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美德3
7447300000037

第37章 廉篇

稷①母责金

齐田稷母,其子受金,责以廉洁,公正存心。

周朝时,齐国里有一个姓田叫稷的人,在宣王时拜了相,私下收了属下官吏两千四百两金子,就把这金子去送给他的母亲,母亲问这些金子从哪里来的,田稷回答说:“的确是从属下官吏那里得来的。”母亲就责备他说:“国家设有官爵来待你,用了很厚的俸禄来养你,你不能够很廉洁、很公正来奉君王的命令,那就不是我的儿子了。”田稷很惭愧地走了出去,把金子还了属下官吏,自己去请求齐宣王办他的罪。齐宣王很重视他母亲的行为,就仍旧叫他做相国。君子说:“田稷的母亲天性既廉洁,又能够教化儿子。”

【注释】①稷:jì。

邓后克己

邓后却贡,禁献珍异,减撤救饥,达旦不寐。

汉朝和帝的皇后姓邓名绥①,是太傅官邓禹的孙女儿。她时时以战胜私欲为本事,所以她的德行在后宫里要算第一。当册立她做皇后的时候,她推辞避让了多次。这时候,四方诸侯的各国都竭力访求珍贵的东西贡献上来,自从邓绥做了皇后以后,一概都下了命令禁绝他们贡献,就是到了四节年关,也只准供给一些纸墨罢了。到后来邓绥做了皇太后,天下多灾,不是大水便是大旱,这样持续了十年。邓太后一听到百姓们受了饥饿,就一夜不睡到天明,自己减除了供奉去救灾困,从此天下仍旧太平,年年有十足的收成。

【注释】①绥:suí。

柳韩和丸

柳韩夫人,绫罗不御①,归乘竹兜,丸熊远虑。

唐朝的节度使柳公绰的妻子韩氏,是宰相韩休的孙女儿,她治理家务严谨庄肃、俭省简约,做着一般缙绅家的模范。嫁到柳家以后,三年没有露着牙齿笑过,并且摒弃那些绫、罗、锦、绣的衣服,一概不肯穿。每当回娘家去探望父母的时候,就坐一乘竹轿子,叫她的两个儿子穿青衣在后面跟着走去。她常常用那些苦参、黄连、熊胆做成丸药,分给她的儿子们,以便在晚上读书的时候含在口里来激励他们勤奋读书。后来她的儿子名叫柳仲郢②的,官做到书仆射,她的孙子名叫柳玭③的,官做到御史大夫。

【注释】①御:称与皇帝有关的叫御用。②郢:yǐng。③玭:pín。

丁香殓①银

丁香主死,付银使逃,仍置棺内,不受分毫。

明朝时有一个姓王名瓒②的人,她的丫鬟姓丁名香,是陕西省周至县地方的人,这时候盗贼蜂拥四起,所以不能够在家里平平安安地居住。于是丁香就跟王瓒出外去避难,强盗要来了,王瓒就拿银子给丁香,叫丁香独自一个人逃走。后来王瓒被强盗们烧死了,丁香就把她的尸首背了回来,并且把王瓒生前付给的银子仍旧放在她的棺材里,把她殓好后安葬了。

【注释】①殓:liàn,把死人装入棺材里。②瓒:zàn。

彭陈辞姻

陈氏有子,巨商爱之,欲纳为婿,婉言以辞。

明朝时有一个彭鹤祯的妻子陈氏,是番禺①县地方的人,很早就守寡,她抚养孤儿守着贞节,并且教子以义方,凡是志向所在总要处处符合义理,所以她的儿子受了母亲的感化也很贤明、很能干,并且讲究德行。那时候,有个大富的商人想用几千两银子叫她儿子去做女婿,被陈氏辞谢了。有人劝她说:“你把儿子给了富商做女婿,那么就可以长久享受富裕的生活,比现在常常住在贫穷的地方不是好得多吗?”陈氏说“骤然得到了钱财,并不是吉祥的事,并且娶媳妇是应当讲德行的,哪里可以讲钱财呢?”终于竭力拒绝了。

