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略上讲,天时,也可指代战略机遇期。这对于一个国家,尤其是一个成长型国家来说,极为重要。二战之后的日本,之所以能够迅速实现经济腾飞,其原因在于冷战时期,日本成为美国反苏、反华的桥头堡,美国给予日本大量的军事订单,使得其经济在六七十年代得以迅速恢复。从这个角度来说,战略机遇期是国际形势、国内环境和地缘政治综合造就的时局,这是战略决策和战术行动的深层背景,也需要作为一个重要要求考量。“9·11”事件之后,美国将其战略目标移向打击恐怖主义势力,先后爆发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随着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中国获得了十年的战略机遇期,而在此前则是1999年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2000年中美撞机事件,美国持续给中国施加压力。这十年中国经济总量获得突飞猛进的提高,外汇储备、贸易总量遥遥领先,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但2011年,随着本·拉登被击毙,美国从阿富汗和伊拉克开始撤军,随即便宣布“重回亚太”,强化美日韩军事同盟,强化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军事合作,加强与东南亚部分国家的军事合作,为未来的东亚局势和南海局势埋下诸多不确定因素。
由此可见,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是连续的链条关系,它们之间互相制约、互相辅助。有时天时占优势,有时地利占优势,有时人和占优势,且都处于变化之中,绝不可偏恃一端来应战,更不可妄求三才皆具,而是要充分考量,何者为前提,何者为条件,何者为决定。
《孙子兵法·始计》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分析比较:一是道义,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法令。
通过分析道义,可以审视民众与君主的想法是否一致,举国上下,能否同生共死,不畏危险;
通过分析天时,可以判断阴阳、寒暑、时令于何方有利;通过分析地利,能够审查作战路途的远近、地势的险要、平易,战场广阔、狭窄,是生地,还是死地;通过分析将帅,可以知道为将者的智慧、信义、爱、勇敢、严厉等品质;通过分析法令,可以明了军队组织的编制、将吏职权的划分、军需物资的供给防护、军队的战术法则等。若五个方面,将领都能够清楚辨识、客观分析,谨慎决策,灵活作战,才能发动进攻,才能取得胜利。这也是《尉缭子》所说的“先料敌而后动,是以击虚夺之也”。在这其中,道义作为决定项,天时、地利作为条件项,将帅作为主导项,法令作为基础项,被加以全面审视。由此可以看出,孟子以三个要素审视天下,说的是政治;而孙武以五个要素审视战争,说的是作战。
料敌察机
《百战奇略》说:“必须料敌详审而后出兵”。要想作战胜利,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做到料敌虚实,明察战机。只有做到“不明敌人之政者不加兵,不明敌人之情者不誓约,不明敌人之将者不先军,不明敌人之士者不先阵”(《武经总要·叙战上》),才能左右形势。
料敌,就是评估和判断敌情。只有准确地“料敌”,才能随时、随地制胜。那么应该怎么“料敌”呢?从作战角度来讲,要侧重把握如下几个关键:
一要能“料时”,就是认清时机,以此决定作战方针、布置作战任务。这里所说的“时机”是双方面的,设身处地,既要考虑己方的有利时机,这是我们的优势;也要考虑敌方的有利时机,这是我们的劣势。时机又分为两种,一是时令季节,一是形势发展过程中的某一时间段,也可称为“事机”。
从国内来讲,不合时令的用兵,会招致百姓反战。《司马法·仁本》曰:“战道:不违时,不历民病,所以爱吾民也;不加丧,不因凶,所以爱夫其民也;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其民也。”古代中国是农业社会,农民要按照时令来安排一年的生产活动,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如果作战不顾及农忙,不仅使得当年的粮食减产,赋税无法保证,而且征发徭役也很艰辛。《李卫公问对》中说道:“无事兵不妄举,必于农隙。”同是强调战事以不影响生产为考量。
