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美德3
7447300000035

第35章 礼篇

太妊齐壮

文母太妊,惟德之行,能以胎教,笃生圣明。

殷朝时,周朝祖先王季的王妃叫做太妊,就是周文王的母亲,品行端庄诚实,一切事情只有合乎德才去做,当她怀着文王的时候,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跛;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所以后来生了文王,聪明神圣。君子说:“这是太妊能够应用胎教①的效果。”

【注释】①胎教:按古文记载,妇女从受孕的第一天开始,要“寝不侧”,就是睡觉要端正,不随便睡;“坐不边”就是坐的姿势要端正,不要坐一侧或坐歪了;“立不跛”,就是站立时要站好,用现代话来讲,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行住坐卧都要有礼貌,都不可以随便。做到所谓“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即从身、语、意三方面要保持内心的清静。

非礼勿视:是指凡是不好的,作为一个准妈妈就不能看。现在电视、电脑等传播媒体非常普及,暴力的镜头相当多,不好的画面为什么不能看呢?因为会影响母亲的情绪,母亲的情绪不稳定,当然会影响胎儿。

非礼勿听:是指耳朵所听到的都是好的,善良的,正确的。对于不好的、不堪入耳的,包括不良的声音也都不去听。

非礼勿言:自己讲话时,好的才讲,不好的就不讲。

非礼勿动:作为一个准妈妈对于自己的言语造作,和内心的起心动念都要非常注意。

因为这些都会影响自己胎儿将来的性情。胎儿的性情完全受母亲怀胎时候情绪的影响,母亲的情绪安稳,胎儿就安定。母亲如果喜欢吃这吃那,也会影响胎儿。尤其有些孕妇在怀孕的时候,难免身体有些不适,吃东西就没有节制。古人认为饮食方面也应该有所节制,就是所谓“割不正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是指切割得不恰当,太大很难咀嚼,做孕妇的也不能吃,以防影响消化。“不时不食”是指这个时节不应该吃的食物和不应该吃食物的时间,作为一个准妈妈也不要嘴馋,也不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什么时间吃就什么时间吃,自己完全很负责任地为这个孩子着想,在没有出生之前,就好好保护儿女的本性,防止在胎儿期受不良的影响,所以古人从怀孕的第—天开始就非常重视胎教。

姜后脱簪①

周室姜后,秩秩德音,宣王晏起,待罪脱簪。

周朝里宣王的皇后姜氏,是齐侯的女儿,生性贤德,平常“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有一次,周宣王早晨起来很迟,姜后就脱去了头上的簪子,摘下耳环,在长巷里站着等周宣王办她的罪,差了保姆去对周宣王说:“因为我不好以致使皇帝失了礼,到朝堂里去迟了,还请皇帝办我的罪名。”周宣王说:“这是我的失德,并不是皇后的罪。”就恢复了姜后的原位。从此以后,周宣王对于政事非常勤力去做,上朝上得很早,退朝退得很迟,重修文王、武王遗下的大基业,成了一位中兴的君主。

【注释】①簪:zān,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首饰,古时也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

缺妻敬馌①

晋郄②缺妻,馌夫冀野,相敬如宾,德之聚也。

周朝时,晋国有个郄缺,夫妻两个人互相敬重,好像宾客一样。有一天,郄缺在冀邑的郊野里耕田,他的妻子送饭到田头,双手捧了饭菜递给丈夫,非常地恭敬。郄缺也和颜悦色地接受了。刚巧这个时候,晋国里的大夫名字叫臼季的路过这个地方,看见了这样情形,回去就对晋文公说:“恭敬就是德性凝聚的表现,一个人能够恭敬,就必定有道德,有了道德,就一定能够治理百姓的,所以请君侯任用他。”晋文公就叫郄缺做了三军里的下军大夫,等到在箕的地方战争,郄缺捉住了白狄国里的国君,晋襄公就叫郄缺做了公卿,把冀邑的原地方仍旧赐给他。

【注释】①馌:yè,往田里送饭。②郄:xì。

宿瘤采桑

齐宿瘤女,东郭采桑,不视车马,见重①愍②王。

采桑美女周朝齐国的东城,有个采桑的女子,她的项颈里长了个大瘤,所以大家都叫她宿瘤女。有一天,齐国愍王出外游玩,跟从的人非常多,轰动了百姓们,都去看齐愍王了,只有宿瘤女仍然自己采着桑,一眼也不看。齐愍王觉得很奇怪,就把她叫来问她。宿瘤女的应对很有礼节,齐愍王看她很贤德,心里非常喜欢,就叫后头的车子载她到宫里去。宿瘤女说:“没有爹娘的命令就跟了大王去,那不是成了私下逃走的女子吗?”齐愍王听了,非常惭愧,称她是个圣女,就用了两千四百两黄金做聘礼,聘了宿瘤女做皇后,按着她的话来办理国事。果然不到一年工夫,齐国的威名震动了邻国,各国诸侯都来朝见齐王了。

