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罪名先行,证据后找
中国人是情境化的,讲求"见人说人话,见鬼讲鬼语"。这种情境化的思维决定了中国人缺少客观看待问题的习惯,总是有太多的因素干扰他们思考事情,他们容易把事情混为一谈。所以也总是做些莫名其妙的事情,让人感觉很奇怪,这其中,对待人的态度就很有意思。当然,前提是你不是那个被他们如此对待的人。
中国人看问题很单一,这种单一不是简化了看问题的单一,而是不懂得思辨式看问题的单一。就拿如何对人来说,他们总是先给人贴一个标签,然后按照自己所定的标签去寻找证据,只要能沾上一点边的,就像自己的能力被证明了一般,四处宣扬自己看人的技术已是百步穿杨,谁也躲不过自己的一双火眼金睛。奇怪的是大家都不觉得有什么,反而认为这很正常,看来不正常的是我们的社会。
就像我们说李逵率性而活,虽然他对待生命也很率性,喜好杀戮,凶狠残暴,但我们仍旧觉得他率性。李逵重兄弟情,在他的心里,只有兄弟情才最重要,至于亲情和爱情都处在其次,尤其是爱情,更为他所鄙视。李逵天生瞧不起女人,更瞧不起跟女人腻在一起的男人。
梁山座次排完,宋江带着小弟去了一趟东京。宋江的目的很简单,借着赏灯的名目去见李师师,想通过她的关系走走皇帝的后门,以图招安。
跟李师师的会面,宋江表现得很猥琐,而这猥琐都被李逵看在了眼里,当然更是恨在了心里。他突然觉得自己老大很不地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竟然还好这口。可是宋江毕竟是他老大,于是虽然有气,李逵也忍了下来。不过心里依然不舒服。
等到李逵回梁山的时候,路过一个庄园,庄主叫做刘太公,刘太公家遇到了一点事情,女儿被人抢走了,据说抢走他女儿的正是梁山的宋江。按常理来说,如果李逵听到有人侮辱了他大哥的名誉,肯定会暴跳如雷,将刘太公暴打一顿。但是,这次李逵竟然信了,原因很简单,在东京的时候,宋江的表现让他心存怀疑,既然宋江能找上李师师,那也就可能抢了人家女儿。于是李逵狂奔回梁山,砍倒了杏黄大旗……这就是典型的先定标签再找证据了。了解宋江的人都应该知道,宋江不近女色,义薄云天,绝对不会去强抢民女的,李逵就更不会相信他会干出这种事。但是,有了东京那一次,李逵认定了宋江"口是心非,不是好人",是一个好色之徒,正想验证这个看法呢,就出了这件事,那么,他自然是要拿来当证据了。
这就是我们,不懂得换位思考,总是按照自己的观点来看待事物,看到一样东西或者一个人,总是先给人家一个判断,然后再去寻找符合这种判断的证据,而不是根据那人平时的表现来定义他。所以,才有了李逵这样,根据一件小小的事情,就推翻了之前对宋江的印象。原因很简单,因为在他心里,这件事是最丑恶的,所以,这种丑恶战胜了之前的所有设定。
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雷锋曾是全民的偶像、公众的榜样,随着改革开放带给人们的冲击,曾有一段时间雷锋精神成了笑话。有人做了好事,真的不敢留名了,因为人家会笑话你傻,不然就是怀疑你的动机了。
你做了好事,他们给你贴上一个名为"虚伪"的标签,认为你学雷锋就是想要得到别人的赞扬,你爱慕虚荣,想为自己博得好名声。要是有一天你做了好事,不仅留了名,还不推辞表扬的话,他们就更是找到证据了--看,他果然爱慕虚荣吧。
他们不相信,做好事真的是因为一颗善良的心。在他们的眼里,凡是做好事都是跟雷锋学的,既然是跟人家学,就肯定有目的,有目的就不纯洁了。这,就是他们的思维方式。
再看看现在,有人为慈善事业做贡献,很多人都在嚼舌根,说:"他不过是为了博得一个好名声罢了。"等过几天,网络报纸到处都是这人的消息,他们就更确信自己的结论了,佐证都有了。
这种现象在网上表现得最突出。很多网友会把自己思考问题的模式复制给别人,在他们眼里,只要是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别人做了,那么,那个人肯定是拿了钱的,他们便会指责别人是在拿钱发帖子。我们不否认这种情况的存在,但个人以为这个情况真的没有那么普遍,而且,就算是有人雇用"******"在发帖,想引导某一舆论,也肯定会有人是自动支持的。
给人定了目的之后,他们就开始找证据了。一旦发帖人公开说明自己支持某一方,他们便像捡到了宝贝一样,拿着那所谓的"证据"到处去展示,"看,我没说错吧,他帮着某一方说话肯定就是"******"!"我们不能说这种人是坏人,他们大多都有一颗"正义"的心,做"仗义执言"的事。可是,他们的心是好的,但他们的好心不一定能办成好事。他们自动屏蔽了来自另一方面的声音,把自己固定在一个封闭的世界里,只要有人跟他们的世界不同,他们就如临大敌一样,给别人安上个标签,百般抗拒,一致对外。
其实他们心里的正义感是很真实的,至少在他们看来是非常真实的,他们给别人扣帽子的时候也是真诚的。可是这种真实和真诚很可怕,破坏力极强。当一个人把正义建立在自己的局限之上的时候,所产生的破坏力是十分惊人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前面已经说过了,不懂得换位思考,而且自己的思维方式非常简单,他们的思维是完全二元化的,也就是非此即彼,没有中间选项。凡事只有两面,自己站的那面是正确的,那对立面就是错误的了。所以,中国人要想进步,就得首先抛弃二元化的思维,学会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加理性,这个社会也会越来越光明。
2.迷恋救世主
国际歌里有一句很牛的歌词--"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不错,现实确实如此,但是,很多人不这么想,他们会在自己心里创造出一个救世主,崇拜得五体投地。而在这点上,中国人应该算是最典型的了。
