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古时兵法今时用
7487900000015

第15章 古典兵书的形与势(6)

欲谋行师,先谋安民;欲谋攻敌,先谋通粮;欲谋疏阵,先谋地利;欲谋胜敌,先谋人和;欲谋守据,先谋储蓄;欲谋强兵,先谋正其赏罚;欲谋取远,先谋不失其迩。

“欲谋行师,先谋安民”,想要用兵时,先要思考国内的百姓是否安定,是否能同仇敌忾。殷纣王去平淮夷,没想到周武王在孟津就起兵了。隋炀帝在扬州,督练水师去伐高丽,结果李渊在太原起兵了。只有当百姓与政府同心同德时,军队对外作战,百姓会源源不断供给人力、财力,才能赢得战争胜利。因此,安民与否是预知胜负的第一个判断依据。

“欲谋攻敌,先谋通粮”,凡是采用攻击态势,先要想自己的后方是否有隐患。这里的粮草,指代的是后勤补给。进攻,战线就会拉得很长,后勤供应必须顺畅而安全。上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无论是朝军南下还是志愿军南攻,胜败的关键都在于后勤补给线。后勤补给供应不上,冷兵器时代将士就无体力再行攻击,何况现代战争的弹药、油料供应,以及情报保障和技术支持,若是一旦供给断开,更将寸步难行。

“欲谋疏阵,先谋地利”,想要建立一个防御体系或者说进攻体系,必须先思考地利的问题,有没有地利的优势可资凭借。古代的天险,常常成为战略要地;今日的边界,多依山脉、江河划界,正是习惯上对于地利的重视使然。

“欲谋胜敌,先谋人和”,想要打败敌人,要先清楚自己有没有最高决策层的强力支持,有无同僚的全力配合,有无百姓拥护。国内战争与国际战争是两个不同的打法,国内战争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国际战争是七分军事,三分外交。

“欲谋守据,先谋储蓄”,想要守住城池的时候,要先衡量自己有多少军事储备。古代指的是钱粮、武器装备等,现在指的是战略储备和作战物资保障。就战术来说,储备不仅包括物资供应,还包括军事训练的水平和人员配属的合理性。

“欲谋强兵,先谋正其赏罚”,作战部队必须要有正气,正气固然要靠政治宣传,更重要是奖罚分明。要意识到“奖对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罚错一个人,挫伤一大片”,如果任免干部、表彰优秀,能做到勇者上,弱者下,兵士就能在履行使命时做到英勇善战。

“欲谋取远,先谋不失其迩”,要谋取战略之胜,先要重视战术;想获得未来发展,先要重视眼前。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意识到一个人需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才能不断成就自己。对军队作战而言,一要为将者脚踏实地,谨慎入微地将日常训练做好,万不可纸上谈兵;二要意识到战略的达成,是需要一个一个战术行动来完成的,过程没有瑕疵,结果自然触手可及;三是要充分了解敌我双方真实情形,不要顾此失彼,也不要好高骛远。补己不足,长己有余,把当下的战术准备好,再去谈战略的达成。

知己知彼的第二点是要预知生死。对个人而言,战争关系到生死伤残。一将功成万骨枯,无论战争胜败,都是无数个体的血肉和生命堆砌起来的,这是士卒之生死;对国家而言,战争关系到胜败存亡,也决定了国家的生死。

《吴子·论将》通过论将的生死,来讨论了军队的胜败问题:如果敌军的将领愚蠢又轻易相信于人,可以用诡诈的计谋诱使他上当;如果敌军的将领贪婪而忽略声名节操,可以用财物来贿赂他;如果敌军的将领冲动而没有谋略,就可以使敌军在我军的袭击骚扰下,疲劳困顿;

如果敌军上层过着富裕骄奢的生活,下层民众生活贫困而心生怨恨,就可以采用离间计来分化他们;

如果敌军将领进退多疑,他的部下无所适从,就可以发挥我军的威势,打草惊蛇,使他们震恐逃窜;

