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祐三年(1058年)十月,朝廷的调任书下达,调王安石回京城就任三司度支司判官,官职类似于今天的审计署署长。
老王更喜欢去地方当个知州之类的,提拔当个转运使就更好了。
十六年的政治生涯,脾气一点儿没改,老王还上疏要求调任地方。宰相富弼没理会他:消停混着吧,如今满朝文武都在研究如何改革的问题,大哥你就别出来添堵了。
王安石的《万言书》虽没有得到有关领导的回复,却引起了士大夫们的上疏改革热。在他之后,以司马光、苏辙、苏轼为代表的帝国精英们纷纷上疏言事要求改革,恳请皇帝不要随遇而安,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众官言下之意是说:宋仁宗你现在这副德行,说不定哪天两腿一蹬挂了,你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疙瘩云彩,留下烂摊子让下一任领导收拾,你里外装好人,你这厮典型的不负责任。
包拯、司马光、苏轼等人的改革建议基本是老生常谈:减轻负担,澄清吏治,节约开支等,毫无创新。然而,他们有个观点高度一致——反对骤然剧变,主张缓和改革。
这就是后来王安石上台实行变法,司马光等人激烈反对的主要思想动机所在。
不过,连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都已经站出来要求改革,足可见帝国积弊已深,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庆历年间已是国库空虚、民变四起,现如今过去了十余年,再不实行改革只能眼瞅着崩溃。每当国家发展偏离轨道,社会失去平衡之际,知识分子血液里流淌的责任感就会迸发而来,试图以改革方式将积弊已深的社会拉回正轨。
改革旧法,大势所趋,历史的洪流是任何人包括皇帝也无法改变的。面对文官集团的猛烈进攻,最痛苦的人当属宋仁宗,临秋末晚了还不让安享晚年之福。宋仁宗挺着病躯,一咬牙一跺脚发出了人生尽头的最后吼声——改革!
这是一次关乎帝国命运的改革,也关乎着许多官员的仕途,总有那么一小撮人借改革之机掀起政治风波,帝国政局的新一轮洗牌,即将开始。
首先是解决了三大问题:茶、盐、裁军。
盐茶这两种生活必需品早已走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业务由朝廷垄断,属于禁榷商品,任何商人不得染指。朝廷垄断盐茶没人反对,但质量没保证大家就不满意了。朝廷的官盐、官茶基本上粗制滥造,价格高得不像话,与明抢没啥区别。
农业帝国的大环境下,人口和土地是国家收入的两大经济支柱。农民更加重要,没有他们就没有人去耕种土地,田地荒芜还哪儿来的粮食。可以说古代中国一直是由千千万万农民的血汗建设而成的,然而胜利果实却惠及不到他们,灾难却通常留给他们。这就是古代中国农民的悲哀。所以说对于农民生活影响巨大的盐茶问题,就显得很重要了。
官盐茶又贵又烂,于是有人铤而走险,长途走私。价钱公道,质量有保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走私贩多半是玩命世家出身,官府追捕,他们就结成联盟,起来反抗。面对这一社会现象政府无法禁止,只有顺应民意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原因,西夏产的青白盐非常便宜,流入大宋市场,严重冲击了官盐的市场地位,朝廷把盐价一降再降,于事无补。多种原因下,宋廷决策层研究决定,开放盐茶市场。
具体办法是宋廷提高盐茶质量,价格定在老百姓能够接受的合理价,将一部分市场开放,官府向商户收税。随着商业的发展,宋廷干脆全部开放市场,成立诸如商税务、酒务、楼店务、榷盐务、榷茶务等机构,专门对商户进行收税,用“以税代管”的方式控制市场。
再有,裁军问题由来已久,好几届领导班子都曾建议裁撤冗兵。
太祖皇帝为了防止武人作乱在开封汴梁设置禁军,以削弱地方军事力量。宋军在招募上有自己的弊端,诸如流民、无业游民等等都可以参军,朝廷宁可倾全国之力养着他们,也不愿让这些闲杂人等闹事。所以民间有谚语称“要当官起来造反受招安”。宋夏战争中,宋军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打得那叫一个惨绝人寰。帝国决策层因此已开始重新考虑军队问题,裁撤冗兵势在必行。先从中央禁军开始,由河北转运使李参裁撤了一万名老弱病残。
诸多改革方略的缓和实施,对病入膏肓的大宋帝国来说犹如一剂良药,虽然无法彻底根治顽疾,至少达到了治标的社会作用。改革必然伤害到一部分人的利益,士兵没了保障,只好下岗再就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还有一部分满怀怨气起来闹事,袭击的对象是建议裁军的包拯包大人。
因为该事件的主角是大名鼎鼎的包拯,所以我们有必要认识一下历史上真实的包青天。
1993年台湾“中华电视公司”制作了一部长篇电视剧《包青天》,以包拯为原型结合七侠五义等民间传说改编而成,风靡全国,成为90年代的经典作品,具有划时代意义。经过影视戏曲不断的宣传,包拯的民间形象光芒万丈,黑脸、月牙、说话抑扬顿挫,但与真实的历史形象相去甚远。
包拯,字希仁,淮南东路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丁卯科进士。
包拯并不黑,头额上也没有月牙,文献中没有他长相“漆黑如炭”之类的记载,相反王安石倒是生得黑漆漆。
考中进士后,包拯要去地方就任,可奈父母已老不愿随行,大孝子包拯直接停薪留职。待到父母双亡,守丧结束,并且是在父老乡亲们的劝说下,才勉强出仕为官,知淮南东路扬州天长县(今安徽省滁州天长市)。这个时候,同届进士多半混得风生水起,只有包拯是个县长,但这并不影响包拯的威名。
上任伊始,有民前来告状,他们家耕牛的舌头不知道被那个欠踹的给割了。
包拯曰:“这事儿好办,杀了,卖了。”
牛主人愕然,但县长下令了只好杀掉耕牛。
在宋代,耕牛虽然私人养殖,但属于“国有财产”,没有衙门的命令民间任何人不得私自宰杀,因为耕牛等同于农场的大型机械,提高生产力用的,杀掉耕牛等同于破坏生产力。牛主人杀牛后,有一民前来状告牛主人私自宰杀耕牛,罪大恶极。包拯沉声道:“你为什么割了牛舌头,又来状告人家宰杀耕牛?”盗贼一下子傻眼了,这才明白过来敢情是包大人给他下了个套。
·包拯一生干过三件事·
从某种意义上说,包拯一生干过三件事。
包拯后来知广南东路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这个地方产砚台,质量非常好。湖州笔、徽州墨、宣州纸、端州砚,宋代以后的文房四宝产地是也。包拯为官清廉,卸任时没带走一块砚台。因此被传为美谈,此为第一件事也!