我们看不到一件事,那就是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所有人不过都是平常人而已。不过有些平常人在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自己的利益的同时,恰巧惠及了我们的利益而已,可是,盲目的我们却会在心里对那人进行无意识的崇拜,觉得他的道德高于常人,肯为我们的利益去奋斗,去付出。于是,就这样,在我们心中他们就成了救世主。而当我们发现救世主并不存在时,信仰就崩塌了,转而去相信虚无的事物,觉得这世界太可恶了。其实呢,世界从来就没有变过,变的只不过是我们。
荀彧是曹操很重要的谋臣,曾被曹操称做"吾之子房",意思就是荀彧是他的张良。荀彧是最初跟随曹操的几个人之一,绝对是曹操的老牌追随者,但最后,他却因为反对曹操称魏公而被曹操调离权力中心,最后忧郁而死。
如果仔细分析荀彧的整个生命过程,就可以发现,他正是迷恋救世主的一个典型。
曹操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以勤王起家,这时,荀彧来到了曹操的身边。从荀彧后来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他也是想要兴复汉室的,他看到了曹操的所作所为,以为曹操就是自己心中的那个可以兴复汉室的英雄。他觉得曹操心系国家必能成大事。于是,曹操成了他兴复汉室的希望。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的势力慢慢强大了,甚至强大到了可以操控皇室的程度。这时候,曹操的野心也开始显露了。他已经不满足于当一个位及帝室的臣子,而是想要自己的家族接掌这个帝国。当然,他没有直接这么做,但其自比周文王的论调确实显露出了他的这种想法。
这时候,荀彧才感到大事不妙,自己之前看错人了,于是,他开始反对曹操称魏公,因为这违背了古训,更是可能危及帝位的一种做法。这,就是他和曹操分崩的最直接原因。
分析一下荀彧的整个思想过程,我们就可以发现,他从开始就没有看清楚一件事,那就是曹操打着兴复的汉室的口号不一定就是要兴复汉室的,如果他想要自立为王,也肯定会选择这条路,因为这能让他得到最大的支持。荀彧没有看到这一点,他觉得,一个惠及了别人利益的人,就一定是一个肯为别人着想的人。他不知道,很多时候,人和人的利益是绑在一起的,惠及别人的利益不过是一个巧合罢了。但荀彧把这个巧合放大了,所以他才觉得曹操是心向汉室,胸怀天下的。当有一天他发现真相之后,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也正因为此,他才会抑郁而终。
这就是我们的典型思维。有人帮我们做了一点点事情,我们就自然认为那人是我们的救星了,完全不去想这是否是那人有意为之。当然,这里不是说要把别人的帮助当做理所当然,生活中,感恩的心还是要有的,但不能把这感恩转化为崇拜和盲目。而且,我们争取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也有可能惠及了别人的利益。这时候,我们也要清醒理智,要知道自己最初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自己,只是恰巧帮了别人而已,那人感恩,是情分,不感恩是本分。不要用这种事情去"绑架"别人,太拿自己当回事,以一种恩人的姿态出现在别人面前。
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也是不容易的。至少,生活中把自己太当回事的大有人在。
还是说一个三国时候的故事吧。大家都应该知道官渡之战。在那场战争中,曹操以少胜多,仗打得很是漂亮,当然,这跟他的对手太过愚蠢有关,不过曹操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
在官渡之战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那就是给曹操提供情报的许攸。许攸是曹操的老乡,原来在袁绍的手下做事。不过他看出了袁绍不能成大事,而曹操则相对好很多。于是他看准了时机,在曹操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来到了曹操身边,并给曹操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那就是袁绍那边负责看守粮草的将领是个废物,爱喝酒,一喝完酒还喜欢闹事,更重要的是,那边的士兵很少。得到这个消息后,曹操大喜过望,马上派人奇袭乌巢,也就是袁绍方面粮草的所在地,曹操的兵士打败了乌巢守军,烧掉了乌巢的所有粮草。断了袁绍的供给,就这样,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在官渡之战中,许攸确实是有功的,但他也不是纯粹地为了帮助曹操,而是为了自己能够寻找到更好的饭碗。许攸肯定早就知道乌巢的情况,也早就明白用这招能够打败袁绍,不过他一直在等待最好的时机而已。曹操将要绝望的时候,绝对是最好的时机。可是,在以后的日子里,许攸却总是以一种救世主的身份邀功。不但对曹操不敬,把官渡之战的胜利囊括在自己的名下,还经常侮辱曹操手下的将领。最终,他被愤怒的许褚杀死了。
许攸就是前面所说的第二种人,一旦自己对别人有了一点点所谓的恩惠,哪怕那恩惠不是纯粹为了帮助别人,就开始飘飘然了,以恩人自居,总是一副救世主的模样,大摇大摆装模作样,结果吃到了苦果。现实中,像前面所说的两种人是更多的。不是自然地把别人当成救世主,就是把自己当成救世主。其实,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本书总是提及的一个问题--国人没有自我意识。没有自我意识就会依靠别人的评价而活着,在意别人的看法,自己又没有精神体验,所以,我们虽然总是看重别人的评价,但又缺少换位思考的意识。于是,矛盾就产生了,我们总是看重别人,但那看重的方式却是用自己的内心去解读别人的内心。我们看到别人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的内心寻找答案,而不是放到那人所处的环境当中去分析。所以,也就有了上面的现象。现在我们具体分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