如果敌军的士卒不信任他们的将领,思归厌战,就可以堵住平坦的大道,而让开险阻的道路,诱使他们前来;

如果敌军前行的道路易行,而后退的道路难行,就可以诱使他们前来;如果敌军前进的道路难行,而后退的道路易行,就可以逼近敌军发动猛击;

如果敌军驻扎在低洼的地方,附近没有沟渠通水处,又遇上连绵的阴雨,就可以水淹敌军,使之陷于灭顶之祸中;

如果敌军驻扎在荒芜的沼泽之地,杂草灌木丛生,又时有狂风,就可以用火攻来消灭敌军;

如果敌军长时间驻扎在一地,将士斗志懈怠,军队疏于戒备,就可以实行潜伏偷袭。

要能根据将领的心性和行军布阵情形,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找到最易于打击的环节发动袭击。打仗,虽是军事问题,实则也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政权、一个社会、一个组织、一个将帅的整体检验。这就决定了,作战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强悍与否的问题,也不是一支部队能否百战百胜的问题,而是由无数细节、无数环节组成的复杂问题。项羽有万夫不当之勇,最后兵败乌江,因其不能用谋;吕布勇冠三军,一生无立足之地,因其贪利好色;刘琨一生东拼西杀,死无葬身之地,因其劳师远征、孤军作战;岳家军骁勇无比,主将死于风波亭,因其有权臣掣肘。

在古代,作战的成败系于将帅的个人素养;在当代,战争的风险更大,作战区域可能跨越千里,作战时间以秒计算,作战目标能精确打击,作战动员要百无一疏。这就要求战术谋划、战术执行要慎之又慎。慎之又慎,一方面要求谋略谨慎,强调的是思考的过程;一方面要求作战谨小慎微,强调的是作战的过程。谨慎用兵的典型是蜀汉的诸葛亮。诸葛亮本人就在给后主刘禅上的《前出师表》中说道:“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明代李贽自题联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因为孔明用兵极少弄险,多疑的司马懿才会认为空城之内必有伏兵,倘若诸葛亮常常冒险,司马懿也就不会撤军。

想要知己知彼必须要做到的第三点是要预知得失。胜负生死是战争结果的直接判断,预知得失是对作战过程的效能分析,作战,固然有成有败,但成也有失,败也有得,要能够预测作战得到了些什么,失去了些什么。现代战争,并非要打个你死我活,有时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如二战时期的德、日等国;有时是为了发展经济,如十九世纪许多强国为了贸易、为了商品输出而抢夺殖民地。

在作战术预案时,必须要清楚,作战的目的是什么?是出于利益,还是道义?这场战争,会得到什么好处?又将失去哪些利益?得失之间,孰重孰轻?

西汉中期,为了彻底消除匈奴的威胁,汉武帝决定派卫青、霍去病统兵远袭漠北匈奴残余,为此朝廷内部意见不一。反对的理由是,此时西汉已经取得了反击匈奴的数次胜利,漠北匈奴不能对汉朝造成直接威胁,加之距离遥远,若发动远途奔袭,成本巨大,国内经济受到牵制,得不偿失。但汉武帝却力排众议,毅然决定进军。经过近两年的准备后,向匈奴单于本部和左贤王势力发动进攻。经过这次决战,危害百余年的匈奴不再振作,终西汉一朝,再无力南犯。

预知得失,要尽量多谋,要能够考虑到不同的情况所导致的不同结果,制定出多套预案。既要有打胜仗的预案,也要有打平手的预案,更要有打败仗的预案。

唐武后初年,徐敬业在江都起兵,以匡扶皇家为号召,向魏思温询问如何夺取天下。魏思温认为,既然志向在匡复李唐,就要兵贵神速,立刻渡过淮北,直逼洛阳。天下知道我军在恢复李唐,一定会以死相助。徐敬业本想要执行魏思温的计谋,薛璋却说:金陵自古有王气,应早早建立王号,以长江作为屏障,先要自固。还是先攻常州和润州,建立霸业,再率兵北上,有了后退的根据地,进军就无往而不利。徐敬业便听从了薛璋的建议,亲自率兵四千,攻打润州。