【注释】①禺:yú。

贞姬辞聘

贞姬辞聘,拒绝吴君,黄金白璧,非所愿闻。

周朝楚国的贞姬是白公胜的妻子,很早就守寡,纺纱绩麻,不嫁人。这时候,吴王晓得她贤德,就差大夫拿两万两黄金,一双白玉,去聘她做吴国夫人,又用夫人的车子三十辆来迎接她。贞姬辞谢说:“我的丈夫白公不幸死了,我情愿一辈子守着他的坟墓,来了却我自己的寿命。今朝君上赐给了黄金白玉做聘礼,用夫人的车子来迎接我,这都是我所不愿意听见和看见的啊!要晓得抛弃了义理,依欲望去做,这是污秽的行为;见了厚利,就忘记死,这是贪婪的行为。我若是见了君上这样贵重的聘礼,很多的车辆,就答应了君上的请求,我就是贪婪污秽的人了。又贪婪又污秽的人,君上要她做什么用呢?”终于辞谢了吴王的聘礼不肯去。吴王也很佩服她的贤德,就用“贞姬”的名号称呼她。

修母荻①训

欧母画荻,教子显扬,贵不忘俭,变而有常。

宋朝文学家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丈夫在欧阳修四岁那年去世了,家里非常贫苦,自己辛辛苦苦地工作,才能敷衍衣食等各种费用,她亲自教儿子读书,家里没有纸笔,平时在地下炉灰里画作字,在下大雪的夜里就用荻草的梗教儿子学着写。郑氏常常对儿子说:“你的父亲做官时很廉洁,又喜欢救济人家的贫苦,得到的俸禄虽然不少,可是总不使家里有剩下的钱财。你父亲说:‘不要因这个钱财累了我啊!’因此你的父亲死了以后,没有积下了一个钱、置下了一亩地给你过生活。我所以心里觉得还有点希望的,就是晓得你父亲这样仁孝的行为,将来一定有很好的子孙啊!”欧阳修听了母亲这一番话,感动地哭了,于是更用心读书。当欧阳修还在贫穷的时候,他的母亲料理家务很俭朴,等到欧阳修已经中了进士,渐渐发达起来,郑氏仍旧俭朴,不准超过从前的老样子。

【注释】①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水边,叶子长形,跟芦苇相似,秋天开紫花。

高后减政

高后减政,廉明勤慎,苛敛悉除,女中尧舜。

宋朝英宗皇后高氏吃穿很俭朴,皇帝想把她的弟弟高士林升官,高后就说:“不要为了我的缘故,就违背了祖宗的法度。”神宗做了皇帝,尊她做皇太后,哲宗做了皇帝,又尊她做太皇太后。那时就同哲宗在延和殿里垂了帘子,在帘子里面办理国家的政事。高后所行的政策都很好的,像以前把民间叫来修京城的百姓,一个个都叫他们回去,并且减少了皇城里面所用的侦探,把皇宫里奢侈无益的工作,一概都停止了。宫里的三十多个宫人都放了她们出去,又去警诫朝廷里面和外边的官吏,不要用苛刻暴虐贪敛的手段去对付百姓,把导洛司的物品废除了,又把王安石所行的新法,如叫百姓按户计着产业、替皇家养战马的事或者废止了,或者宽限期限。这种完善的政策,都是高后一个人在里面定出来的,大臣们并不预先知道,所以百姓称她叫“女中尧舜”。

杨罗出俸

杨氏年耄①,种苎园中,纺绩不懈,散俸惠穷。

宋朝时,杨万里的妻子罗氏生性清正又勤俭。杨万里在京城里做掌管书的官,他的儿子做了元帅,可是罗氏的家里,仍然是泥土堆的阶沿,像农人一样简陋的屋子。她住着自得其乐,在天气很寒冷的时候,每当天刚亮罗氏就起来了,到了厨房里,亲自做粥,叫男女佣人们来吃,然后再叫他们做事。年纪八十多岁了,还在衙门的菜园里种了苎麻,亲自纺绩着不肯懈怠。后来她的儿子到了广东去做官,把一月的薪俸送给母亲用,罗氏就说有病,把薪俸尽数分给了人家,说:“我的福分很薄,得到了这种薪俸,果然就惹出毛病来了,所以我把它都分散了。”平常家居时候的服饰,没有一样华丽的东西。生了四个儿子,三个女儿,都是吃着自己的奶养大的。她说:“饥饿人家的儿子,来哺养我自己的儿子,这种事情是我所不忍心做的。”