【注释】①重:zhòng,数量多。②愍:mǐn。杨刘责子

刘氏达礼,其子醉归,不见十日,痛责其非。

汉朝时,有个杨元琮①的母亲刘氏,表字泰瑛,是益都地方的人,做人贞节和顺,并且通达礼仪。丈夫早早去世了,生有四个儿子,杨元琮是她的长子,时常到外面去喝酒,并且自己赶着车子回来。刘氏就十天不许儿子见她的面,杨元琮就带三个弟弟,到母亲面前去谢罪,刘氏责备着杨元琮说:“你要晓得喝酒是要有节制,不至于沉溺在酒里,那才是合礼法的。现在你喝酒喝得这样醉,真正是荒唐至极,没有礼体,你自己先第一个破坏了礼法,将来怎么可以教导这许多弟弟呢?”

【注释】①琮:cóng。

申国家规

申国夫人,严于教子,事事循规,必恭敬止。

宋朝有个姓吕封荣国公的人,名字叫吕希哲,母亲申国夫人教训儿子样样事情都要循规蹈矩。吕希哲只有十岁的时候,无论寒来暑往,整日站在他的母亲身旁,母亲不叫他坐他是不敢坐的,天天一定要衣帽整齐才能见长辈。平常在家里,不管天气怎样热,在长辈身边,不准脱去头巾和鞋,衣服必定要整齐,更不准到茶坊酒馆里去,所以市井上不正当的说话,不正当的声音,吕希哲的耳朵里并没有听到过;不正经的书本,吕希哲的眼睛里没有看见过。因此,后来吕希哲成为有德行的、与众不同的大人物。

意辛礼法

辽萧意辛,礼法是遵,不言魇①魅②,修己安人。

辽国耶律奴的妻子,名叫萧意辛,是驸马陶苏斡③的女儿。有一天,她们妯娌之间谈着用邪法来取得丈夫的宠爱。萧意辛说:“用邪法比不上用礼法的好。”大家就问萧意辛怎么样叫做用礼法?萧意辛说:“自己的行为要谨慎,奉侍长辈们要恭敬,待丈夫要温柔和顺,对小辈要宽宏大量,这个样子就叫做礼法。上面所说的四种样样做到了,那么丈夫自然不敢看轻了。”大家听了萧意辛的话,都觉得又惭愧、又佩服。后来她的丈夫被人家诬告,照法律应当充军,萧意辛就奏明皇上,准她跟丈夫同去。到了充军的地点,在那边自己做着一切的劳苦事务,服侍丈夫更加有礼、更加敬重了。

【注释】①魇:yǎn,做可怕的梦,梦中觉得有什么东西压住不能动弹。②魅:mèi,传说中的鬼怪。③斡:wò。

公乘责弟

鲁公乘姒,责弟子皮,不习于礼,国相莫为。

周朝鲁国公乘子皮的姐姐,有一次,她族里的人死了,她哭得很悲伤。公乘子皮就去劝姐姐说:“你不要这样哭了,我晓得了,我把你早点嫁出去就是了。”过了好几天,公乘子皮就去告诉姐姐说:“鲁国的国君,要叫我去做宰相,你说好不好呢?”姐姐说:“你还是不要去为好。”公乘子皮就问她,这是什么缘故?姐姐说:“你前一次当人家有丧事的时候,就说到出嫁的事,这是不懂得礼的表现,不懂得礼的人,哪里可以去做官呢?”公乘子皮说:“你自己要想嫁人,为什么不早点对我说呢?”姐姐说:“我哪里是为了要嫁人的缘故,才来数说你呢?你自己不懂得礼,还要去做官,就是没有天祸,也是一定要有人祸的,照我的意思,你还是不去做为好。”公乘子皮不肯听姐姐的劝说,终于在鲁国拜了相,不到一年,果然因获罪而被杀死。

