攻的战例。
防守是最好的进攻,这正是以逸待劳的道理所在。己方对敌人力量、士气的消磨,要远胜于对敌方直接的拼杀。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这是以逸待劳的精髓。因为时间在我,只需能拖得住;空间在我,只需能守得住,就可谓之胜利了。
八年抗日,就是一个凭借“拖”字诀而“积小胜为大胜”。最初,日本想模仿德国法西斯,使用闪电战降服中国。中国人民经过艰苦防守,挫败了日本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图谋,形成战略相持后,又坚定了打“持久战”的决心。随着相持时间的延长,日本的战线拉得越来越长,供给问题等薄弱的环节逐渐暴露出来。“先处战地逸,后处战地劳”,我军在以逸待劳后,补上了不足之处,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逐渐显现,开始转入战略反攻,进而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趁火打劫
趁火打劫,顾名思义,就是趁着别人家里面失火,大家都去救火的混乱中,去抢夺别人的财物。与“浑水摸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等类似。
通俗点说,趁火打劫就是乘人之危、趁人之疏而捞上一把。用在军事作战上,就是要在敌方遇到麻烦或危难的时候,乘机出击,乱而取之,制伏对手。其道理在于: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敌之“害”,指的是对方遇到的各个方面的麻烦,己方若抓住敌方大难临头的危急之机进兵,肯定稳操胜券。其义理出自《周易·夬卦》:
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