从仁爱的角度考虑,这样做还可以尽量不扰民、不伤民,并能体恤士兵。赤壁之战,曹操兴兵南下,北方人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尤其是无法适应水上生活而晕呕不止,无法作战。诸葛亮挥师平定孟获叛乱的时候,蜀汉军士也多为西南瘴气所困。如果这时候为将者不能体恤士卒,找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强行进军必然使得军心涣散,甚至发生哗变。所以,曹军将战船用铁链连接起来,为的是使士卒如履平地。诸葛亮寻访药方,谨慎进军,不致因瘴气造成无谓的战斗减员。
从国外来讲,“不加丧,不因凶,所以爱其民也”,不要趁着敌国丧乱、饥困之时发动战争,这一点既是古军礼思想的遗留,同时也是在追求作战的合理性,乘对方国难而趁火打劫,必然会激发敌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哀兵必胜,敌国同仇敌忾,对于进攻方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中国古代的“冬夏不兴师”,还出于卫生的需要。“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季是农作物与人们的生长发育期,冬季则是巩固与贮藏的时节。如果冬夏兴师,违背自然规律,是不合天地之道的。而且,出于行军作战考虑,夏季酷热,军士穿着厚重的战袍与铠甲,无疑严重减损战斗力,甚至带来疾病瘟疫。冬季严寒,将士露宿于荒山野岭,无论是后勤保障还是粮草供给,都极为困难。因而,古人常常认为秋收之后,最适合用兵,一是此时万物生成完毕,可以收获;二是此时秋高气爽,最适合沙场秋点兵,便于行军宿营,利于杀敌作战。
而且,季节的变化、气候的利用,也往往成为作战的良机。古代要求为将者“上晓天文,下懂地理”。这里所说的“天”,就是《孙子兵法·始计》所说的:“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三国演义》描写赤壁之战时,神化了诸葛亮“借东风”的情节。但就“借东风”本身而言,从天文和节气上看,是有可能性的。
在曹操看来,中原地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如果孙刘联军用火攻的话,火势自然是由西北吹向东南,这样就烧毁了孙刘联军的营寨,所以断定对方不会用火攻击自己。但曹操依据的是黄河流域的生活经验,而诸葛亮则在襄阳隐居,熟悉江淮节候的变化。《后汉纪》记载此战为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壬午,征前将军马腾为卫尉。是月,曹操与周瑜战于赤壁,操师大败”。《三国志·武帝纪》记载为“十二月……公自江陵征备……”。这一年闰十二月,十二月壬午朔,十五丙申小寒,三十辛亥大寒。闰十二月壬子朔,十五丙寅立春。按照古代历法和节候理论,闰十二月天必大寒,寒极生热,则这年冬至丑时,一阳复生的力量便强。《三国演义》所写的便是“二十日甲子祭风,至二十二日丙寅风息”,也是按照如此推论,所以,诸葛亮确信江面起风会刮向西北方,可以借此火攻曹军。
二战时期的苏德战争,也是如此,一进入冬季作战,德军便陷入被动收缩的态势。从1941年6月11日,德军闪击袭击苏联,到9月份,苏联先后损失173万人,损失战机8166架。但秋冬时节,德军攻势变缓,苏军便顶住了德军进攻,于1941年12月转入战术反攻。1942年,随着天气转暖,苏军的进攻作战又被德军挫败,进入6月后便节节败退,再次转入防御。7月下旬德军围攻斯大林格勒,为了在寒冬来临之前解决战斗,发动猛攻。但顶住了白热化攻击的苏军,进入冬季,再度趁机反攻,11月合围德军第六集团军,1943年1月10日发动总攻,2月2日实现全歼。苏军正是利用了德军不擅于冬季作战的劣势,利用天气环境,扭转了苏德战势。
“料敌”的第二个关键点是要能“料地”,就是善于辨别不同地形地势的功用,充分利用地形之便打击敌人。《虎钤经》说:“地之形,险易殊也;地之气,寒热异也。用形与气,在知逆顺焉。”地形险易有别,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周围的地理环境,往往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态势。
十三世纪,蒙古骑兵凭借骁勇机动的作战能力,相继消灭了金、西夏、辽、南宋,数次西征,入侵中亚、西亚和东南欧,几乎统治了骑兵所能到达的所有土地,但其先后两次征伐日本,都因不习海战,为季风袭扰而失败,日本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免受元朝征服。同样,印度半岛也因为喜马拉雅山的阻隔,使得元朝骑兵无法南下。
战略要地中的高山、险隘、河川,之所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于其易守难攻,在冷兵器时代,它们成为制约军力投送的关键要素。江南湿热,北方干寒,也造就了历史上的南北分割,劳师远袭,跨越南北,往往导致士兵不适应当地气候而患病。当年拿破仑远征俄罗斯,也是因为不适应当地的严寒,加之后勤补给不足,导致惨败。