礼圭尊祭

礼圭尊祭,率教严恭,乱中宗表,见必侍从。

汉朝时,陈省的妻子姓杨,名叫礼圭,她的两个儿子,大儿子娶了张度辽的女儿名惠英做妻子,小儿子娶了荀家的女儿。礼圭的两个儿媳妇娘家都非常的显贵,并且很有钱,从嫁的丫鬟有七八个,陪嫁的财物也很多。可是杨礼圭不管她们的娘家怎样有钱,仍然用她婆婆从前遗传下来的家教教导两个媳妇,自己亲自做着劳苦的工作。两个媳妇见婆婆这样的品行,于是也拜着受了教训。杨礼圭有个从堂侄孙,侍奉尊长稍稍地有些怠慢,杨礼圭觉得他这种行为很不合礼,于是与从堂侄孙断绝了来往,从堂侄孙就觉悟后改过了。后来时局混乱,杨礼圭的一家也经常奔逃在路上,迁徙不定,有宗族或表亲想要去见她,杨礼圭一定自己先很严格地整饬一番,身后跟随着儿子、孙儿和丫头们,然后才肯见面,她说:“这是我已去世婆婆的家法啊!”每逢四时八节祭祀祖先,一定很虔诚地用家里最好的供品。她又说:“我们要晓得祭祀是在礼法里面最尊重的啊!”杨礼圭去世的时候,年纪八十九岁了。

郑崔夜绩

崔氏知礼,诫子名扬,夜分犹绩,媲美敬姜。

隋朝时,郑善果的母亲崔氏虽然她的儿子做了大官,袭了公爵,她仍然纺着纱、织着布,每天一直做到半夜里才去安睡。郑善果见母亲这样地辛苦,就对母亲说:“儿子已经做了官,封了侯,所得的俸禄也是很富足的,母亲为什么要自己辛苦到这般田地呢?”崔氏听了就说:“我从前以为你已经懂得天下的大道理,现在听你讲出这番话来,道理还是没有明白,怎么可以去办理国家的公事呢?你要晓得这些俸禄是皇上回报你的上代丢掉了性命的功劳,照理说你把这些俸禄应当先去分散给那亲戚人家,表示是先人的恩惠,至于纺纱织布绩麻等等,都是做妇人的分内应做的事,上自皇后、下至做官人的妻子和读书人的妻子,若是对于她应尽的责任,有懒惰的人,这就是骄逸的行为了。我虽然不懂得礼法,哪里可以自己破坏自己的名誉呢?”

楚媛不违

楚媛八岁,忧侍庭闱①,勤苦好礼,行之不违。

唐朝纪王名慎,他的女儿名叫楚媛,封做了东光县主。当楚媛八岁的时候,纪王有了疾病,她心里忧愁得连饭也吃不下去,她的父亲看着她年纪很小,很可怜她,就骗她说:“我的病已经好了。”楚媛仔细看着父亲的脸上还带着病色,幼小而聪明的她知道父亲的好意,心里依然忧愁。后来年纪长大了,嫁给裴②仲将做妻子,她服侍婆婆像在家里服侍母亲一样;对待丈夫好像宾客一样地尊敬;对婶婶很和睦;看待晚辈和下人们的态度很慈爱。这时候,王亲国戚的家里非常奢侈,大家比富竞奢,他们见了东光县主很俭朴,对她说:“一个人在世上,只要适意就好了,你何必独自这样勤勤俭俭、辛辛苦苦呢?”楚媛回答他们说:“我从小就喜欢讲礼法,现在我照着去做,不违背礼法,那我的志愿达到了,岂不是更适意么?妇人家恭谨谦逊的行为,就可以成好的德行,有了骄奢放纵的行为,就可以败坏她的名誉,况且富贵和恩宠,得来很容易,失去也是容易的,哪里可以依靠它去欺凌人家呢?”

【注释】①闱:wéi,古代宫室的旁门。②裴:péi。

杜后礼法

杜后治家,夙有礼法,教子君难,得绵宋业。

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①,母亲杜氏治家刚毅,并且很有礼法。宋太祖是她的五个儿子中的二儿子。后来太祖做了皇帝,尊了杜氏做皇太后,太祖就在宫殿里拜母亲,臣子们跟着道喜,可是这位杜太后却变了脸色,心上并不觉得欢喜,左右的人就问她:“我们晓得做母亲的因为儿子贵了,于是母亲也贵了。现在你的儿子做了皇帝,真是富贵极了,为什么你的心里还感觉着不快乐呢?”杜太后说:“我听古话说,做皇帝是不容易的事,因为皇帝的位置居在万民之上,若是他把国家治理得不错,那么这个位置,当然是很尊贵的;若是没有做好,失了驾驭的方法,那么就是要想做一个平民小百姓,也是办不到的,这就是我所以忧愁的原因。”宋太祖恭恭敬敬地受了母亲的教训。

【注释】①胤:yìn。

不饮酒

酒是狂药,饮必乱性,醉则反常,越礼犯分。

最好勿吃,免致大喝,聪明智慧,常保清白。

不吸烟

烟俱勿吸,以伤卫生,口气常臭,熏天熏人。

鸦片香烟,其毒极烈,花钱买害,痴人可怜。

不赌博

赌钱博弈,丧志失时,专心于此,正事弃遗。

有限光阴,送之儿嬉,破家荡产,罪无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