魏思温私下里对杜求仁说,兵势不可分割。今不举全兵渡过淮江,却率领李唐士族攻取润州,一定不会成事;自行称王,非为天下,实出于自己的野心,李唐旧吏和百姓皆不响应,自然失败。

预测胜负,都不会孤立地执行一计,一定会系统谋划,多角度做出预案,进行反向逆推,并在执行中能够做出偏差修正,维护战术行动朝着预想的方向进行。

三才辩证

古代兵法的“三才”指的是“天、地、人”。《孟子·公孙丑下》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古人看来,只有能处理好“三才”的关系,才能保证作战朝着胜利的方向发展。

天时,大而言之,指的是战略环境、战略机遇、战略背景;小而言之,指的是战场上风云际会、时令气候的变化。地利,大而言之,指的是地缘政治、国际形势;小而言之,指的是战场上的地理环境。人和,大而言之,指的是民心向背;小而言之,是指三军用命,同心同德。

孟子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否适用于任何作战条件呢?不一定。这句话只适用于天下大乱时,也就是说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诸侯混战,列国争霸,天下交相为利时,这句话最实用。天下大乱时,小城邑,小诸侯,占了天时的敌人围攻而不能够取胜,小国寡民凭借地利取胜。有雄兵利甲,高沟深垒,若国内、城内百姓不支持,最终也会内部混乱。这种情形,人和远胜于地利,地利远胜于天时。

从靖定天下的角度来说,百姓拥护是最重要的战略要素和战术支撑。孟子说,限制人民不能依靠边疆的界限,稳固国家不必以山川溪流为险要,威慑天下不一定需要兵器铠甲。只要合乎道义,天下就会响应,得到了最坚强的支撑,天下自然能够统一。

那么,安定的天下为何会突然大乱呢?一是瘟疫,二是灾荒。瘟疫会因其区域性的惊恐,流言随即四起,百姓出于自保,求神问卜,民间巫术便会滋生,久而久之力量坐大,会被有野心的人利用。灾荒会造成流民,流民散而为盗,聚而为寇,若有强者加以组织,解决他们的衣食冷暖,给他们以生存的希望,便会赢得百姓的支持和拥护。中国历朝历代起义者、造反者不绝如缕,朝代盛时,皆未能成气候,一在于朝廷控制力强,流民不易动摇根本;二在于朝廷能够赈济,百姓不至于无助。而朝代末期,一声号呼,天下相应,内因是朝廷的腐朽无能,官员的巧取豪夺,但深层的原因,往往在于饥荒灾害。

汉、元毁于灾瘟,唐、明毁于流民。由乱转治时,百姓渴望安定,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下由治转乱,贤者在野,庸者在位,有志气者欲拯救国难危政,有野心者唯恐天下不乱,此时能乱人和者,唯有天时。一旦灾荒连绵,庸官不能赈救,贪官乘机发财,则天下动荡,政权必然风雨飘摇。

中国农民起义所倡导的口号,恰恰是对治世未能实现的理想社会的期盼。如北宋初期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喊出的“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南宋的钟相、杨幺起义,提出的“法分贵贱,非善法;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明末李自成起义,也是“闯王来了不纳粮”;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国家稳定时期,小国要备战,大国要备荒。小国易被欺凌,内修精兵为其实,外睦邻国用其智,则大国敬重,小国礼让。大国乱自内作,或乱于内政,如西汉七王之乱,西晋八王之乱,皇权之争,乱乎上而已,不足以动摇根本;或乱于灾荒,这时田禾不收,政府要赈济,自然财政亏空,入不敷出。若政府不加救助,则百姓流离,社会动荡,乱的是国家根本。因而天下大定时,大国政权首要的任务是备荒、备灾,也就是备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