古代兵法中,针对不同的地形,处置方式也不同。《孙子兵法·行军》就说:作战部署时,通过山地,要靠近有水的溪谷行军,驻扎地点应占据制高点,且向阳的地方。敌人占领高地时,就不要贸然进攻,这是在山地部署军队的重要原则。
渡江河时,应在距离水流远的地方驻扎;敌人渡水攻击己方,不要在江河中应战,而要选择敌军部分渡过河,部分没有渡过河的时候发起攻击,最为有利。
通过盐碱地和沼泽地时,要马上离开。若是在盐碱和沼泽地区与敌军相遇,那就要占据靠近水草,背靠着树木的地段,以此作为作战的原则。
若是上游下雨,洪水突然来到,如果想要徒步过河,应该等待水势平稳再过河。
凡是遇到“绝涧”、“天井”、“天牢”、“天陷”、“天隙”这些地形的时候,一定要马上离开,不要靠近。
行军作战要远离这些地形,而让敌军靠近这些地形。我军应该面向这些地形,让敌军背靠着这些地形。
我孙子认为依山而战时,应该充分利用地形的便利,利高不利低,这样可以充分借助山势,一方面我军居高临下,一旦两军开战可乘势而冲,不仅免去登山的阻力,还可以借势来提升己方的冲击力。相反,敌方则苦于地势,若发动进攻费时费力,士兵气势必然受挫。另一方面,居高临下可以清楚地观察敌军一举一动,随时掌握敌军的态势与意图。
当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依山就高也有不利的地方。比如,如果对方放火烧山,或者截断水源,那么采取在山上驻军的举措,无异于自掘坟墓。为将者一定要根据战场上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制定决策,不可死板教条,纸上谈兵。
《卫公兵法辑本·将务兵谋》中就说:
凡战之道,以地形为主,虚实为佐,变化为辅,不可专守险以求胜也。
打仗较量的是双方的综合力量,地形只是作战时的辅助手段,战场形势不断变化,地形却无法改变,这就要求为将者要灵活多变,万不可拘泥条令,不知变通。马谡就是刚愎自用地认为自己熟读兵书,坚持高处扎寨,没有听从诸葛亮的临行告诫和王平的劝阻,最终因魏军放火烧山,“料敌”之痛失街亭,自己也被诸葛亮挥泪斩杀,毁坏了原本有利的北伐战局。
三是要能“料力”,就是预料双方的作战力量,包括兵力、人力、物力、财力等。说到底,作战虽有时机、虽有地利,但关键靠的是战斗力。
从战略层面来讲,战斗力就是国力。《尉缭子·战威》说国力就是威慑力,认为王道之国藏富于民,雄踞一方的伯霸之国藏富于士人阶层,苟存于诸侯之间的国家藏富于卿大夫阶层,走向颓败灭亡的国家则藏富于府库。一个国家,在上位的人财货富足,在下位的人却艰难穷困,战时必然没有人肯替国家卖命。
卫懿公嗜好养鹤,常常让鹤站于车前,号称“鹤将军”,还给鹤赏赐俸禄:上等食大夫禄,较次者食士禄。他玩物丧志,不理朝政;以鹤为将,国人寒心。懿公九年(前660年)冬,北方翟人攻打卫国。卫懿公要发兵抵抗,大臣说:“你爱好鹤,就命令鹤去攻打翟人吧。”他组织百姓抵御,百姓也说:“鹤享受着高官厚禄,让鹤去呀!”无奈,卫懿公只好带着几个亲信迎敌,兵败被杀。
古代兵法也好,作战决策也好,预测对方的战斗力,常常审查其是否能同仇敌忾。吴楚两国交战,楚国大夫们都很畏惧吴国。楚将子西说:“吴国人不团结,人心各异,我们不必担忧。阖闾早年励精图治,饮食起居都非常的节俭,勤政爱民,与百姓同甘共苦。而如今的吴王夫差则不同,大兴土木、修建台榭陂池来供自己享乐,并且沉迷女色,不理国政。将百姓看成草芥寇仇,不断地压榨奴役百姓。吴楚两国还没有交战,吴国就已经败给楚国了,这样的国家,怎么会打败楚国呢?”这是从军民团结的角度来审视的。
从战术来看,只要能准确分析对手的优劣,便很容易判断作战结果。建安年间,曹操率军进攻马超。刚开始的时候,马超每每增兵前来,曹操非常高兴。等到曹军取得胜利之后,将领们都来询问原因,曹操说:“我们离关中比较遥远,如果马超命手下各自依据险隘把守的话,我军耗费一两年的时间,也未必能够取得胜利。而如今马超率部而来,尽管军队人数很多,但各部人心各异,各怀鬼胎,敌军中没有可以统一各部的主帅,这样他们的力量比较分散,我军就有机会一举歼灭他们,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牺牲,因此我很高兴。”共敌不如分敌,马超部属陆续而出,正是曹操各个击破的好时机。且马超不懂主客之道,没有坚壁清野,以防御求持久,来耗退曹操,反而主动出击,让曹操充分发挥了大军利于决战的优势,很快平定了西凉。
战争中主将对形势的判断,远较对战略的判断为难。原因在于其所涉及的要素,会随时变动,随时调整。这就需要前线指导员能临机处置,以多变的战术行动完成相对固定的战略决策。而最高决策层,必须赋予前线指挥员战术专断权,实现指挥权、决策权之间的合理分配,才能确保战场上的形势判断与战略决策间的协调有序,妙合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