【注释】①耄:mào,年老,八九十岁的年纪。

潘郭诗诫

郭氏诫子,诗句遗徽,为官廉德,胜舞斑衣。

明朝潘维城的妻子郭氏,从小就读了经史百家的书,她曾经把古今名人的格言写出来,贴在座位相近的壁角里,可以常常警诫自己。嫁给潘维城以后,夜里每天陪伴丈夫读书,她的儿子名潘洙①,做管银库的藩②司。有一次,郭氏带给儿子几首诗,里面都是警诫儿子要廉洁的话,其中一首诗“愿子为官廉以德,殊胜斑衣舞老莱”,这就是说,但愿儿子做官有廉洁的德行,那就胜过老莱子穿着斑斓的衣裳,在父母面前舞着,使父母心里欢喜;又一首“人生名利等秋叶,唯许丹心照天地”,这就是说,人生在世上,名利两件事要看得轻薄,像秋天的树叶一样很容易凋落,只有留得一片丹心可以照耀天地。当郭氏幼小的时候,跟父亲郭立彦一同住在京城里,所以当时朝廷里的官吏,如严相、张司、王中丞、陆锦衣这些人成败的情形,她都知道明白,并且详详细细地记载下来,时时说着这种事实,去警诫儿子们。

【注释】①洙:zhū。②藩:fān。

李林却枋

李妻林氏,夫妇节廉,却枋再四,守命清严。

明朝时,有个宰相李廷机告老还乡,临终的时候,家里只有四十四两银子。李廷机没有去世的时候,对他的妻子林氏说:“我遗下的银子,二十两去买口棺材;二十两做丧事的费用。”这时候他有个门生姓蔡的,正做着泉州地方的太守,就送了两副棺木来,一副上等的,一副次等的,预备叫林氏去选用。林氏说:“采办棺木,办理丧事,太师都有遗命的,你难道还不晓得太师生平做人的清廉吗?”送了来,还了去,这样的有好几次,终于不肯收受。姓蔡的就说:“从前孔子的门人厚葬了颜渊,孔子也不能禁止他们,难道我在这里做了地方官,哪里敢去薄葬我的先生呢?”林氏推辞不掉了,不得已就用了一副次等的棺木来葬。

申蒋移奁①

蒋氏廉德,盖世所无,己之奁具,尽遣小姑。

明朝有个姓申名在廷的人,妻子蒋氏是祁阳地方的人。她的父亲名叫蒋应春,在砀②山县里做尉官,家里很有钱。蒋氏不晓得人世上有穷苦的事。等到她嫁到了申在廷家里后,她却能卸去簪环的首饰,脱下罗缎衣服,跟着婆婆亲自在井里汲水,在灶下烧饭。晚上点灯伴着婆婆做工作,就是肚子饿了,身上冷了,也不告诉别人。后来小姑的嫁期近了、,申在廷的能力不能替妹妹置办妆奁。蒋氏就说:“我嫁过来还不到一年,所有日常要用的东西都齐备的,可以给小姑去做嫁妆。”申在廷说:“这不是我们所敢想的。”蒋氏就生气地说:“夫君应当晓得你的妹妹就是我的妹妹啊!哪能吝惜了这几件器皿和衣服,增加了家累呢?”申在廷听了,叹息着佩服妻子的贤德。

【注释】①奁:lián,女子梳妆用的镜匣。②砀:dàng。

不奢侈

奢侈夸富,买祸买贱,君子下看,盗贼来劫。

布衣疏食,圣贤仪式,现生后世,人各取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