第二件事是包拯任权知开封府事期间,这阶段老包逆天了,头顶三个头衔:尚书省右司郎中(官)、龙图阁直学士(职)、权知开封府事(差遣),年薪相当于一千多万人民币。担任开封府尹期间,包拯改变了诉讼程序。以前但凡有告状的必须经吏员之手,转呈到官员手里。吏员属于政府临时工,没有工资,这是制度中的一个巨大漏洞,所以吏员的经济来源完全靠敲诈勒索老百姓。
包拯了解这一弊端,遂下令衙门正门打开,但凡有告状者他老人家亲自接见。为老百姓大开方便之门,吏不敢欺,规避了很多问题。
第三件事即发生在嘉祐四年(1059年),宋廷改革的节骨眼上。
嘉祐元年(1056年),张方平担任三司使,风平浪静地度过三年,忽然来了个发家致富占便宜的机会。宋代禁止私人酿酒,想要酿酒只能到官方去买酒曲。刘保衡在京师开了一家酒场,共计赊欠官府的酒曲钱一百余万文。欠了这么多钱,酒场竟然没黄,真乃奇迹也。三司派吏员追债,刘保衡还不起,只好变卖房产。三司使张方平看到了机会,连唬带蒙把刘氏房产便宜地买了下来,堂而皇之地搬了进去。刘保衡的姑姑不愿意了,说刘保衡并非刘家人,状告到开封府,要求拿回被张方平便宜买走的房产。权知开封府事的陈升之立案,结果情况属实。
六十岁的包拯一听怒了,老爷子宦海一辈子脾气不改,怀揣着炸弹逮着谁跟谁玩命,张方平这回倒霉了。包拯上疏弹劾张方平,身为三司使竟然乘人之危,寡廉鲜耻,臭不要脸的。这种小人怎么可能委以大任!财政部长给他干简直是帝国的耻辱。在包拯的猛烈进攻下,张方平被贬知应天府,滚出了中央。
张方平罢黜,三司使职位由工部尚书、集贤院修撰宋祁接任。
包老爷子又怒了,宋祁怎么能行呢?文史造诣可圈可点,但知益州时游山玩水,不理政事,典型不着调不作为。不单单包拯上疏,就连宋祁亲哥宋庠也上疏,要求给宋祁调换岗位,因为宋庠时任参知政事。兄弟俩一个副总理,一个财政部长,你们让其他官员情何以堪?
出于多方面的考量,宋仁宗罢免宋祁,三司使位置空缺。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该由谁来担任呢?这还用问吗?明摆着的事儿,只有包拯同志适合,满朝文武应该不会有人反对。宋仁宗遂任命御史中丞包拯为三司使。任命刚刚下达,另一位老愤青炸了,撸起袖子向包拯发起了猛烈进攻。这人什么事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乃欧阳修老爷子。
宋祁被罢免,欧阳修看着心里发堵,毕竟宋祁和他同修《新唐书》,建立了深厚的同事感情。翰林学士欧阳修上疏称,人说包拯为人重义轻利,珍惜名节,不看重官禄,洒家却不那么认为,老包明显居心叵测。包拯接二连三地弹劾,目标直指三司使,足见居心不良。更何况包拯才疏学浅,连个诗文都没有流传,恐难当三司使之重任,希望官家能够看到问题的严重性。札子上去,没有回信,宋仁宗并未采纳他的意见,过了一段时间,包拯走马上任三司使。
包拯上任后提出改革策略,也就是之前提到过的,主张淘汰冗兵,减少国库开支。
·仁厚的赵祯·
王安石在京这几年更像一个幕后演员,躲在角落里孤芳自赏,少与人交流。先后历任三司度支司判官、知制诰、修起居注。与他同修起居注的还有司马光。日后二人是劲敌,但在这一时期两人相安无事。
司马光出镜率较高,人家在谏院干过一段时间,表现抢眼。
司马光经常上札子拐弯抹角地称赞宋仁宗,人都喜欢听好话,皇帝也不例外,尤其宋仁宗这种颇有些作为的仁君。司马光的奏疏说的较为实在,不是通篇阿谀奉承,就事论事,点到为止。宋仁宗龙颜大悦,甚嘉之。司马光逐渐成了皇帝身边的第一红人。